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街书会是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时举行的一场说书盛会,所以马街书会又被称为十三书会。马街书会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各地说唱艺人朝拜的圣地。马街书会中艺人说唱的曲艺琳琅满目,河南坠子是马街书会众多曲艺种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坠子通过马街书会这个演出平台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对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和曲藝流派的浅析探讨它对于河南坠子传承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希望为河南坠子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做出贡献。
关键词:马街书会;河南坠子;传承;发展
一、前言
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三之间全国各地的曲艺艺人前往河南省宝丰县马街,聚齐在此地,这些艺人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河南坠子之所以能通过马街书会传承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民间艺人对传统曲艺的热忱和马街书会这个展示曲艺,交流曲艺的平台。虽然河南坠子现在已经成为非物质遗产中的一员,但是如何让河南坠子重焕活力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马街书会对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据史载,马街书会兴起与元朝,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河南坠子是由在中原地带流行的道情、莺歌柳、和三弦书共同构成的传统曲艺,大概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的伴奏乐器为坠胡,并且要用河南方言来说唱,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故被成为河南坠子。[1]
1、演唱方法的传承
演唱坠子的时候要求字正腔圆,更要气沉丹田。“三步音”的运用在现今的河南坠子中是非常常见的。三步音就是在发一个字的音的时候,不按正常的发音步骤,先唱出这个字的声母然后唱字的字音,还要唱出字的韵母,最后在字尾停止发音。这样的发音方法使说唱的时候形成了两头发音短暂中间发音长的特点。这种说唱的方法也是因为河南方言的发音特点而形成的[2]。
2、配乐的创新
在传统河南坠子中配乐一般由乐器坠胡演奏。之后为了丰富河南坠子也有很多其他乐器的尝试。在这些尝试的乐器中就有二胡、琵琶、扬琴,甚至还有外国乐器大提琴的身影。二胡的音色十分柔美、浑厚,音量也很大;琵琶的音色清脆悦耳,十分适合在为河南坠子演奏时与坠琴、二胡、扬琴四者一起合奏。扬琴则是因为其音域广、音色纯美而成为河南坠子的演奏乐器。这些配乐的增加为河南坠子带来了新的活力。
3、表演形式的增多
在早期的说唱表演一般都是由一个人进行的,称为“单口”。一手拿着檀木一手拿着简板,唱与打两者同时进行。现如今,民间艺人大胆的进行创新,在形式上采用了两个人一起对唱的表演形式,一个人负责简板,一个人负责书鼓,这样两个人的形势被称为“对口”;也有三个人一起表演的,这种叫做“群口”。表演人数的增加使表演不在单一,也使得表演内容更加丰富。
三、传承和发展过程的局限性以及保护措施
马街书会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影、电视、音乐等新艺术正在逐步的冲击着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传统曲艺已经今非昔比,书会的影响力也日渐衰弱。而传统曲艺河南坠子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了艺人锐减、演出机会少、资金匮乏以及石川等问题 [3]。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被丢失,值得我们当代每一个人的深思。
(一)局限性
1.资金短缺问题
新媒体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曲艺闲暇休闲娱乐的作用已经被取而代之。河南坠子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首先是资金短缺问题,想要让河南坠子有更深入的发展,必须有资金的支撑,这样才能够对河南坠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除此之外,河南坠子的举办、相关的机构的维护都是需要金钱来维持的。
2.演出平台欠缺
其次就是演出平台的欠缺,造成了影响力度小。现今社会快速发展,年轻人大都喜欢电影、电视和一些流行音乐等,因此民间曲艺的舞台越来越少,无法宣传曲艺的经典的韵味,也就不会有人了解曲艺,这样的循环造成了现今的大多数人都不知河南坠子为何物[4]。
3.传播范围影响力较小
最后需要重视的问题是河南坠子的传承,如今民间曲艺人年龄断层,河南坠子的表演中四十多岁的年龄已经算是“年轻人”,还有许多经典的曲艺甚至因为找不到继承人而永远的消失。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大众的反思,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并不是只是热爱曲艺的民间艺人的事情,而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职责。
(二)解决办法
1.增加演出平台
针对资金问题,应该向国家的有关机构和知名企业合作,两者一起互利互惠,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保护马街书会、保护河南坠子的方法。除此之外应该增加更多的演出平台,向更多的人宣传马街书会以及河南坠子的曲艺表演。这样大众才能从宣传中了解河南坠子的内容以及其艺术价值。电视台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在马街书会举办期间,进行直播这样就更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向旅游业过渡[5]。
2.开设学习机构
目前河南坠子的表演者多为民间艺人,在传承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坠子的传承靠的只是老一辈的民间艺术家口头传授,并没有得到系统专业的训练,因此学艺不精也是常见的问题,因此开设专业的学习机构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此一来便可以使我们的传统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传播。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马街书会是一个给民间说唱艺人展示风采的舞台,也是彰显我国民间艺术价值的书会。河南坠子虽然凭借着马街书会这个平台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面临着艺人锐减,演出机会少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曲艺变旧为新的前提下,给予民间曲艺一定的便利,这样才能保护我国的传统曲艺得以传承,不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才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杜旭.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以及生存现状的考察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8.
[2] 马志飞.马街书会民间曲艺活动的“聚众共生”[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 (1):40-46.
[3] 张向阳.河南坠子说唱语言音系概说[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5-87.
[4] 张晓慧.河南坠子的生存状态及成因分析[J]. 音乐创作,2016(4):137-138.
[5] 高天雨,蔡婷. 民间口头文化遗失原因及补救措施研究——以河南省马街书会为例[J]. 大众文艺,2012(10):187-188.
关键词:马街书会;河南坠子;传承;发展
一、前言
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三之间全国各地的曲艺艺人前往河南省宝丰县马街,聚齐在此地,这些艺人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河南坠子之所以能通过马街书会传承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民间艺人对传统曲艺的热忱和马街书会这个展示曲艺,交流曲艺的平台。虽然河南坠子现在已经成为非物质遗产中的一员,但是如何让河南坠子重焕活力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马街书会对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据史载,马街书会兴起与元朝,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河南坠子是由在中原地带流行的道情、莺歌柳、和三弦书共同构成的传统曲艺,大概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的伴奏乐器为坠胡,并且要用河南方言来说唱,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故被成为河南坠子。[1]
1、演唱方法的传承
演唱坠子的时候要求字正腔圆,更要气沉丹田。“三步音”的运用在现今的河南坠子中是非常常见的。三步音就是在发一个字的音的时候,不按正常的发音步骤,先唱出这个字的声母然后唱字的字音,还要唱出字的韵母,最后在字尾停止发音。这样的发音方法使说唱的时候形成了两头发音短暂中间发音长的特点。这种说唱的方法也是因为河南方言的发音特点而形成的[2]。
2、配乐的创新
在传统河南坠子中配乐一般由乐器坠胡演奏。之后为了丰富河南坠子也有很多其他乐器的尝试。在这些尝试的乐器中就有二胡、琵琶、扬琴,甚至还有外国乐器大提琴的身影。二胡的音色十分柔美、浑厚,音量也很大;琵琶的音色清脆悦耳,十分适合在为河南坠子演奏时与坠琴、二胡、扬琴四者一起合奏。扬琴则是因为其音域广、音色纯美而成为河南坠子的演奏乐器。这些配乐的增加为河南坠子带来了新的活力。
3、表演形式的增多
在早期的说唱表演一般都是由一个人进行的,称为“单口”。一手拿着檀木一手拿着简板,唱与打两者同时进行。现如今,民间艺人大胆的进行创新,在形式上采用了两个人一起对唱的表演形式,一个人负责简板,一个人负责书鼓,这样两个人的形势被称为“对口”;也有三个人一起表演的,这种叫做“群口”。表演人数的增加使表演不在单一,也使得表演内容更加丰富。
三、传承和发展过程的局限性以及保护措施
马街书会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影、电视、音乐等新艺术正在逐步的冲击着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传统曲艺已经今非昔比,书会的影响力也日渐衰弱。而传统曲艺河南坠子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了艺人锐减、演出机会少、资金匮乏以及石川等问题 [3]。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被丢失,值得我们当代每一个人的深思。
(一)局限性
1.资金短缺问题
新媒体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曲艺闲暇休闲娱乐的作用已经被取而代之。河南坠子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首先是资金短缺问题,想要让河南坠子有更深入的发展,必须有资金的支撑,这样才能够对河南坠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除此之外,河南坠子的举办、相关的机构的维护都是需要金钱来维持的。
2.演出平台欠缺
其次就是演出平台的欠缺,造成了影响力度小。现今社会快速发展,年轻人大都喜欢电影、电视和一些流行音乐等,因此民间曲艺的舞台越来越少,无法宣传曲艺的经典的韵味,也就不会有人了解曲艺,这样的循环造成了现今的大多数人都不知河南坠子为何物[4]。
3.传播范围影响力较小
最后需要重视的问题是河南坠子的传承,如今民间曲艺人年龄断层,河南坠子的表演中四十多岁的年龄已经算是“年轻人”,还有许多经典的曲艺甚至因为找不到继承人而永远的消失。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大众的反思,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并不是只是热爱曲艺的民间艺人的事情,而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职责。
(二)解决办法
1.增加演出平台
针对资金问题,应该向国家的有关机构和知名企业合作,两者一起互利互惠,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保护马街书会、保护河南坠子的方法。除此之外应该增加更多的演出平台,向更多的人宣传马街书会以及河南坠子的曲艺表演。这样大众才能从宣传中了解河南坠子的内容以及其艺术价值。电视台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在马街书会举办期间,进行直播这样就更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向旅游业过渡[5]。
2.开设学习机构
目前河南坠子的表演者多为民间艺人,在传承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坠子的传承靠的只是老一辈的民间艺术家口头传授,并没有得到系统专业的训练,因此学艺不精也是常见的问题,因此开设专业的学习机构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如此一来便可以使我们的传统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传播。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马街书会是一个给民间说唱艺人展示风采的舞台,也是彰显我国民间艺术价值的书会。河南坠子虽然凭借着马街书会这个平台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面临着艺人锐减,演出机会少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曲艺变旧为新的前提下,给予民间曲艺一定的便利,这样才能保护我国的传统曲艺得以传承,不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才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杜旭.马街书会的历史渊源以及生存现状的考察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8.
[2] 马志飞.马街书会民间曲艺活动的“聚众共生”[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 (1):40-46.
[3] 张向阳.河南坠子说唱语言音系概说[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5-87.
[4] 张晓慧.河南坠子的生存状态及成因分析[J]. 音乐创作,2016(4):137-138.
[5] 高天雨,蔡婷. 民间口头文化遗失原因及补救措施研究——以河南省马街书会为例[J]. 大众文艺,2012(1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