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粮食·耕地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城镇化是指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在不同规模、形态的城市性环境中的地理集中。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乡村地区的发展导致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和现有城镇的继续发育,也有“飞地型”城镇出现。城镇化的本质过程是第二、三产业趋向于区位聚集,人口集中是这个过程的必然结果。一般认为,要实现人口城镇化,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能提供大量商品粮;二是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因而,有种观点认为:粮食发展是城镇化
其他文献
全球正处在史上疾病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的时期。应对全球范围内高频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高质量的国际合作。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国际合作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随着公共卫生危机的频发,国际社会对国际关系诸多要素进行再认知。公共卫生危机延伸了国家安全同时弱化了国家主权,促进了卫生与外交的深度融合,对国家形象与国际责任提出制度性、专业化要求,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全球健康治理。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较好地发挥了其抵御风险、化解风险和防范风险的传统功能,也为有序复工复产和经济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有必要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革命、建设、改革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史和近百年现代化的三条主线,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三者的辩证关系。从时间维度看,这三者是前后相继的三个历史阶段,不能割裂;从空间维度看,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统筹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社会共同性的丧失,社会因而进入一种私人社会的状态,其现实表现是社会的分裂与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分裂包括多重面相:人与物的分裂、人与自我的分裂、人与人的分裂和个人与共同体的分裂。分裂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这是因为人们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一直处于资本逻辑的主导之下,人们的一切行为都遵循着经济理性的原则,无须思考但又不得不每天都如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裂的批判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而且为实现人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由于党员人数较少,并未成立专门的党校。随着党员人数逐渐增多,部分党员思想政治觉悟不高、干部人才紧缺等问题渐趋凸显。基于此,中共于1925年前后开始推行党校教育,党校成为党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安源、北京、长沙、上海等地相继成立了高级党校或普通党校。同时,各地方党组织还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成立了高级训练班或低级训练班。1927年前后,针对党校教育中存在的教员教材紧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指导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中共中央尝试进行改造。中共在复杂严峻的政治环境下推行的党
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治理,要从动因、困境、方略三个维度切入。基于深化国家治理、管党治党中的难题、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政党治理一般规律在内的"四个倒逼",是推开党内治理的基础动因。基于治理理念共识短板、党内民主发展短板、党员参与短板、治理能力本领短板在内的"四个短板",是党内治理的现实困境所在。基于实施党内系统治理、依规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科学治理、民主治理在内的"六大工程",是新时代推开党内治理的基本方略。
农村市场化改革在打破要素市场的城乡二元分隔的同时也使传统三要素受城市市场定价影响而持续流出收益低的农业,这反过来又阻碍着农村的市场化进程。新时代生态空间资源的再定价,成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市场化的契机。在实践中,农村空间资源兼有社会功能及经济外部性。因此,客观上需要重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空间资源价值化的载体,对内可将要素非经济功能内部化,对外则可形成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PPP投资及符合空间资源特点的"三级市场"定价体系。从而将空间资源再定价与新型集体经济统一在农村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这也是中国农村发展中国
《传染病防治法》是预防传染病和控制重大疫情以及监督保障应急防疫工作的基础性法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凸显出此法存在的不足。法律修改应当立足风险社会的背景,坚持有限功能主义立法观,做好风险分配。在此基础上,该法加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持科学理性,吸纳专家参与和决策,发挥传染病防控机构的独立、专业优势,贯彻依靠科学的方针。第二,加强风险沟通,扩大公众参与的力度和深度,完善信息公开与交流,贯彻依靠群众的方针。第三,重视政府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治理体系,贯彻中央地方双向并行的治理逻辑,加强问责。第四,坚持法定
文章通过对2001-2017年间中国作者在旅游类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检索和统计研究,分析发现:(1)近两年来,中国大陆机构作者在旅游类SSCI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幅明显,逐渐超过中国台湾、港澳及其他国家和地区;(2)大陆学术机构的贡献度及论文被引频次逐渐提升,但与港澳及台湾地区相比仍较低;(3)通过对不同时期论文的关键词分析提取出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发现,中国作者的旅游研究总体由旅游需求、旅游营销等宏观领域转向旅游者行为意愿、满意度、地方依恋等旅游者行为领域,且对在线评论、社交媒体等在线旅游者行为的关注度逐渐
在旅游学界,学者们曾创造出无数个概念,但没有一个概念像“全域旅游”这样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响应。这既不是个别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致,也不是行政力量的推动结果,而是因为这个概念的提出来自深厚的市场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