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里有厮杀,哪里就有战俘,这是古今中外战史概莫能外的尴尬。但在不同的价值理解和人文背景下,各国对待战俘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
一本《中华民国八年俘虏起居写真集》,让我们看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中国怎么有了德国和奥匈战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战争仍然是欧洲的内战,对大陆的另一端——中国影响有限,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引起日本垂涎,使得一战的战火也“裹挟式”地波及到中国。
一战爆发不久后,日本立即派兵攻击德国在华租界及租借地,经过70多天的战斗,德军被迫投降。
德胶州总督华尔德无视中国政府抗议,在未取得中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与日军司令神尾举行“移让礼”,双方置换了山东的权益。
战争结束后,产生了4700名德军俘虏,大部分被关押在日军收容所内。
事情发生后,北洋政府内部经过激烈斗争,1917年3月14日宣布对德国断交,8月14日正式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同时也对奥匈宣战,正式卷入一战。
德奥战俘问题由此而来。除上述滞留下来的少数被日军所俘虏的山东驻军(德国俘虏)外,中方关押的主要战俘来源是《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驻扎在北京使馆区的使馆卫队及天津至山海关的驻军,战俘人数总计千余人。
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战俘每月还可领取薪俸
单是从战俘收容地来看,就会有很多人惊奇地问,这到底是度假还是收押。
战俘收容地有恭亲王的皇家园林朗润园、京西小故宫万寿寺、北洋军驻军兵营……战俘的业余生活也十分充实,他们可以悠然地享受“欧式”的贵族生活,收押所内随处可以看见他们踢足球、打网球、荡秋千、玩保龄球的身影。如果不是营外门牌上挂有“战俘收容所”,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欧洲人来华享受贵族式的度假呢!
战俘们有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到所外散步,而且每人每周至少二次,每次3到4小时。北洋政府尊重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在卫生条件极其落后的中国,战俘营内还配有带可调冷热、可移动喷头的搪瓷浴缸;也不干涉他们的宗教信仰,战俘们可以照常做弥撒。陆军部还专门指定陆军军医学校医院作为德奥战俘的专门医院和养病之处。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战俘每月还可领取薪俸。军衔最高的海军上校每月可拿到420元,比一般的大学教授工资还高。普通士兵每月也有2元零用钱。除发给薪俸、月费之外,中国还给在押德奥战俘发放服装及日常用品。
这在世界战俘史上也算是个奇观。
中国政府尽己所能对德奥战俘给予最人道的待遇,受者也心知肚明,很多战俘对自己的战俘生活恋恋不舍。亚历山大·弗兰克在1920年获释后,毅然选择侨居中国,并娶了一位中国太太,还在北京开办了一个机械工场。
他还为张作霖制作军械,成为张学良的密友。
三、西伯利亚战俘收容所里的战俘逃到中国来了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也有战俘收容所,但俄方对战俘管理较为粗放,所以常有大批战俘逃入黑龙江、吉林。有一个患有严重冻疮的德国战俘逃到吉林,吉林巡按使孟恩远拒绝将战俘转交给俄方,并为其治疗冻疮。随后,逃俘不断增多,原本没有战俘的吉林不得不设战俘收容所。
一名德国战俘在《申报》中回憶说,自己在西伯利亚的战俘生活是“衣裳污秽,百人一室,其苦楚情形不堪重述。而在华则居室既宽,器用亦备,且能各占卧堂,以图安睡。而所员如此厚待,且对吾辈每抱歉意,较之在俄国时,实不啻天壤之别也”。
1919年冬,吉林俘虏收容所为每名战俘在省城洋服店定做了每套价值约30元大洋的冬装,每一个收容所内设立医务室,负责俘虏的保健医疗。
四、德奥战俘一律平安遣返回国
从现代国际法角度看,合法交战者不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作战,交战国拘捕和扣留战俘的目的,不在于处罚他们,而在于使他们无法再参加战争,因此不得杀害他们或将他们作为报复的对象,必须给他们以合乎人道的待遇。
一战结束后,中国虽然未获得所期待的平等待遇,并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仍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将德奥战俘一律平安遣返回国。
为什么中国政府给德奥战俘如此优厚的待遇,从历史和民族性上,我们也许会找到一些合理性的解释。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中,有240多名外国传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死亡,国际社会遂给中国贴上了“野蛮”、“未开化”的标签,更有甚者,大肆炒作“黄祸论”,使政府面临巨大的“道德合法性”压力。德奥战俘的处理可以说是中国政府一次颇为用心的“公关外交”,从实际效果来看,也达到了预期目的。
从更深层来说,尽管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根深蒂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观,但在处理现实的与异族相关的问题上,则历来就有“怀柔远人”、宽容异族的文化传统。“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在这种温和、宽容的异族观下,对德奥战俘的“超规格待遇”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本《中华民国八年俘虏起居写真集》,让我们看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中国怎么有了德国和奥匈战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战争仍然是欧洲的内战,对大陆的另一端——中国影响有限,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却引起日本垂涎,使得一战的战火也“裹挟式”地波及到中国。
一战爆发不久后,日本立即派兵攻击德国在华租界及租借地,经过70多天的战斗,德军被迫投降。
德胶州总督华尔德无视中国政府抗议,在未取得中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与日军司令神尾举行“移让礼”,双方置换了山东的权益。
战争结束后,产生了4700名德军俘虏,大部分被关押在日军收容所内。
事情发生后,北洋政府内部经过激烈斗争,1917年3月14日宣布对德国断交,8月14日正式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同时也对奥匈宣战,正式卷入一战。
德奥战俘问题由此而来。除上述滞留下来的少数被日军所俘虏的山东驻军(德国俘虏)外,中方关押的主要战俘来源是《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驻扎在北京使馆区的使馆卫队及天津至山海关的驻军,战俘人数总计千余人。
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战俘每月还可领取薪俸
单是从战俘收容地来看,就会有很多人惊奇地问,这到底是度假还是收押。
战俘收容地有恭亲王的皇家园林朗润园、京西小故宫万寿寺、北洋军驻军兵营……战俘的业余生活也十分充实,他们可以悠然地享受“欧式”的贵族生活,收押所内随处可以看见他们踢足球、打网球、荡秋千、玩保龄球的身影。如果不是营外门牌上挂有“战俘收容所”,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欧洲人来华享受贵族式的度假呢!
战俘们有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到所外散步,而且每人每周至少二次,每次3到4小时。北洋政府尊重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在卫生条件极其落后的中国,战俘营内还配有带可调冷热、可移动喷头的搪瓷浴缸;也不干涉他们的宗教信仰,战俘们可以照常做弥撒。陆军部还专门指定陆军军医学校医院作为德奥战俘的专门医院和养病之处。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战俘每月还可领取薪俸。军衔最高的海军上校每月可拿到420元,比一般的大学教授工资还高。普通士兵每月也有2元零用钱。除发给薪俸、月费之外,中国还给在押德奥战俘发放服装及日常用品。
这在世界战俘史上也算是个奇观。
中国政府尽己所能对德奥战俘给予最人道的待遇,受者也心知肚明,很多战俘对自己的战俘生活恋恋不舍。亚历山大·弗兰克在1920年获释后,毅然选择侨居中国,并娶了一位中国太太,还在北京开办了一个机械工场。
他还为张作霖制作军械,成为张学良的密友。
三、西伯利亚战俘收容所里的战俘逃到中国来了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也有战俘收容所,但俄方对战俘管理较为粗放,所以常有大批战俘逃入黑龙江、吉林。有一个患有严重冻疮的德国战俘逃到吉林,吉林巡按使孟恩远拒绝将战俘转交给俄方,并为其治疗冻疮。随后,逃俘不断增多,原本没有战俘的吉林不得不设战俘收容所。
一名德国战俘在《申报》中回憶说,自己在西伯利亚的战俘生活是“衣裳污秽,百人一室,其苦楚情形不堪重述。而在华则居室既宽,器用亦备,且能各占卧堂,以图安睡。而所员如此厚待,且对吾辈每抱歉意,较之在俄国时,实不啻天壤之别也”。
1919年冬,吉林俘虏收容所为每名战俘在省城洋服店定做了每套价值约30元大洋的冬装,每一个收容所内设立医务室,负责俘虏的保健医疗。
四、德奥战俘一律平安遣返回国
从现代国际法角度看,合法交战者不是以个人身份参加作战,交战国拘捕和扣留战俘的目的,不在于处罚他们,而在于使他们无法再参加战争,因此不得杀害他们或将他们作为报复的对象,必须给他们以合乎人道的待遇。
一战结束后,中国虽然未获得所期待的平等待遇,并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仍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将德奥战俘一律平安遣返回国。
为什么中国政府给德奥战俘如此优厚的待遇,从历史和民族性上,我们也许会找到一些合理性的解释。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中,有240多名外国传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死亡,国际社会遂给中国贴上了“野蛮”、“未开化”的标签,更有甚者,大肆炒作“黄祸论”,使政府面临巨大的“道德合法性”压力。德奥战俘的处理可以说是中国政府一次颇为用心的“公关外交”,从实际效果来看,也达到了预期目的。
从更深层来说,尽管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根深蒂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观,但在处理现实的与异族相关的问题上,则历来就有“怀柔远人”、宽容异族的文化传统。“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在这种温和、宽容的异族观下,对德奥战俘的“超规格待遇”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