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的“谦虚”,会伤了孩子
河南开封一家长来信咨询:一天,接儿子放学时,同学家长夸儿子成绩好,我听后谦虚地说:“还行吧,就是经常马虎,本来该做对的题总做错……”本来在一旁很高兴的儿子,立马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回家后,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你干嘛在别的家长面前说我的缺点呢。”难道我的谦虚也会伤了孩子?
答: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主要是父母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孩子的感受而造成的。建议:
1、与孩子换位思考。孩子的心灵非常稚嫩,内心世界敏感,特别在意父母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刻意表示谦虚,孩子就会感到心里不舒服。因为这在你看来是“谦虚”,可在他看来却是“贬低”“污蔑”甚至“颠倒黑白”。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2、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年龄越小的孩子自尊心越脆弱,如果父母让他下不了台,甚至屡屡发生这样的情形,有可能会让他缺乏自信,甚至变得自卑。自尊和自信是有关联的,自尊是面子,自信是里子。退后一步说,可以在和孩子单独交流时指出缺点,这样效果更好。
3、实事求是评价孩子。父母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谦虚就歪曲孩子的表现和成绩,而应当恰如其分地评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失掉客观标准。当然,具体交谈时可以用相对婉转的语言来表达,并且一般是“三七开”,即两条优点搭一条缺点。这样既能让对方家长觉得你说话中肯,又会让孩子看到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最大。
4、考虑要不要评价孩子。大人在一起免不了要议论孩子一番,尤其是当孩子在场时,这时候聪明家长的做法是,多说不如少说。尤其是10岁以上的孩子已有自主性,会把父母的客套话当作定性评价,这时候很容易形成反叛或不自信。一旦有了这样的不愉快体验,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跟着父母出去了。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江苏宿迁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今年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很受老师的喜爱。可是每次的班级评分,儿子的分数总是很低。同学们普遍觉得和他难以沟通,说不了两句话,儿子就回避了。平时见人,他也总是很羞涩,不说话。我该怎么办?
答:1、如果孩子和熟人交往完全没问题,可是与陌生人谈话会经常不自然,或者只要一看到陌生人就会脸红、语无伦次,甚至焦躁不安、手心冒汗,这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实质是内心自卑,这时候最主要的是进行心理调节、增强自信。
2、帮助孩子增强自信的办法,主要是多鼓励、多爱护,少打骂、少恐吓;平时多做一些深呼吸运动,如果有时间每天早上做做操、跑跑步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从父母角度看,就是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取消那些蛮横无理的要求。
3、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培养一技之长。知识面广、有一门特长的孩子一般没有社交恐惧症,因为他们更自信。
4、不断地学习、练习、实习。任何恐惧都来自对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为此要带孩子多多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让他在实践中得到模仿和锤炼。
首先可以从他喜欢参加的活动入手,让他与邻居家熟悉的孩子、班上的好朋友一起玩开始;慢慢扩大交际范围,在其中插入一个陌生人,然后陌生人的比重逐渐增加。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心平气和地与他讨论一些活动细节,探讨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说)的、该怎么做(说)。这样一步一步来,他的社交技巧就会得到逐步增长,而这又会反过来增强他的自信心,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已出版《把脉:现在的孩子怎么啦》等家教图书25部。)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
河南开封一家长来信咨询:一天,接儿子放学时,同学家长夸儿子成绩好,我听后谦虚地说:“还行吧,就是经常马虎,本来该做对的题总做错……”本来在一旁很高兴的儿子,立马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回家后,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你干嘛在别的家长面前说我的缺点呢。”难道我的谦虚也会伤了孩子?
答: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主要是父母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孩子的感受而造成的。建议:
1、与孩子换位思考。孩子的心灵非常稚嫩,内心世界敏感,特别在意父母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刻意表示谦虚,孩子就会感到心里不舒服。因为这在你看来是“谦虚”,可在他看来却是“贬低”“污蔑”甚至“颠倒黑白”。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是非观。
2、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年龄越小的孩子自尊心越脆弱,如果父母让他下不了台,甚至屡屡发生这样的情形,有可能会让他缺乏自信,甚至变得自卑。自尊和自信是有关联的,自尊是面子,自信是里子。退后一步说,可以在和孩子单独交流时指出缺点,这样效果更好。
3、实事求是评价孩子。父母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谦虚就歪曲孩子的表现和成绩,而应当恰如其分地评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失掉客观标准。当然,具体交谈时可以用相对婉转的语言来表达,并且一般是“三七开”,即两条优点搭一条缺点。这样既能让对方家长觉得你说话中肯,又会让孩子看到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最大。
4、考虑要不要评价孩子。大人在一起免不了要议论孩子一番,尤其是当孩子在场时,这时候聪明家长的做法是,多说不如少说。尤其是10岁以上的孩子已有自主性,会把父母的客套话当作定性评价,这时候很容易形成反叛或不自信。一旦有了这样的不愉快体验,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跟着父母出去了。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江苏宿迁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今年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很受老师的喜爱。可是每次的班级评分,儿子的分数总是很低。同学们普遍觉得和他难以沟通,说不了两句话,儿子就回避了。平时见人,他也总是很羞涩,不说话。我该怎么办?
答:1、如果孩子和熟人交往完全没问题,可是与陌生人谈话会经常不自然,或者只要一看到陌生人就会脸红、语无伦次,甚至焦躁不安、手心冒汗,这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实质是内心自卑,这时候最主要的是进行心理调节、增强自信。
2、帮助孩子增强自信的办法,主要是多鼓励、多爱护,少打骂、少恐吓;平时多做一些深呼吸运动,如果有时间每天早上做做操、跑跑步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从父母角度看,就是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取消那些蛮横无理的要求。
3、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培养一技之长。知识面广、有一门特长的孩子一般没有社交恐惧症,因为他们更自信。
4、不断地学习、练习、实习。任何恐惧都来自对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为此要带孩子多多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让他在实践中得到模仿和锤炼。
首先可以从他喜欢参加的活动入手,让他与邻居家熟悉的孩子、班上的好朋友一起玩开始;慢慢扩大交际范围,在其中插入一个陌生人,然后陌生人的比重逐渐增加。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心平气和地与他讨论一些活动细节,探讨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说)的、该怎么做(说)。这样一步一步来,他的社交技巧就会得到逐步增长,而这又会反过来增强他的自信心,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已出版《把脉:现在的孩子怎么啦》等家教图书25部。)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