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德育课程体验式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对话的互动过程。教师扮演引导和合作双重角色,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70-02
一、职业院校德育课程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传统德育课程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道德修养提升的规律,把道德理论单纯作为一种知识传递给学生。(本文德育课程特指: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和学生只是一个“单向度的人”,没有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参与德育课堂,而德育是关于人的课程,传统德育教学则失去了真正的人。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人物或绝对权威,教师讲授多,学生参与性少。教师过多的讲解,替代学生的自主分析和思考的时间,剥夺了学生体验知识内蕴的乐趣,容易导致学生懒于思考,不善于思考。
(二)注重间接经验,忽视学生直接经验。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理论与实践断裂,忽略了学生个体生命内在的发展要求,缺乏让学生通过体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容易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德育理论和他们的道德实践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这些理论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些德育理论在现实中成了无法利用的“惰性知识”。
(四)教学评价指标单一化。期末试卷成绩判定学生德育课程学习效果。虽然,有学校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试卷综合测评,但是平时成绩比重仅占30%,试卷成绩占70%。这种评价指标,容易导致教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忽略对学生道德实践的考核。学生则出现“平时懈怠,考前突击”的心理。
二、职业院校德育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对话的互动过程。体验式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你——我”型的对话关系。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学生活动的中心人物或绝对权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师生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参与课堂教学,课程的人文性、生命性得以展现。“教育者不仅仅是社会的‘傀儡’,受教育者不仅仅是社会生产的准‘工具’,他们之间也不仅仅是授与受、训与练的机械运作关系,而是处于生成过程中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独立自主的人,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志相互交往于教育过程中。正是因为他们各具特色的个性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才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生命活力。”[1]
(二)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真实的生活世界。教育家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把“现实生活”作为课程的源头活水之一,所设计的问题源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境;选择生活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热点、焦点、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德育理论有机整合,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他们的主体性被教师的主体所占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授——受”的客体,失去了对其生命的关照。我们听得到声音,却得不到印象;我们听得到声响,却看不见行动”,“因为它们缺乏对内在生命的直觉,它们缺乏内容。”[2]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被剥夺。知识传递性教学扼杀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结果使学生养成服从权威、依赖他人的习惯。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等多部著作中“主张教育应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让学生躬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积极的体验,使学生心志发展不囿于被动和消极,而趋向生机勃勃”。[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酸甜苦辣,才更容易激发成就感。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投入了智力劳动,做了深入的思考。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体验式教学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师生、生生的充分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的能力,有意识渗透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体验社会,给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反思和感悟,充分理解、消化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主体精神。
(五)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凭期末试卷来考核是片面的。体验式教学更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学习能力来判断,定量评价实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他评包括学生间的互评和教师(德育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评价(具体评价比例见表格)。学生他评有学生评委会(由班干部和课堂小组长组成)来评价。德育教师评价由学生每次参与活动的成绩、作业、考勤组成。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作出动态评价。每次课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做出即时的评价。如从语言表达、合作意识等方面综合评判。综合评价体系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关注德育学习提升的过程,同时学生也从评价中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善于总结学生阶段性的表现,并以此作为下一步教学的依据,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促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这种动态评价体系也是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职业院校德育体验式教学要求
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引导”。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思想顾虑,使他们敢于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只不过这种引导以合作者的形式出现。教师作为剧作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学习教材,密切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关注身边事,挖掘、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源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德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难度。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相对而言,自控能力差,责任感相对不足,对德育课程容易产生消极懈怠情绪。因此,教师授课时要首先把握授课对象的特点,对症下药,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有所准备,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学生扭转消极情绪,使学生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教师的引导和合作双重角色
1、深入透彻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遵循与教学大纲相一致的原则,不要单纯地为了吸引学生而背离了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准确的素材,达到既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又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2、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教师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备学生,就是充分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生命经历、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态度,把学生当下的生命体验与未来的生命可能联系起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模拟真实生活情景,不仅发挥学生的形象力,而且使学生触“景”生情,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从而改造或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3、教师要及时引导、掌控课堂气氛、教学主题。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就充满诸多不可预测的变数,会增加课堂教学的诸多不确定性。动态化的课堂教学也使教学活动充满创意和可能。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前备课、备学生,还要尽可能地预测学生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改变格式化的教学模式,预留一些弹性空间。
4、教师注重开发富有时代气息的资源,让学生感受更亲近、真实。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材的指导下,结合时事、时势及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动态掌握适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对现实生活的敏锐地洞察力和感悟力。教师个人的真实感受是学生课堂体验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丰富而生动的个人体验融入教学领域,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地形象。只有教师和学生有“共同立场”,才能引起师生共鸣。反之,教师体验缺失,则很难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采取多种手段唤醒、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1、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学期开课之初,采取游戏等有效的开场白,破除“人际坚冰”,使师生、生生之间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广开言路的有效方法,可以使某些心情忧郁的学生得到释放压力、舒缓心理的机会”。[4]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体验活动时的闪光点,如语言、思维、合作意识等加以表扬。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激励是学生大胆表现的重要条件。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教师都会予以客观的评价,使学生有成功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动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情感共鸣的德育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德国著名教育家狄尔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融入了感情的心灵体验达到心灵相通、互相理解,才能真正而完美的理解生命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热情、激情来感染学生,产生师生内心共振;以真诚来打动学生,使师生心理相容,关系和谐。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创设多个兴奋点,调动学生的情绪。
3、利用群体效应。教师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归属感和师生、生生之间浓浓的感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当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个人就会受归属和爱的需要所支配。学生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归属感和爱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健康的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群体所营造的氛围很容易感染和带动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带动中间型的学生,而那些处于消极状态的学生也在中间型学生转变后,受大势所趋也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并且在参与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对待德育课程的消极情绪。
参考文献:
[1]曹树真.浅论教育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6-8.
[2]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4-65.
[3]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4]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70-02
一、职业院校德育课程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传统德育课程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道德修养提升的规律,把道德理论单纯作为一种知识传递给学生。(本文德育课程特指: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和学生只是一个“单向度的人”,没有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参与德育课堂,而德育是关于人的课程,传统德育教学则失去了真正的人。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人物或绝对权威,教师讲授多,学生参与性少。教师过多的讲解,替代学生的自主分析和思考的时间,剥夺了学生体验知识内蕴的乐趣,容易导致学生懒于思考,不善于思考。
(二)注重间接经验,忽视学生直接经验。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理论与实践断裂,忽略了学生个体生命内在的发展要求,缺乏让学生通过体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容易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德育理论和他们的道德实践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这些理论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些德育理论在现实中成了无法利用的“惰性知识”。
(四)教学评价指标单一化。期末试卷成绩判定学生德育课程学习效果。虽然,有学校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试卷综合测评,但是平时成绩比重仅占30%,试卷成绩占70%。这种评价指标,容易导致教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忽略对学生道德实践的考核。学生则出现“平时懈怠,考前突击”的心理。
二、职业院校德育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对话的互动过程。体验式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你——我”型的对话关系。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学生活动的中心人物或绝对权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师生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参与课堂教学,课程的人文性、生命性得以展现。“教育者不仅仅是社会的‘傀儡’,受教育者不仅仅是社会生产的准‘工具’,他们之间也不仅仅是授与受、训与练的机械运作关系,而是处于生成过程中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独立自主的人,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志相互交往于教育过程中。正是因为他们各具特色的个性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才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生命活力。”[1]
(二)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真实的生活世界。教育家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把“现实生活”作为课程的源头活水之一,所设计的问题源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境;选择生活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热点、焦点、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德育理论有机整合,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他们的主体性被教师的主体所占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授——受”的客体,失去了对其生命的关照。我们听得到声音,却得不到印象;我们听得到声响,却看不见行动”,“因为它们缺乏对内在生命的直觉,它们缺乏内容。”[2]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被剥夺。知识传递性教学扼杀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结果使学生养成服从权威、依赖他人的习惯。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等多部著作中“主张教育应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让学生躬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积极的体验,使学生心志发展不囿于被动和消极,而趋向生机勃勃”。[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酸甜苦辣,才更容易激发成就感。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投入了智力劳动,做了深入的思考。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体验式教学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师生、生生的充分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同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的能力,有意识渗透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体验社会,给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反思和感悟,充分理解、消化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创新的主体精神。
(五)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凭期末试卷来考核是片面的。体验式教学更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学习能力来判断,定量评价实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他评包括学生间的互评和教师(德育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评价(具体评价比例见表格)。学生他评有学生评委会(由班干部和课堂小组长组成)来评价。德育教师评价由学生每次参与活动的成绩、作业、考勤组成。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作出动态评价。每次课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做出即时的评价。如从语言表达、合作意识等方面综合评判。综合评价体系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关注德育学习提升的过程,同时学生也从评价中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善于总结学生阶段性的表现,并以此作为下一步教学的依据,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促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这种动态评价体系也是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职业院校德育体验式教学要求
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引导”。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学生思想顾虑,使他们敢于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只不过这种引导以合作者的形式出现。教师作为剧作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学习教材,密切关注社会,关注学生,关注身边事,挖掘、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源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德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难度。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相对而言,自控能力差,责任感相对不足,对德育课程容易产生消极懈怠情绪。因此,教师授课时要首先把握授课对象的特点,对症下药,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有所准备,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学生扭转消极情绪,使学生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教师的引导和合作双重角色
1、深入透彻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遵循与教学大纲相一致的原则,不要单纯地为了吸引学生而背离了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教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准确的素材,达到既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又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2、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教师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备学生,就是充分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活背景与生命经历、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态度,把学生当下的生命体验与未来的生命可能联系起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模拟真实生活情景,不仅发挥学生的形象力,而且使学生触“景”生情,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从而改造或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3、教师要及时引导、掌控课堂气氛、教学主题。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就充满诸多不可预测的变数,会增加课堂教学的诸多不确定性。动态化的课堂教学也使教学活动充满创意和可能。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前备课、备学生,还要尽可能地预测学生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改变格式化的教学模式,预留一些弹性空间。
4、教师注重开发富有时代气息的资源,让学生感受更亲近、真实。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材的指导下,结合时事、时势及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动态掌握适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对现实生活的敏锐地洞察力和感悟力。教师个人的真实感受是学生课堂体验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丰富而生动的个人体验融入教学领域,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动地形象。只有教师和学生有“共同立场”,才能引起师生共鸣。反之,教师体验缺失,则很难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采取多种手段唤醒、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1、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学期开课之初,采取游戏等有效的开场白,破除“人际坚冰”,使师生、生生之间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广开言路的有效方法,可以使某些心情忧郁的学生得到释放压力、舒缓心理的机会”。[4]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体验活动时的闪光点,如语言、思维、合作意识等加以表扬。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激励是学生大胆表现的重要条件。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教师都会予以客观的评价,使学生有成功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向上的动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情感共鸣的德育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德国著名教育家狄尔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融入了感情的心灵体验达到心灵相通、互相理解,才能真正而完美的理解生命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热情、激情来感染学生,产生师生内心共振;以真诚来打动学生,使师生心理相容,关系和谐。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创设多个兴奋点,调动学生的情绪。
3、利用群体效应。教师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归属感和师生、生生之间浓浓的感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当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个人就会受归属和爱的需要所支配。学生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归属感和爱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健康的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群体所营造的氛围很容易感染和带动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带动中间型的学生,而那些处于消极状态的学生也在中间型学生转变后,受大势所趋也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并且在参与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对待德育课程的消极情绪。
参考文献:
[1]曹树真.浅论教育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6-8.
[2]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4-65.
[3]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4]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