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政治教学;“读论结合”
教学法;做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2—0054—01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读论结合”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课堂上以读为主,以论为辅,通过教师的导读点拨、学生的自读讨论及师生的探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主要包括“四读”和“四论”。下面,笔者结合实践心得谈一谈这一方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四读”的具体做法
1.读什么。(1)读课题。课题是全课的内容概括,也是每一课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读课题,能抓住要害,展开思维,引起学习兴趣,并为小组探讨确定方向。(2)读框题。框题、标题是同一课题之下分属不同知识要素和培养目标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线索与提纲,犹如一棵树,课题是主干,框题、标题是分支,读框题、标题可理清同一知识体系中的不同侧面、不同要求的知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阅读框题就可以把握政治知识体系,从各个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课题主旨。(3)读课文。阅读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真正使学生掌握知识、理解道理,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指导他们认真阅读教材课文,通过全文浏览、段落研读、难点质疑,使其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听课、讨论及展示的准备。(4)读插图。新版政治教材中容纳了很多照片、漫画与统计图表等,大大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趣味性,为学生阅读学习提供了便利。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这些插图,可以使其更加深入地把握课文主题,理解课文内容。
2.怎么读。首先,教师要依据教材设计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和学习目标带着问题通读教材,把握总体框架,初步了解本课内容,并标注出重点难点和自己理解不清或理解有见解的地方,以便在小组讨论时提出来交流展示。其次,小组讨论。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把自己阅读教材的看法、见解提出来,把自己认为的难点重点提交到组内,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对解决不了的或者存疑的地方,可以寻求教师帮助解决。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巡回进行指导,一方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另一方面,根据小组讨论展示情况指导学生再细读教材,解决自学提纲和学习目标中对应的问题。最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精读,让他们或圈字,或加点,或画横线,或加框,对于重点句段及关键词语,要让学生反复阅读、重点记忆。
二、 “四论”的具体做法
1.和谁讨论。(1)学生组内讨论。学生讨论以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要全程参与讨论过程。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把自己阅读教材的看法、见解及问题与收获提出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分享,共同讨论解决。可以采用小组长主持讨论的形式,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依据课标要求,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研读,预设一些问题,交由学生在自读、小组讨论及展示时参考,另一方面,要把学生讨论中发现、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记录下来。(2)师生集体讨论。在小组讨论后,可在教师的主持下,将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展示,全班学生予以补充、纠正,并进行深入探究。在讨论结果展示后,往往会有一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决,而通过师生集体讨论,能使学生的疑惑得到解答,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2.讨论什么。(1)讨论“知识”。讨论首先是对知识认知的讨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梳理的心得和方法告诉学生,充分利用实例引导学生,使学生带着求知、解惑的心情去思考探讨,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为以“知”导“行”做好准备。(2)讨论“行动”。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并不是政治教学的根本目的,政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通过讨论,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课内的理论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把内心的道德体验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知”与“行”结合起来。
编辑:孟 刚
教学法;做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2—0054—01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读论结合”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课堂上以读为主,以论为辅,通过教师的导读点拨、学生的自读讨论及师生的探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主要包括“四读”和“四论”。下面,笔者结合实践心得谈一谈这一方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四读”的具体做法
1.读什么。(1)读课题。课题是全课的内容概括,也是每一课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读课题,能抓住要害,展开思维,引起学习兴趣,并为小组探讨确定方向。(2)读框题。框题、标题是同一课题之下分属不同知识要素和培养目标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线索与提纲,犹如一棵树,课题是主干,框题、标题是分支,读框题、标题可理清同一知识体系中的不同侧面、不同要求的知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阅读框题就可以把握政治知识体系,从各个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课题主旨。(3)读课文。阅读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真正使学生掌握知识、理解道理,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指导他们认真阅读教材课文,通过全文浏览、段落研读、难点质疑,使其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听课、讨论及展示的准备。(4)读插图。新版政治教材中容纳了很多照片、漫画与统计图表等,大大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趣味性,为学生阅读学习提供了便利。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这些插图,可以使其更加深入地把握课文主题,理解课文内容。
2.怎么读。首先,教师要依据教材设计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和学习目标带着问题通读教材,把握总体框架,初步了解本课内容,并标注出重点难点和自己理解不清或理解有见解的地方,以便在小组讨论时提出来交流展示。其次,小组讨论。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可把自己阅读教材的看法、见解提出来,把自己认为的难点重点提交到组内,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对解决不了的或者存疑的地方,可以寻求教师帮助解决。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巡回进行指导,一方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另一方面,根据小组讨论展示情况指导学生再细读教材,解决自学提纲和学习目标中对应的问题。最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精读,让他们或圈字,或加点,或画横线,或加框,对于重点句段及关键词语,要让学生反复阅读、重点记忆。
二、 “四论”的具体做法
1.和谁讨论。(1)学生组内讨论。学生讨论以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要全程参与讨论过程。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把自己阅读教材的看法、见解及问题与收获提出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分享,共同讨论解决。可以采用小组长主持讨论的形式,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依据课标要求,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研读,预设一些问题,交由学生在自读、小组讨论及展示时参考,另一方面,要把学生讨论中发现、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记录下来。(2)师生集体讨论。在小组讨论后,可在教师的主持下,将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展示,全班学生予以补充、纠正,并进行深入探究。在讨论结果展示后,往往会有一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决,而通过师生集体讨论,能使学生的疑惑得到解答,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2.讨论什么。(1)讨论“知识”。讨论首先是对知识认知的讨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梳理的心得和方法告诉学生,充分利用实例引导学生,使学生带着求知、解惑的心情去思考探讨,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为以“知”导“行”做好准备。(2)讨论“行动”。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并不是政治教学的根本目的,政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通过讨论,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课内的理论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把内心的道德体验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知”与“行”结合起来。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