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家高考“双轨制”改革,实现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双轨制”发展的建议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20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家高考招生计划和考试制度的缺陷及造成的客观影响;提出建立国家高考“双轨制”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双轨制”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招生;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双轨制;建议
  
  近十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剧增到2008年的599万人,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8年的23%。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可以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成绩背后,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提高。
  
  1.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另一方面是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就业需求不对接。所学非学用,所用非所学是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除高等教育教学不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外,国家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缺陷和偏颇是重要原因。
  1.1 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缺陷
  全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中专、中职、中技学生(简称三职生)近2000万人,学校约15000所,每年毕业600至700万人。但国家高考600万招生计划的绝大多数是录取普通高中毕业生,仅有不到10%的比例由各省录取“三职”高考生。全国绝大多数“三职生”毕业后,无缘接受高等教育,十七、八岁就只得进入劳动力市场,且只能从事中、低级劳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被社会上戏称为“终止教育”。公众怀疑这种现行的高考招生计划是否公平、公正和科学。
  1.2 高考制度的缺陷
  三十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都相继制定了相关法规,保证了各类教育的和谐发展。但国家高考制度却没有与时俱进。尽管在高考内容、高考形式和方法上做了大量的改革和实验,如分地区考试、3+X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等等,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改革仅限于方式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改变国家高考制度的单一性。近十年,国家不断扩大招生计划,但水涨船高,每年仍有上千万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千军万马去挤这座“独木桥”。学生千辛万苦攻读、攻考,家长千辛万苦供钱,但毕业后,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所学非学用,毕业即失业,又得千辛万苦找工作。高考怎能承担如此沉重的社会压力,又怎能不为社会所垢病。
  为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早就颁布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十多年过去了,但现在国家高考制度仍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尽相同的,其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的服务性人才,既要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而需要选拔更具有相应知识和能力的考生。为达到此目标,国家高考制度迫切需要做相应的改革。
  1.3 高考招生制度缺陷造成的客观影响
  由于国家高考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客观上切断了“三职”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天然的、本质的联系。其结果是“三职生”丧失了进取心,“三职学校”缺乏上进动力,都逐步丧失其在社会上的竟争力;“三职学校”客观上成为地方中考的“收容站”,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普通高考的“收容站”。职业类教育越来越成为初、高中毕业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无奈选择。
  职业教育系列,从学校数量及学生人数上都已占到中国中、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高考制度的欠缺,职业类学校已越来越失去其活力和竞争力。在高考制度实行30多年的今天,如再不实行高考招生制度的彻底改革,职业教育系列将继续深受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普通高校的声誉。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行,应试教育越来越为全国人民所诟病,国家如能适时顺势推出高考招生制度的全面改革,对国家教育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实行国家高考“双轨制”改革,实现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双轨制”发展的建议
  
  2.1 建议国家适时进行高考招生制度“双轨制”改革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要造就数以亿计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经济、技术人才;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教育、科学、文化、医学、新闻出版、法律等各方面的理论工作者。以后,国家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职业教育法》。但是作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联接最重要手段的国家高考制度却变化不大。因此,高考制度的单一化已不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建议:
  ①除继续改革、完善普通高考外,从2010年始,利用5年时间,逐步建立国家“省级职业高考制度”,探索职业高考的考试形式、科目、内容及录取办法;再用5年时间,巩固、完善国家省级职业高考制度。
  ②国家从2010年起,开始试行普通高考与职业高考同时、同科进行,高职院校专门对口录取“三职”高考生的制度;国家从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中拨出100万计划,由省级招办负责录取职业高考学生,其余的招生计划仍按现行模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到2014年,国家每年增加40至50万人的高职招生计划,供高职学院专门对口录取“三职”高考生;争取到2015年,最终实现国家普通高考与省级职业高考并列,两类高考招生计划大致相当的国家高考“双轨制度”。彻底改变我国延续30多年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
  ③在职业高考科目设置上,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设计为“4+X”。即语文、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四门基础课程设为必考科目,由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统考;“X科目”可以设置为“三职学校”比较通用的1—2门科目,也可由同专业联校自选1—2门科目;考试方法可采取省上统一命题,联校考试,或省上组织,联校命题、联校考试的方式进行。
  建立一套由教育部统一指挥、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联校参与的职业高考命题程序,逐步推进职业高考的多样性,探索有效选择最佳实用人才的多种模式。
  2.2 建议国家适时设置本科职业技术大学
  随着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质量的提升,国家应在各省(市、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分别选拔出专业设置较为齐全、教学质量较高、在本省、市最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1—2所高职院校提升为本科职业技术大学,作为省、市职业院校的龙头。本科职业技术大学一方面发挥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和就业等优势,辐射并引领本省、市高职院校共同为加快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外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和需求,调整专业、主动适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学科建设上,为本省市、本地区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服务。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类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本科职业技术大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实现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按照各自规律和各自特点办学,在各自轨道上加快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建设人才。
  
  3.实行国家高考“双轨制”改革,实现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双轨制”发展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国防、科技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有着巨大需求。教育如何抓住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改革步伐、创新体制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大需求,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国家高考“双轨制”的建立,必将加快我国普通中、高等教育与职业中、高等教育“双轨制”的建立、形成和发展,使中、高等职业类学校通过职业高考达到有效链接,形成国家完整的职业教育系列。中、高等职业类院校都能不受干扰地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办学,使这“半壁江山”真正发挥作用,真正能为国家建设输送更加实用型技术性人才。同时,职业高考的设立将直接提高“三职学校”形象、生源质量和吸引力,促进“三职学校”改进教学、提高质量、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如能尽快实行定能加快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立并实行国家普通高考与职业高考“双轨制”,加快国家普通中、高等教育体系和省级职业中、高等教育体系的“双轨制”建设,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各方面人才需求、解决大学生失业率高的重大举措。
  
  作者简介:段小雨(1952-),男,安徽合肥人,副研究员,兰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从事一种机械重复劳动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现代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成长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中国石油大学始终坚定信心,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
目的 探究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把转变就业观念,完善自主创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工科院校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两方面的问题,在明确工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基础上,探索如何加强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关键词】工科院校;创业教育;教育措施  
【摘要】加快实施创新转型发展战略,是基层商业银行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本文通过对基层商业银行整体运行能力的深入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基层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缺憾和不足,阐明了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创新的现实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快基层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营模式 转型创新 互联网金融  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
目的:分析早期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水指数和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52例为
依据市场特点优选施工队伍rn从制度上规范管理.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要求新上工程项目必须按照规定通过公开竞标或议标方式选择外部分包施工队伍,修订了及等文件.并明确招、议
【摘要】在金融市场逐渐实现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严峻挑战,提高银行效率是其战胜银行业历史格局、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产出变量,然后进行DEA分析得出各银行的效率值,最后综合考虑各种宏微观因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为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提高其效率提出相关建议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