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传统的叙事学研究放诸于后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几乎无解,后现代电影以自己的碎片化、游戏化、戏谑化叙事形式跳脱了经典叙事学的指涉范围。《记忆碎片》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电影,该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几乎融合了后现代电影的所有特质。 [关键词]《记忆碎片》 后现代电影 叙述方式 修辞格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25 一、后现代电影叙事与修辞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统的叙事学研究放诸于后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几乎无解,后现代电影以自己的碎片化、游戏化、戏谑化叙事形式跳脱了经典叙事学的指涉范围。《记忆碎片》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电影,该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几乎融合了后现代电影的所有特质。
[关键词]《记忆碎片》 后现代电影 叙述方式 修辞格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25
一、后现代电影叙事与修辞格
叙事学是以叙事作品或叙事因素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问,旨在探索叙事的性质、结构、方法、媒介等内容。华莱士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最早见于汉代刘德等所著的《乐记·师乙篇》。元代以前,没有专门的声乐演唱专著,只有少量文章散见于各种音乐论著中,它们虽然不是专著却也言简意赅,点论出了民族声乐审美的精要。中国古代声乐论著中有关“字”的审美理念,是中国传统歌唱艺术的总结;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点的;是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准则的气、声、字,情相映生辉的演唱艺术。 [关键词]声乐论
[摘要] 音乐是电影中整体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的手段。音乐中音调的明暗、节奏的快慢、和声的轻重、配器的音色等都能直接地作用于观众的内心。虽然音乐并不能具象地表达电影中人物的外在特征,但是正由于音乐在语义功能上的抽象性,决定了音乐能够让观众脱离画面,在内心塑造出属于他们自我感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人物形象塑造 doi:10.3969/j.issn.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华语电影现象迅速崛起并在跨区(国)背景中不断壮大。台湾地区电影的苦苦挣扎,香港电影的波澜不惊,大击电影的风生水起,共同构成了华语电影的三级,与此同时两岸三地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华语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全球化 大华语 两岸三地
【摘要】电影海报不同于语言的意义构建方式,它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来实现的。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海报就以一个女人与众多灯笼的形式,在红与黑的色调的对比下,形成夸张的画面造型,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社会符号学 海报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交际话语已不仅仅以文本模式体现,而且以图画、动画、声音、图标、颜色等多模态同
[摘要]电影海报是集语言文字、数字图片、色彩色调及空间分布于一体的多模态话语,电影《梅兰芳》的海报主要由图像、文字两种符号模态构成,都能表达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同时两种模态间又存在互补或非互补关系,相互作用构建意义,实现海报语言的劝说功能。研究发现电影海报制作时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语境因素,并兼顾图像、文字、版式等各种模态的意义潜势,使电影海报预期宣传效果得以最大化实现。 [关键词]《梅兰芳》
[摘要] 影片《大太阳》以平实的手法,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立足家园重建之上更为任重道远的心灵重建的主题,表现了主人公银杏在丈夫石大川及灾区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逐渐走出阴霾,重新孕育新生命的历程。影片描绘出灾难过后受灾群众心理重建的艰难过程,体现了他们身上乐观、坚韧的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人坚强与坚韧的民族精神,表达了面对灾难人类的重生与成长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 《大太阳》 地震废墟 心灵重建
【摘 要】通过《十七岁的单车》、《小武》等影片我们看到了新生代导演所做出的选择。很多导演在向主流回归,在主流与边缘之间妥协,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件幸事,,如果说当初新生代以边缘方式的发轫是一次困境中的突围的话。如今新生代正在经历成长中的再次突围,这是一次由边缘向中心的突围,突围的是自身的局限。 【关键词】新生代 导演 特点 导演王小帅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在2001年的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
[摘要]The Truman Show中走出伊甸园的人类将要走向何方?Jim Carrey的Bruce Almighty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人类必须经过第二次启蒙,并最终回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伊甸园。生活在个人欲望中的Bruce处处碰壁,他把原因归咎于上帝。忍无可忍的上帝赋予Bruce以神力,让他来完成上帝的工作。但Bruce任由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意志肆意横行,把世界弄得更加糟糕,走图无路的他最后在上帝
[摘要]电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技术的革命直接改变了我们看电影的方式,因此,也改变了我们写电影剧本的方式。但是,无论在物质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剧本的本性永远是不变的:一个电影剧本就是通过图像、对话和描述来讲故事,并且把这个故事放置在一个戏剧性的结构环境之中。这就是剧本,这就是剧本的本性,这就是视觉性剧本的艺术。 [关键词] 电影 电影剧本 人物 结构 doi:10.3969/j.issn.1
【摘 要】《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中国出现了几十种汉语译本,其中以朱生豪先生与卞之琳先生的译本最为突出。通过素体诗和双关语两个方面对莎剧《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译本进行研究,发现两个译本存在明显差异。翻译诗学、译者的翻译思想、读者的审美期待是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哈姆雷特》 素体诗 双关语 《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