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职学生反映出的金融意识、金融基础知识匮乏的问题。主要通过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在入学教育阶段、教师引导、案例分析、学生参与讨论等途径,实现对高职学生进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高职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鲜的事务,“互联网+”成了一个遍地开花的词汇,互联网金融也由此产生并发展壮大,在这其中有一些不乏野蛮生长的借贷平台,利用智能手机app无孔不入,面对已经被银行、被大平台充分挖掘过的市场,这些平台最后将魔爪伸向了校园。学生涉世未深,一点点“毒鸡汤”加上“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无需抵押”的旗号,就有人不断入坑。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某某大学生网贷3000余元,半年都欠款逾二十万元……”等新闻,面对这样的困境,有的把负担转移给家庭,让家人背负极为沉重的债务,有的选择付出生命这样极为惨重的代价。分析这些案例,最后发现取得的款项都被用于一些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奢侈品”,踏入了消费的误区。
对于消费习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就留下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名言。经济学家杜森贝利也提出了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的概念,认为人的消费习惯形成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征被称为棘轮效应。基于这样的情况,控制并防范不良消费习惯第一步的迈出,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之中,能较为准确的利用金融常识去分析所面对的情境,判断风险的大小,依据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进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说法可能也会遇到质疑,认为很多人的消费行为都是冲动型的,即便认识到风险也不会改变。可是如果把校园贷最初得到的款项和最后需要承担的恶果摆在眼前进行选择,任何冲动型的消费者都不可能选择这个结果,造成这一切的障碍,也是阻挡了高职学生认清这一切实质的迷雾,就是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辨认不清,导致泥足深陷。
一、风险意识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
校园贷的无孔不入,面向全体学生,防范培养教育当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有很多学生来上学的时候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保护的羽翼,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很多时候,学生容易上当,不是因为父母放任不管,而恰恰是因为照顾的太周到,以致于学生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所以这种风险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弥足珍贵,让学生建立风险意识,由风险意识开始防范风险是最终的目的。
二、时间节点选择在高职新生入学教育
每一级的新生入校的时候,都会针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生活做好铺垫。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学校充满好奇,而且信息接收的效用也比较好,利用这个契机,对全体学生开展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三、内容确定为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意识的培养听起来觉得有些过于专业了,会感觉只有金融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只有金融专业的学生才能听得懂。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注意降低门槛,打破专业化的壁垒,不要拘泥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一方面,时间不够,难以说明白,讲透彻;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感兴趣,容易引起抵触心理,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将内容确定为实际案例分析。
1.案例搜集可以要求学生进行
学生搜集案例与教师提供分析案例进行对比,会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学生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搜集案例的真实性,所以在分析过程中更有代入感,效果上也会更容易接受。
2.案例主题辅导教师可以提供
因为这部分的案例搜索是有针对性的,所以需要提前确定案例搜索主题,案例检索的内容要求比较详细,特别是对于一些数据要求要全面一些,这样在分析过程中的计算才有说服力。
3.对于相关概念的解释要求通俗
对于涉及的相关概念,比如利率等,定义要通俗,便于学生理解。对于计算,从实际生活应用出发,以实用为原则。
四、形式为学生参与讨论
对于检索的案例,介绍清楚背景,理清思路后,计算的过程交由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同时也能让他们自己感受一下这个数字的变化过程,以及结果的必然性。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都很有冲击力,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建立风险意识,了解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这个过程切忌程式化的说教,不要让学生感受到“又是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意识到“这些事情绝对不能做”。所以教师的引导是比较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建立和培养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他们有能力独自分析、处理和选择,才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欣婷,牛晶,赵子媛.高校校园贷应對过程中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J].时代金融,2017(10).
[2]宋程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素养培养问题浅谈——基于郑德幸校园贷悲剧的个案研究[J].时代金融,2016(05).
◆关键词:金融风险;防范意识;高职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鲜的事务,“互联网+”成了一个遍地开花的词汇,互联网金融也由此产生并发展壮大,在这其中有一些不乏野蛮生长的借贷平台,利用智能手机app无孔不入,面对已经被银行、被大平台充分挖掘过的市场,这些平台最后将魔爪伸向了校园。学生涉世未深,一点点“毒鸡汤”加上“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无需抵押”的旗号,就有人不断入坑。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某某大学生网贷3000余元,半年都欠款逾二十万元……”等新闻,面对这样的困境,有的把负担转移给家庭,让家人背负极为沉重的债务,有的选择付出生命这样极为惨重的代价。分析这些案例,最后发现取得的款项都被用于一些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奢侈品”,踏入了消费的误区。
对于消费习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就留下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名言。经济学家杜森贝利也提出了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的概念,认为人的消费习惯形成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征被称为棘轮效应。基于这样的情况,控制并防范不良消费习惯第一步的迈出,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之中,能较为准确的利用金融常识去分析所面对的情境,判断风险的大小,依据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进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说法可能也会遇到质疑,认为很多人的消费行为都是冲动型的,即便认识到风险也不会改变。可是如果把校园贷最初得到的款项和最后需要承担的恶果摆在眼前进行选择,任何冲动型的消费者都不可能选择这个结果,造成这一切的障碍,也是阻挡了高职学生认清这一切实质的迷雾,就是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辨认不清,导致泥足深陷。
一、风险意识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
校园贷的无孔不入,面向全体学生,防范培养教育当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有很多学生来上学的时候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保护的羽翼,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很多时候,学生容易上当,不是因为父母放任不管,而恰恰是因为照顾的太周到,以致于学生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所以这种风险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弥足珍贵,让学生建立风险意识,由风险意识开始防范风险是最终的目的。
二、时间节点选择在高职新生入学教育
每一级的新生入校的时候,都会针对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生活做好铺垫。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学校充满好奇,而且信息接收的效用也比较好,利用这个契机,对全体学生开展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三、内容确定为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意识的培养听起来觉得有些过于专业了,会感觉只有金融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只有金融专业的学生才能听得懂。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注意降低门槛,打破专业化的壁垒,不要拘泥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一方面,时间不够,难以说明白,讲透彻;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感兴趣,容易引起抵触心理,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将内容确定为实际案例分析。
1.案例搜集可以要求学生进行
学生搜集案例与教师提供分析案例进行对比,会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学生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搜集案例的真实性,所以在分析过程中更有代入感,效果上也会更容易接受。
2.案例主题辅导教师可以提供
因为这部分的案例搜索是有针对性的,所以需要提前确定案例搜索主题,案例检索的内容要求比较详细,特别是对于一些数据要求要全面一些,这样在分析过程中的计算才有说服力。
3.对于相关概念的解释要求通俗
对于涉及的相关概念,比如利率等,定义要通俗,便于学生理解。对于计算,从实际生活应用出发,以实用为原则。
四、形式为学生参与讨论
对于检索的案例,介绍清楚背景,理清思路后,计算的过程交由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理解上存在的偏差,同时也能让他们自己感受一下这个数字的变化过程,以及结果的必然性。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都很有冲击力,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建立风险意识,了解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这个过程切忌程式化的说教,不要让学生感受到“又是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意识到“这些事情绝对不能做”。所以教师的引导是比较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建立和培养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他们有能力独自分析、处理和选择,才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欣婷,牛晶,赵子媛.高校校园贷应對过程中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J].时代金融,2017(10).
[2]宋程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素养培养问题浅谈——基于郑德幸校园贷悲剧的个案研究[J].时代金融,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