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本质之一。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在校园中,本着关爱为先,表扬为主,实施“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方略,让教师和学生在关怀温馨和谐的环境中,一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学校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了,才会精力集中在学校的发展上。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和谐优美的环境是培养美德,陶冶情操,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二、建设“和谐校园”必备的条件
1、建立民主法制。学校首先要制订一套师生共识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学习,熟练操作,形成优良风气,打造出“和谐校园”。
2、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融思想、艺术、园林美景为一体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性情,激发师生和谐共进。
3、创造优质学习环境。校园规划“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必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备设施,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
4、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学校开设教育、教学、科研信息网络,实现学校之间、教师之间资源共享。
5、加强教师、学生、学校、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教育。
三、建设和谐校园主要抓好五个方面。
1、实施科学管理。领导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建立健全各部门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公平的原则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奋发力和旺盛的奋斗精神,激励教师主动发展。2、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为和谐提供重要保证
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
广大师生要做依法治校的模范,要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继续坚持我校对师生进行的法制学习和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坚定不移的步伐,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规范办学,提高我校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
3、开展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校园安全“三位一体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每一盆花都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好教材。校徽、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牢记国法校规,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读书;有专业特色的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每每提醒学生该学什么,该练什么,并为学生提供刻苦钻研的场所;艺术节、校园网、英语角、校报、作品展等活动及各类比赛给予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
学校开展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开设心理辅导室和咨询信箱,进行学生青春期教育等等。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耐心和爱心感染学生,教育、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创建稳定、安全、宽松、宽容、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工作得顺心、学习得用心、生活得安心、相处得开心,这无疑是和谐校园追求的理想境界。
4、开展和谐的“教”与“学”活动。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规律相符。首先,学校各种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身心成长一致,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又要为学生“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时序的安排、情境的设置等进行合理调控,应和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第三,以“爱”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爱,是教育的前提。因为有爱,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无私的奉献帮助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教师的情感,教师的举手投足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每一份评语、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及时雨和催化剂,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学生对教师充满感激,心悦诚服,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在老师的关爱和宽容中自觉学习,自主管理。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行为指导,以《中学生守则》为活动准则,积极开展“文明班”、“先进班集体”、“全面发展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评比活动。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共同打造和谐校园。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和谐关系。
指导、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学校有责任与社会各界密切联系,鼓励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减少和避免思想腐蚀性东西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像交警进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有意义展览等。
总而言之,和谐校园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让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构建稳定、法治、公平、有序、文明、向上、宽松、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培养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在校园中,本着关爱为先,表扬为主,实施“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方略,让教师和学生在关怀温馨和谐的环境中,一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学校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了,才会精力集中在学校的发展上。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和谐优美的环境是培养美德,陶冶情操,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二、建设“和谐校园”必备的条件
1、建立民主法制。学校首先要制订一套师生共识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学习,熟练操作,形成优良风气,打造出“和谐校园”。
2、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融思想、艺术、园林美景为一体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性情,激发师生和谐共进。
3、创造优质学习环境。校园规划“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必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备设施,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
4、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学校开设教育、教学、科研信息网络,实现学校之间、教师之间资源共享。
5、加强教师、学生、学校、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教育。
三、建设和谐校园主要抓好五个方面。
1、实施科学管理。领导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建立健全各部门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公平的原则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蓬勃的奋发力和旺盛的奋斗精神,激励教师主动发展。2、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为和谐提供重要保证
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
广大师生要做依法治校的模范,要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继续坚持我校对师生进行的法制学习和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坚定不移的步伐,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规范办学,提高我校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
3、开展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校园安全“三位一体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每一盆花都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好教材。校徽、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牢记国法校规,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读书;有专业特色的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每每提醒学生该学什么,该练什么,并为学生提供刻苦钻研的场所;艺术节、校园网、英语角、校报、作品展等活动及各类比赛给予学生展现风采的舞台。
学校开展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开设心理辅导室和咨询信箱,进行学生青春期教育等等。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耐心和爱心感染学生,教育、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创建稳定、安全、宽松、宽容、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工作得顺心、学习得用心、生活得安心、相处得开心,这无疑是和谐校园追求的理想境界。
4、开展和谐的“教”与“学”活动。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规律相符。首先,学校各种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身心成长一致,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又要为学生“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设计、时序的安排、情境的设置等进行合理调控,应和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第三,以“爱”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爱,是教育的前提。因为有爱,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无私的奉献帮助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教师的情感,教师的举手投足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时每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每一份评语、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及时雨和催化剂,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学生对教师充满感激,心悦诚服,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在老师的关爱和宽容中自觉学习,自主管理。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行为指导,以《中学生守则》为活动准则,积极开展“文明班”、“先进班集体”、“全面发展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评比活动。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共同打造和谐校园。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和谐关系。
指导、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学校有责任与社会各界密切联系,鼓励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活动,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各种有意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减少和避免思想腐蚀性东西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像交警进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有意义展览等。
总而言之,和谐校园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人才的摇篮。让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构建稳定、法治、公平、有序、文明、向上、宽松、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培养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