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你知道你决斗的对手是谁了!”“太近了,不方便发导弹,要改成用枪。”这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喜欢引用的两句话,分别是电影《特洛伊》、《壮志凌云》中的台词。
从2008年开始,MySpace的人听到这些话时,别有一番滋味。因为从这一年起,后起之秀Facebook开始给MySpace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双方已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擅长发送垃圾软件的创始人
2003年8月15日下午,MySpace创始人克利斯·德沃尔夫给自己的上司发了一封邮件,称“我们开通了MySpace,现在网站上的问题还很多。不过找出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让网民登录网站,我们等待他们的反馈”。
德沃尔夫和汤姆·安德森此时正在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Intermix的前身)打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在网上销售抗皱霜、打印机墨盒和儿童滑板车等五花八门的产品。
Julia Angwin在《谁偷了MySpace》一书中介绍,德沃尔夫的部门除擅长发垃圾邮件外,还搞一些间谍软件。
而安德森在负责一家色情网站之前,14岁的时候就混迹于黑客圈。1985年,他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次清扫黑客活动中被没收电脑设备。当时因其年幼而没被逮捕。安德森特立独行,他喜欢尼采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真理,只有对真理的不同解读。”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裂后的刮骨疗伤期,网上销售的业务并不太好,德沃尔夫的部门面临被裁撤的危险。他苦寻对策。
安德森提出创办一个社交网站,模仿Friendster。他认为社交网站很酷,他们应该加入。而此时,社交网站早过了风起云涌的第一阶段,知名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已取得了似乎难以超越的领先地位。
德沃尔夫当时实在没有更好的主意,于是就同意了安德森的建议。他称自己为此赌上了全部的家当。这个说法显然有些夸张,也许德沃尔夫打心眼里没认为这个项目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他并没有辞职去创办一个独立的新公司,而是凑合着用自己部门里的那几台旧服务器起灶生火。
德沃尔夫从Intermix备用域名中挑了Myspace.com。这原来是一个提供虚拟空间的网站,后来网站所属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Intermix花了5000美元买下了这个域名。
公司对德沃尔夫部门的折腾可能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
作为电子商务公司的一个营销部门,德沃尔夫的团队中显然没有受过高级培训的软件程序员、计算机专家和数据库工程师。他们也养不起这样的人。好在建一个社交网站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尤其是规模还不大时。
MySpace打出的口号是“交朋友的地方”,这似乎与Friendster也没啥区别,它们的功能也类似,都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个人主页,用户可以在上面放照片,表明兴趣爱好,设置好友链接。此外,他们还提供了星座、游戏和博客等功能。
MySpace员工贾森·费富称:“至于这个东西未来会变成怎样,我们当时也不清楚。”
病毒营销
“它面世甚迟,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有的只是模仿和汇集。它看起来并不专业,缺乏基本的界面一致性,也没有强大的视觉吸引力。它没有获得对利润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的青睐。”这是《商业周刊》曾经对MySpace的评价。
不过做网络营销出身的德沃尔夫看起来很适应社交网络的环境。他曾说:“社交网站就像一种奇特的营销手段,你不必为争取顾客付一分钱。”
话虽这样说,MySpace初期的推广还是颇费功夫的,而且见效很慢。他们让员工参加有奖竞赛,鼓励他们邀请他们的朋友注册。那时候他们的员工不多,不能指望这有多大的效果。德沃尔夫又拿出当年在网上卖儿童滑板车的那一套,即利用电子邮件列表进行邮件推广。很显然,大部分邮件被当作垃圾邮件,邮件接受者根本不打开那些邮件。
线上推不动,那就在线下推进。MySpace开始赞助洛杉矶地区的一些俱乐部、乐队和聚会。这些努力逐渐见效,吸引了很多小的线下社区来使用MySpace。这些小社区开始产生雪球式增长效应,取得了病毒性的营销效果。所谓病毒性营销指的是利用用户之间的口碑传播的营销模式,在网络上这种传播更为便捷,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高效,耗时短。
在此过程中,MySpace逐渐认识到音乐和歌手的推动价值。他们成功地把许多受青少年追捧的音乐明星揽进来,几乎囊括了所有使用英语语言的乐队和音乐人士。MySpace帮这些音乐明星建立起自己的档案页,并可以上传他们的MP3歌曲来组建庞大的粉丝群。有些乐队甚至允许自己的歌曲被直接下载。音乐成为MySpace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吸引了比较新潮的群体。这个群体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对MySpace社区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4年3月,在誕生6个月后,MySpace的流量就超过了行业创始者Friendster,一跃成为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Friendster当时秉持杜绝造假的信条,排斥虚拟账号;而在MySpace创立之初就声明欢迎一切用户,允许用户随意设定自己的身份。
有评论家抨击MySpace冲破了一切道德藩篱,像一只迅猛的怪兽,裹挟着大量的青少年滚滚向前。这是MySpace早期迅猛发展的助力器,也是其后来走向衰退的灭火剂。不过在2005年前后,这一切还不成问题。
当MySpace 注册账户扩展到一定数量时,音乐这个原来用户的共同爱好逐渐变得模糊。MySpace就把各种爱好不同的人群进行细分,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以保持对用户的黏性,并不断增加各种吸引人的功能。
进入2005年,MySpace已经演化成以青少年为主的综合社区,涵盖了音乐、博客、即时通信、邮件、电影、视频、图书、相册、论坛、分类、交友、聊天室、招聘等功能。
在MySpace成功的影响下,数以百计模仿MySpace的网站应运而生,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
MySpace在媒体领域引起的嬗变,自然不会逃过传统媒体巨头的目光,开始有人对它打起了算盘。
纸老虎盘中餐
“他对此一窍不通。如果人们知道他对互联网业务的认识如此贫乏,要么捧腹大笑,要么深感悲痛。”撰写新闻集团CEO鲁伯特·默多克传记的作者迈克尔·沃尔夫这样辛辣地评价默多克。
早在1997年前后,尼古拉斯·柯瑞奇出版了《纸老虎》一书,其中文版封面副标题是“操纵言论自由的人”。此书揭示了包括默多克等一批在平面媒体辉煌时期的报业巨头的发家史,暗示这些国际报业巨头操纵舆情。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默多克虽然要求新闻集团进行传媒业务数字化的转型,但结果不尽如人意。默多克对新兴的网络业态曾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他号召新闻网站向读者收费,并讽刺谷歌为“寄生虫”。
2005年,如日中天的MySpace吸引了默多克的目光。他开始让手下与MySpace的Intermix谈判,准备通过全盘收购Intermix将MySpace收归旗下。
Intermix的法人代表理查德·罗森布拉特此时也想趁着MySpace红火时卖个好价钱。他一边和新闻集团接触,一边对另一家大型传媒集团维亚康姆暗送秋波。
新闻集团的代表曾恼怒地给罗森布拉特写信,告诫他不需要再踏别人的船。罗森布拉特不理这一套,他希望两家公司飙价。
显然,老对手维亚康姆集团的介入,刺激了默多克下定决心。2005年7月12日,默多克邀请罗森布拉特会面,进行最后的谈判。
做營销出身的罗森布拉特显然很好地把握了默多克此时的心态。他在谈判过程中刺激默多克,暗示默多克过去是个传奇,但在互联网时代却是个新手。如果在以往,默多克可能很难咽下这口气,不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在线、雅虎、谷歌连续在互联网上给了默多克多次猛烈的打击,屡屡挑战他的心理底线,大大提升了他的忍耐力。最后,默多克拍板以5.8亿美元买下Intermix公司,其中包括MySpace。
罗森布拉特对这数字当时似乎感觉眩晕,因为这超过了他的期望值。但随后MySpace超高速发展,市值快速增加,让MySpace一些原股东心生悔意,譬如股东格林斯潘后来翻旧账认为当时存在以虚假公司财务情况压低成交价的嫌疑。
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表示:“默多克收购MySpace,又赢得了一个重要的赌局。这或许是他出手最好的一个投资。”
可是,社交网络风云变幻,在MySpace独领风骚三五年后,一个更强健的对手出现了。这就是Facebook。
Facebook挤压前浪
Facebook前总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曾这样评价MySpace:“他们在对待和发展产品上没有取得成功,基本上推出的都是一大堆糟糕的设计。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曾经有一段时间,MySpace只要快速仿效Facebook的做法,或许就成为另一个Facebook,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
本·麦兹里奇所著的《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哈佛大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在现实生活中不招女孩子喜欢,他创办社交网站是为了结交女友。以此为蓝本的电影《社交网络》强化了这个故事。
扎克伯格似乎对此没有否认。最初,Facebook的注册用户仅限于哈佛大学的学生。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注册用户的范围扩展至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以及其他所有常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邀请加入进来。有分析人士称,Facebook借鉴了MySpace很多有特色的成功经验。
Facebook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Napster音乐网站的创始人之一肖恩·帕克的加入。
早年的扎克伯格对Facebook似乎没有商业目标,他中途曾打算回到哈佛大学完成学业。用扎克伯格自己的话来说,从一开始,“我就想我做的东西可以不值钱,但是它必须‘酷’”。
但有过创业经验的肖恩·帕克充分看到了Facebook的商业潜力,因此他力劝扎克伯格呆在硅谷,并利用他早年被风险投资“玩弄”时所得到的痛苦而又宝贵的经验,帮助Facebook应对“狡猾”的风险投资商,获得了充裕的发展基金。
由于不缺资金,处于发展期的Facebook不需要为利润做很多妥协。MySpace创始人德沃尔夫曾表示:“我们关注的是利润,而Facebook关注的却是用户数量和用户体验。”
2005年春季,德沃尔夫与投资伙伴密谋为MySpace买下刚刚崭露头角的Facebook。但扎克伯格“狮子大开口”,要价7500万美元。这吓退了德沃尔夫,因为当时MySpace的规模比Facebook大好几倍,而MySpace的估值还不到5000万美元。
与MySpace帮助人们扩展交际空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联系的出发点不同的是,Facebook打算让用户与已经相识的人形成互动,增强交流。作家罗伯特·斯考伯曾这样剖析两者的区别:“MySpace和Facebook是不同风格的两种网站MySpace是好莱坞式的,Facebook则是硅谷式的。高科技人员喜欢Facebook,而追求个性的青少年则青睐MySpace。”
MySpace标榜自己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其网站上建立自己的网页,用户可以尽情修改个人页面的元素。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大部分用户的页面就变得混乱和失控。一些定位高雅的广告客户常常发现他们的广告和色情明星的不雅照靠在一起。这影响了广告投入。
扎克伯格曾说:“在MySpace上,人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们的简介。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我们对用户做出些许限制,他们就会与人分享更多信息,因为这样他们会觉得网站更有秩序,更有安全感。”
Facebook页面简洁自然,很少扰乱视线的设计,广告自然醒目。而且Facebook用户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占比例比MySpace高,这些人的经济实力也强,因此有人调侃说“富人上Facebook,穷人上MySpace”。
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说:“Facebook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曾记者有问默多克,报纸销量下降是否跟读者流向MySpace等网站有关,默多克有些苦涩地说:“我倒希望是那样,可他们现在全都跑到Facebook上去了。”
人老珠黄的硅谷“弃妇”
“MySpace规模太大了,似乎有些失去控制。我将此事的责任归咎于自己。我们不得不缩小MySpace的规模。不过,我们现在引进了新生代创新人才,他们在很多方面的实力都很强,这是对手无法比拟的。”2009年7月,默多克这样说。
这一年上半年,默多克对MySpace管理层进行了大清洗,创始人德沃尔夫和安德森出局。默多克花重金请Facebook前首席运营官欧文·范纳塔出任新CEO。当时华尔街非常看好此次人事变革,预言这家老牌社交网站将重获新生。
可是在Facebook大步向前的同时,MySpace的业绩却继续下滑。8个月后,范纳塔被解聘。随后,詹森·希施霍恩和麦克·琼斯先后领导MySpace。MySpace的业绩继续变差。
MySpace开始重建自己的网站。麦克·琼斯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MySpace的确需要进行一次产品革新了。它需要新的视觉外观和视觉平台,只有这样,用户才能真正了解我们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此外,实现成功营销对MySpace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0年11月19日,MySpace与Facebook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MySpace正式和Facebook Connect对接,日后用户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登录MySpace。《TechCrunch》的编辑Michael Arrington如此评价这个发布会:“不像是在宣布一项合作,更像是一个投降仪式。”时任MySpace CEO的麦克·琼斯出席了这个“投降仪式”,而Facebook只派出了一个副总裁。
形势急转直下,2011年2月4日,新闻集团首席运营官蔡斯·凯里称,公司将出售亏损的MySpace。
6月下旬,默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闻集团准备以低价出售MySpace。他还表示,当年收购MySpace并没有买错,只是后来没有把它经营好。
6月30日,MySpace CEO麦克·琼斯向全体员工发送邮件和新闻稿,证实在线媒体和广告公司Specific Media以3500万美元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MySpace。
记者手记
产业发展中的喜新厌旧
“我对MySpace已经失去激情。”女星蒂拉·特奎拉曾这样说。而在2006年,特奎拉是MySpace上好友最多的人,并因而一举成名,被《时代》周刊称为“MySpace王后”。而如今,特奎拉早已改用Facebook了。
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很难说。就像Friendster无法从2003年时数不清的社交网站中,认出对自己最有杀伤力的MySpace一样,MySpace当年也没有对2004年成立的Facebook高看一眼。即使2005年错失收购Facebook的机会,MySpace当时也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类似的网站还有一大把呢!
就像MySpace当年抢了Friendster的风头一样,这次轮到Facebook抢了MySpace的地盘。除了商业因素外,导致Friendster、MySpace梯次衰落的主因可能是人性的弱点:喜新厌旧。RockYou创始人曾说:“每一个社交网站都像是一个女友。”
伊查克·爱迪思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提到,企业生命周期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随着生命周期的演进,企业的灵活性逐渐下降。而企业的可控性在前期一直增高,到官僚期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企业走向衰亡。
相比于其他行业的企业,IT企业的生命周期明显短很多,而其中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周期尤其短,所以我们看到创业十几年的雅虎已老态龙钟,谷歌则面临中年危机。而社交网络企业情况更甚,MySpace的盛放期如此短暂。默多克曾感慨:“MySpace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伊查克·爱迪思认为,企业死亡不是必然的,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变革延长自己的盛年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喜新厌旧的社交网络领域,资本往往不愿给这样的企业足够的变革时间,因为投资新的网站边际效益更高。而社交网络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也似乎不愿意在变革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喜欢快速变现,然后盯上下一个领域,因为这样的沉没成本并不高。
维亚康姆旗下的MTV网络前副总裁迈克尔·沃尔夫说:“这些互联网企业往往都有一个发展周期,现在许多人都在关注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在Facebook上。”
从2008年开始,MySpace的人听到这些话时,别有一番滋味。因为从这一年起,后起之秀Facebook开始给MySpace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双方已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擅长发送垃圾软件的创始人
2003年8月15日下午,MySpace创始人克利斯·德沃尔夫给自己的上司发了一封邮件,称“我们开通了MySpace,现在网站上的问题还很多。不过找出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让网民登录网站,我们等待他们的反馈”。
德沃尔夫和汤姆·安德森此时正在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Intermix的前身)打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在网上销售抗皱霜、打印机墨盒和儿童滑板车等五花八门的产品。
Julia Angwin在《谁偷了MySpace》一书中介绍,德沃尔夫的部门除擅长发垃圾邮件外,还搞一些间谍软件。
而安德森在负责一家色情网站之前,14岁的时候就混迹于黑客圈。1985年,他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次清扫黑客活动中被没收电脑设备。当时因其年幼而没被逮捕。安德森特立独行,他喜欢尼采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真理,只有对真理的不同解读。”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裂后的刮骨疗伤期,网上销售的业务并不太好,德沃尔夫的部门面临被裁撤的危险。他苦寻对策。
安德森提出创办一个社交网站,模仿Friendster。他认为社交网站很酷,他们应该加入。而此时,社交网站早过了风起云涌的第一阶段,知名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已取得了似乎难以超越的领先地位。
德沃尔夫当时实在没有更好的主意,于是就同意了安德森的建议。他称自己为此赌上了全部的家当。这个说法显然有些夸张,也许德沃尔夫打心眼里没认为这个项目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他并没有辞职去创办一个独立的新公司,而是凑合着用自己部门里的那几台旧服务器起灶生火。
德沃尔夫从Intermix备用域名中挑了Myspace.com。这原来是一个提供虚拟空间的网站,后来网站所属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Intermix花了5000美元买下了这个域名。
公司对德沃尔夫部门的折腾可能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
作为电子商务公司的一个营销部门,德沃尔夫的团队中显然没有受过高级培训的软件程序员、计算机专家和数据库工程师。他们也养不起这样的人。好在建一个社交网站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尤其是规模还不大时。
MySpace打出的口号是“交朋友的地方”,这似乎与Friendster也没啥区别,它们的功能也类似,都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个人主页,用户可以在上面放照片,表明兴趣爱好,设置好友链接。此外,他们还提供了星座、游戏和博客等功能。
MySpace员工贾森·费富称:“至于这个东西未来会变成怎样,我们当时也不清楚。”
病毒营销
“它面世甚迟,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有的只是模仿和汇集。它看起来并不专业,缺乏基本的界面一致性,也没有强大的视觉吸引力。它没有获得对利润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的青睐。”这是《商业周刊》曾经对MySpace的评价。
不过做网络营销出身的德沃尔夫看起来很适应社交网络的环境。他曾说:“社交网站就像一种奇特的营销手段,你不必为争取顾客付一分钱。”
话虽这样说,MySpace初期的推广还是颇费功夫的,而且见效很慢。他们让员工参加有奖竞赛,鼓励他们邀请他们的朋友注册。那时候他们的员工不多,不能指望这有多大的效果。德沃尔夫又拿出当年在网上卖儿童滑板车的那一套,即利用电子邮件列表进行邮件推广。很显然,大部分邮件被当作垃圾邮件,邮件接受者根本不打开那些邮件。
线上推不动,那就在线下推进。MySpace开始赞助洛杉矶地区的一些俱乐部、乐队和聚会。这些努力逐渐见效,吸引了很多小的线下社区来使用MySpace。这些小社区开始产生雪球式增长效应,取得了病毒性的营销效果。所谓病毒性营销指的是利用用户之间的口碑传播的营销模式,在网络上这种传播更为便捷,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高效,耗时短。
在此过程中,MySpace逐渐认识到音乐和歌手的推动价值。他们成功地把许多受青少年追捧的音乐明星揽进来,几乎囊括了所有使用英语语言的乐队和音乐人士。MySpace帮这些音乐明星建立起自己的档案页,并可以上传他们的MP3歌曲来组建庞大的粉丝群。有些乐队甚至允许自己的歌曲被直接下载。音乐成为MySpace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吸引了比较新潮的群体。这个群体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对MySpace社区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4年3月,在誕生6个月后,MySpace的流量就超过了行业创始者Friendster,一跃成为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Friendster当时秉持杜绝造假的信条,排斥虚拟账号;而在MySpace创立之初就声明欢迎一切用户,允许用户随意设定自己的身份。
有评论家抨击MySpace冲破了一切道德藩篱,像一只迅猛的怪兽,裹挟着大量的青少年滚滚向前。这是MySpace早期迅猛发展的助力器,也是其后来走向衰退的灭火剂。不过在2005年前后,这一切还不成问题。
当MySpace 注册账户扩展到一定数量时,音乐这个原来用户的共同爱好逐渐变得模糊。MySpace就把各种爱好不同的人群进行细分,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以保持对用户的黏性,并不断增加各种吸引人的功能。
进入2005年,MySpace已经演化成以青少年为主的综合社区,涵盖了音乐、博客、即时通信、邮件、电影、视频、图书、相册、论坛、分类、交友、聊天室、招聘等功能。
在MySpace成功的影响下,数以百计模仿MySpace的网站应运而生,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
MySpace在媒体领域引起的嬗变,自然不会逃过传统媒体巨头的目光,开始有人对它打起了算盘。
纸老虎盘中餐
“他对此一窍不通。如果人们知道他对互联网业务的认识如此贫乏,要么捧腹大笑,要么深感悲痛。”撰写新闻集团CEO鲁伯特·默多克传记的作者迈克尔·沃尔夫这样辛辣地评价默多克。
早在1997年前后,尼古拉斯·柯瑞奇出版了《纸老虎》一书,其中文版封面副标题是“操纵言论自由的人”。此书揭示了包括默多克等一批在平面媒体辉煌时期的报业巨头的发家史,暗示这些国际报业巨头操纵舆情。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默多克虽然要求新闻集团进行传媒业务数字化的转型,但结果不尽如人意。默多克对新兴的网络业态曾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他号召新闻网站向读者收费,并讽刺谷歌为“寄生虫”。
2005年,如日中天的MySpace吸引了默多克的目光。他开始让手下与MySpace的Intermix谈判,准备通过全盘收购Intermix将MySpace收归旗下。
Intermix的法人代表理查德·罗森布拉特此时也想趁着MySpace红火时卖个好价钱。他一边和新闻集团接触,一边对另一家大型传媒集团维亚康姆暗送秋波。
新闻集团的代表曾恼怒地给罗森布拉特写信,告诫他不需要再踏别人的船。罗森布拉特不理这一套,他希望两家公司飙价。
显然,老对手维亚康姆集团的介入,刺激了默多克下定决心。2005年7月12日,默多克邀请罗森布拉特会面,进行最后的谈判。
做營销出身的罗森布拉特显然很好地把握了默多克此时的心态。他在谈判过程中刺激默多克,暗示默多克过去是个传奇,但在互联网时代却是个新手。如果在以往,默多克可能很难咽下这口气,不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在线、雅虎、谷歌连续在互联网上给了默多克多次猛烈的打击,屡屡挑战他的心理底线,大大提升了他的忍耐力。最后,默多克拍板以5.8亿美元买下Intermix公司,其中包括MySpace。
罗森布拉特对这数字当时似乎感觉眩晕,因为这超过了他的期望值。但随后MySpace超高速发展,市值快速增加,让MySpace一些原股东心生悔意,譬如股东格林斯潘后来翻旧账认为当时存在以虚假公司财务情况压低成交价的嫌疑。
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表示:“默多克收购MySpace,又赢得了一个重要的赌局。这或许是他出手最好的一个投资。”
可是,社交网络风云变幻,在MySpace独领风骚三五年后,一个更强健的对手出现了。这就是Facebook。
Facebook挤压前浪
Facebook前总裁肖恩·帕克(Sean Parker)曾这样评价MySpace:“他们在对待和发展产品上没有取得成功,基本上推出的都是一大堆糟糕的设计。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曾经有一段时间,MySpace只要快速仿效Facebook的做法,或许就成为另一个Facebook,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
本·麦兹里奇所著的《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哈佛大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在现实生活中不招女孩子喜欢,他创办社交网站是为了结交女友。以此为蓝本的电影《社交网络》强化了这个故事。
扎克伯格似乎对此没有否认。最初,Facebook的注册用户仅限于哈佛大学的学生。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注册用户的范围扩展至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以及其他所有常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邀请加入进来。有分析人士称,Facebook借鉴了MySpace很多有特色的成功经验。
Facebook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Napster音乐网站的创始人之一肖恩·帕克的加入。
早年的扎克伯格对Facebook似乎没有商业目标,他中途曾打算回到哈佛大学完成学业。用扎克伯格自己的话来说,从一开始,“我就想我做的东西可以不值钱,但是它必须‘酷’”。
但有过创业经验的肖恩·帕克充分看到了Facebook的商业潜力,因此他力劝扎克伯格呆在硅谷,并利用他早年被风险投资“玩弄”时所得到的痛苦而又宝贵的经验,帮助Facebook应对“狡猾”的风险投资商,获得了充裕的发展基金。
由于不缺资金,处于发展期的Facebook不需要为利润做很多妥协。MySpace创始人德沃尔夫曾表示:“我们关注的是利润,而Facebook关注的却是用户数量和用户体验。”
2005年春季,德沃尔夫与投资伙伴密谋为MySpace买下刚刚崭露头角的Facebook。但扎克伯格“狮子大开口”,要价7500万美元。这吓退了德沃尔夫,因为当时MySpace的规模比Facebook大好几倍,而MySpace的估值还不到5000万美元。
与MySpace帮助人们扩展交际空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联系的出发点不同的是,Facebook打算让用户与已经相识的人形成互动,增强交流。作家罗伯特·斯考伯曾这样剖析两者的区别:“MySpace和Facebook是不同风格的两种网站MySpace是好莱坞式的,Facebook则是硅谷式的。高科技人员喜欢Facebook,而追求个性的青少年则青睐MySpace。”
MySpace标榜自己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其网站上建立自己的网页,用户可以尽情修改个人页面的元素。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大部分用户的页面就变得混乱和失控。一些定位高雅的广告客户常常发现他们的广告和色情明星的不雅照靠在一起。这影响了广告投入。
扎克伯格曾说:“在MySpace上,人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们的简介。我们一直认为,如果我们对用户做出些许限制,他们就会与人分享更多信息,因为这样他们会觉得网站更有秩序,更有安全感。”
Facebook页面简洁自然,很少扰乱视线的设计,广告自然醒目。而且Facebook用户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占比例比MySpace高,这些人的经济实力也强,因此有人调侃说“富人上Facebook,穷人上MySpace”。
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说:“Facebook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曾记者有问默多克,报纸销量下降是否跟读者流向MySpace等网站有关,默多克有些苦涩地说:“我倒希望是那样,可他们现在全都跑到Facebook上去了。”
人老珠黄的硅谷“弃妇”
“MySpace规模太大了,似乎有些失去控制。我将此事的责任归咎于自己。我们不得不缩小MySpace的规模。不过,我们现在引进了新生代创新人才,他们在很多方面的实力都很强,这是对手无法比拟的。”2009年7月,默多克这样说。
这一年上半年,默多克对MySpace管理层进行了大清洗,创始人德沃尔夫和安德森出局。默多克花重金请Facebook前首席运营官欧文·范纳塔出任新CEO。当时华尔街非常看好此次人事变革,预言这家老牌社交网站将重获新生。
可是在Facebook大步向前的同时,MySpace的业绩却继续下滑。8个月后,范纳塔被解聘。随后,詹森·希施霍恩和麦克·琼斯先后领导MySpace。MySpace的业绩继续变差。
MySpace开始重建自己的网站。麦克·琼斯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MySpace的确需要进行一次产品革新了。它需要新的视觉外观和视觉平台,只有这样,用户才能真正了解我们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此外,实现成功营销对MySpace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0年11月19日,MySpace与Facebook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MySpace正式和Facebook Connect对接,日后用户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登录MySpace。《TechCrunch》的编辑Michael Arrington如此评价这个发布会:“不像是在宣布一项合作,更像是一个投降仪式。”时任MySpace CEO的麦克·琼斯出席了这个“投降仪式”,而Facebook只派出了一个副总裁。
形势急转直下,2011年2月4日,新闻集团首席运营官蔡斯·凯里称,公司将出售亏损的MySpace。
6月下旬,默多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闻集团准备以低价出售MySpace。他还表示,当年收购MySpace并没有买错,只是后来没有把它经营好。
6月30日,MySpace CEO麦克·琼斯向全体员工发送邮件和新闻稿,证实在线媒体和广告公司Specific Media以3500万美元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MySpace。
记者手记
产业发展中的喜新厌旧
“我对MySpace已经失去激情。”女星蒂拉·特奎拉曾这样说。而在2006年,特奎拉是MySpace上好友最多的人,并因而一举成名,被《时代》周刊称为“MySpace王后”。而如今,特奎拉早已改用Facebook了。
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很难说。就像Friendster无法从2003年时数不清的社交网站中,认出对自己最有杀伤力的MySpace一样,MySpace当年也没有对2004年成立的Facebook高看一眼。即使2005年错失收购Facebook的机会,MySpace当时也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类似的网站还有一大把呢!
就像MySpace当年抢了Friendster的风头一样,这次轮到Facebook抢了MySpace的地盘。除了商业因素外,导致Friendster、MySpace梯次衰落的主因可能是人性的弱点:喜新厌旧。RockYou创始人曾说:“每一个社交网站都像是一个女友。”
伊查克·爱迪思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提到,企业生命周期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随着生命周期的演进,企业的灵活性逐渐下降。而企业的可控性在前期一直增高,到官僚期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企业走向衰亡。
相比于其他行业的企业,IT企业的生命周期明显短很多,而其中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周期尤其短,所以我们看到创业十几年的雅虎已老态龙钟,谷歌则面临中年危机。而社交网络企业情况更甚,MySpace的盛放期如此短暂。默多克曾感慨:“MySpace为什么突然就不行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伊查克·爱迪思认为,企业死亡不是必然的,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变革延长自己的盛年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喜新厌旧的社交网络领域,资本往往不愿给这样的企业足够的变革时间,因为投资新的网站边际效益更高。而社交网络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也似乎不愿意在变革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喜欢快速变现,然后盯上下一个领域,因为这样的沉没成本并不高。
维亚康姆旗下的MTV网络前副总裁迈克尔·沃尔夫说:“这些互联网企业往往都有一个发展周期,现在许多人都在关注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在Facebook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