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结合本院的实际的病例来分析电针夹脊穴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进而希望可以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找到一种确切、易于操作的新方法。方法: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电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共治疗2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肌张力Ashworth量表法、临床痉挛指数等指标的评定。结果:在改善痉挛方面,治疗结束后,实验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电针夹脊穴组优于传统体针组(P<0.05)。对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都有改善,尤其在改善痉挛和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体针。
关键词:夹脊穴;电针疗法;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偏瘫为脑血管疾病主症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表现为肌群的肌张力增高、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中风偏瘫。明显的痉挛出现约在发病后3周,痉挛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多由于误治、或失治等原因使痉挛状态被永久地固定下来,它直接影响中风偏瘫康复疗效的提高。因此,寻找有效地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为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众多学者均对电针疗法进行了研究。郭泽新等运用电针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治疗组选穴以取痉挛优势侧腧穴为原则;对照组选穴以取痉挛劣势侧腧穴为原则,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米建平等运用阴经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结果示肌张力降低总有效率为8318%,疗效显著。吴勇运用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能明显减少致残率,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刘培强等应用电针结合康复疗法对40例脑卒中患者(治疗组)进行治疗并与单纯应用电针治疗的3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5%)高于对照组(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本文选取了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针夹脊穴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诊断标准
根据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1.2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经临床和CT或MRI确诊为脑血管意外,病情基本稳定,神志清楚,并符合下述标准者可纳入:①用Ashworth量表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2级;②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Ⅱ级。
1.3排除标准
①非脑血管意外引起的肌张力障碍者;②心、肺、肝、肾、脑功能衰竭者;③神志异常不合作者;④使用过其他抗痉挛治疗的患者。
1.4一般资料
共纳入中风偏瘫痉挛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脑出血者13例,脑梗塞者17例,平均年龄(63.8±8.54)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脑出血者10例,脑梗塞者20例,平均年龄(62.5±9.62)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病变性质、中医证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5治疗方法
1.5.1随机操作方法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合格受试者后,患者先按Ashworth量表评分法分为中度(2级)、重度(3级)、极重度(4级)三个等级,再将同一等级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夹脊穴组),对照组(传统体针组)。每组各30例。
1.5.2治疗方法
实验组(夹脊穴组):①主穴:颈2~7夹脊穴,腰1~5夹脊穴。均取患侧。操作方法:选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0.8~1寸,得气后接G6805-1型电针治疗仪,用密波(高频)治疗10min后改疏密波20min。②配穴:肝阳上亢,太冲,太溪。痰火阻络,丰隆,内庭。气虚血瘀,三阴交,膈俞。阴虚风动,太冲,太溪。口角歪斜配地仓,颊车。吞咽障碍、言语不利配舌三针(廉泉、廉泉穴左右各旁开1寸),哑门。补泻手法按证型及穴性而定。
对照组(传统体针组)①主穴:参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教材《针灸学》取穴,上肢:合谷、曲池、肩髃、手三里、外关;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髀关。均取患侧。操作方法:选用30号1.5~2寸毫针,环跳用3寸毫针,得气后接G6805-1型电针治疗仪,用密波(高频)治疗10min后改疏密波20min。②配穴及手法:同实验组。
另外,每组治疗期间都采取抗痉挛体位。所有患者每天治疗1次,一周治疗5d,4周为1个疗程。休息5d后再继续第二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本研究结果有干扰的药物均停止使用。
1.5.3痉挛疗效判定
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Ashworth量表法(0~4级)为参照,基本痊愈:降低3级或恢复到正常肌张力;显效:降低2级肌张力;有效:降低1级肌张力;无效:肌张力级别无改变。
1.6指标观测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肌张力Ashworth量表法、临床痉挛指数、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测量表(Barthel计分法)的检测。
1.7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珋x±s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祖传医学认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是由于机体脏腑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难经》中论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中医纲目》中提到“督脉的病候,脊强直……手足拘挛、震颤、抽搐、中风不语”。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居督脉和膀胱经之中,故电针夹脊穴可通达督脉经气,入络于脑,直达病所。且夹脊穴与背俞穴位置邻近,在同一水平线上,针之可调节腑腑气血,而令全身气血流通,阴阳调和。 从现代康复医学角度看,中风偏瘫病人建立正常运动模式,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功能重组。但由于痉挛的出现,限制患者再学习随意运动的能力,因此患者侧肌力可以增加,但运动质量明显异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若不早纠正,可能终身致残。因此,早期抗痉挛治疗在中风偏瘫的康复中非常重要。
中风偏瘫出现痉挛,可以理解为高级中枢对低位中枢(脊髓)的调控能力丧失,而表现出脊髓活动增强。据研究,较高频率电刺激能促进脊髓中强腓肽的释放,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传统理论。有资料表明,选用阳明经穴位治疗中风偏瘫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以阳明经为主的穴位加上较高频率的电脉冲刺激对于中风偏瘫的肌痉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能在较短时间内使较高的肌张力下降。让患者尽早地进行随意的、自主的生活能力锻炼,可以促进中风偏瘫的康复。
本研究表明电针夹脊穴组改善痉挛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组。其中,电针夹脊穴对肌张力、阵挛的改善程度优于传统体针,对腱反射的改善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别。同时对中风偏瘫患者整体运动功能,电针夹脊穴亦优于传统体针。在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电针夹脊穴与传统体针均有效,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别。
目前医学上对中风偏瘫痉挛的产生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有脱抑制、神经递质的失调、失神经超敏、轴突侧支生长、肌肉流变学改变等学说。有学者认为痉挛状态可因抑制性氨基酸缺乏或兴奋性氨基酸过多引起的。研究者发现在脑卒中急性期,血清和CSF抑制性氨基酸(GABA)浓度都有升高,而在脑卒中痉挛期,患者CSF中GABA水平降低。另有研究表明:较高频率的电刺激能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激发抑制性氨基酸分泌,增强突触前抑制,痉挛因此得到缓解。亦可能通过提高脊髓中GABA受体的表达,使受体活性增强,从而加强GABA受体激动后所产生的突触前、突触后抑制效应,达到缓解痉挛的疗效。电针夹脊穴邻近脊髓,可能通过电刺激,电场的作用,激发抑制性氨基酸(GABA)分泌,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电针夹脊穴来治疗中风偏瘫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电针治疗的方法,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因此,电针治疗比传统的治疗方法要优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政,刘恩远.平衡阴阳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50例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04)
[2]颜婷婷.电针治疗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8)
[3]吴威.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05)
[4]郭静.关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以调控γ-氨基丁酸相关因子的假说[J].河南中医.2011(05)
[5]冯丽娟,金荣疆,邢琳,马红彦.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1)
关键词:夹脊穴;电针疗法;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偏瘫为脑血管疾病主症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表现为肌群的肌张力增高、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中风偏瘫。明显的痉挛出现约在发病后3周,痉挛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多由于误治、或失治等原因使痉挛状态被永久地固定下来,它直接影响中风偏瘫康复疗效的提高。因此,寻找有效地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为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众多学者均对电针疗法进行了研究。郭泽新等运用电针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治疗组选穴以取痉挛优势侧腧穴为原则;对照组选穴以取痉挛劣势侧腧穴为原则,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米建平等运用阴经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结果示肌张力降低总有效率为8318%,疗效显著。吴勇运用电针刺激神经干治疗中风偏瘫痉挛期,能明显减少致残率,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刘培强等应用电针结合康复疗法对40例脑卒中患者(治疗组)进行治疗并与单纯应用电针治疗的3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45%)高于对照组(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本文选取了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针夹脊穴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诊断标准
根据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1.2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经临床和CT或MRI确诊为脑血管意外,病情基本稳定,神志清楚,并符合下述标准者可纳入:①用Ashworth量表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2级;②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Ⅱ级。
1.3排除标准
①非脑血管意外引起的肌张力障碍者;②心、肺、肝、肾、脑功能衰竭者;③神志异常不合作者;④使用过其他抗痉挛治疗的患者。
1.4一般资料
共纳入中风偏瘫痉挛患者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脑出血者13例,脑梗塞者17例,平均年龄(63.8±8.54)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脑出血者10例,脑梗塞者20例,平均年龄(62.5±9.62)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病变性质、中医证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5治疗方法
1.5.1随机操作方法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合格受试者后,患者先按Ashworth量表评分法分为中度(2级)、重度(3级)、极重度(4级)三个等级,再将同一等级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夹脊穴组),对照组(传统体针组)。每组各30例。
1.5.2治疗方法
实验组(夹脊穴组):①主穴:颈2~7夹脊穴,腰1~5夹脊穴。均取患侧。操作方法:选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0.8~1寸,得气后接G6805-1型电针治疗仪,用密波(高频)治疗10min后改疏密波20min。②配穴:肝阳上亢,太冲,太溪。痰火阻络,丰隆,内庭。气虚血瘀,三阴交,膈俞。阴虚风动,太冲,太溪。口角歪斜配地仓,颊车。吞咽障碍、言语不利配舌三针(廉泉、廉泉穴左右各旁开1寸),哑门。补泻手法按证型及穴性而定。
对照组(传统体针组)①主穴:参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教材《针灸学》取穴,上肢:合谷、曲池、肩髃、手三里、外关;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髀关。均取患侧。操作方法:选用30号1.5~2寸毫针,环跳用3寸毫针,得气后接G6805-1型电针治疗仪,用密波(高频)治疗10min后改疏密波20min。②配穴及手法:同实验组。
另外,每组治疗期间都采取抗痉挛体位。所有患者每天治疗1次,一周治疗5d,4周为1个疗程。休息5d后再继续第二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本研究结果有干扰的药物均停止使用。
1.5.3痉挛疗效判定
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Ashworth量表法(0~4级)为参照,基本痊愈:降低3级或恢复到正常肌张力;显效:降低2级肌张力;有效:降低1级肌张力;无效:肌张力级别无改变。
1.6指标观测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肌张力Ashworth量表法、临床痉挛指数、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测量表(Barthel计分法)的检测。
1.7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珋x±s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祖传医学认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是由于机体脏腑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难经》中论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中医纲目》中提到“督脉的病候,脊强直……手足拘挛、震颤、抽搐、中风不语”。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居督脉和膀胱经之中,故电针夹脊穴可通达督脉经气,入络于脑,直达病所。且夹脊穴与背俞穴位置邻近,在同一水平线上,针之可调节腑腑气血,而令全身气血流通,阴阳调和。 从现代康复医学角度看,中风偏瘫病人建立正常运动模式,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功能重组。但由于痉挛的出现,限制患者再学习随意运动的能力,因此患者侧肌力可以增加,但运动质量明显异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若不早纠正,可能终身致残。因此,早期抗痉挛治疗在中风偏瘫的康复中非常重要。
中风偏瘫出现痉挛,可以理解为高级中枢对低位中枢(脊髓)的调控能力丧失,而表现出脊髓活动增强。据研究,较高频率电刺激能促进脊髓中强腓肽的释放,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起到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传统理论。有资料表明,选用阳明经穴位治疗中风偏瘫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以阳明经为主的穴位加上较高频率的电脉冲刺激对于中风偏瘫的肌痉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能在较短时间内使较高的肌张力下降。让患者尽早地进行随意的、自主的生活能力锻炼,可以促进中风偏瘫的康复。
本研究表明电针夹脊穴组改善痉挛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组。其中,电针夹脊穴对肌张力、阵挛的改善程度优于传统体针,对腱反射的改善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别。同时对中风偏瘫患者整体运动功能,电针夹脊穴亦优于传统体针。在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电针夹脊穴与传统体针均有效,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别。
目前医学上对中风偏瘫痉挛的产生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有脱抑制、神经递质的失调、失神经超敏、轴突侧支生长、肌肉流变学改变等学说。有学者认为痉挛状态可因抑制性氨基酸缺乏或兴奋性氨基酸过多引起的。研究者发现在脑卒中急性期,血清和CSF抑制性氨基酸(GABA)浓度都有升高,而在脑卒中痉挛期,患者CSF中GABA水平降低。另有研究表明:较高频率的电刺激能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激发抑制性氨基酸分泌,增强突触前抑制,痉挛因此得到缓解。亦可能通过提高脊髓中GABA受体的表达,使受体活性增强,从而加强GABA受体激动后所产生的突触前、突触后抑制效应,达到缓解痉挛的疗效。电针夹脊穴邻近脊髓,可能通过电刺激,电场的作用,激发抑制性氨基酸(GABA)分泌,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电针夹脊穴来治疗中风偏瘫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电针治疗的方法,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因此,电针治疗比传统的治疗方法要优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政,刘恩远.平衡阴阳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50例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04)
[2]颜婷婷.电针治疗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8)
[3]吴威.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05)
[4]郭静.关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以调控γ-氨基丁酸相关因子的假说[J].河南中医.2011(05)
[5]冯丽娟,金荣疆,邢琳,马红彦.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