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腓肠肌的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双血供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踝部腔隙性缺损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985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携带腓肠肌的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双血供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踝部腔隙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10例踝部腔隙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7~62岁,交通事故伤8例、重物压伤2例,清创后创面面积7 cm×4 cm~15 cm×9 cm、腔隙大小3.0 cm×2.0 cm×1.0 cm~7.0 cm×4.0 cm×2.0 cm。采用同时保留腓动脉穿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并携带部分腓肠肌的岛状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缺损,皮瓣面积为8 cm×5 cm~16 cm×10 cm、腓肠肌肌瓣面积为4 cm×3 cm~8 cm×5 cm。供瓣区取同侧大腿外侧中厚皮移植修复或直接拉拢缝合。记录血管蒂位置、组织瓣成活情况、随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本组病例血管蒂位于外踝上5~15 cm。10例患者组织瓣Ⅰ期术后完全成活。随访1~12个月,组织瓣修复处色泽、血运、质地良好,无破溃,恢复了不同程度的痛觉与深触觉,无近期或远期并发症发生。

结论

携带腓肠肌的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双血供复合组织瓣血供良好,修复足踝部腔隙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有效填塞无效腔,术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患者女,48岁,2017年9月7日因面部、双上肢、躯干、双下肢火焰烧伤收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总面积40%体表总面积,烧伤深度均为深Ⅱ度。入院后给予积极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行3次清创植皮手术和2次输血后恢复良好。入院后第20天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见其右侧颈内静脉、双下肢深静脉及双肺肺动脉分支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直接死亡原因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但栓子究竟是来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清乳酸值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和2016年1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7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男111例、女1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21~62岁,烧伤总面积>50%体表总面积,患者入院后均行抗休克治疗。(1)按照治疗结局,将
期刊
目的总结0~5岁烧伤儿童出院后存在的躯体、心理社会问题,以探索其出院后的照护需求。方法以"child*/infant*/toddler/preschool/kid/baby/junior"、"burn/scald/empyrosis"和"nursing/care"为检索词,检索《Embase》《PubMed》《PsycARTICLES》《CINAHL Complete》数据库;以"小儿/儿童/幼儿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严重烫伤大鼠骨骼肌消耗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7~8周龄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烫伤组和胰岛素治疗组,每组24只。2组大鼠称取体质量、用血糖仪检测尾部末梢血糖水平后,均在94 ℃热水中浸烫12 s制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背部烫伤模型。伤后1~7 d每天8:00,胰岛素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 U/kg,单纯烫伤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7 d
目的调查慢性伤口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照顾负担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笔者单位急诊科就诊的1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伤口患者,再每例患者选择1名符合入选标准的照顾患者时间最长的家属180名,纳入此横断面调查。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伤口相关信息及患者家属的人口学资料,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PPUS-FM)和中
目的探讨手部烧创伤后复杂创面的修复方法与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45例伴深部组织外露的手部严重烧创伤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8~58岁。手指全脱套伤2例、手背侧伤27例、手掌侧伤16例,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 cm×6 cm~19 cm×12 cm,单处深部组织外露面积为0.5 cm×0.4 cm~10.0 cm×4.0 cm。根据深部组织外露的面积
期刊
期刊
营养治疗是烧伤综合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症烧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疗效尚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对烧伤后机体代谢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营养治疗的原则和措施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营养治疗应与烧伤后代谢改变相适应;另一方面营养要以调控机体代谢,保护脏器功能,维护内环境稳定为首要目标。为此,在能量供给、营养时机和营养途径等几个关键环节需进行相应调整,以期提高营养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