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兵,在长时间的准备和大规模的投入之后,带给国家和民族的,是巨大的社会和国际影响,对于树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大好事。
历史上,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阅兵“故”事,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带着那么一点点的遗憾。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建立之前,位于中国中原洛水、伊水流域的夏部落的首领大禹,为了向江淮流域扩张势力,在今河南涂山与南方诸部落首领会盟,并在盟会上进行了古老的阅兵。当时,大禹本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意图让各方部落都承认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为将夏部落建立成有体系的帝国建立准备。
刚刚完成了治水壮举的夏部落,裹挟着中原地区的众多部落联盟,派出大量的精壮,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大量青铜武器,围绕着青铜铸就的祭天大鼎,伴着音乐,走着队列,展示着战斗、田猎等动作,载歌载舞。南方的各个部落从中看到了夏部落的巨大实力,也看到大禹和平解决部落之间问题的决心,纷纷表示心悦诚服,会盟取得绝对的成功。
时间过去一千多年,到了武王伐纣的时候,周武王一方面感到国际局势对自己有利,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武力并无绝对信心,于是借着“天再旦于郑”,也就是日食的机会,在孟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军事演习,同时邀请当时西部北部诸多诸侯国“观兵”,动用的人力数以万计。这是世界历史上有记载的较早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史称“孟津观兵”。
当时的情景如何不得而知,但是从之后,周武王顺利的实现了“震慑诸侯,共同反商”的政治目的,可以看出想必是相当的震慑人心。
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诸侯之间战争的频繁,阅兵也多了起来。和更早时候阅兵更多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宗旨不一样,这时候的阅兵主要是以打猎方式进行。
“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将两者郑重其事地结合起来的阅兵渐渐淡化了祭祀的成分,演变成单纯的武力威慑。诸侯或者大夫们把自己的人马拉出来列阵,长官们在阵前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这种活动被叫作“搜”(意为春天里打猎)。
后来,这种活动定期化,而且不再跟大小动物们较劲,变成正规定期的检阅步兵和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作“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作“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作“大搜”。
这种检阅,除了定期的炫耀武力向其他贵族以及自己统治的老百姓示威以外,同时还有着检查兵员装备的意味。有些精神状态和体力状态不佳的军人被淘汰,库存过期的武器战车等被更新,这对于时刻处在战争紧张状态下的诸侯、士大夫、奴隶主、大地主们,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例如鲁桓公据说就是没有按照定制而阅兵,而且还在阅兵中“盖以观妇人也”(取悦于宠爱的女子)以致孔子在史书中予以委婉的批评。类似的还有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
到了汉代,“阅兵”这一名称算是正式叫了起来,并且加入了比武的内容。
汉初,国防不稳,西部北部的少数民族虎视眈眈,内部各个封国蠢蠢欲动,因此武装力量备受重视,旨在演武争锋、淘汰冗员的阅兵活动经常举行。这直接导致汉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素质很高,武帝年间号称一个全副武装的汉兵可以同时应对十个匈奴战士而不败,从而留下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佳话。
除了陆军,古代的水军也有自己的阅兵式,今南京的玄武湖,就是著名的古代水上阅兵场。据说三国时期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曾在这里训练水军,到了五代十国,宋、齐、陈等国都先后在这里阅兵。
北宋年间的“金明池阅兵”可谓水军阅兵典范。金明池位于东京汴梁外城西墙顺天门外路北,乃皇家苑囿,是著名“汴京八景”之一。而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开凿金明池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水军。太平兴国三年二月,工程刚结束两个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宋水师阅兵式”正式亮相。当时北方人很少能看到实际水战,所以面对当时那气势磅礴的场面,情不自禁,直呼:歘忽如神,令人汗下……
北宋亡后,金明池已无人经营,金代常常“汴水断流”而使其失去水源,逐渐干涸。现在,这里是一片嫩绿的田野和村庄。
之后,至于明清,阅兵规模更加盛大,由于有热兵器的加入,兵种、人数都远胜前朝。明成祖朱棣的特地举办用来震慑中东和蒙古使者的“怀来狩猎”,更是将中华武名远播西亚,让蒙古承认了中国继承的“天朝”宗主国地位。讽刺的是,清末袁世凯主持的同样规模盛大,邀请了西方各国使者的“彰德大会操”,在展示了新式陆军强大武力的同时,却导致了因举办阅兵而名声大振的袁世凯的黯然下台。
编辑/杨明珠
历史上,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阅兵“故”事,有的成功了,有的却带着那么一点点的遗憾。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建立之前,位于中国中原洛水、伊水流域的夏部落的首领大禹,为了向江淮流域扩张势力,在今河南涂山与南方诸部落首领会盟,并在盟会上进行了古老的阅兵。当时,大禹本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意图让各方部落都承认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为将夏部落建立成有体系的帝国建立准备。
刚刚完成了治水壮举的夏部落,裹挟着中原地区的众多部落联盟,派出大量的精壮,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大量青铜武器,围绕着青铜铸就的祭天大鼎,伴着音乐,走着队列,展示着战斗、田猎等动作,载歌载舞。南方的各个部落从中看到了夏部落的巨大实力,也看到大禹和平解决部落之间问题的决心,纷纷表示心悦诚服,会盟取得绝对的成功。
时间过去一千多年,到了武王伐纣的时候,周武王一方面感到国际局势对自己有利,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武力并无绝对信心,于是借着“天再旦于郑”,也就是日食的机会,在孟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军事演习,同时邀请当时西部北部诸多诸侯国“观兵”,动用的人力数以万计。这是世界历史上有记载的较早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史称“孟津观兵”。
当时的情景如何不得而知,但是从之后,周武王顺利的实现了“震慑诸侯,共同反商”的政治目的,可以看出想必是相当的震慑人心。
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诸侯之间战争的频繁,阅兵也多了起来。和更早时候阅兵更多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宗旨不一样,这时候的阅兵主要是以打猎方式进行。
“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将两者郑重其事地结合起来的阅兵渐渐淡化了祭祀的成分,演变成单纯的武力威慑。诸侯或者大夫们把自己的人马拉出来列阵,长官们在阵前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这种活动被叫作“搜”(意为春天里打猎)。
后来,这种活动定期化,而且不再跟大小动物们较劲,变成正规定期的检阅步兵和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作“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作“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作“大搜”。
这种检阅,除了定期的炫耀武力向其他贵族以及自己统治的老百姓示威以外,同时还有着检查兵员装备的意味。有些精神状态和体力状态不佳的军人被淘汰,库存过期的武器战车等被更新,这对于时刻处在战争紧张状态下的诸侯、士大夫、奴隶主、大地主们,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例如鲁桓公据说就是没有按照定制而阅兵,而且还在阅兵中“盖以观妇人也”(取悦于宠爱的女子)以致孔子在史书中予以委婉的批评。类似的还有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
到了汉代,“阅兵”这一名称算是正式叫了起来,并且加入了比武的内容。
汉初,国防不稳,西部北部的少数民族虎视眈眈,内部各个封国蠢蠢欲动,因此武装力量备受重视,旨在演武争锋、淘汰冗员的阅兵活动经常举行。这直接导致汉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素质很高,武帝年间号称一个全副武装的汉兵可以同时应对十个匈奴战士而不败,从而留下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佳话。
除了陆军,古代的水军也有自己的阅兵式,今南京的玄武湖,就是著名的古代水上阅兵场。据说三国时期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曾在这里训练水军,到了五代十国,宋、齐、陈等国都先后在这里阅兵。
北宋年间的“金明池阅兵”可谓水军阅兵典范。金明池位于东京汴梁外城西墙顺天门外路北,乃皇家苑囿,是著名“汴京八景”之一。而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开凿金明池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水军。太平兴国三年二月,工程刚结束两个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宋水师阅兵式”正式亮相。当时北方人很少能看到实际水战,所以面对当时那气势磅礴的场面,情不自禁,直呼:歘忽如神,令人汗下……
北宋亡后,金明池已无人经营,金代常常“汴水断流”而使其失去水源,逐渐干涸。现在,这里是一片嫩绿的田野和村庄。
之后,至于明清,阅兵规模更加盛大,由于有热兵器的加入,兵种、人数都远胜前朝。明成祖朱棣的特地举办用来震慑中东和蒙古使者的“怀来狩猎”,更是将中华武名远播西亚,让蒙古承认了中国继承的“天朝”宗主国地位。讽刺的是,清末袁世凯主持的同样规模盛大,邀请了西方各国使者的“彰德大会操”,在展示了新式陆军强大武力的同时,却导致了因举办阅兵而名声大振的袁世凯的黯然下台。
编辑/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