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生的写作素材可以取自历史,取自文学作品,取自现实生活,但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在运用时容易陷入几个误区而不知觉:拖沓冗长素材拼凑化、古今中外素材经典化、生活采摘素材表层化、综合运用素材呆板化。
关键词作文;素材;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52-01
写作是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阅历,抒写人生感悟,体现个人综合语文素养的过程。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的出现,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高中生写作时枯肠搜尽的现象已一去不返。但是面对纷繁的写作素材,同学们以为是进入了琳琅满目的文化超市,可以任取所需,殊不知在采撷运用的过程中,却陷入了不易察觉的误区。巧妇如何下有米之炊呢?笔者认为在学生高中写作素材的运用的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拖沓冗长素材拼凑化
无一物不可入文,很多学生认为在作文中拥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的素材,就能全面的表达中心。于是,通过从众多文学作品中精选,从“优秀作文选”当中拾掇,从网海搜寻等等手段,采取“拿来主义”结合“身边大小事”,开展了一场“炒杂烩”的作文素材拼凑大战。
精彩纷呈的写作素材杂乱拼凑,拖沓冗长,学生却满足于作文的字数充足,内容丰润。结果,出现了有的是议论文,展现的却是长篇记叙式的“论据”,到头来成了“四不像”文章。殊不知,“一切皆可为中心所用”的才是有价值。正如园艺学中常见的现象:剪赘余的枝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样,只有善于筛选剪裁组合运用素材,精确到位的表达,才能使作文富有生命力。有时候简约的素材却能展现丰厚的内涵,精炼的概括比冗长的叙述更具说服力。所以,认真审题立意,才能对所选取的素材作出取舍,详略得当地表达,明确“鱼与熊掌”各取所需,在众多纷繁的素材的选择与放弃中彰显着睿智者的风采。
2古今中外素材经典化
很多学生喜欢在写作中运用经典的作文素材,认为众所周知的东西更有说服力,于是文章中就出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屈原的投江明志、李白的磨柱成针、海伦·凯勒的三天光明、霍金的轮椅奇迹等等。熟悉的例子反反复复的出现在不同学生的习作上,教师面对如此熟悉的素材,没有新鲜感,没有灵气,自然产生审美疲劳,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集思广益,在生活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创新。① 除了写周记、口头作文、设作文素材积累本交流外,更应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平常面对作为课文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里面许多丰富鲜活的文学形象可以欣赏,而根据生活的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而编纂的校本素材更具针对性和便捷性,值得我们反复品味。② 在班中设“议事胡同”的宣传板,常规活动是每天学生轮流把自己看到的新鲜事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各抒己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鲜活素材共享。特殊节目可以是教师设计的有针对性的“话题讨论”,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的素材丰富而鲜活。③ 通过辩论赛,同学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发掘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写作时常有一些意外的惊喜。④ 养成写作文后记的习惯,善于从作文中发现问题,反思后有新的智慧灵光。
生活是作文素材最好的源泉,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近距离接触各类型的人和事,多读多看多议多写,积极的参与生活,生活就会为我们带来不同领域的不同风格的写作素材。
3生活采摘素材表层化
作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的世界也会色彩缤纷。学生成长的过程是生活知识积累的过程,不同的生活素材,不同经历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有的学生疏于生活细节的注意,所以对生活现象没有深入剖析,理解不透彻,只是对生活现象作表层的阐述,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剖析现象的本质,所以达不到利用生活更好阐述问题的效果;也有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捕抓亮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一针见血的直指中心。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在科技迅猛发展,感官信息日趋复杂的环境中,要想由现象到本质剖析素材,必须培养学生对各类信息进行感知、阐释、理解与评价的能力,才不会对素材的理解停留在“外壳”,而能进一步深入其“骨髓”。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于生活素材的加工、创新,无疑是最可贵的条件。
多观察多积累可以言之有物,而透过事物的表层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才能言之有理。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宽度,让各种感官充分的敏锐,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挖掘哲理,培养情感。例如鼓励学生做个业余小记者,通过采访收集资料,学写新闻小评论;或者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写调查报告,学生的习作《邓村造纸是否污染水质的报告》《黄田镇柑桔种植土壤管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四会玉器产业发展前景》等社会实践报告,通过分组交流、集体会诊、佳作展评等,不但让学生提高调查与思辨的能力,也能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体验成功的喜悦。09年高考的话题作文,天津卷《我说“90”后》、广东卷《常识》、江苏卷的《品味时尚》等等,无不体现了作文话题紧扣学生的实际生活的特点,只有深入生活本质文章才有生命力。
4综合运用素材呆板化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等多位专家五年精心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从得出一系列的数据看,着实令人担忧:青少年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长,乐学感和自信感却节节衰退。究其原因,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了被牵着鼻子走,就像小鸟久在樊笼难返自然。
现实中,的确有老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牵制,向学生灌输素材写作的便捷套用公式,认为同一种素材只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能出现在不同文体的文章中博得阅卷者的青睐,如“倘若没有……没有……没有……怎么会……”、“不是……就不会……”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这是典型的应试作文的训练方式。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作文教学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写出让老师满意的作文。于是,老师苦心经营,精挑细选的几个典型的“万能素材”便横空出世了。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公式,假以时日就能如师所愿,千差万别的学生,反复打磨成一个个老师心满意足的标准产品。这种万能素材套用公式的推广,对于阅读面狭窄的学生来说是颇受欢迎的,写作变得轻松了,只要紧记几个经典和公式就可以一劳永逸。而老师也骄傲地为自己正名: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其实这样操作的旧模式又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具有主体性,对学习的知识有选择有调控更有创造。教师要完成由“教书匠”向“教育者”的转变就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的需要。要知道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启迪激励而不是灌输承包,有时候布白艺术虽然要花时间但却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作文素材来自于生活,真实的、虚构的、直接的、间接地、阅读的、观看的、自己的、社会的等等分摊杂乱的物象,是文章内容的来源。如何使这些作文素材更好地为我所用?只有主动参与生活,才能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的能力,只有多动脑善创新,才能克服思维的惯性和惰性,只有善于取舍剪裁恰当,才能战胜运用作文素材的呆板平庸,让文章真正地获得灵魂。
参考文献
[1]荣维东.《中学语文教与学》,《多读比多写更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9,11:37.
[2]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145.
关键词作文;素材;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52-01
写作是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阅历,抒写人生感悟,体现个人综合语文素养的过程。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的出现,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高中生写作时枯肠搜尽的现象已一去不返。但是面对纷繁的写作素材,同学们以为是进入了琳琅满目的文化超市,可以任取所需,殊不知在采撷运用的过程中,却陷入了不易察觉的误区。巧妇如何下有米之炊呢?笔者认为在学生高中写作素材的运用的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拖沓冗长素材拼凑化
无一物不可入文,很多学生认为在作文中拥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的素材,就能全面的表达中心。于是,通过从众多文学作品中精选,从“优秀作文选”当中拾掇,从网海搜寻等等手段,采取“拿来主义”结合“身边大小事”,开展了一场“炒杂烩”的作文素材拼凑大战。
精彩纷呈的写作素材杂乱拼凑,拖沓冗长,学生却满足于作文的字数充足,内容丰润。结果,出现了有的是议论文,展现的却是长篇记叙式的“论据”,到头来成了“四不像”文章。殊不知,“一切皆可为中心所用”的才是有价值。正如园艺学中常见的现象:剪赘余的枝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样,只有善于筛选剪裁组合运用素材,精确到位的表达,才能使作文富有生命力。有时候简约的素材却能展现丰厚的内涵,精炼的概括比冗长的叙述更具说服力。所以,认真审题立意,才能对所选取的素材作出取舍,详略得当地表达,明确“鱼与熊掌”各取所需,在众多纷繁的素材的选择与放弃中彰显着睿智者的风采。
2古今中外素材经典化
很多学生喜欢在写作中运用经典的作文素材,认为众所周知的东西更有说服力,于是文章中就出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屈原的投江明志、李白的磨柱成针、海伦·凯勒的三天光明、霍金的轮椅奇迹等等。熟悉的例子反反复复的出现在不同学生的习作上,教师面对如此熟悉的素材,没有新鲜感,没有灵气,自然产生审美疲劳,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都会觉得索然无味。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集思广益,在生活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创新。① 除了写周记、口头作文、设作文素材积累本交流外,更应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平常面对作为课文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里面许多丰富鲜活的文学形象可以欣赏,而根据生活的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而编纂的校本素材更具针对性和便捷性,值得我们反复品味。② 在班中设“议事胡同”的宣传板,常规活动是每天学生轮流把自己看到的新鲜事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各抒己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鲜活素材共享。特殊节目可以是教师设计的有针对性的“话题讨论”,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的素材丰富而鲜活。③ 通过辩论赛,同学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发掘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写作时常有一些意外的惊喜。④ 养成写作文后记的习惯,善于从作文中发现问题,反思后有新的智慧灵光。
生活是作文素材最好的源泉,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地近距离接触各类型的人和事,多读多看多议多写,积极的参与生活,生活就会为我们带来不同领域的不同风格的写作素材。
3生活采摘素材表层化
作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的世界也会色彩缤纷。学生成长的过程是生活知识积累的过程,不同的生活素材,不同经历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有的学生疏于生活细节的注意,所以对生活现象没有深入剖析,理解不透彻,只是对生活现象作表层的阐述,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剖析现象的本质,所以达不到利用生活更好阐述问题的效果;也有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捕抓亮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一针见血的直指中心。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在科技迅猛发展,感官信息日趋复杂的环境中,要想由现象到本质剖析素材,必须培养学生对各类信息进行感知、阐释、理解与评价的能力,才不会对素材的理解停留在“外壳”,而能进一步深入其“骨髓”。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于生活素材的加工、创新,无疑是最可贵的条件。
多观察多积累可以言之有物,而透过事物的表层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才能言之有理。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宽度,让各种感官充分的敏锐,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挖掘哲理,培养情感。例如鼓励学生做个业余小记者,通过采访收集资料,学写新闻小评论;或者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写调查报告,学生的习作《邓村造纸是否污染水质的报告》《黄田镇柑桔种植土壤管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四会玉器产业发展前景》等社会实践报告,通过分组交流、集体会诊、佳作展评等,不但让学生提高调查与思辨的能力,也能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体验成功的喜悦。09年高考的话题作文,天津卷《我说“90”后》、广东卷《常识》、江苏卷的《品味时尚》等等,无不体现了作文话题紧扣学生的实际生活的特点,只有深入生活本质文章才有生命力。
4综合运用素材呆板化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等多位专家五年精心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从得出一系列的数据看,着实令人担忧:青少年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长,乐学感和自信感却节节衰退。究其原因,传统教学中,学生习惯了被牵着鼻子走,就像小鸟久在樊笼难返自然。
现实中,的确有老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牵制,向学生灌输素材写作的便捷套用公式,认为同一种素材只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能出现在不同文体的文章中博得阅卷者的青睐,如“倘若没有……没有……没有……怎么会……”、“不是……就不会……”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这是典型的应试作文的训练方式。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作文教学更多的关注让学生写出让老师满意的作文。于是,老师苦心经营,精挑细选的几个典型的“万能素材”便横空出世了。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公式,假以时日就能如师所愿,千差万别的学生,反复打磨成一个个老师心满意足的标准产品。这种万能素材套用公式的推广,对于阅读面狭窄的学生来说是颇受欢迎的,写作变得轻松了,只要紧记几个经典和公式就可以一劳永逸。而老师也骄傲地为自己正名: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其实这样操作的旧模式又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具有主体性,对学习的知识有选择有调控更有创造。教师要完成由“教书匠”向“教育者”的转变就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的需要。要知道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启迪激励而不是灌输承包,有时候布白艺术虽然要花时间但却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作文素材来自于生活,真实的、虚构的、直接的、间接地、阅读的、观看的、自己的、社会的等等分摊杂乱的物象,是文章内容的来源。如何使这些作文素材更好地为我所用?只有主动参与生活,才能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的能力,只有多动脑善创新,才能克服思维的惯性和惰性,只有善于取舍剪裁恰当,才能战胜运用作文素材的呆板平庸,让文章真正地获得灵魂。
参考文献
[1]荣维东.《中学语文教与学》,《多读比多写更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9,11:37.
[2]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