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城市可以说是财富积聚最集中的地方,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往往只重视城市“表”的规划与建设,而忽视城市防洪及排水系统等相应的“里”的建设,就是因为这样不合理的城市建设使得我国城市排洪能力差,城市频繁的受到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给我国城市带来的损失是逐年上升,不仅仅是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安全忧患。本文就主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防洪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的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防洪建设与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后以我国浙江长兴城市防洪建设为例分析了我国城市防洪的具体措施,意义重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浙江长兴;城市防洪;应用;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迈进,我国城市化率有了明显的上升,我国大量的社会财富和人口集中在城市,可以说城市已经成了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城市的建设都是比较重视外观的规划,而对防洪规划相对缺失,城市的发展规划不合理使地下空间被占据。致使我国城市频繁的遭受洪水的危害。今年北京一次降雨,据统计死亡人数就达到37人,城市多个区域交通陷入瘫痪,其损失是十分惨重的。就今年我国许多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袭击再次暴露了我国城市防洪排水的欠账。大部分城市雨水的排放系统缺乏整体的协调性,防汛能力十分脆弱,所以才在强降雨时遭受了如此大的损失。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所当然在进行城市防洪建设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做到可持续的发展,下文就将结合我国浙江长兴防洪措施,具体分析我国城市防洪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特点,相信对我国其他城市的防洪规划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城市防洪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开发建设行为不仅增大了城镇受洪水侵袭的风险,破坏了城市水系的生态平衡,而且改变了城市的防洪格局;同时,城市化改变了城乡土地利用方式与规模,改变了自然环境,改变了城市与江河的暴雨洪水特性,加大了相同量级暴雨条件下的洪水强度,对城市防洪标准提出新的挑战;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充分说明城市防洪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已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城市防洪理念,并且对城市防洪格局的演变和完善提出挑战。
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前提之下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其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了整体与个体的和谐统一,我们知道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刻的两大方面是人类自身的活动以及自然灾害。洪涝就是自然灾害的一个具体表现,洪涝灾害也是当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可以说远远大于其他自然灾害的危害,所以城市的可持续防洪建设才显得如此的重要,城市的防洪建设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浙江城市防洪建设
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创造了举世瞻目的成绩,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人口不断增长, 城市经济份量在全省的比重日益趋强, 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浙江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城市防洪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以浙江长兴为例:长兴曾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创新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浙江省双拥模范县、浙江省小康县、浙江省教育强县、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城市类金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一名等称号;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太湖望县、锦绣长兴”,努力打造富庶之城、活力之城、秀美之城、幸福之城,在省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在环太湖区域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
1.规划防洪标准与防洪效益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 GB50201- 94)及浙江省城市人口多、居住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特点, 规划城市防洪标准以国家标准为依据, 并适当留有余地。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过程, 对一些规划城区范围较大、近期内尚不能深度开发的部分规划区的防洪标准, 近期实施中予以适当降低, 远期结合城市发展再行提高到相应标准;重点保护各主要建成区, 防洪标准视各区的重要性不同区别对待。
防洪减灾工作在抗御洪水侵袭、保护人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具有不可低估的效益。防洪效益就是指利用工程、非工程防洪措施或其它综合防洪措施而避免或减小的洪灾损失和可能增加的土地利用效益 ,它渗透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一方面 ,就防洪工程、非工程措施本身而言 ,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是不容置疑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防洪社会效益的最好体现。另一方面 ,防洪经济效益是防洪社会效益成功实现的基础和条件 ,因为只有通过一系列工程、非工程措施来保护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最小的投入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最大程度地减免国民经济损失 ,实现防洪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各级政府才能有精力、有财力、有能力更好地安置灾民、安排生产 ,才能避免引起大的社会动荡和混乱 ,才能真正实现抗灾夺丰收、抗灾保发展目标。反过来 ,良好的防洪社会效益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防洪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及具体布局
我国浙江省的城市防洪建设和流域的防洪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的防洪水平,则加強流域治理是前提工作, 我们只有在流域治理的前提下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布局与建设. 才能既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 又可以使流域治理和城市防洪规划有效合理的衔接, 这样有课有效做到点面的结合.在城市范围内, 其治理对策和工程布局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洪灾成因, 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症下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各类城市规划防洪措施如下:
(1)沿海城市 结合浙东“千里海塘”实施, 高标准修建加固城市海塘江堤, 重点抵御洪潮威胁; 在城市腹背地段做好抵御周边洪水的撇洪渠道及隔堤。在城市防洪建设的同时,要保持和建设丰富多采的城市水景。现代化的防洪建设与水景观的建设是融为一体的。水景观由水域景观、过渡域景观、周边陆域景观3部分构成。水域景观由水域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如碧波万顷的湖泊,奔腾咆哮的大河,清澈见底的溪流。过渡域的景观为岸边水位变动范围内的景观,如水草茂密的湿地,大片的苇草,或者裸露的坡地。周边陆域景观由地理景观所确定,在人口稠密区,更多的是受人文景观的影响。
(2)滨河城市 重点抵御外江洪水, 以建设标准江堤和拓浚外江行洪河道为主要工程措施, 同时做好腹背洪水的导排。与此同时,城市河道水系布设要满足活动水体、调水治污、保护环境、生态修复、通航运输的综合要求,并有利于水源保护、开发、利用。
(3)平原城市 在城市各区块周围建封闭围堤, 同时可利用疏浚河道的土方, 填高地面高程, 减少城市积水, 提高本身抗洪能力. 城市防洪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防洪工程实施的经费预算、筹集渠道、工程安排、经济效益,保证防洪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城市防洪规划具有超前性、新观念、新技术,体现水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水务发展具有充分空间。
(4)山丘城市 着重做好防山洪的冲击, 以整治江道、临江建防洪堤、山丘区开辟导洪沟为主要工程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强调质量、多功能. 协调好城市防洪。现代城市的水利工作包含城市地区的防洪、排涝、排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水利开发、水利经费筹集等综合职能。
3.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要尽快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建成高标准的防洪体系, 应该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 分析全省的实际情况, 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落实好工程建设资金和职责,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 协调处理好相关的关系, 以实现既定目标.
( 1) 进一步落实城市防洪的职责。城市防洪属防汛抗洪工作的重点, 依据国家《防洪法》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城市人民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 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予以落实, 在规定期限内限期完成。
( 2) 继续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洪工程的建成发挥效益, 应立足于流域的综合治理. 流域是个面, 城市是个点, 点面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因此在实施城市防洪工程的同时, 必须同步实施流域的控制性工程, 以进一步提高城市设防标准. 其次, 必须同步实施城市的涝水排放工程, 结合市政建设理顺排水体系, 达到洪涝兼治。
( 3) 多渠道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保证工程实施。根据国家防洪法和相关的水利产业政策, 城市防洪工程属甲类工程, 建设和维护所需投资由城市人民政府承担. 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筹集. 同时应动员驻地单位和居民集资投劳, 可以在保护区内征收河道修建维护费, 用于城防建设.
( 4)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管理、建设管理、建设用地的审批等工作。
四.我国城市防洪的可持续化建设
通过上文对我国浙江特别是长兴城市可持续防洪经验的探讨,可以说对我们了解我国城市防洪有很大的帮助与感悟,在对城市进行具体的可持续防洪建设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也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结合各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以及地理位置,来做合理的规划与布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做的更加的完善。通过上文的介绍可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
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防洪保护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相协调,要注意为城市发展留有空间。我国不少城市是先有总体规划后有防洪规划,使防洪建设十分被动,加大了发展成本。
2.保证城市水域景观
在城市防洪建设的同时,要保持和建设丰富多采的城市水景。现代化的防洪建设与水景观的建设是融为一体的。水域景观由水域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在人口稠密区,更多的是受人文景观的影响。
3.体现城市水务职能
现代城市的水利工作包含城市地区的防洪、排涝、排水、水資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水利开发、水利经费筹集等综合职能。在现代城市防洪工作中要体现和有利于城市水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反映现代治水思路
城市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的新理念。转变单纯治水的传统水利观念,加强协调水利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变单一城市防洪工程为城市综合利用工程。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洪水的危害,城市是我国人口的集中地,也是我国财产的集聚地,城市洪水的灾害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也还极大的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城市防洪问题已经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当前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普片关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城市防洪的措施研究,在进行城市防洪建设的同时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的建立健全城市防洪体系,在城市规划里面必须充分考虑防洪排洪的规划与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建立健全城市防洪管理体系的建设,做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防洪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金菊良 魏一鸣 付强 丁晶 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期刊论文] 《水利学报》 ISTIC EI PKU -2002年11期
[2]吴鸿亮 王骏秋 唐德善 我国城市防洪特点及变化趋势研究 [期刊论文] 《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 -2008年11期
[3]肖星 肖文 王先甲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防洪与城市洪水保险 [期刊论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ISTIC PKU CSSCI -2006年12期
[4]殷峻暹 城市防洪与供水模糊集与风险分析理论研究与应用 [学位论文], 2002 - 大连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5]贾超 李术才 曹升乐 左文君Jia ChaoLi ShucaiCao ShengleZuo Wenjun济南城市防洪现状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灾害学》 ISTIC -2009年1期
[6]刘俊 陆剑峰 方正杰 代斌 对现代城市防洪的一些思考 安徽省大型水库泄洪对下游城镇防洪影响分析[期刊论文] 《自然灾害学报》 ISTIC PKU -2005年2期
[7]张浦源ZHANG Pu-yuan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综合评定 [期刊论文] 《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 -2009年7期
[8]刘俊 郭亮辉 张建涛 吕彤 徐建平 薛仓生 肖杭 宁波市城市防洪能力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 《灾害学》 ISTIC -2006年4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浙江长兴;城市防洪;应用;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迈进,我国城市化率有了明显的上升,我国大量的社会财富和人口集中在城市,可以说城市已经成了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城市的建设都是比较重视外观的规划,而对防洪规划相对缺失,城市的发展规划不合理使地下空间被占据。致使我国城市频繁的遭受洪水的危害。今年北京一次降雨,据统计死亡人数就达到37人,城市多个区域交通陷入瘫痪,其损失是十分惨重的。就今年我国许多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袭击再次暴露了我国城市防洪排水的欠账。大部分城市雨水的排放系统缺乏整体的协调性,防汛能力十分脆弱,所以才在强降雨时遭受了如此大的损失。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所当然在进行城市防洪建设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做到可持续的发展,下文就将结合我国浙江长兴防洪措施,具体分析我国城市防洪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特点,相信对我国其他城市的防洪规划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城市防洪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开发建设行为不仅增大了城镇受洪水侵袭的风险,破坏了城市水系的生态平衡,而且改变了城市的防洪格局;同时,城市化改变了城乡土地利用方式与规模,改变了自然环境,改变了城市与江河的暴雨洪水特性,加大了相同量级暴雨条件下的洪水强度,对城市防洪标准提出新的挑战;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充分说明城市防洪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已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城市防洪理念,并且对城市防洪格局的演变和完善提出挑战。
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前提之下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其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了整体与个体的和谐统一,我们知道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刻的两大方面是人类自身的活动以及自然灾害。洪涝就是自然灾害的一个具体表现,洪涝灾害也是当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可以说远远大于其他自然灾害的危害,所以城市的可持续防洪建设才显得如此的重要,城市的防洪建设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也已经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浙江城市防洪建设
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创造了举世瞻目的成绩,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人口不断增长, 城市经济份量在全省的比重日益趋强, 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浙江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城市防洪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以浙江长兴为例:长兴曾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创新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浙江省双拥模范县、浙江省小康县、浙江省教育强县、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城市类金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一名等称号;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太湖望县、锦绣长兴”,努力打造富庶之城、活力之城、秀美之城、幸福之城,在省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在环太湖区域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
1.规划防洪标准与防洪效益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 GB50201- 94)及浙江省城市人口多、居住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特点, 规划城市防洪标准以国家标准为依据, 并适当留有余地。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过程, 对一些规划城区范围较大、近期内尚不能深度开发的部分规划区的防洪标准, 近期实施中予以适当降低, 远期结合城市发展再行提高到相应标准;重点保护各主要建成区, 防洪标准视各区的重要性不同区别对待。
防洪减灾工作在抗御洪水侵袭、保护人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具有不可低估的效益。防洪效益就是指利用工程、非工程防洪措施或其它综合防洪措施而避免或减小的洪灾损失和可能增加的土地利用效益 ,它渗透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一方面 ,就防洪工程、非工程措施本身而言 ,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是不容置疑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防洪社会效益的最好体现。另一方面 ,防洪经济效益是防洪社会效益成功实现的基础和条件 ,因为只有通过一系列工程、非工程措施来保护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最小的投入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最大程度地减免国民经济损失 ,实现防洪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各级政府才能有精力、有财力、有能力更好地安置灾民、安排生产 ,才能避免引起大的社会动荡和混乱 ,才能真正实现抗灾夺丰收、抗灾保发展目标。反过来 ,良好的防洪社会效益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防洪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及具体布局
我国浙江省的城市防洪建设和流域的防洪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的防洪水平,则加強流域治理是前提工作, 我们只有在流域治理的前提下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布局与建设. 才能既满足城市防洪的要求, 又可以使流域治理和城市防洪规划有效合理的衔接, 这样有课有效做到点面的结合.在城市范围内, 其治理对策和工程布局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洪灾成因, 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症下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各类城市规划防洪措施如下:
(1)沿海城市 结合浙东“千里海塘”实施, 高标准修建加固城市海塘江堤, 重点抵御洪潮威胁; 在城市腹背地段做好抵御周边洪水的撇洪渠道及隔堤。在城市防洪建设的同时,要保持和建设丰富多采的城市水景。现代化的防洪建设与水景观的建设是融为一体的。水景观由水域景观、过渡域景观、周边陆域景观3部分构成。水域景观由水域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如碧波万顷的湖泊,奔腾咆哮的大河,清澈见底的溪流。过渡域的景观为岸边水位变动范围内的景观,如水草茂密的湿地,大片的苇草,或者裸露的坡地。周边陆域景观由地理景观所确定,在人口稠密区,更多的是受人文景观的影响。
(2)滨河城市 重点抵御外江洪水, 以建设标准江堤和拓浚外江行洪河道为主要工程措施, 同时做好腹背洪水的导排。与此同时,城市河道水系布设要满足活动水体、调水治污、保护环境、生态修复、通航运输的综合要求,并有利于水源保护、开发、利用。
(3)平原城市 在城市各区块周围建封闭围堤, 同时可利用疏浚河道的土方, 填高地面高程, 减少城市积水, 提高本身抗洪能力. 城市防洪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防洪工程实施的经费预算、筹集渠道、工程安排、经济效益,保证防洪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城市防洪规划具有超前性、新观念、新技术,体现水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水务发展具有充分空间。
(4)山丘城市 着重做好防山洪的冲击, 以整治江道、临江建防洪堤、山丘区开辟导洪沟为主要工程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强调质量、多功能. 协调好城市防洪。现代城市的水利工作包含城市地区的防洪、排涝、排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水利开发、水利经费筹集等综合职能。
3.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要尽快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建成高标准的防洪体系, 应该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 分析全省的实际情况, 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落实好工程建设资金和职责,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 协调处理好相关的关系, 以实现既定目标.
( 1) 进一步落实城市防洪的职责。城市防洪属防汛抗洪工作的重点, 依据国家《防洪法》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城市人民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 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予以落实, 在规定期限内限期完成。
( 2) 继续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洪工程的建成发挥效益, 应立足于流域的综合治理. 流域是个面, 城市是个点, 点面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因此在实施城市防洪工程的同时, 必须同步实施流域的控制性工程, 以进一步提高城市设防标准. 其次, 必须同步实施城市的涝水排放工程, 结合市政建设理顺排水体系, 达到洪涝兼治。
( 3) 多渠道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保证工程实施。根据国家防洪法和相关的水利产业政策, 城市防洪工程属甲类工程, 建设和维护所需投资由城市人民政府承担. 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筹集. 同时应动员驻地单位和居民集资投劳, 可以在保护区内征收河道修建维护费, 用于城防建设.
( 4)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管理、建设管理、建设用地的审批等工作。
四.我国城市防洪的可持续化建设
通过上文对我国浙江特别是长兴城市可持续防洪经验的探讨,可以说对我们了解我国城市防洪有很大的帮助与感悟,在对城市进行具体的可持续防洪建设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也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结合各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以及地理位置,来做合理的规划与布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做的更加的完善。通过上文的介绍可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
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防洪保护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相协调,要注意为城市发展留有空间。我国不少城市是先有总体规划后有防洪规划,使防洪建设十分被动,加大了发展成本。
2.保证城市水域景观
在城市防洪建设的同时,要保持和建设丰富多采的城市水景。现代化的防洪建设与水景观的建设是融为一体的。水域景观由水域的基本特征所决定。在人口稠密区,更多的是受人文景观的影响。
3.体现城市水务职能
现代城市的水利工作包含城市地区的防洪、排涝、排水、水資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水利开发、水利经费筹集等综合职能。在现代城市防洪工作中要体现和有利于城市水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反映现代治水思路
城市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的新理念。转变单纯治水的传统水利观念,加强协调水利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变单一城市防洪工程为城市综合利用工程。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洪水的危害,城市是我国人口的集中地,也是我国财产的集聚地,城市洪水的灾害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也还极大的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城市防洪问题已经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当前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普片关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城市防洪的措施研究,在进行城市防洪建设的同时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不断的建立健全城市防洪体系,在城市规划里面必须充分考虑防洪排洪的规划与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建立健全城市防洪管理体系的建设,做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防洪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金菊良 魏一鸣 付强 丁晶 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期刊论文] 《水利学报》 ISTIC EI PKU -2002年11期
[2]吴鸿亮 王骏秋 唐德善 我国城市防洪特点及变化趋势研究 [期刊论文] 《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 -2008年11期
[3]肖星 肖文 王先甲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防洪与城市洪水保险 [期刊论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ISTIC PKU CSSCI -2006年12期
[4]殷峻暹 城市防洪与供水模糊集与风险分析理论研究与应用 [学位论文], 2002 - 大连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5]贾超 李术才 曹升乐 左文君Jia ChaoLi ShucaiCao ShengleZuo Wenjun济南城市防洪现状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灾害学》 ISTIC -2009年1期
[6]刘俊 陆剑峰 方正杰 代斌 对现代城市防洪的一些思考 安徽省大型水库泄洪对下游城镇防洪影响分析[期刊论文] 《自然灾害学报》 ISTIC PKU -2005年2期
[7]张浦源ZHANG Pu-yuan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综合评定 [期刊论文] 《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 -2009年7期
[8]刘俊 郭亮辉 张建涛 吕彤 徐建平 薛仓生 肖杭 宁波市城市防洪能力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 《灾害学》 ISTIC -200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