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本文对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使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关键词:高校社科研究现状对策几年来,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党和政府决策以及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为了使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培养中青年研究人才,对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探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一、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一)总体概况
截至2003年底,山东省设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40所,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共有社科活动人员17696人,研究与发展人员4753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科研究与发展经费741605.8万元,承担各类课题2684项,出版各类著作1090部,发表论文11783篇,提供给有关部门的应用成果533项,获得各级奖励465项。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
(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人员状况
近几年,我省高校的社科活动人员总数一直处于全国前三位,但是其中从事研究与发展人员却相对不多,一直处于全国得六、七位。
(三)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经费状况
我省高校2003年社科在研项目总计2684项,全国排名第九;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科研究与发展经费741605.8万元,全国排名第九。
从近五年看,山东省高校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占全国基金项目总数的比例基本在3%左右,占整个山东省项目数的比例为73.1%,比较全国高校承担的国家项目占全部项目总数的比例(72.1%)高出一个百分点。从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来看,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学科门类齐全,并且都占有一定数量和规模,某些学科和专业在全国还处于领先地位,如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考古学、统计学、马列科社等。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有关经济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走到全国的前列,经济理论和应用经济的项目所占比例基本在2%多一点,和我省经济大省的现状不相符合,同时,在新闻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方面我们的研究还是空白。
(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及获奖状况
据统计,近五年我省高校出版各类著作与教材5284部,发表论文56235篇,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527项。从此可以看出,我省成果总体数量不少,但是提交有关部门的成果相对较少,说明我省的社科研究与实际结合不足;从成果和获奖情况来看,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成果数量虽多,但精品力作少。
二、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一)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重视社会科学,但是整个社会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技术发展、轻人文精神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业绩的评价不够公平,存在低估、忽视甚至无视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妨碍了社会科学与国家发展目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制约了社会科学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全省社会科学研究布局不够合理,研究力量分布不均,研发在全国高校中没有明显优势。
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学科设置雷同,优势学科少,缺乏特色。传统学科所占比重偏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不够。不少课题研究重复低效,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的某些重大课题,又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上述状况的存在,造成全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较大浪费。
此外,山东省高校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也存在着很大差距。2003年全国高校社科活动人员人均科研经费为6702元,山东省人均科研经费为4191元,比全国人均科研经费少2500多元;而与自然科学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科技经费人均19940元,是社科研究的近5倍。
(三)缺乏有效的凝集机制,协作攻关少。
社科研究人员多年形成的习惯多以单兵作战为主,无论是争取纵向课题还是获取横向课题多以个人为主。科研人员之间,尤其是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攻关的科研项目不多。即使在申报项目时,为了达到要求,可能临时联合协作,但在申请立项后,往往就变成了只联不合、有的甚至既不联也不合,有的干脆就是主持人单兵作战。而高校之间的联合攻关就更少了。这当中既有以谁为主、如何分工合作、成果的归属的操作问题,又涉及到科研经费划分、成果的署名等利益问题。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重大的高层次的课题不多。
(四)存在只开花不结果,偏重立项,缺乏精品力作现象
一些研究者急功近利,更由于评职称、成果评奖和业绩考核等一系列价值导向和利益驱动,使高校科研人员专挑一些易出成果的课题研究,而对于需要一定积累、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却望而止步。同时,现在普遍存在一种偏重课题申报、立项,而忽视课题的中期管理,特别是最后的结题,往往就是写一个研究报告,找几个熟悉的专家写个意见就算结题,然后就束之高阁,成为废纸一堆。这就造成了精品力作不多。从数字上也可以反映出来,2003年山东省高校发表社科论文11783篇,但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仅96篇。
三、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重视和加强社科研究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面临亘古未遇的严峻挑战,要回答和解决国际国内重大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离开社会科学是不可能的。高校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和最主要的阵地。因此,无论是高校的研究工作者还是管理工作者都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凝聚机制,立足全省,拓宽视野,加强横向合作研究,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科研项目是社科研究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以研究项目为基础,组织科研队伍、产出重大成果、培养学术人才,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
无论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所拥有的条件上,高校都应该承担起社科研究的重任。实践表明,与研究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联合协作,对高校及其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既可以促进新型交叉边缘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又能促使科研人员开阔视野、贴近实际,还能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之间的“强—强”合作,有利于发挥高校整体优势,争取重大项目,促使科研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力作。因此,应该在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以各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为纽带,增强相互间对学科、人才优势的了解,把各高校的社科研究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我省高校在大学科方面的集团军和人才群体,发挥整体优势。同时,要力求深入山东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使课题研究更贴近、更符合山东的实际需要,努力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山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三)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
应该说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管理滞后,投入偏少有关。管理滞后突出表现在管理机制不健全,如注重课题立项而忽视中后期管理,注意争取纵向高层次课题而不大肯下功夫去努力获取各种横向课题等等。因此,必须从课题申报、专家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到结项、成果评奖、出版资助等一系列环节上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即做到有章可循,又发挥导向作用。
科研经费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之一,社科研究投入偏少是困扰多年的老问题。虽然近几年研究经费在不断增加,但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与自然科学的投入相比,与国外的社科研究经费投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因经费紧张而派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社科研究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人力、信息、图书情报、先进的仪器设备等条件,积极争取向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合作的横向课题要经费,多方面开拓渠道,这也是保证社科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采取措施,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队伍。
科研队伍建设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点。要培养这样的高素质的学术队伍,首先要完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其次,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特别是需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学术氛围,需要形成一种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需要树立一种淡泊名利、力戒浮躁,认真读书,注重学术积累的学术品质。第三,切实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在职称评定、学术评奖、课题立项、出国选派、攻读学位等诸多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树立精品意识,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社会效益。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厚积薄发,出精品”,这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一项根本大计。精品是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积累的基石,也是一个时代先进文化的结晶。目前我省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只追求成果数量忽视质量的偏向,通过建立科学研究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措施,彻底改变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另外,社会科学成果的奖励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改变在各级政府特贴和拔尖人才的选拔等等方面,社会科学的奖励比较自然科学奖励往往低上一个档次的现象,做到社科奖和自然科学奖一视同仁,同时建议首先设立国家级社科评奖。
时代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研究学科前沿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高等学校应用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高校社科研究现状对策几年来,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党和政府决策以及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将面临新的机遇,为了使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培养中青年研究人才,对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探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一、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一)总体概况
截至2003年底,山东省设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40所,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共有社科活动人员17696人,研究与发展人员4753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科研究与发展经费741605.8万元,承担各类课题2684项,出版各类著作1090部,发表论文11783篇,提供给有关部门的应用成果533项,获得各级奖励465项。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
(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人员状况
近几年,我省高校的社科活动人员总数一直处于全国前三位,但是其中从事研究与发展人员却相对不多,一直处于全国得六、七位。
(三)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经费状况
我省高校2003年社科在研项目总计2684项,全国排名第九;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科研究与发展经费741605.8万元,全国排名第九。
从近五年看,山东省高校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占全国基金项目总数的比例基本在3%左右,占整个山东省项目数的比例为73.1%,比较全国高校承担的国家项目占全部项目总数的比例(72.1%)高出一个百分点。从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来看,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学科门类齐全,并且都占有一定数量和规模,某些学科和专业在全国还处于领先地位,如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考古学、统计学、马列科社等。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有关经济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走到全国的前列,经济理论和应用经济的项目所占比例基本在2%多一点,和我省经济大省的现状不相符合,同时,在新闻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方面我们的研究还是空白。
(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及获奖状况
据统计,近五年我省高校出版各类著作与教材5284部,发表论文56235篇,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527项。从此可以看出,我省成果总体数量不少,但是提交有关部门的成果相对较少,说明我省的社科研究与实际结合不足;从成果和获奖情况来看,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成果数量虽多,但精品力作少。
二、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一)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党和国家一再强调重视社会科学,但是整个社会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技术发展、轻人文精神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业绩的评价不够公平,存在低估、忽视甚至无视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妨碍了社会科学与国家发展目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制约了社会科学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全省社会科学研究布局不够合理,研究力量分布不均,研发在全国高校中没有明显优势。
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学科设置雷同,优势学科少,缺乏特色。传统学科所占比重偏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不够。不少课题研究重复低效,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的某些重大课题,又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上述状况的存在,造成全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较大浪费。
此外,山东省高校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也存在着很大差距。2003年全国高校社科活动人员人均科研经费为6702元,山东省人均科研经费为4191元,比全国人均科研经费少2500多元;而与自然科学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科技经费人均19940元,是社科研究的近5倍。
(三)缺乏有效的凝集机制,协作攻关少。
社科研究人员多年形成的习惯多以单兵作战为主,无论是争取纵向课题还是获取横向课题多以个人为主。科研人员之间,尤其是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之间的联合协作攻关的科研项目不多。即使在申报项目时,为了达到要求,可能临时联合协作,但在申请立项后,往往就变成了只联不合、有的甚至既不联也不合,有的干脆就是主持人单兵作战。而高校之间的联合攻关就更少了。这当中既有以谁为主、如何分工合作、成果的归属的操作问题,又涉及到科研经费划分、成果的署名等利益问题。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重大的高层次的课题不多。
(四)存在只开花不结果,偏重立项,缺乏精品力作现象
一些研究者急功近利,更由于评职称、成果评奖和业绩考核等一系列价值导向和利益驱动,使高校科研人员专挑一些易出成果的课题研究,而对于需要一定积累、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却望而止步。同时,现在普遍存在一种偏重课题申报、立项,而忽视课题的中期管理,特别是最后的结题,往往就是写一个研究报告,找几个熟悉的专家写个意见就算结题,然后就束之高阁,成为废纸一堆。这就造成了精品力作不多。从数字上也可以反映出来,2003年山东省高校发表社科论文11783篇,但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仅96篇。
三、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重视和加强社科研究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面临亘古未遇的严峻挑战,要回答和解决国际国内重大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离开社会科学是不可能的。高校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和最主要的阵地。因此,无论是高校的研究工作者还是管理工作者都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凝聚机制,立足全省,拓宽视野,加强横向合作研究,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科研项目是社科研究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以研究项目为基础,组织科研队伍、产出重大成果、培养学术人才,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
无论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所拥有的条件上,高校都应该承担起社科研究的重任。实践表明,与研究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联合协作,对高校及其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既可以促进新型交叉边缘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又能促使科研人员开阔视野、贴近实际,还能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之间的“强—强”合作,有利于发挥高校整体优势,争取重大项目,促使科研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力作。因此,应该在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以各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为纽带,增强相互间对学科、人才优势的了解,把各高校的社科研究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我省高校在大学科方面的集团军和人才群体,发挥整体优势。同时,要力求深入山东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使课题研究更贴近、更符合山东的实际需要,努力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山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三)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
应该说我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管理滞后,投入偏少有关。管理滞后突出表现在管理机制不健全,如注重课题立项而忽视中后期管理,注意争取纵向高层次课题而不大肯下功夫去努力获取各种横向课题等等。因此,必须从课题申报、专家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到结项、成果评奖、出版资助等一系列环节上加强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即做到有章可循,又发挥导向作用。
科研经费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之一,社科研究投入偏少是困扰多年的老问题。虽然近几年研究经费在不断增加,但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与自然科学的投入相比,与国外的社科研究经费投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因经费紧张而派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社科研究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人力、信息、图书情报、先进的仪器设备等条件,积极争取向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合作的横向课题要经费,多方面开拓渠道,这也是保证社科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采取措施,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队伍。
科研队伍建设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点。要培养这样的高素质的学术队伍,首先要完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其次,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特别是需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学术氛围,需要形成一种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需要树立一种淡泊名利、力戒浮躁,认真读书,注重学术积累的学术品质。第三,切实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在职称评定、学术评奖、课题立项、出国选派、攻读学位等诸多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树立精品意识,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社会效益。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厚积薄发,出精品”,这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一项根本大计。精品是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积累的基石,也是一个时代先进文化的结晶。目前我省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只追求成果数量忽视质量的偏向,通过建立科学研究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措施,彻底改变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另外,社会科学成果的奖励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改变在各级政府特贴和拔尖人才的选拔等等方面,社会科学的奖励比较自然科学奖励往往低上一个档次的现象,做到社科奖和自然科学奖一视同仁,同时建议首先设立国家级社科评奖。
时代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研究学科前沿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高等学校应用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