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长期投资”的A股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某天,本刊编辑部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手写信件,一位姓史的阿姨在信中详述了家庭的资产、投资情况和想要达成的理财目标,希望我们能给她的理财生活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投资A股十年,赶上1999年和2006年两次“全球最大牛市”,但资产只增加了200%,年化收益率大约是9.5%。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同样的时间同样一笔钱投资于房地产或是实物黄金,这笔资产将分别增值400%和233%。如果这笔钱交给巴菲特管理的话,根据他一生中创造的年均28%的收益水平,10年中能增长1180%。
  是A股股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表现出众,还是长期投资并不适合这个市场?
  
  最引人关注的是一段“史阿姨关于炒股的困惑”:
  《钱经》杂志的编辑们:
  我常看你们的杂志,觉得里面的有些投资建议很好、很实用。我有些情况想让你们分析看看、给点儿建议:……(简略若干文字)
  最后,我一直有个问题不明白,想问问编辑们如何解决?
  我一直都是自己炒股,从1999年的“5·19”后入市到现在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了,那时候前后投了差不多8,9万块钱。
  这些年我几乎天天都去交易所里,除了2006年有一段行情不好的时候我去的次数少点外,其他时候都挺坚持的,以前那段时间行情差大厅里人也少,证券公司就给我换到了“中户室”。我觉得炒股挺有意思的,还能交朋友。可我女儿和老伴儿总劝我清仓,说这么多年也赚不上什么钱,当初要买套房子现在早就翻好几番了。
   去年9、10月的时候,我帐户的钱最多时有40多万,那时候家里人也不说炒股赚得少了,可现在跌得不到25万了,他们又说过年时劝我卖不卖,那时候还有30多万呢。
  编辑同志,你们杂志说外国人都是长期投资赚钱的,可是我都做了10年了,钱也没赚多少,还被家里人埋怨。99年的时候,我们那好房子也就700多一平米,现在涨到4500了,二手房也能卖3800;我当初还跟朋友合伙开过金店,那时候去北京上货,一克金子75块,玥在去商场买首饰,都250块一克了。
  我闺女总说,干点什么都比炒股赚得多,稳当还省心,让我趁早都割了投资点别的。
  我想知道,是不是咱这股市不适合长期投资呀?真要是不适合,我就赶紧给闺女买套房得了……
  
  A股中为何见巴菲特
  
  不可否认,每一次的A股大牛市总能吸引进新一轮的投资者,这些人大都由于进入时的非理性状态而在随后的数年之后逐渐退出了股票投资的行列,就像是赶集一样——初一东村有集市了,小贩们就争相去往东村,十五西村有集市了,再赶着去西村——总有人因为上次赶集没赚到钱而退出赶集行列,也总会有没做过生意的人试图体验一下。
  中国股市的历史短、参与者对隐私的重视和“赶集式炒股”等原因导致了真正能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和数据少之又少——我们只能把史阿姨的投资和2007年年末成立的几只封闭式基金的表现作比较,毕竟,二者在投资上尚具可比性,比如说:相对固定的投资额、相对重合的投资时间段和共同的投资标的。
  史阿姨并不非常善于投资,但她的收益也绝对不差——如果她的家人更理性一点,就会发现以下这一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十年间,有专业投资基金的收益是跑输史阿姨的。而且,这还不计算一只基金背后的运营成本、投研力量和机构市场更有效的事实。
  同样,在这组数据中,表现最好的一只基金至今的投资史也只有10年,巴菲特的投资历史数据超过了30年;此外,他还善于逆势操作,在2000、2001、2003年美国股市下跌9.1%、11.9%、22.1%的时间里,巴非特的基金仍能保持业绩上涨10%以上的稳定表现,但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沪综指下跌近20%,基金兴华的净值增长率也下跌了近18%。
  经济学家谢国忠曾有过这样一论——“中国没有巴菲特”,言中国股市中缺少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估值和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估值的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他的本质是一个行业未来盈利能力在价格之上的反映。巴菲特的选股策略是合适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可A股的现实是身处一个高市盈率为特点之一的“新兴市场”里,即使市场交易者普遍认同高估值的存在并让市场得以继续运转,但“绝对便宜”的公司是肯定找不到的。机构投资者很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了,所以他们称自己的选股策略为“相对有价值、相对低估”,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主的玩火之举。
  谢国忠在他的文章里写道“巴菲特方法选出的股票一般上涨得更稳健,而不是更快”,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绩优股在去年10月末的大跌前,都面临过快上涨的危险。股票本来就是高风险性的投资产品,收益越高就意味着风险越大,唯一的例外就是你的购买价格非常安全,可是在现在的市场上,实现这样的条件显然太过牵强。因此,所有参与其中的投资者都应该知道,这样的投资成本极高,实在没有巴菲特表现出来的那份安逸。而且,即使是在目前看来表现出众的知名投资家们,也多数得益于“全球最大牛市”屡屡出现在我们眼前,遇到美国那样缓慢增长的经济和阴晴难订的股市,我们现在所谈的策略和技巧云云也许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对于亲身参与股票投资并以此为乐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应该庆幸自己面对的是相对简单并封闭的A股市场。
  除了历史短、结构简单和获利模式单一的特征之外,A股中能称之为“绩优股”的大蓝筹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历史短暂,十年来想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几只资源类股加上万科和贵州茅台了。除此之外,市场对国有企业、资源型企业和垄断企业更容易获得美好的前景已有共识,一旦大盘环境转好,这些股票会迅速获得资金支持进而快速拉升到风险极高的价格上去——不明就里的中小投资者参与其中往往是“结果最后一棒”,这个事实被描写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像巴菲特那样侃侃而谈,同时进行的却是短线操作”。
  A股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市场。一方面,长期投资确实能赚到钱,因为总有大机会来临,把钱放在市场上守着,总有机会遇见钻进来的兔子,史阿姨显然是抓到了几只;另一方面,它又和大师理论中说得长期投资有所区别,不管是不是天天去交易所,投资者都很难永远坚持买入,因为即使是最好的公司也总是在“具有投资价值”不久之后又面临“过度风险”的循环之中切换。
  
  一直被错用的长期策略
  
  史阿姨该听女儿的建议卖出股票么?
  理财师建议史阿姨根据家庭的理财目标和是否有购房需求决定,因为股票毕竟可以作为资产多元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家庭投资中。而且,在10年20年之后更长的时间段里,房地产价格能否上涨以及空间主要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但股市的表现却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股市的未来更容易把握。相反,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房地产市场在经过近两年的迅速攀升之后,很可能面对理性回归的阶段,投资目的的置 业应该谨慎。
  在笔者看来,史阿姨的困惑来自于错误的标的物选择上,她的家人把判断在股市上的投资成不成功的标的选为房产和黄金——两种近年来全中国乃至全球上涨最快的商品。单纯从投资回报的表现上说,史阿姨的投资是可以称之成功的。
  问题在于,她和她的家人错误理解了“长期投资”。
  
  [策略一]
  
  别和涨得最快的做对比
  “别和涨得最快的股票比”,这是华尔街一位基金经理的投资之道。推而广之,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别跟最富有的人比较财产,别和最聪明的人比较智商,别和涨势最猛的商品比较自己的投资选择。
  这是在长期投资中的第一条建议。
  如果你最初的投资目的是“比国债的收益高即可”或是“不亏就行,急用钱的时候还方便流动”,10年后却说,当初买了房子现在不知翻了几番?试问,投资房产能获得股票一样的流动性么?而且,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里,买了房子不需要自住、出租市场不景气租金又低、10年房龄的房子水电管道都老化的情况比比皆是,理论收益高是无法作实的。
  总习惯错过的且受益最高的产品比较,进而对自己的投资不满意是一种普遍的投资心理——《钱经》的签约理财师秦红女士称之为参照点漂移。投资过程中,下意识的会出现“原始投资目的漂移”“盈亏点漂移”“获利止损点漂移”等情况,皆是由于投资者不够理性而引发的情况,而这些状况又会反作用于投资行为上,导致冲动交易或是偏信反弹马上就会发生。
  
  巴菲特的投资建议,此时有用:
  第一。去学会计,做一个聪明的投资人,而不要做一个冲动的投资人,因为会计是一种通用的商务语言,通过会计财务报表,聪明的投资人会发现企业的内部价值,而冲动的投资人看重的只是股票的外部价格;
  第二是掌握阅读技能,只投资自己看得明白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的年报让你看不明白,很自然就会怀疑这家公司的诚信度,或者该公司在刻意掩藏什么信息,故意不让投资者明白;
  第三是耐心等待。一个人一生中真正投资的股票也就四五只,一旦发现了,就要大量买入。
  
  [策略二]
  
  不必把长期投资视作长期投资股市
  成熟市场里大多数股票不太可能一年内股价翻番或是蒸发到没有,但新兴市场这样的可能性被放大了,所以如果教材上说长期投资任何时候都适用的话,你一定不要完全相信。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首要之处是:记住股市大崩溃。
  从理财的角度讲,投资有资产增值得需要但同样有保护财产的需要,坚持长期投资可以视作是对财产负责的态度,但却不必死守着A股一盘棋。股市的投资环境如果适合你(比如:你能轻易选出好的投资目标或是认为后市上涨空间足够),又有机会摆在眼前,当然可以悠游于此;如果选股异常艰辛以致夜不能寐,整日担心下跌,投资的乐趣全无,就不如换一个市场或是换一种投资产品。从历史规律的角度说,市场是更迭的波浪式向前的,因此股市的机会不是常有更不是唯一的,不妨把眼届放宽。
  目前可以考虑的投资机会:一,香港,相对于A股的大起大落,香港市场更适合长期投资,因为每年都有机会,每个机会又都不大,好的企业股价即使涨得少但每年的红利也还是值得期待的,加上复利的作用,资产增值前景不错。二,指数基金或某些挂钩资源性产品、稀缺性产品的银行理财产品,现在A股指数相对低,是入市的安全位置,且有未来中国经济的成长性不会大幅变化做保证。
  
  [策略三]
  
  长期投资不代表长期持有
  人们过分的夸大了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案例,使得一个原本特殊的案例成为了一种经典投资模式,以为投资过程就两步“买入,持有”,因此我们总能看到有人在高价买入某只股票后,亏损达到30%也不采取任何措施,还声称自己是在坚定持有。
  巴菲特不卖股票么?2007年10月22日前,巴菲特在港股市场上七次拋售中石油,尽管他说自己可能卖早了,但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200亿美元。
  很多人都在目前这轮牛市中投资成功,但赚钱并不意味着投资策略正确,很可能是因为此前市场的单边上涨或是买入价位非常安全。如果你目前的资产距离高峰时有大幅(超过15%)缩水的话,就可能在策略运用上出现了点问题。
  顺势而为是投资股市的一个要点,也是长期的一个有效策略。在目前横盘波动+一段时间的拉升行情中,下面的方法颇为有效:
  保住本金:每次买进某只股票,比如说10元买入1000股,成本是10100元(含双向交易费),设定盈亏点(一旦判断失误,必须止损),假设是5%,涨幅超过5%就选择卖出,但只卖出96%(10100元),这样保证本金不失,而赢利变成了股票。如此短期内可反复操作,留在仓位里的无成本股票会越来越多。需要注意的是,频繁交易的做法不适合长期使用,只适合长期投资过程中的高风险时期或是过渡时期,一旦大势形成,市场恢复单边态势,就转为持有为主的策略。
  等待时机:观察到的股票,价格高于合理价格的10%以上就不进行投资,而是等待它的价格回落,这是以相对低的价格购买股票获得高回报率与占用资金时间成本并承担更高风险的博弈,经验是等待更为合适,而且市场上总是不缺投资标的,没必要赌运气。
  
  [策略四]
  
  不能一味的使用“被动投资法”
  买八股指或是相关产品以及常年买入某一只(或几只,总之交易目标数量很少)大蓝筹,这些都是典型的被动投资法,在经典的长期投资中屡见不鲜,因为不必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只需多关注基本面即可。
  但是注意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一,你不能是一个交易活跃度非常高的投资者,否则被动投资不成反倒会付出巨大的成本;二,所有的投资标的都是需要作适当调整的,比如说买入的时点的选择但修正不宜太多或是太频繁,另外就是,拥有暴涨暴跌特性的投资产品不适合被动投资;三,选择进入的时间,一段大幅度的攀升之后总面临调整,这时候做为被动投资的开始并不好,它会提高你的时间成本,延缓投资收益平衡点的来临,虽然市场总有弥补的机会,即使你在市场的最高点进入也总有一天会取得收益,但那是哪天呢?
  就像复利能够发挥作用一样,运用被动投资策略的时间足够长,赚钱的机会就会被成比例增加,比如标普500指数单一年份中的收益率是,39%—61%,5年的平均年度回报率是-4%—30%,而20年的年度回报率为6.4%—15%。
  前提是,你要选一个你有信心会存在那么久的投资标的。有人算过,如果从1992年开始投资万科到今天回报会超过100倍,但是我所采访过的中国股市历史的见证者们,并未有人坚定认为万科会成为最好的房地产公司。而且事实是,1992年的时候,恐怕王石先生也没预料到自己会创造一个奇迹。
  严格来说,长期投资是技术问题而不是投资心理学,如果不能具有一定的评估能力、成熟的投资心理和自我克制和修正,就很难坚持下去,现实是大多数鼓吹长期投资的人都没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他们所言。
  
  给史阿姨的回信——编者的话
  阿姨,感谢您的信任,更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什么样的长期投资策略是适合中国股市的,是适合您的。
  这可能是一篇文章无法尽述的,我们会不会断寻找更好的答案。但是,丰富您的理财知识,在炒股时选择更健的公司、订下台理的收益率水平,放弃一位求高收益求成功的想法,却适合大部分的投资者。
  台湾的一位投资家有这样的观察结论:作10次只对4次就会赚钱,对5~6次就叫绩效亮丽,作对7次已可称上人间极品赢家,静心而论,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财需求可能就是“作10次对4次”。
其他文献
Environment for managing financial affairs,财务管理环境,  在这里我们更愿意把它称为“理财环境”。本次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于投资环境给与的权重几乎到了被其“掌控投资”的程度,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信奉“只有市场好才能赚大钱”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制环境即是赚钱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事实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本次调查的部分结果……       
期刊
拥有美股账户的你,已经敲开了华尔街的大门。接下来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买什么?”专业投资者当然有自己的主张,但如果你对美股市场缺乏了解,不妨看看我们的建议:  “金砖四国”和“新钻十一国”均由高盛公司提出,堪称新兴市场典范。由于金砖四  国近年优秀的投资回报。人们对新钻十一国同样抱有浓厚兴趣。    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美股市场上最值得拥有不是股票,而是零零总总的E7Fs
期刊
我的两个用压岁钱进行投资的小学生,在去年股市的惊涛骇浪中仍然战胜了大盘和通货膨胀,取得了绝对回报和相对回报的双优成绩。    一年前在《钱经》的专栏里写了一篇《十七的女儿红》,提到出于财商教育的考虑,教两个小朋友用压岁钱进行投资尝试。时值六一,有人问起他们现在的情况。今年格宁已经13岁,箫箫已经11岁了,2007年5月到2008年5月是他们进行投资尝试的第二年。  格宁在过去一年的回报是8.73%
期刊
(接上篇)    从2006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公布的出口数据上看,它的2089亿美元的出口额中,原油出口是1022亿美元,石油产品是446亿美元,天然气是446亿美元,这三项出口已经占到总出口额的62%。金属类出口又占到总出口的14%,而2007年,俄罗斯出口石油和凝析气比2006年同期又增长34%。这样俄罗斯的出口结构特征非常明显:能源,工业原材料占整个出口比重超过76%。也就是说俄罗斯外汇储备中
期刊
面对股市的不景气,投资者开始放弃暴利的想法,转而寻找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纷纷关注所投资基金是否能够保本。而暂时跌破面值的保本基金丝毫不会影响到其未来的保本承诺,投资者应该把眼光放长远,耐得寂寞,继续坚守。    今年一季度股指跌跌不休,仅3月份的跌幅就达20.14%,创下1994年7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严峻的经济数据与上市公司利润增幅的下降,使4月中上旬的市场延续了2月份的下跌态势,沪深S00指数最
期刊
以当代艺术收藏家闻名的管呓,更像是一位哲学家,他说萨特和尼采对自己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杜尚、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是他崇拜的艺术偶像。他自己的当代艺术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顶尖的装置作品,尽管目前普通大众们很难欣赏和理解这些艺术,但并不妨碍管呓在他自己的艺术世界中独自沉醉。  管呓最近购买的两件装置艺术作品,都是由一位“19岁的小男孩”创作的。其中一件作品挂在高墙上,远看是一个海洋里水母的
期刊
在投资中你总难免被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蒙蔽双眼——尤其是下跌时的绝望。无论如何,最坏的日子总会过去。    股神巴菲特在最近一次的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表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  《华尔街日报》于五月七日引述保尔森的话称,美国金融市场已经从信贷危机中摆脱出来,“黑暗时期很可能已经过去”。黑暗的日子总是意味着焦虑,忧愁和悲恸——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灾害中,我们不止一次地体会到这些情绪。而笔者最近听闻的最绝
期刊
中国的基金系QDII早已开始在全球市场进行配置资产,但现在看来成绩并不理想。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投资于基金QDII产品,投资者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投资标的,只能被动接受基金经理的决策。当前QDII产品主要投资于港股市场,港币挂钩美元,难以规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损失,银行系QDII于4月7日正式获准投资美股市场,但出于市场风险方面的考虑,直投美股的银行QDII产品近期不太可能面世。  另一个可行的
期刊
2008年的当代艺术品市场将是一个稳中有降的市场,可能会有一点点下坡,但应该不会有大的滑坡。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一线艺术家的好作品,即使再攀高还是有可能性;二三线的成长艺术家同样也有投资空间。  只是二三线艺术家的价格在今年是否有巨大突破还是一个未知数,前景不容乐观。    北京一个画家老友请吃饭,他告诉我说他“发”了、“大师”了,一幅画卖40多万元哪!我为他高兴。一桌山珍海味,故意的铺张、浪费,
期刊
当你有了一些闲钱,也具备了一些品位,那么,你的消费趋向往往就会由黄金转向珠宝,比如钻石。而恰恰这个时候,你的消费或投资风险也会随之剧增,卖家所拥有的专业优势几乎会令你无法抵挡,不得不用很高的价钱买回来一些便宜货。  有没有相对简便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让买家做一些自我保护呢?专家告诉我们:以下几句话千万不要说出口,当钻石卖家们听到如下问题时,他们心里一定在说:又一只“菜鸟”来了……    “给我挑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