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运用益气活血法源流探析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h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气活血法在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上应用颇广,是基于"气虚血瘀"病机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风病的气虚无力运血,致血瘀脉阻、痰瘀互结者尤为适用,益气同时辅以活血,一则推动气血津液的输布,祛除瘀血痰浊;二则可促新血再生,临床遣方用药多以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其他文献
急诊接收的患者多存在相对较重的基础疾病或突发的重度创伤,患者的免疫防御机制会受到损伤,加之重症监护(ICU)病房的环境相对特殊(生命支持更加严格、医院感染率和细菌耐药率较高),使该类患者在救治期间极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本文选取9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诊ICU患者,观察了应用芩贝益肺免煎颗粒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和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  我院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采用外剥内扎术加安氏化痔液局部注射治疗混合痔84例(男性60例、女性24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病程3个月~5年者56例、6~10年者17例、10~20年者11例;静脉曲张型混合痔52例(62%)、结缔组织型混合痔22例(26%)、嵌顿痔10例(12%),并发血栓性外痔者6例(7%)。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属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清心润肺之功效,多用于治疗内热消渴、阴虚痨嗽、肺燥干咳、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其形成与体质因素加以后天饮食、劳倦、情志、药石、外感所伤等密切相关,燥热伤阴耗气为消渴病发病重要病机[¨.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麦冬治疗消渴病的记载,近年来学者和医者通过麦冬及其提取的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诸多重要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发病原因,防治高脂血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起着重要作用.轻、中度高脂血症患者通过合理饮食以及运动可使血脂恢复正常.较严重者常用调血脂西药、化学药物,虽作用迅速,但副作用大.根据中医活血祛瘀、舒肝健脾、补肾治疗的原则,我院自制降脂口服液治疗高脂血症62例,获得满意疗效,并与脂必妥片治疗的62例进行了同期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逐渐增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值增高约1倍[1],且症状重,恢复慢,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糖尿病代谢紊乱导致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凝状态,是脑血管病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我院中西医结合科运用镇肝熄风汤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新生儿毒性红斑(TEN)是新生儿常见的良性红斑皮肤疾病,常发生于出生后2周内,多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1].多由胎中遗热遗毒所致.因小儿身体尚处于稚阴稚阳,肝脾不足,且皮肤薄嫩,免疫机能低下低,易为四时不正之气所袭治疗时应给予清热解毒中药外洗清除胎毒诱发的红斑[2].本文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外洗方治疗TEN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妇科常见病.笔者在B超监测下,使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河北省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10例,均符合PCOS临床诊断标准[1].按病例尾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治疗组已婚38例、未婚17例;年龄
目的 探讨<内经>"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方法 查阅、复习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结果 <内经>从五方面论述了"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①人是应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而产生;②天地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与天地自然相适应才能正常生存;③人体的生理结构、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与天地自然相适应:④人体的病理变化与天地自然有直接关系;⑤"天人相应"是"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重要学术思想.结论
目的 观察ZPSJ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其血清抵抗素、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ZPSJ方治疗, 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均明显降低(t=7.14,P<0.01); 组间比较:FPG、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TCH、HOMA-IR差异有统计
慢性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脏疾病的并发症,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多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尿,扩张血管,改善心功能等治疗为主.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即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