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福建省硕士研究生教育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d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78年中国研究生恢复招生以来,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福建的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然而,福建省硕士研究生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其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福建;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
  
  1978年恢复招生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招生人数、学科门类、导师队伍、科研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颇多。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海峡西岸经济强省,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上却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近年来属于高等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拟以福建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给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对策,希望能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福建省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硕士研究生教育机制不利于人才培养
  福建省所有高校中,除部属厦门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奖学金制度以外,其余均实行公费制度。公费制度让每一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无论学业成绩优劣均能得到同等的学费全免待遇,加上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与之配套,有许多学生在就业压力之下偏重于工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原本应当花大力气重视的学业和科研活动,最终导致了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中许多的学生都来自所学专业的第一线,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水平。由于学员在学校进行的是半脱产式的学习,因此理论学习时间以及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较少,在理论知识的宽度与深度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
  2.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力量相对不足
  目前,福建省内高校数量不多,拥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只有11所(其中9所大学,2所专门科研机构)。这样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下游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平台相对较一般,无法吸引和容纳更多优秀的学者、导师到福建的高校来。目前,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其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相对低迷的状况至今仍然没有缓解。福建省地处沿海地区,经济总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向型经济,全球性的经济低迷波及福建省经济发展。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等因素导致福建省各行业、各层次人群的就业压力都比较大,硕士毕业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一部分也无法幸免。由于硕士研究生在学校期间就能感受到就业形势之严峻,在现实和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就容易忽视基本的学业和科研要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也成为福建省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之一。
  二、福建省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1.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
  对全省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公费制度进行调整,将原有的平均主义的公费制度改为奖学金制,即将原有的公费制度改为按照学生的学业和科研水平进行分等级的奖学金评比制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业和科研进行客观评定并据此分配原来称为“公费”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用奖学金鼓励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专注于学业与科研,回归研究生教育的学研结合的根本。
  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则应该根据学生与导师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弥补学生与导师之间面对面交流机会较少的缺陷,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制度,应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实现更多的科研成果,最终学有所成并回报学校和所在单位。
  2.全力扩大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
  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导师待遇、拓宽科研平台等方面的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队伍中来,通过提升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实力来带动全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应多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防止导师自身知识、能力的老化,以便保证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扎实的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
  3.帮助硕士研究生改善就业条件
  一方面,可以通过增设相关职业培训提升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消除硕士研究生专注于学业、科研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学校应多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的更广阔平台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让硕士研究生教育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配。
  三、福建省硕士研究生教育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1.适当调整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应进行相应调整,不是简单的招生数量和专业上的增加或减少,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进行合理的增减。
  近年来,扩大招生的硕士研究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则多数是保持原有规模或适当缩小。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经济建设、社会改革需要众多的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但是,当前应更多地着力于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线,从一线选拔人才来接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人才更直接地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2.引入培养、管理、监督机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都日渐弱化。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许多,诸如导师的科研压力导致其专注于科研;学校培养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的缺失等。
  关于导师的科研压力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多元的职称评定机制,鼓励导师集中一部分精力到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上来。
  至于碩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监督机制的缺失,则是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入不存在利益相关性的第三方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进行有效监督,保证研究生教育监督的有效性,从而使高校真正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监护人,以确保硕士研究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奠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人才的基础。
  3.拓宽研究生教育的平台
  除已有的11所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以外,福建省另有多所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院校,如武夷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三明学院、莆田学院等,可以利用这些学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开拓新的研究生教育平台。或者利用这些院校的场所,进行研究生远程教育或合作办学形式的定点集中授课。还可以根据这些院校的教学科研等综合实力,对具备资质的院校进行硕士研究生自主招生的授权。通过上述措施,福建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平台定能得到拓宽。
  
  参考文献:
  [1]黄京钗.福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辨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2):230-231.
  [2]俞晓菁,叶志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以福建省研究生教育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8-11.
  [3]刘家访.我国课程论本土建设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目的:使用静脉留置针和钢制头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对在院前急救转运途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和钢制头皮针的患者各100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浅静脉留置针具有
摘 要:德育是对学生品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内容既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多重制约,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笔者梳理我国德育教育的历史及现状,希望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小学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
巡回护士是手术患者抢救中的关键一员,其合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为此具体总结了巡回护士行为对手术患者身心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繁忙的学生事务对辅导员有效地开展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可以成为辅导员开展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7例(其中1例为艾滋病首发表现),其临床表现为发热(7/7),呼吸困难(6/7)和低氧血症(7/7),
目的:探讨影响弱视患儿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8例弱视患儿进行矫正、遮盖及增视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68例弱视患儿治疗平均1.58±0.45年,基本治愈54例。影响弱视患儿
目的:探讨牙冠折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患牙进行复位后全冠修复,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牙根未发生纵裂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无髓和咬合性创伤是牙冠折裂的主要原因,应尽量保留
摘 要:后现代主义的“非中心化”浪潮逐渐消解了中心,也消解了“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但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却使其备受批判;“认识的‘非中心化’方法论”则在实践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方法的回归和中心的重建,它试图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中获得科学认识论的基本地位。  关键词:非中心化;非中心化方法;中心的重建  一  随着“‘非中心化’思潮”越走越远,它们对中心的完全消解直至虚无,日益受到其他学者的批判。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的方法及特殊性。方法:对近几年收治的125例老年肺部感染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部感染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以
随着我国老年人的逐渐增多,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为了探索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社区管理方法,笔者于1999年4月-2000年12月对243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采取了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