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年以来,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已全面展开,江苏省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精神,决定07年在全省省级以上重点职业中学遴选60个专业实验点学校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计划至“十一五”期末,全省建立200个“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并在此基础上,建设100所“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那么计算机作为职业中学的必开课程,也是职高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的重要课程,应如何顺应时代主流而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呢?文章从五个方面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 职 计算机 课程 教学改革
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而传统那种“板书+讲解”的授课方法必须要淘汰。
二、 精选合适教材,加强校本研究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而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迟缓,而计算机代用教材在书店里又五花八门,系统性不强,因此我们在教材选用上应十分慎重,要进行充分甄别,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有了好的教材,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也要进行调整,应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对于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平时要加强校本研究,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十分有益。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精练习题、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对学生写的优秀作业加以表扬。我们还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
2.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我们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规范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文档,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如:模块化、信息隐蔽、局部化和模块独立等来实现程序。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给两周的时间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问题分析阶段和模块设计阶段分工合作、集体讨论,但最后的编码独立编写。最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面试,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必须能够清楚地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能算完成了课程设计。
四、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和督导,采用听课,抽查以及采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等途径,准确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每学期开学前任课教师都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填写教学进度表,并明确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教务处备查。教学过程中要强调集体备课,加强教研。考试内容除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外,还要进行技能考核,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法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经过本人的实践探索发现项目教学法对计算机这门学科非常适用,而我省也已编制出相应的IT项目课程实施大纲,这就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目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中 职 计算机 课程 教学改革
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而传统那种“板书+讲解”的授课方法必须要淘汰。
二、 精选合适教材,加强校本研究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而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迟缓,而计算机代用教材在书店里又五花八门,系统性不强,因此我们在教材选用上应十分慎重,要进行充分甄别,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有了好的教材,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也要进行调整,应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对于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平时要加强校本研究,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十分有益。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1.精练习题、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对学生写的优秀作业加以表扬。我们还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
2.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我们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规范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文档,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如:模块化、信息隐蔽、局部化和模块独立等来实现程序。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给两周的时间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问题分析阶段和模块设计阶段分工合作、集体讨论,但最后的编码独立编写。最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面试,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必须能够清楚地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能算完成了课程设计。
四、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和督导,采用听课,抽查以及采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等途径,准确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每学期开学前任课教师都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填写教学进度表,并明确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教务处备查。教学过程中要强调集体备课,加强教研。考试内容除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外,还要进行技能考核,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法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经过本人的实践探索发现项目教学法对计算机这门学科非常适用,而我省也已编制出相应的IT项目课程实施大纲,这就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目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