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专题强化训练(一)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her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
  某个公园有个池塘,其形状为直角△ABC,∠C=90°,AB=2百米,BC=1百米.
  (1) 现在准备养一批供游客观赏的鱼,分别在AB、BC、CA上取点D,E,F,如图(1),使得EF∥AB,EF⊥ED,在△DEF喂食,求△DEF 面积S△DEF的最大值;
  (2) 现在准备新建造一个荷塘,分别在AB,BC,CA上取点D,E,F,如图(2),建造△DEF连廊(不考虑宽度)供游客休憩,且使△DEF为正三角形,设求△DEF边长的最小值.
  (1) 若对[1,+∞)内的一切实数x,不等式f(x)≥g(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当a=1时,求最大的正整数k,使得对[e,3](e=2.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内的任意k个实数x1,x2,…,xk都有f(x1)+f(x2)+…+f(xk-1)≤16g(xk)成立.
  5. 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的椭圆Ω的方程为x2a2+y2b2=1(a>b>0),它的离心率为12,一个焦点是(-1,0),过直线x=4上一点引椭圆Ω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是A、B.
  (1) 求椭圆Ω的方程;
  (2) 若在椭圆Ωx2a2+y2b2=1(a>b>0)上的点(x0,y0)处的切线方程是x0xa2+y0yb2=1.求证:直线AB恒过定点C,并求出定点C的坐标;
  (3) 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AC|+|BC|=λ|AC|·|BC|恒成立?(点C为直线AB恒过的定点)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 已知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且a1=1,nan+1=2Sn(n∈N*).
  (1) 求a2,a3,a4的值;
  (2) 求数列{an}的通项an;
  (3) 设数列{bn}满足b1=12,bn+1=1akb2n+bn,求证:当n≤k时,有bn<1.
其他文献
1. 设集合A={5,log2 (a+3)},集合B={a,b}.若A∩B={2},则A∪B=.  2. 设复数z满足i(z+i)=-3+2i(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是.  3. 如图,是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则输出的结果是.  4. 高三(18)班共有56人,学号依次为1,2,3,…,56,现用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学号为6,34,48的同学在样本中,那么还有一个同学的学号应
期刊
1. 复平面内,复数z=2+ii2 013,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z对应的点在第象限.  2. 已知集合a={y|y=12x,x∈R},B={x|y=log2 (x-1)},则A∩B=.  3. 容量为6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共有n(n>1)个小矩形,若其中一个小矩形的面积等于其余n-1个小矩形面积和的15,则这个小矩形对应的频数是.  4. 如图所示的流程图的输出S的值是.  5. 已知l,m是两
期刊
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其中在选修系列4  2新增加了数学专题“矩阵与变换”。“矩阵与变换”过去一直是大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数学专题,从几何变换的视角引入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我国尚属首次。根据《标准》的规定,“矩阵与变换”包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了解二阶矩阵的概念;以映射和变换的观点认识矩阵与向量乘
期刊
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内涵丰富、联系紧密、应用广泛、题型多样、方法灵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解答集合、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的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不少同学由于粗心大意、忽略细节,或审题不清,或对概念理解不到位,或思考问题不全面,常常导致一些错误。下面对求解集合、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的有关问题时的常见错误类型一一点击,
期刊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期刊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中数列占有重要地位。而数列求和问题作为数列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每道数列题都会所有涉及。通常解决数列求和问题为最终解决问题起到桥梁作用。数列求和问题基本上分成两类:一类是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解或者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求解;另一类是紧扣数列通项公式的特征寻求数列求和的方法。无论是哪类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不变,就是把不熟
期刊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主渠道之一。它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的关系十分密切,解题中可能涉及到的的递推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数列求和、求通项公式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在中学数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围绕数列命制的综合性较强的试题 历年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这些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归纳能力及综合创新
期刊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运算,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求通项,可以利用基本量求出首项和公差;对于求和,可以通过错位相减和裂项相消的方法,其中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错位相减法适用于由一个等差数列
期刊
数列和不等式历来都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和热点,但在每年的高考中学生都有会因为概念不清或各种思维误区使得解题过程中“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屡屡发生。本文选取这两个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易错点、易混点进行深入剖析,期望达到 “概念比中清,错误辨中明”的目的,在末来的应试中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期刊
正确解法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有:a1a9=a3a7=a25=4,从而得a5=±2,但由于a3+a7=10>0,故a3>0,a7>0,故必有a5>0,即a5=2.所以a1a5a9=8.  防错机制 解答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类问题量时,应判断等比数列中的项的正负,尤其是当公比小于0的等比数列中具有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的性质,而高考往往会在这里人为地设计陷阱使考生产生对而不全的错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