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阐述了创新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迫切要求。因此,笔者提出了几点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党的想法。
关键词:创新能力 先进性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1 创新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创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党的执政地位,创新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党走过91年风雨路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我党能与时俱进,能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以创新的态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从而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和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求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友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它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探索和总结。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党的集体领导在十八大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义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必将汇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辉煌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
2 提高创新能力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迫切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党的集体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就必须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个井产党员要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先进,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关键在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创造,领导工作就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尤其,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建设一支经得起风浪考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还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一切行动都按上级的指示办,不深入实际,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一味强调和上级保持一致;而不是努力把上级精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说话做事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是拿着书本上的结论到处套。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业绩突出,水平高,能力强,想问题办事情听不进不同意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一言堂”。工作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决策不是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决策,而是一味跟风,认为这样保险.即使错了也法不责众,便于推卸责任。其实,这些既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更不是对党和人民负责而是窒息马克主义,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如不彻底根除,树立起勇于创新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是一句空话。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员干部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必然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矛盾。党能不能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改革创新精神,应对挑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党必须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解决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重大新课题。
3 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首先,创新思维具有突破性特点,它要求主体解放思想,突破对权威的崇拜,突破自以为是的心理定势,摆脱自身利益和集团利益的支配。此外,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造福人类的道德信念,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乐观、注意力专一有利于创新;而悲观、自满、从众则不利于创新。
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处理好领导个人经验与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同时,领导的创新意图也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检验、丰富和发展,创新意味着发展离不开继承,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继承前辈创造的成果。此外,还要处理好大胆创新与遵纪守法的关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造性地工作,防止借口创新而违纪违法。
再次,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旧的体制使一些人养成了“等、靠、耍”的习惯,要增强创新能力,必须变革旧体制,建立健全新体制,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大胆使用政治素質好,创新意识强的年轻干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只有这样,才能使创造性开展工作成为每个领导干部都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各级领导干部逐步塑造成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最后,要认真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改变教育中重知识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稳妥轻创新的观念,努力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培养成善于创新,能够担当大任的管理者。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各级干部定期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此外,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年轻干部,以增强他们在复杂的条件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先进性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1 创新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创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党的执政地位,创新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党走过91年风雨路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我党能与时俱进,能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以创新的态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从而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和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求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友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它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探索和总结。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党的集体领导在十八大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义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必将汇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辉煌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
2 提高创新能力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迫切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党的集体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就必须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个井产党员要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先进,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关键在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创造,领导工作就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尤其,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建设一支经得起风浪考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还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一切行动都按上级的指示办,不深入实际,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一味强调和上级保持一致;而不是努力把上级精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说话做事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是拿着书本上的结论到处套。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业绩突出,水平高,能力强,想问题办事情听不进不同意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一言堂”。工作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决策不是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决策,而是一味跟风,认为这样保险.即使错了也法不责众,便于推卸责任。其实,这些既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更不是对党和人民负责而是窒息马克主义,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如不彻底根除,树立起勇于创新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是一句空话。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员干部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必然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在前进过程中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矛盾。党能不能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于能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改革创新精神,应对挑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党必须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解决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重大新课题。
3 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首先,创新思维具有突破性特点,它要求主体解放思想,突破对权威的崇拜,突破自以为是的心理定势,摆脱自身利益和集团利益的支配。此外,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造福人类的道德信念,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乐观、注意力专一有利于创新;而悲观、自满、从众则不利于创新。
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处理好领导个人经验与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同时,领导的创新意图也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检验、丰富和发展,创新意味着发展离不开继承,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继承前辈创造的成果。此外,还要处理好大胆创新与遵纪守法的关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造性地工作,防止借口创新而违纪违法。
再次,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旧的体制使一些人养成了“等、靠、耍”的习惯,要增强创新能力,必须变革旧体制,建立健全新体制,形成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大胆使用政治素質好,创新意识强的年轻干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只有这样,才能使创造性开展工作成为每个领导干部都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各级领导干部逐步塑造成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最后,要认真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改变教育中重知识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稳妥轻创新的观念,努力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培养成善于创新,能够担当大任的管理者。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各级干部定期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此外,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年轻干部,以增强他们在复杂的条件下创造性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