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改削白居易

来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zh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刘禹锡改削白居易诗一事,对人颇有启迪。白居易的《板桥路》一诗写得不够出色,经刘禹锡“稍加删削,改易数字,便觉精采动人。”(《唐绝句史》107页)白诗如下:
其他文献
<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韩愈倡导古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韩文公庙碑》),远承西魏时之苏绰、隋时之李谔及初唐时之陈子昂,近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旨在从文化理论的视角也就是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方面(人的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以
在少数古代汉语专著或论文、注释中,断续有“之”和“其”可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的用法一说。此说从《马氏文通》首言,到现在已一百多年,这一认识仍然停留在认定的阶段上,在
极限概念是数学分析的重要概念,该概念贯穿着整个数学分析课程并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部分中,其中最简单的情形是数列极限,通过它可以建立起极限的基本理论并可推广到其它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我党的全部工作而形成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
摘要:在地震灾害情形下,灾区民众在基本生活保障、健康医疗、居住保障及就业扶助等方面灾害救助需要的满足存在目标实现的偏差。因此,强调在确定救助对象及其优先需要时,救助提供者一方要与救助接受者的意见综合考虑,采取灾害救助瞄准机制修正目标偏差。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救助目标偏差;瞄准机制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非常规灾害的社会冲击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史实为依据,论述了元素周期律确立应具备的两个条件。
“何施之为”结构分析《殽之战》:“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中学语文课本对“何施之为”是这样注释
<正> 元之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公得以承流接响。文忠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固其滥觞也。(《宋诗钞》)在对宋初西昆派浮靡诗风的扫荡中,王禹俑(元之)是诗坛的拓荒者。接
为了明确我国农村残疾人医疗服务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而展开此项研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残疾人在基本医疗服务、康复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存在诸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