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思想与方法,注重过程与技能,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较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教学感悟;高效课堂
在小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搭建学生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成知识链。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意识和坚韧顽强的数学精神,让他们用心去学习数学,就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益。笔者有如下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热心首先取决于对学数学的思想认识。学生对数学意义和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们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并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从而做好学习数学的准备。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否热心还取决于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解决了学习思想的前提下,还必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即要喜欢上数学。实际上,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效果与他对做这件事有不有兴趣,喜不喜欢做会有天壤之别。而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自然地产生兴趣,而另一种则是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如数学兴趣活动,做力所能及的数学题,体验成功感,甚至一些强制性手段,激发并让他慢慢地产生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热情与激情,提高学习效益。只要学生热心于学习数学,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样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持续毅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重要学科,也是一门体现过程的学科。而且学好数学,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但学数学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数学知识繁杂而又充满挑战,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要学习数学,就应首先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然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和难题。可见,恒心是进行数学活动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说,要学好数学就一定要有一种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力。
三、具有勤奋刻苦精神
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减负。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学生不再背记,不再做作业。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尤其是数学,有的学生头脑灵活却不识记基本知识,学不好数学;有的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很好却不做或不认真做,学不好数学;还有的学生说得出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却不能按要求写出来。数学是需要动脑、动手的。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去反复探索与刻画,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过程表达的能力的。因此,无论何时,学数学都必须耐心地掌握基本知识,然后加强训练。
当然,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更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增加方式与载体,灵活多样地设计问题与活动,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并注重过程中的方法与技巧、计算和逻辑推理等。要让学生学会对数学问题类型进行归纳与总结,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需要激情,需要体验成功,但学数学是最忌急躁与浮躁的。陈景润如果不能潜心钻研,演几车草稿纸,他能成为著名数学家吗?数学家只有勤奋,没有天才。所以,学数学是要能够坐下来甚至静下来的,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初中数学更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并在数学活动、数学计算与推理中形成“耐力”。
四、学习数学认真细致
学习数学知识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时,要力求精准透彻,甚至字斟句酌,把握實质。如:作三角形的高是学生学习几何画图的一个难点之一,很多学生不会或不会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细心去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是这样的:“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这个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三角形的高。”这个定义实际包含了三角形的高的作法,而这里有三个关键地方——“顶点”、“对边所在直线”、“引垂线”,这就意味着如果过三角形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不能与对边直接相交时,就应延长对边。如果学生一字一句读懂和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然后再反复作图刻画,我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数学活动与数学解题是需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严密推理、细心解答的。当然数学活动是预置目的或问题结论的,如果仅仅是为活动而活动,热闹一下,漫无目的。那么学生当然不会细心地去操作、刻画、观察、思考、计算交流得出结论,因而过程至关重要。而在学生的解题活动中,常常粗心大意或考虑不周全而犯错误,尤其是在考试时如果不细心、冷静地思考,简单直觉判断造成错误的。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时代、数学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交道。因此,学习数学要“细心”,不仅仅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与解题训练中必须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科学、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他们将来的生活以及从事的与数学有关的工作中,精准计算,密而不疏。
五、学习数学树立信心
学生要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信心源于实力,作用人生。数学学习是繁杂而艰辛的。但也是快乐的。所以,我们应培养学生用坚定的信念从繁琐的数学活动中,一点一滴地追求进步,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哪怕成功只有一点点,都是值得肯定,值得快乐与高兴的,都能给他们以足够的信心。人们常说,相信自己就会成功。很多小学生学习学不好数学,不自信是原因之一。而不自信又包含不同层次和不同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以不同层级的成功标准,多引导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要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失败,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失败原因,找到成功之路。只要他们能成功地走进数学,成为数学的主人,他们就能在数学天地里体验数学的苦与乐,欣赏数学的完美与和谐,追求数学实用价值。从而信心十足学好数学,信心百倍走进人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获取人生必须的数学知识涵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坚强、自信的人生性格,科学务实的人生态度,追求善美、不折不挠的人生精神,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新课程》2017年 第4期;刘音
[2]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江西教育》 2011年12期;陈爱文
[3]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考试周刊》2016年 第16期;张忠菊
[4]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成才之路》2014年 第6期;张月香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东升完全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教学感悟;高效课堂
在小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搭建学生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成知识链。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意识和坚韧顽强的数学精神,让他们用心去学习数学,就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益。笔者有如下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热心首先取决于对学数学的思想认识。学生对数学意义和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们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并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从而做好学习数学的准备。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否热心还取决于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解决了学习思想的前提下,还必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即要喜欢上数学。实际上,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效果与他对做这件事有不有兴趣,喜不喜欢做会有天壤之别。而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自然地产生兴趣,而另一种则是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如数学兴趣活动,做力所能及的数学题,体验成功感,甚至一些强制性手段,激发并让他慢慢地产生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热情与激情,提高学习效益。只要学生热心于学习数学,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样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持续毅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重要学科,也是一门体现过程的学科。而且学好数学,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但学数学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数学知识繁杂而又充满挑战,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要学习数学,就应首先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然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和难题。可见,恒心是进行数学活动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说,要学好数学就一定要有一种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力。
三、具有勤奋刻苦精神
课改提倡素质教育、减负。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学生不再背记,不再做作业。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尤其是数学,有的学生头脑灵活却不识记基本知识,学不好数学;有的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很好却不做或不认真做,学不好数学;还有的学生说得出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却不能按要求写出来。数学是需要动脑、动手的。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去反复探索与刻画,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过程表达的能力的。因此,无论何时,学数学都必须耐心地掌握基本知识,然后加强训练。
当然,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更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增加方式与载体,灵活多样地设计问题与活动,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并注重过程中的方法与技巧、计算和逻辑推理等。要让学生学会对数学问题类型进行归纳与总结,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需要激情,需要体验成功,但学数学是最忌急躁与浮躁的。陈景润如果不能潜心钻研,演几车草稿纸,他能成为著名数学家吗?数学家只有勤奋,没有天才。所以,学数学是要能够坐下来甚至静下来的,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初中数学更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并在数学活动、数学计算与推理中形成“耐力”。
四、学习数学认真细致
学习数学知识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时,要力求精准透彻,甚至字斟句酌,把握實质。如:作三角形的高是学生学习几何画图的一个难点之一,很多学生不会或不会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细心去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是这样的:“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这个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三角形的高。”这个定义实际包含了三角形的高的作法,而这里有三个关键地方——“顶点”、“对边所在直线”、“引垂线”,这就意味着如果过三角形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不能与对边直接相交时,就应延长对边。如果学生一字一句读懂和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然后再反复作图刻画,我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数学活动与数学解题是需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严密推理、细心解答的。当然数学活动是预置目的或问题结论的,如果仅仅是为活动而活动,热闹一下,漫无目的。那么学生当然不会细心地去操作、刻画、观察、思考、计算交流得出结论,因而过程至关重要。而在学生的解题活动中,常常粗心大意或考虑不周全而犯错误,尤其是在考试时如果不细心、冷静地思考,简单直觉判断造成错误的。可以说,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时代、数学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交道。因此,学习数学要“细心”,不仅仅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与解题训练中必须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科学、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他们将来的生活以及从事的与数学有关的工作中,精准计算,密而不疏。
五、学习数学树立信心
学生要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信心源于实力,作用人生。数学学习是繁杂而艰辛的。但也是快乐的。所以,我们应培养学生用坚定的信念从繁琐的数学活动中,一点一滴地追求进步,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哪怕成功只有一点点,都是值得肯定,值得快乐与高兴的,都能给他们以足够的信心。人们常说,相信自己就会成功。很多小学生学习学不好数学,不自信是原因之一。而不自信又包含不同层次和不同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以不同层级的成功标准,多引导和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要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失败,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失败原因,找到成功之路。只要他们能成功地走进数学,成为数学的主人,他们就能在数学天地里体验数学的苦与乐,欣赏数学的完美与和谐,追求数学实用价值。从而信心十足学好数学,信心百倍走进人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获取人生必须的数学知识涵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坚强、自信的人生性格,科学务实的人生态度,追求善美、不折不挠的人生精神,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新课程》2017年 第4期;刘音
[2]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江西教育》 2011年12期;陈爱文
[3]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考试周刊》2016年 第16期;张忠菊
[4]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成才之路》2014年 第6期;张月香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东升完全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