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是时候成为“首席效能官”了!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源如何通过专业驱动帮助组织提升价值,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管理话题
  我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將人才转化为战略影响力》,核心是为了给企业老板及业务高管和人力资源之间架一座桥梁。因为我发现,哪怕是讲非人力资源的课程,最后汗颜的是问题核心出在HR们的身上。
  前段时间,我见了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他是从业务转到HR岗位的,喝咖啡的时候,他悄悄地给我讲了一件事,他自从做了人力资源工作,见了很多人力资源界大咖,大家都在和他谈专业,不谈公司的业务,大咖们告诉他,专业能力才是成为大咖的必经之路……
  我认可专业的价值,但是专业是为何而用的?专业对企业有什么真正意义?我们要深度思考人力资源到底应该在企业做什么?在企业里有价值吗?价值点体现在哪里?
  最近我发现,人力资源的角色是时候转型了,应该从传统的以模块为中心仅关注专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关注效能的人力资源,即我提出的新概念:首席效能官。
  何为效能?其实效能就是价值,即作为人力资源,可否通过专业驱动帮助组织提升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组织设计与业务逻辑的匹配
  人力资源经常做组织机构的设计,但更多的角色是画一张组织机构图,而这张图如何画,绝大多数情况是在问业务部门的意见和总裁的意见,较少能够提出自己有价值的匹配组织发展的见解。这不是人力资源应该存在的状况。
  组织机构图如何设计,其实核心是看公司的业务价值链,把业务价值链进行三级拆分,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输入、输出,输入即需要哪个部门输入哪些信息,在本部门做何种加工,再输送到后面哪个环节等。同时,还要看公司目前出现的重大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由哪个部门承担等。
  最近,我在一家企业做顾问,在帮助他们梳理部门职责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即当一个新品上市后,市场部不知道应该找谁去要产品卖点说明,系统里没有录入新的SKU(最小品类单元),培训部门没有明确的新品培训教案,且不知道谁应该提供基础资料。
  大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找采购要资料、有的找研发要信息,但发现总是不顺畅。于是造成了一种更严重的现象,即新品上市后,各分公司都持观望态度,谁也不主动推。如果一个分公司用了没有问题后其他分公司才会应用。可是,这与公司的业务计划大相径庭!公司有明确的新品上市计划,并与经营指标挂钩,且做了很多新品推广的活动,却没有产生真正的效果。
  其实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在组织机构设计的时候,没有产品部门,只有研发部门。因此,研发部门只负责将产品研发出来,而产品上市过程中的一系列事宜,他认为和他无关,于是造成此种乱相的发生。更有甚者,产品退市的时候更是没有章法,致使公司积压了大量库存。那么,退市这个事情谁管呢?这个牵头的部门是谁呢?应当在产品研发前期就要有所统筹。其实组织机构的设计核心是为了贴合业务特性、并使整个组织的效率提升。
  岗位设置能否实现业务增值
  这个问题既老又新,很多HR在梳理岗位及岗位职责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做哪些事,但很少强调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做这些事的价值。于是,我在帮企业梳理岗位、岗位职责及编制的时候,会要求他们把每项职责都要有明确的绩效标准,这个标准不单是过程类指标或者模糊的指标,而要指向可称量的结果性的可量化指标。比如:每个岗位都会有一项职责是写制度,写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衡量?我认为是减少差错、提升效率。如果认为写了就完成任务了,一是写的员工没有成就感,仅是码字员;二是写的人不知为何而写,不知这个制度的价值是什么,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提升,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强调一个岗位设置的价值是什么。比如互联网营销的UI,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升点击率及获客率,而并非只是做个BUTTON(按钮)或做个浮飘等,尽管做出来了,但没有达到效率的提升,这个工作是没有价值的。
  再有,谈谈HR本身的角色。为什么会有BP的产生,这个岗位的设置也是因为能够实现业务增值,这个业务增值可能是间接的,但—定是有价值的。即可以让员工更能直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组织间产生黏性,甚至可以缩短融入企业的时间周期,不仅如此,还可以洞察到每个不同业务版块的特质,作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激励员工。
  所以,以后每个部门再新增人员和岗位的时候,你一定要问这样一句话:这个岗位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方面,我认为一定是要数据化及可量化的!
  以行为数据为依据改进绩效
  现在很多企业在做绩效考核,但考核结果不好的时候,如何帮助员工改善?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同时,有些行为无论如何培养教导都无法改变,其核心是在招聘的时候没有清晰的人才画像。这就是我们常用的倒逼法。
  暂且不谈人才画像,假设这个员工是可以提升与改善的,如何能够抓住根本,一招有效,其核心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要细化到行为上。比如:门店的销售人员之所以没能成单,核心是在客户来访一次以后,最迟24小时内进行回访,并明确客户目前存疑的点,予以说明。因为有数据统计表示,客户虽然很烦那些天天打电话、发信息的行为,但是你可以让客户记住你,当他的需求真实存在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你。
  于是,当我们发现员工业绩不好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要求其提升,而找不出合适的行为数据,以证明其问题时,则也不会有好的解决方案及效果。
  综上,如果HR们还停留在传统思维上,不了解企业的业务逻辑,不了解战略,而一味跟风似的“玩”专业,只能让HR们将这条康庄大道走成死胡同。我们常常抱怨老板和业务人员不懂HR,其实不然。我们存在认知的无知,而非专业的无知。
  责任编辑:庄文静
其他文献
保护企业家精神,重在鼓励创新精神  从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再到最高检出台这个新《通知》,看得出来,国家正在积极出台各种法规、措施,尽量保护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保护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如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愿望或口号,而正从“纸上”走进现实。
期刊
解决房地产的问题需要改革的思路,而不是调控的思路  201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了2018年的经济工作。请注意,在谈及房地产政策时,之前的描述是:“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如今已经变成“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从“加快研究”到“加快建设”,意味着长效机制历经多年的讨论研究进入到施工期,可以说中国的“二次房改”正式启动了。  第一次房改的成
期刊
2017年12月10日,中外管理商学院·泰山书院在济南;12月27日,中外管理商学院·大庆书院在大庆油田开放式报告厅,先后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揭牌仪式。这分别是中外管理商学院的第13家、14家地方书院。  《中外管理》杂志社副社长李翼在揭牌致辞中表示:中外管理商学院创办地方书院的初衷在于,把“管理来自实践,实践基于文化”的认知,进一步转化为扎实而果断的行动。中外管理商学院正在力求整合全国乃至世界最顶
期刊
贾跃亭的致命伤:观念里没有“诚信”二字  《彭剑锋:乐视坠入生态化概念的陷阱》2017年第12期  曾几何时,贾跃亭和他的乐视是投资者及媒体眼中的宠儿;转眼,贾跃亭和他的乐视乃至法拉第的未来,变成了投资者及媒体眼中的弃儿。而这一切,都发生在2017年一年之内,真是天上人间!  人们想知道的是:贾跃亭到底做错了什么?  据传,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罗伯特·士普·伍德鲁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有一
期刊
英媒 官方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建筑业情况改善  英媒称,据官方数字显示,由于建筑业增长显著,中国制造业2017年11月增速超出预期。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8,在“50”这一判断制造业增长-萎缩的临界点上方进一步攀升,并轻松超过了接受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们给出的中间预测值(51.4)。衡量产量情况的次一级指数在11月达到54.3,与上月相比,涨幅接
期刊
传统制造模式正在被颠覆。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和基于“人单合一”的体验经济平台,在中国的海尔率先落地,并有望形成国际标准指导全球工业转型。张瑞敏说,海尔—定要产生可以引领时代的发展模式  海尔一步步推进并复制成功的八个互联工厂,印证着其自身正在进行符合时代趋势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  海尔“智造”有什么独特之处?  海尔建设的互联工厂,不同于德国宝马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也不同于美国特斯拉的无人
期刊
2017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其伟大贡献之·就是肯定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催生出现代经济与现代文明(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  此前,人类的人均GDP增长都为零,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基本上是原地踏步,经济总规模的增长仅与人口规模增长有关,并无“人均GDP增长”这样的实质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正是始自宗教改革之后的“西方的兴起(经济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的术语)”。  然而,宗教
期刊
美国的减税方案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此时才发现人们对“税”的理解各有千秋。  税收的本质是什么?最流行的解读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在不同的解读中,“民”的含义大不相同。一个是“税”,一个是“民”,背后则是两个关键词:一曰轻重,二曰善恶。税轻未必善,税重未必恶。  “税”本应顺应市场  “税”是一个中性词,善恶轻重的关键在于是“赋”还是“负”。若言“赋”,望文生义就是“抢钱”,这是数千年
期刊
当更多的机器设备制造商选择在美国直接制造时,未来的国际制造业格局也许会发生深刻改变  “制造业复兴”(Manufacturing renaissance)是奥巴马执政时期就提出的口号,特朗普更是将“把制造业工作搬回美国”作为他的重要竞选口号。现在特朗普执政已快一年,美国的制造业虽然并不能说有实质性的回归和复兴,但对“制造业复兴”的信心—直在上涨。上涨的信心、执政层的政策支持、以及国际经济的稳健增长
期刊
这些小技巧,教你如何获取他人信任  来源:商业内幕  2017年12月4日作者:Shana Lebowitz  罗宾·德里克是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工作期间,他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之所欲,施之于人”。最近他出了一本书叫《信任密码》(The Code of Trust)。书中将人分为四类:直接任务导向型、间接任务导向型、直接人员导向型、间接人员导向型。还提到了用如下方法分别来对应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