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我教育与成长的文学批评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批评面对的是作家和作品。一般而言,作为批评者往往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主体,以此来呈现批评活动的“客观”与“真实”。但是,我以为一种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批评者充分参与到文学文本中去的。这里所言的“充分”,主要是指批评者作为“主体”在对作家与文本的阐释过程中,完成批评者在思想、情感、经验等方面的自我教育与成长。这种教育与成长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性”的,既是批評者在作品中获得了“自我”,同时,也是批评者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与活力。换言之,批评者是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实现了与作家、作品的共同“成长”。这种在文学批评中实现的自我教育与成长,正如帕慕克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中讲述作为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获得的那种慰藉与许诺一样,都是自我的建构与灵魂的塑造,“我心驰神往地坐在伊斯坦布尔的家中,每一部我阅读的小说都给予我一个宇宙,像任何一部百科全书或任何一座博物馆那样富于生活的细节,像我自己的存在一样富有人情味儿,包含各种主张、慰藉和许诺,在其深度和范围上只有那些哲学和宗教里发现的主张、慰藉和许诺可以与之相比。我阅读小说时,好似进入梦境,忘记了其他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获得世界的知识,为了建构自我,塑造灵魂。”
  批评者在文学批评中,往往因为自身已有的趣味和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情感类型有“同构性”的作家、作品来阅读。这种“同构性”的阅读与批评,很容易在批评者与作家、文本之间产生“共情”,从而不断强化既有的文学趣味和情感结构。但是这种“同构性”的阅读,长而久之也容易陷入一种“单一”或者“狭隘”之中。正如布罗茨基在《小于一》中说的那样:“一件艺术品,永远是要比起创造者更长久。把柏拉图的话稍加改造,我们可以说,写诗也是练习死亡。但是,除了纯粹语言学上的必要性之外,促使你写作的,与其说是操心你那会消亡的肉体,不如说是迫切需要使你的世界——你的个人文明——的某些事物可以免于陷入你自己那非语义学的延续性。艺术不合适更好的存在,而是另类的存在;它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相反,为了激活现实。它是一个心灵,寻觅肉体但找到词语。”上面提及的“单一”或者“狭隘”,可能就是布罗茨基所言的“陷入自己那非语义学的延续性”。文学批评应该是批评者在批评活动中,寻找一个更开阔的、广博的“文明世界”,是“心灵”不断寻找“词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批评者不断实现自我的教育与成长,获得一个充沛丰盈的精神世界。
  张涛,生于1980年代,辽宁抚顺人,文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五届客座研究员。在《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扬子江文学评论》《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其他文献
一卫九鼎是元代末年画家,字明铉,浙江天台人。关于他的生平资料较少,《墨缘汇观》著录其《溪山兰若图》,自题“至正壬辰五月望日,丹邱卫九鼎”。“至正壬辰”为元至正十二年(1352)。而其题盛懋的《江枫秋艇图》时亦自署:“至正辛丑十一月之望,天台卫九鼎。”“至正辛丑”为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以上是目前所见和卫九鼎相关有明确纪年的记录。由此不难看出其艺术活动在元代后期的至正年间。
张健君,出生于中国上海市,曾担任上海美术馆馆长助理,艺术研究部主任。张健君是长期在纽约及上海两地生活与创作的艺术家,自1997年以来即在美国纽约大学任教。他的艺术作品广泛地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艺术中心及画廊展出,包括近年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国家现代美术馆,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Caixi Forum美术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Pera美术馆,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英国皇家艺术院,以及上海美术馆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韩国光州双年展,K1
晚清的文化教育改革,使得新式教育蓬勃发展,但是改革过程是艰难的。奉天省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不仅八旗官学根深蒂固,19世纪末又饱受沙俄、日本外国势力的威胁,幼儿教育作为奉天教育的一部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都处于最末,面临的处境也最艰难。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外部与内部困境,对于总结清末奉天幼儿教育转型中的经验教训,了解清末东北地区改革的社会环境,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教育转型问题,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主题性雕塑创作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广泛、与时代联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表现的内容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密切相关。在传播过程中,主题性雕塑以“移情”为中介,以特殊的人造景观的形式呈现出强烈的纪念碑性、公共性和视觉符号性等特点,能够使受众与媒介本身形成良性的关系互动。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主题性雕塑的审美价值、时代特质与文化精髓,发现其所具备的特性能够在党史学习中发挥独特价值,对公众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
清代医学的发展成就斐然,与之相随的,是地方医学体系的普遍性设置。此种设置为预防和抗击瘟疫的发生提供了坚实基础。但因制度设计中的一些缺陷,地方医学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亦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清末一些人士进行了各种改进的尝试。
[本刊讯]2021年6月2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与北京印刷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承办的“百年辉煌·第五届全国高校插图艺术作品展暨第二届全国高校书籍装帧艺术展”开幕式在北京印刷学院美术馆举行。本届展览不仅立足于繁荣插图与书籍装帧艺术创作,促进全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还响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代主题。全国高校师生的一幅幅优秀作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讴歌新时代,奋斗新征程”的时代主题,成为展现建党百年优异成绩的艺术见证。
传统村落档案作为村落文化承载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乡村其以见证史料、文化传承、经济效益和乡村治理等多元价值备受社会关注,但面临过度商业化和投入不足并存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乡村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从完善管理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培训和特色底蕴挖掘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档案的保护和开发路径,对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电影视听符号的具象性、电影产品的全球流通性,决定了电影是国际传播最重要的文化媒介。中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成为普遍现实的。1949年以前,中国长期战乱,电影工业整体薄弱,没有海外营销渠道,虽然1935年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曾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少量影片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传播,但整体来看,国产电影的世界影响很小,传播规模也极为有限,甚至大多数早期的主流世界电影史中,除日本、印度之外,很少涉及中国电影和亚洲其他地区电影。
1945-1949年正是上海电影最为成熟稳定的时期,随着欧美电影开始大量输入上海,人们对电影恢复了热情,女明星在公众视野的关注度日益增高,她们的银幕形象对于大众具有极大的审美导向和流行指导作用。这一时期,上海女明星极力地保持衣着光鲜、妆容精致,展示她们的高调自信。受到好莱坞明星和改良旗袍的影响,这一时期女明星的服装显得简单优雅,妆容艳丽,发型多样,她们的衣着代表了上海时尚文化,也寓意着上海社会文化的变化。
在蒋介石谋取四川的过程中,杨永泰作为中间人获取信息、预先沟通并出谋划策,对推动四川的“中央化”起到重要作用。1932年,杨永泰先是看准“二刘之战”的时机,鼓动蒋介石扶持刘湘“拥蒋统川”。1934年秋,刘湘无法抵挡红军进攻而向蒋求援,杨永泰又提出派一参谋团进驻重庆,使蒋介石的嫡系力量得以插入四川内部。此后他进而提出对四川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以控制县政,又插手整理地钞事务,从政治、经济上实现对四川的全面掌控。这为国民政府将四川作为“大后方”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