掌握“三个了解” 循序渐进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工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够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学习我国的古典文化精粹,让孩子们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是需要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体会作者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古诗词一般篇幅较短,但是蕴意却颇深,因此在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节奏和语感,包括诗词中的每个字、每个发音,这样才能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诗意。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采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义务教育;朗读诗文
  古诗词传承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不得低于160篇,其中古诗词就占了110篇,相当于整个诗文量的百分之七十,可见新课程大纲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更好地诵读这些优秀诗文才是笔者需要阐述的关键。
  一、 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对于古诗词来说也是一样的,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当时作诗词的意境,就能自然而然领会其中的真谛。目前我国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诵读方法主要有学生自读、对读、群读、默读和齐声读等五种诵读方法。要想身临其境地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就需要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才能把握古诗词所要表达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学习过古诗词的我们都能清晰地感觉到,一首优秀的诗词都附带强烈的节奏感,前后押韵,首尾呼应,简而言之,读诗就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过程,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
  古代诗歌一般比较简短,但其中涵盖的意思却比较丰富,因此在诵读过程中,要区分古文和现代文之间的读音,确保发音标准。例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其中的“车”在古文中念“jūn”,但是现代文的读音为“chē”,因为古代读音更能体现古诗的韵律美,保证整首古诗的押韵;再如杜牧的《初冬夜饮》中“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其中的“凭”在本诗中的读音为“bīn”,而现代发音为“píng”,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如果用现在的汉语念“píng”,就会使整首诗朗读起来不那么押韵。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读者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二、 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诵读古诗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生僻字或者同现代文意思不相近的词语,针对这些词语,现代语文课本都会有所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词语翻译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读和个人发言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诗中的含义,如遇困惑的情况,教师再进行指导和点拨。这样反而能让学生精读诗文,加深对古诗词所要表达诗意的理解。在理解古诗词大意后,就应该加强对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深刻体会,细细品味,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作者作诗词时候的心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感情,释放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小学生无法自主发挥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时要多引导学生,利用现有条件,例如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来帮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丰富诗词想要表达的相关情节,这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三、 研读诗文,了解情感
  (一) 了解背景:古诗词中精选的诗文都是当时的经典之作,但是由于作者创作的背景各不相同,故同样主题的诗词所表现出来的诗意也各不相同。就比如说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写王昌龄在江边送别好友辛渐时的情景,把自己的心比作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不受官场的黑暗所侵蚀来告诫自己的好友;有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写的是诗人王维在长江上游送友人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诗中王维看似描写江边近景以送别好友,实则饱含共勉之情;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同样是描写在长江边送别友人,可以看出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高适的《别董大》,写高适与好友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相聚之后又各奔东西的情景,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这些古诗都将当时诗人送别友人时那种依依不舍的情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再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望岳》等都是描绘我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对我国江山美景的感叹与赞美,同时联想到自身的处境与遭遇,不禁发出感叹之情。
  (二) 想象力的培養:狄德罗曾说过:“想象,这是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可想而知,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多重要,一个缺乏想象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幽闭在他个人狭窄的情感紧促的圈子里。我国几乎所有古诗词的篇幅都较为短小、精炼,但是其中富含的诗意和情怀却非一般文章可比拟,因此需要依靠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感受诗词带来的意境,联想和构造诗词所创造的画面和场景。例如:在学习李绅的《悯农》后,可以让同学们想象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顶着烈日在地里劳作的景象,使人不由地对农民产生同情和怜悯。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的骄傲,见证了历史的兴盛与衰败,承载着我国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对古诗词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利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热爱和保护我国的古诗词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方芳.朗读教学的策略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谭慧.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J].成长之路,2011(30).
  [3]林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5(13):267.
  作者简介:
  吉玲,湖北省钟祥市,钟祥市承天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以术前MR成像作为参照,比较不同旋转轨迹的锥形束CT扫描下肝脏覆盖范围、肿瘤显影情况以及辐射剂量的差别。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15例[
摘 要:本文主要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出发,对于医学生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此来助推该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类高专;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  一、 医学类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各大高校开设以来,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经过这些年的探索,该课程已然与《概论》《思修与法基》一样成为各大本专科院校思政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医
摘 要: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也需要展开信息化建设,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管理者应该从高校教育目标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进行高校教学管理规划,优化管理方法,真正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突破,真正优化高校教学环境,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战略思考  一、 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中,传统高校教学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发展需求,
JALEO系统是近年来国际上推出的新一代计算机数字非线性后期制作系统 ,是无压缩、无限层实时编辑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可同时处理无限层画面 ,不需要生成就可立即回放预演 ;
摘 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很多院校均有开设,每个院校依据地域、资源等的不同,在人才培养上有一定的区别;又因授课教师的性别、年龄、经验、性格特点等会使教学有明显的差别。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削弱外在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有效;教学活动  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要求  (一)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从事汽车检测维修、汽车
摘 要:质疑,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生限于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局限,或提不出问题,或提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甚至古怪的问题,经常抓不住重点。文章结合作者多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从特别引人注意的细节、寻找文章的“矛盾”之处、用词方面、景物描写方面、文章题目方面、文章表达方法六个方面提出提高学生语文自主质疑能力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产生共鸣。
社区医生对老年期抑郁症态度和知识的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对老年期抑郁症的态度及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态度和知识问卷对157名社区医生进
用7个F1代具高竞争优势的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_2代和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鄂棉15(对照)为材料,研究了F_2代及皮棉产量等经济性状的竞争优势,又对它们与株高等在艺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核心素养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对能否学好高中语文具有重大影响.对此,本文主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直接关系到多媒体的使用效果。多媒体视频案例的筛选要紧扣教学的主题;视频案例的选择要典型,要寓教于乐;要选用那些学生熟悉的、印象深刻的身边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案例来构建课堂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直接获得明显感受,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视频案例;筛选探究  在近些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