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国内水轮发电机组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卧式、立式、贯流式三种机型,就三种机型而言,贯流式机组结构相对复杂,本文主要介绍贯流式机组在厂房桥机未形成前管型座安装的特殊吊装方法及调整工艺。
【关键词】
贯流式机组;管型座;特殊吊装;调整工艺。
中图分类号:TB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能源的不断增加,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在开发低水头水利资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灯光贯流式机组管型座相当于立式机组座环,为灯光贯流式机组的安装基础,同时管型座安装也属于预埋部分,与立式机组座环安装一样,安装工作量大,安装工期长,安装完成后土建单位砼回填、养护也需较长时间,因此,如能在主厂房桥机投运前保质完成管型座安装,将直接缩短机组安装工期,以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兴隆水利枢纽电站工程为例,主要介绍灯光贯流式机组在厂房桥机形成前管型座安装的特殊吊装方法和安装调整工艺,以供同行参考。
一、简介
电站单机容量为10.42MW,在灯泡贯流式机组中属中小型,机组设备管型座主要由内锥、外前锥、外后锥、下固定导叶接长部、上固定导叶接上部组成。其中内锥、外前锥、外后锥均分为四瓣到货,需进行现场组装、焊接以及各项数据测量调整工作。
二、吊装方案
电站现场施工情况为:尾水管已安装完成、进水口流道已浇筑完成、安装间工作面已形成、进场交通桥未形成。根据现场情况,我部拟定以下两种管型座特殊吊装就位方案。
1、在尾水流道、尾水管内使用工字钢铺设管型座拖运轨道,制作拖运小车及在进水侧布置10t卷扬机,使用25t汽车吊和尾水侧30t门机将管型座各分瓣翻身就位于拖运小车,由卷扬机将各分瓣拖运至尾水管进口侧平台处,再使用机坑上方所安装龙门吊进行管型座吊装就位工作。具体布置情况见简图1。
2、在安装间布置220t汽车吊,进行管型座吊装工作,但因进场交通桥未形成,需租赁300t吊车将220t吊车吊装至安装间工作面,具体工作为:土建单位安装间侧EL30层平台砂石回填,回填完成后两台汽车吊进场,使用350t汽车吊将220t汽车吊吊运至安装间尾水侧EL44.7层平台,350t吊车退场,再由220t汽车吊将管型座各分瓣导运至安装间EL44.7层,导运完成后220t吊车开入安装间吊装位置,进行管型座安装工作,据工期计算,管型座吊装完成后进厂交通桥已形成,220t汽车吊可通过交通桥退场,无需再使用350t汽车吊,其具体布置情况及施工工序见简图3。
综上两种方案比较,第一条投入材料多,工期较长,费用较低,但所投入的大量型钢在管型座安装完成后二次利用率低,會造成大量浪费现象,第二条投入材料最少、工期最短、但租凭两辆汽车吊费用颇高,最终结合施工难度及工期长短考虑,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一致认可采用了第二条吊装方案。
三、安装工艺
1、外后锥下半部分吊装就位。
外后锥分左右两部分,吊装前,应复测其地脚螺栓中心方位,如存在偏差,可进行加热调整处理至合格;依次吊入两瓣外后锥,进行螺栓把合,将外后锥下半部分直径调整设计值,进行内外临时加固,加固完成即可进行下固定导叶接长部吊装工作。
2、下固定导叶接长部吊装就位。
吊装前,将底部调整所用顶体调整至设计高程,进行吊装工作,吊装完成后布置全站仪、水准仪调整设备中心、高程、垂直度,把紧地脚栓即可进行内锥吊装工作。
3、内锥吊装就位。
内锥共分上下左右四部分,内锥下瓣吊装前,在下固定导叶接长部组合和内锥组合缝焊制导向用角钢,以保证内锥下瓣顺利就位,就位后吊车松钩至起吊重量为2~3吨,进行内锥下瓣调整,调整时以时刻注意起吊重量,内锥下瓣中心、高程、里程、及焊缝调整合格,在焊缝对称方向焊制骑马板对组合缝加固,在内锥下瓣左右侧进行加固,加固合格进行内锥左右瓣吊装工作,左右瓣吊装时,应仔细调整设备的垂直度,以保证吊入机坑后可顺利与下瓣组合,为此,我部在其前侧、内侧均布置线坠,吊装使用三点起吊,下侧两点使用10t葫芦加以辅助调整,将其垂直度调整后缓慢吊装至机坑,单瓣组装完成,应在其腰部加以辅助支撑;再依次吊入内锥上瓣、上固定导叶接长部进行组装即完成内锥组合工作。
4、外后锥上半部分吊装。
外后锥分左右两瓣,在安装场将其组装为整体,调整其直径至设计值并加固,即可进行吊装及与外后锥下半部分组装工作。
5、外前锥吊装
外前锥共分四瓣,主要工作为与导叶接长部的配割工作,配割可提前在安装场进行,配割时应仔细检查合各分瓣实际周长、标记点误差,现场实际安装尺寸,以保证设备配割尺寸的精准度。配割完成依次吊装即可。
四、主要调整方法
管型座安装调整我部严格按照GB8564-2003执行,按国标要求,管型座安装其主要数据控制为各法兰面的垂直度、圆度、里程、中心、高程,按传统调整方法,需在机坑上部架设平衡梁,挂钢琴线,使用内径千分尺进行垂直度及里侱偏差调整,而在本电站管型座安装调整中,我部结合公司其余类似电站调整经验,直接使用全站仪对管型座各法兰面的垂直度、圆度、里程、中心进行了调整,调整使用仪器为莱卡TC1202全站仪,经核算,该仪器各项精度满足管型座安装调整使用,为消除仪器各类误差,我部在仪器布置位置方面也作了相应研究,仪器布置位置应尽可能与机组中心线同心,为此,我部将全站仪布置于尾水管内,使用型钢在尾水管内焊接制作了仪器布置平台及测量人员操作平台(两者无干扰),使仪器各类误差达到最小化,以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即可靠性。
五、结束语
1、本次管型座吊装所使用特殊吊装方法的成功实践,取得了业主、监理单位一致好评,其施工简便,安全系数高,相对以往土办法拖运而言,直接减去了拖运过程种所投入的极大劳动力及材料消耗。
2、在本次管型座安装过程中,占用工期最长工序为管型座外锥法兰面垂直度、里程调整,其定位工具为等距管配支撑与调整螺母,因定位工具跨度较长,如等距管两端位置稍许偏斜,直接导致调整螺线卡死,进退两难,建议调整螺母改为可拆缷的螺旋千斤顶,可排除此问题。
3、本次管型座调整中特殊吊装方法与全站仪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望为以后类似环境下管型座安装积累一定经验。
国内水轮发电机组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卧式、立式、贯流式三种机型,就三种机型而言,贯流式机组结构相对复杂,本文主要介绍贯流式机组在厂房桥机未形成前管型座安装的特殊吊装方法及调整工艺。
【关键词】
贯流式机组;管型座;特殊吊装;调整工艺。
中图分类号:TB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能源的不断增加,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在开发低水头水利资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灯光贯流式机组管型座相当于立式机组座环,为灯光贯流式机组的安装基础,同时管型座安装也属于预埋部分,与立式机组座环安装一样,安装工作量大,安装工期长,安装完成后土建单位砼回填、养护也需较长时间,因此,如能在主厂房桥机投运前保质完成管型座安装,将直接缩短机组安装工期,以发挥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兴隆水利枢纽电站工程为例,主要介绍灯光贯流式机组在厂房桥机形成前管型座安装的特殊吊装方法和安装调整工艺,以供同行参考。
一、简介
电站单机容量为10.42MW,在灯泡贯流式机组中属中小型,机组设备管型座主要由内锥、外前锥、外后锥、下固定导叶接长部、上固定导叶接上部组成。其中内锥、外前锥、外后锥均分为四瓣到货,需进行现场组装、焊接以及各项数据测量调整工作。
二、吊装方案
电站现场施工情况为:尾水管已安装完成、进水口流道已浇筑完成、安装间工作面已形成、进场交通桥未形成。根据现场情况,我部拟定以下两种管型座特殊吊装就位方案。
1、在尾水流道、尾水管内使用工字钢铺设管型座拖运轨道,制作拖运小车及在进水侧布置10t卷扬机,使用25t汽车吊和尾水侧30t门机将管型座各分瓣翻身就位于拖运小车,由卷扬机将各分瓣拖运至尾水管进口侧平台处,再使用机坑上方所安装龙门吊进行管型座吊装就位工作。具体布置情况见简图1。
2、在安装间布置220t汽车吊,进行管型座吊装工作,但因进场交通桥未形成,需租赁300t吊车将220t吊车吊装至安装间工作面,具体工作为:土建单位安装间侧EL30层平台砂石回填,回填完成后两台汽车吊进场,使用350t汽车吊将220t汽车吊吊运至安装间尾水侧EL44.7层平台,350t吊车退场,再由220t汽车吊将管型座各分瓣导运至安装间EL44.7层,导运完成后220t吊车开入安装间吊装位置,进行管型座安装工作,据工期计算,管型座吊装完成后进厂交通桥已形成,220t汽车吊可通过交通桥退场,无需再使用350t汽车吊,其具体布置情况及施工工序见简图3。
综上两种方案比较,第一条投入材料多,工期较长,费用较低,但所投入的大量型钢在管型座安装完成后二次利用率低,會造成大量浪费现象,第二条投入材料最少、工期最短、但租凭两辆汽车吊费用颇高,最终结合施工难度及工期长短考虑,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一致认可采用了第二条吊装方案。
三、安装工艺
1、外后锥下半部分吊装就位。
外后锥分左右两部分,吊装前,应复测其地脚螺栓中心方位,如存在偏差,可进行加热调整处理至合格;依次吊入两瓣外后锥,进行螺栓把合,将外后锥下半部分直径调整设计值,进行内外临时加固,加固完成即可进行下固定导叶接长部吊装工作。
2、下固定导叶接长部吊装就位。
吊装前,将底部调整所用顶体调整至设计高程,进行吊装工作,吊装完成后布置全站仪、水准仪调整设备中心、高程、垂直度,把紧地脚栓即可进行内锥吊装工作。
3、内锥吊装就位。
内锥共分上下左右四部分,内锥下瓣吊装前,在下固定导叶接长部组合和内锥组合缝焊制导向用角钢,以保证内锥下瓣顺利就位,就位后吊车松钩至起吊重量为2~3吨,进行内锥下瓣调整,调整时以时刻注意起吊重量,内锥下瓣中心、高程、里程、及焊缝调整合格,在焊缝对称方向焊制骑马板对组合缝加固,在内锥下瓣左右侧进行加固,加固合格进行内锥左右瓣吊装工作,左右瓣吊装时,应仔细调整设备的垂直度,以保证吊入机坑后可顺利与下瓣组合,为此,我部在其前侧、内侧均布置线坠,吊装使用三点起吊,下侧两点使用10t葫芦加以辅助调整,将其垂直度调整后缓慢吊装至机坑,单瓣组装完成,应在其腰部加以辅助支撑;再依次吊入内锥上瓣、上固定导叶接长部进行组装即完成内锥组合工作。
4、外后锥上半部分吊装。
外后锥分左右两瓣,在安装场将其组装为整体,调整其直径至设计值并加固,即可进行吊装及与外后锥下半部分组装工作。
5、外前锥吊装
外前锥共分四瓣,主要工作为与导叶接长部的配割工作,配割可提前在安装场进行,配割时应仔细检查合各分瓣实际周长、标记点误差,现场实际安装尺寸,以保证设备配割尺寸的精准度。配割完成依次吊装即可。
四、主要调整方法
管型座安装调整我部严格按照GB8564-2003执行,按国标要求,管型座安装其主要数据控制为各法兰面的垂直度、圆度、里程、中心、高程,按传统调整方法,需在机坑上部架设平衡梁,挂钢琴线,使用内径千分尺进行垂直度及里侱偏差调整,而在本电站管型座安装调整中,我部结合公司其余类似电站调整经验,直接使用全站仪对管型座各法兰面的垂直度、圆度、里程、中心进行了调整,调整使用仪器为莱卡TC1202全站仪,经核算,该仪器各项精度满足管型座安装调整使用,为消除仪器各类误差,我部在仪器布置位置方面也作了相应研究,仪器布置位置应尽可能与机组中心线同心,为此,我部将全站仪布置于尾水管内,使用型钢在尾水管内焊接制作了仪器布置平台及测量人员操作平台(两者无干扰),使仪器各类误差达到最小化,以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即可靠性。
五、结束语
1、本次管型座吊装所使用特殊吊装方法的成功实践,取得了业主、监理单位一致好评,其施工简便,安全系数高,相对以往土办法拖运而言,直接减去了拖运过程种所投入的极大劳动力及材料消耗。
2、在本次管型座安装过程中,占用工期最长工序为管型座外锥法兰面垂直度、里程调整,其定位工具为等距管配支撑与调整螺母,因定位工具跨度较长,如等距管两端位置稍许偏斜,直接导致调整螺线卡死,进退两难,建议调整螺母改为可拆缷的螺旋千斤顶,可排除此问题。
3、本次管型座调整中特殊吊装方法与全站仪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望为以后类似环境下管型座安装积累一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