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绣从心底出
赵桂琴家传刺绣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六七岁时她就跟着母亲和姥姥学习刺绣,因为喜欢,平时除了干农活其余时间都用来刺绣。
“那个时候,经常帮着亲戚、邻居做绣品,谁家的姑娘要出嫁,陪嫁的所有物品都是手绣的,绣花鞋几十双,绣花鞋垫上百双。也没有什么报酬,就是互相帮忙,做一点自己擅长的。”即便后来成了家有了孩子,赵桂琴也始终没有让这门手艺中断过。
最初赵桂琴家族传承的绣法比较古老,用的线比较粗,针法也较单一,不像现在线劈得细,针法丰富。历经多年磨炼,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赵桂琴手法日渐娴熟,逐步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也融入了西北文化的丰厚底蕴。
采访当日,在赵桂琴位于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工作室内,记者见到了置于墙上以及展柜上琳琅满目的刺绣作品。从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到大件的艺术品,大多以花鸟、人物、风景为题材,有些作品配色较明艳,有些整体色调看上去富有油画的质感。
赵桂琴说:“过去民间刺绣,妇女以生活为题材,审美讲究大俗大雅,色彩的运用看上去十分浓艳,大红大紫让人觉得喜庆,而现在审美偏向淡雅的色系,比如我绣‘梅、兰、竹、菊’只用一个水墨配色。”
很多作品,赵桂琴只用一种色系,颜色由浅至深,千针万线、错综复杂中体现出内容丰富的层次感。这样绝妙的配色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记者好奇地询问赵桂琴是否学过美术。
赵桂琴直爽地回答,“很多人都这样问我,可我还真没学过。刺绣是我从小最爱,所有色彩都在心里,当我看到一幅画时整体的配色就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形成了。”
对赵桂琴而言,刺绣中最难绣的是人物,尤其是面部皮肤,要有明暗对比,对线和感觉的要求很高,一个头像得绣一个月。
从最初的鞋垫、衣服、被褥之类的生活品到尝试绣可供欣赏的艺术品,赵桂琴说那时候她只是单纯地热爱,根本不懂什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只是心中会有一种奇怪的预感,觉得这些东西早晚有一天会有用武之地。
人生新篇章
结婚之后赵桂琴随丈夫从农村搬出,在宁夏西夏区租房子住,旁边住户恰巧是个画家,义务帮她画稿。有像《金陵十三钗》中的单个人物,也有类似于《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连山带水的整体图。俩人合作了有七八年,期间赵桂琴把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全都绣出来了,作品《金陵十三钗》后来还被中国博物馆收藏。
赵桂琴说,过去不像现在底稿是电脑打,都是手画出来的,画家画得慢,自己绣得快,绣完一幅往往要等一段时间下一幅才能画出来。那个时候赵桂琴还开了一个超市,白天超市忙,晚上抽空绣。
“年轻时精力旺盛,作品都是在夜里赶出来的。”赵桂琴感叹现在精力大不如从前,必须安下心来,没有任何琐事的打扰,才能慢慢进入刺绣的状态。
赵桂琴把她的绣品都收藏在床底柜里,有一年夏天收拾整理,挂在院子里晾晒,恰巧被小区查户口的工作人员看到,称赞她技艺高超,觉得这么好的手艺应该展示出来,告诉赵桂琴可以申报民间非遗,并且帮她申请了非遗传承人。
2008年,趙桂琴顺利被认定为宁夏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刺绣之路的新篇章就此开启。
在申报的这段时间里,机缘巧合,赵桂琴在报纸上看到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招募民间手艺人的消息,决定去试试。
“当时我正在刻章,看到身穿一身旗袍的赵桂琴走进影城,胳膊里夹了一卷布,展开一看,原来是一幅刺绣作品。张贤亮先生看了看,点头说很好,于是她便留了下来。”对于赵桂琴的到来,最早入驻影城的篆刻艺人任振斌记忆犹新。
之后赵桂琴在影城的帮助下建立了工作室。“景区南来北往的游客多,刺绣作品大受欢迎,这对我的刺绣水平提升很大。”回忆起初来影城的情景,赵桂琴有些感慨,“刚来那几年,一个夏天的工夫,墙上这些大件作品销售一空,家里的姊妹们帮着绣都赶不上卖,曾有一幅绣品卖出过12万元的高价。如今,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销路没有以前好了,一个月也卖不了几幅。”对于刺绣的布料和真丝线,赵桂琴尽量用最好的,有的从国外进口,除去高昂的原材料成本,那时候一年的收入也有30多万。
现在赵桂琴的作品除了通过影视城和国内外的各种展会出售,还有一些慕名而来订绣的。赵桂琴开玩笑地跟记者说:“自己如果生在南方,可能刺绣事业会是另一番天地。南方湿润的环境更适合刺绣,北方空气干燥容易起静电。以往在给游客做刺绣展示的时候,周围围着一圈人,劈线的时候静电多线就乱飞打结。”
喜欢了刺绣一辈子,赵桂琴现在还只是自治区级传承人。“什么时候能把国家级传承人申请下来,我此生也就圆满了,但苦于宁夏的刺绣还没有国家级的项目,所以暂时还没有办法申请。”成为国家级传承人是赵桂琴现在最大的愿望。
巧手创新业
在传承刺绣这门手艺的过程中,赵桂琴越发觉得工作室的局限性很大,自己应该成立公司,这样一方面可以带动一部分人就业,另一方面能够吸纳更多喜欢刺绣的人。2013年,赵桂琴在大女儿的帮助下成立了以名字命名的刺绣公司。她的刺绣作品如今已成为高端艺术品、收藏品和装饰品,备受追捧,还成功推向了欧美、亚洲、非洲等国外市场,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刺绣不仅为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从前几年开始,宁夏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政策支持,年年和赵桂琴合作,给宁夏的农村妇女和未就业的青年免费提供刺绣技艺培训。国家给补贴,学员免学费,食宿全包,即便这么好的政策,赵桂琴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总有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用心学习。谈及原因,赵桂琴有些无奈,“这和当地农民的意识跟不上有很大关系,年轻人出去找工作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收益,打一天工就能挣一天的钱,但学习手艺你得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些年赵桂琴一共培训了有2 000多人,她也很想教出优秀的人才然后吸纳到自己公司,但真正热爱刺绣、愿意传承的人并不多。
從国内走向国际大舞台,这是值得赵桂琴骄傲的从艺经历。她先后走进香港、澳门特区,国外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韩国、老挝、毛里求斯、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作展示和交流。
2010年9月赵桂琴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现场展示技艺1个月;2011年1月出席北京韩美林研讨会,现场展示刺绣技艺;2011年1月参加亚洲香港文博会,现场给港人刺绣;2011年2月参加沙特阿拉伯文化展,现场给沙特国人民刺绣;2011年2月参加阿联酋迪拜文化周,现场给孔子学院教师、学生刺绣;2012年9月参加韩国文化交流学习,为韩国人现场刺绣;2012年4月前往非洲毛里求斯、塞舌尔为居民开展一个月的民间刺绣讲课;2015年2月参加历时8天、由老挝文化中心举行的传统文化展示活动;2016年9月应邀参加亚洲塔吉克斯坦民间文化交流展演活动,现场展示民间刺绣作品;2017年7月参加历时一周的非洲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中国—非洲文化展示交流活动,现场展演技艺,宣传银川市西夏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采访之余,赵桂琴一脸幸福地向记者分享她的家庭生活。三个子女中,她把大女儿王倩和小女儿王婧培养成了第七代刺绣传承人。孩子们相继结婚生子,现在有5个孙子需要赵桂琴帮忙照料,在这些调皮的孙子们面前她总是束手无策,难以招架。
一边沉浸在儿孙满堂的家庭之乐里,一边继续奔波于刺绣事业中,培训新学员、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年年如此,赵桂琴常常是忙得不亦乐乎。
传承人简介:
赵桂琴,又名赵桂英,女,1962年5月17日出生,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理事、宁夏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副主席、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宁夏首届工美艺术大师、宁夏首届巾帼创业之星、宁夏首批非遗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同心县有着悠久的刺绣历史,在宁夏久负盛名。赵氏一族久居同心,刺绣传承数代,从1842年至今,经历170多年的历史积淀,传到第六代赵桂琴时,刺绣技艺成熟,做工精湛,具有赵氏挑绣风格。
赵桂琴的作品题材广泛:有花鸟、人物、山水,突破了西北刺绣以花鸟为主题的观念,尤以古今人物见长。在一针一线的跳动过程中,将人物的表情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赵桂琴大女儿王倩、小女儿王婧为第七代传承人。
传承谱系
第一代传承人:不详
第二代传承人:祖太姥姥
第三代传承人:太姥姥
第四代传承人:姥姥赵兰花
第五代传承人:母亲吴梅英
第六代传承人:赵桂琴
第七代传承人:大女儿王倩、小女儿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