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管理”与“管理和谐”,从字面上看,仅仅是两个词组在词语排列顺序上的颠倒。而实际上,“和谐管理”与“管理和谐”已经形成了因果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有了“和谐管理”的“因”,才会有“管理和谐”的“果”。更进一步说,“和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管理和谐”。
关键词:和谐管理;管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和谐管理”的最低目标是实现“管理和谐”
任何一种管理,都有其自身的目的性,都要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这是由管理的性质决定的。作为管理者来说,无论是管理一个大企业,还是管理一个中小企业,也无论是掌管整个企业的大权,还是负责一个车间、一个班组,从骨子里来说,他都想把自己的一摊子管好,抓出成绩,创出品牌,这也是由组织赋予管理者的责任所决定的。
同样,“和谐管理”也要实现自身的目标追求。最低目标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即实现“管理和谐”。
为什么说“和谐管理”的最低目标是创造“管理和谐”呢?我们知道,之所以提出“和谐管理”这个命题,一是整个国家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要达到自身的和谐;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管理中遇到了用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所无法破解的难题;三是管理本身也需要不断演进,需要不断用新的、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目标。这样,“和谐管理”应该是“时势造英雄”了。
因为“和谐管理”无论从理念设计,还是制度建设,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都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通过对人的“量身打造”,提高人的素质,让被管理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被管理者会心情愉快地接受管理,与管理者之间达到情感上的一致,心灵上的默契。这样的管理就更容易达到一种平等、和睦、亲和、和谐的境界,也就是实现了“管理和谐”。
二、“和谐管理”为“管理和谐”之本
前面刚刚说了,“管理和谐”是“和谐管理”要实现的最低目标。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我们认为,“和谐管理”是“管理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管理”为“管理和谐”之本。
1.没有“和谐管理”就没有“管理和谐”
你可知道“管理和谐”是一幅何等美好的景象吗?那应该是一种管理上的仙境、至境。不用说别的,单就“管理和谐”境界之一的“人尽其才”来说吧,那就了不得了。你想想看,“人尽其才”,就是企业每一名员工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你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组织给你舞台,给你道具,给你角色,同时给你报酬,给你待遇,如果你不“混”出个人样,不给领导拿出点“颜色”来,何以面对“江东父老”呢?
这样“管理和谐”的美好景致是从何而来的呢?正是“和谐管理”带来的。
只有通过“和谐管理”这座桥,才能踏上“管理和谐”的金色大道,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想彼岸!
2.种“和谐管理”之豆,得“管理和谐”之瓜
写下这样一个小标题,读者朋友会问了:常言不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种豆得瓜”呢?
如果达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目标,说明你正常工作了,是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但谈不上成绩,更谈不上取得更大成绩。我们要说,如果你是个管理者,就按照这样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去领导你所在的企业,那么你这个企业距离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要构建和谐企业,要提高员工的福祉,要员工拥护你爱戴你,你就非得拿出“种豆得瓜”的真本事才行!这并不难啊,“和谐管理”就是“豆”,“管理和谐”就是“瓜”吗。谁种谁得吗!
“和谐管理”之“豆”孕育在企业上上下下无比和谐的氛围中,又接受“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阳光雨露的普照和滋润,定会健康发芽,茁壮成长,把员工的目光和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股合力,牵引整个企业和谐运转,“管理和谐”之瓜自然就结出来了。这样的管理才是成功的。而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就必须施之以“和谐管理”。也许有人会说了,过去没有实行“和谐管理”,许多企业的效益也蒸蒸日上啊!可我们要告诉你,朋友,那可是计划经济时代,是党中央还没有拿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大事小情,你再拿过去的老办法管企业、管职工,不仅与大气候背道而驰,职工的法制观念增强了,他们在合理的利益诉求不能满足,或者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会拿起法律武器向你开火了,还寻思啥呢?而所有这一切,用“和谐管理”理念管理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和谐管理”途径管理企业,管理者就有福享了!
三、“管理和谐”是“和谐管理”的见证
“管理和谐”是“和谐管理”之“豆”上结出的“瓜”。也就是说,“和谐管理”的最终效果要从“管理和谐”上体现出来,靠“管理和谐”见证“和谐管理”的功劳和苦劳。
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结果的显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该如何断定实现了“管理和谐”呢?“管理和谐”是不是就是“一团和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点矛盾和冲突也没有了呢?否。“和谐管理”并不是一池静水,“和谐管理”关注的焦点是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也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样看来,我们判断企业是否实现了“管理和谐”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所处的状态。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队伍不稳定,还是处于对立状态,我们就说这种管理肯定是不和谐的;如果最终矛盾得到化解,那就是和谐的。
二是看被管理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管理和谐的企业,由于做到了人尽其才,被管理者一定会做到以企业为家,为企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出一分力成一分事。而管理不和谐的企业,被管理者会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混日子,混工资,不但出工不出力,而且还会逆着企业的规章制度而行,给管理者找更多的麻烦。
三是看企业内部的风气。一个管理和谐的企业,一定风清气正,一切按部就班进行。坚持以人为本,但在人、财、物的管理和运用上绝不感情用事,决不以感情定“方圆”。管理不和谐的企业,打着“以人为本”的幌子,管理者以自我为中心违背规矩,乱定规矩,乱发号施令,常常是朝令夕改,让被管理者无所适从,在背后指指点点,弄得企业是一片污泥浊水。
四是看企业管理所取得的最终成果。尽管企业效益好并不代表管理就是和谐的,也可能有其他客观因素在起作用,但管理不和谐的企业,其效益肯定是很糟的,即使辉煌一时,也会是“昙花一现”,因为管理不和谐已经在内部悄悄地滋生着“病灶”,迟早会把企业“撂倒”,而且这个时间也一定不会很长。
五是看企业的社会形象。一个管理和谐的企业,它在社会上一定有较好的口碑,无论是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还是员工在社会上作为一个公民的表现,都应该是得到认可的。而管理不和谐的企业,其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影响一定无法让人认同。
关键词:和谐管理;管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和谐管理”的最低目标是实现“管理和谐”
任何一种管理,都有其自身的目的性,都要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这是由管理的性质决定的。作为管理者来说,无论是管理一个大企业,还是管理一个中小企业,也无论是掌管整个企业的大权,还是负责一个车间、一个班组,从骨子里来说,他都想把自己的一摊子管好,抓出成绩,创出品牌,这也是由组织赋予管理者的责任所决定的。
同样,“和谐管理”也要实现自身的目标追求。最低目标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即实现“管理和谐”。
为什么说“和谐管理”的最低目标是创造“管理和谐”呢?我们知道,之所以提出“和谐管理”这个命题,一是整个国家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要达到自身的和谐;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管理中遇到了用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所无法破解的难题;三是管理本身也需要不断演进,需要不断用新的、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目标。这样,“和谐管理”应该是“时势造英雄”了。
因为“和谐管理”无论从理念设计,还是制度建设,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都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通过对人的“量身打造”,提高人的素质,让被管理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被管理者会心情愉快地接受管理,与管理者之间达到情感上的一致,心灵上的默契。这样的管理就更容易达到一种平等、和睦、亲和、和谐的境界,也就是实现了“管理和谐”。
二、“和谐管理”为“管理和谐”之本
前面刚刚说了,“管理和谐”是“和谐管理”要实现的最低目标。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我们认为,“和谐管理”是“管理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管理”为“管理和谐”之本。
1.没有“和谐管理”就没有“管理和谐”
你可知道“管理和谐”是一幅何等美好的景象吗?那应该是一种管理上的仙境、至境。不用说别的,单就“管理和谐”境界之一的“人尽其才”来说吧,那就了不得了。你想想看,“人尽其才”,就是企业每一名员工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你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组织给你舞台,给你道具,给你角色,同时给你报酬,给你待遇,如果你不“混”出个人样,不给领导拿出点“颜色”来,何以面对“江东父老”呢?
这样“管理和谐”的美好景致是从何而来的呢?正是“和谐管理”带来的。
只有通过“和谐管理”这座桥,才能踏上“管理和谐”的金色大道,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想彼岸!
2.种“和谐管理”之豆,得“管理和谐”之瓜
写下这样一个小标题,读者朋友会问了:常言不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种豆得瓜”呢?
如果达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目标,说明你正常工作了,是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但谈不上成绩,更谈不上取得更大成绩。我们要说,如果你是个管理者,就按照这样的管理理念和思路去领导你所在的企业,那么你这个企业距离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要构建和谐企业,要提高员工的福祉,要员工拥护你爱戴你,你就非得拿出“种豆得瓜”的真本事才行!这并不难啊,“和谐管理”就是“豆”,“管理和谐”就是“瓜”吗。谁种谁得吗!
“和谐管理”之“豆”孕育在企业上上下下无比和谐的氛围中,又接受“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阳光雨露的普照和滋润,定会健康发芽,茁壮成长,把员工的目光和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股合力,牵引整个企业和谐运转,“管理和谐”之瓜自然就结出来了。这样的管理才是成功的。而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就必须施之以“和谐管理”。也许有人会说了,过去没有实行“和谐管理”,许多企业的效益也蒸蒸日上啊!可我们要告诉你,朋友,那可是计划经济时代,是党中央还没有拿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大事小情,你再拿过去的老办法管企业、管职工,不仅与大气候背道而驰,职工的法制观念增强了,他们在合理的利益诉求不能满足,或者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会拿起法律武器向你开火了,还寻思啥呢?而所有这一切,用“和谐管理”理念管理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和谐管理”途径管理企业,管理者就有福享了!
三、“管理和谐”是“和谐管理”的见证
“管理和谐”是“和谐管理”之“豆”上结出的“瓜”。也就是说,“和谐管理”的最终效果要从“管理和谐”上体现出来,靠“管理和谐”见证“和谐管理”的功劳和苦劳。
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结果的显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该如何断定实现了“管理和谐”呢?“管理和谐”是不是就是“一团和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点矛盾和冲突也没有了呢?否。“和谐管理”并不是一池静水,“和谐管理”关注的焦点是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也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样看来,我们判断企业是否实现了“管理和谐”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所处的状态。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队伍不稳定,还是处于对立状态,我们就说这种管理肯定是不和谐的;如果最终矛盾得到化解,那就是和谐的。
二是看被管理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管理和谐的企业,由于做到了人尽其才,被管理者一定会做到以企业为家,为企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出一分力成一分事。而管理不和谐的企业,被管理者会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混日子,混工资,不但出工不出力,而且还会逆着企业的规章制度而行,给管理者找更多的麻烦。
三是看企业内部的风气。一个管理和谐的企业,一定风清气正,一切按部就班进行。坚持以人为本,但在人、财、物的管理和运用上绝不感情用事,决不以感情定“方圆”。管理不和谐的企业,打着“以人为本”的幌子,管理者以自我为中心违背规矩,乱定规矩,乱发号施令,常常是朝令夕改,让被管理者无所适从,在背后指指点点,弄得企业是一片污泥浊水。
四是看企业管理所取得的最终成果。尽管企业效益好并不代表管理就是和谐的,也可能有其他客观因素在起作用,但管理不和谐的企业,其效益肯定是很糟的,即使辉煌一时,也会是“昙花一现”,因为管理不和谐已经在内部悄悄地滋生着“病灶”,迟早会把企业“撂倒”,而且这个时间也一定不会很长。
五是看企业的社会形象。一个管理和谐的企业,它在社会上一定有较好的口碑,无论是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还是员工在社会上作为一个公民的表现,都应该是得到认可的。而管理不和谐的企业,其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影响一定无法让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