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告摄影中,曝光是相当重要的控制环节,但是广告摄影题材的多样,光源、拍摄场合的不断变化,即使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摄影师也往往难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对曝光作出准确估计。要获取准确的曝光,必须借助精确的测光系统,并要掌握好测光的原理、方法和技巧。
测光表的测光原理
其实,测光表的测光原理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测光表是以何为其测量基准的,只要明白这点,由测光表所测得的测光数值的意义就能自然而然地被理解。对各类测光表而言,它们的测光基准都是一样的,即都以反射率为 18%的灰作为测光的基准。测光表工作时,要看被摄体的反射率是否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十分准确了,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会得以真实地还原;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测光表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若直接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影调和色彩就会出现失真。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即使使用灵敏度和精确度很高的点测光表时也要常常对其测光数值进行修正的原因。
常用测光方法和技巧
根据光源的性质和照明状况,拍摄时被摄体的受光情况大致有三种:连续光、闪光和混合光。在这三种光照下,测光的方法和技巧是有所区别的。
1.连续光测光
连续光的最大特点是稳定及便于观察照明效果,因此,它的测光方法是最多的,主要有机位测光法、接近主体测光法、平均测光法、中性灰卡测光法、被摄体主调测光法、最亮点与最暗点测光法以及多点测光法等,其中,最为实用的是中性灰卡测光法和被摄体主调测光法。
中性灰卡测光法中性灰卡测光法是既简便又较为准确的测光法,它将反射率为18%的标准灰卡作为测光对象。用此法测光时,要尽量使中性灰卡靠近被摄体,并与之平行,灰卡正对照相机,与镜头光轴垂直,为避免灰卡反光,可将灰卡稍向前俯。中性灰卡测光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因对被摄体的测光部位选择不对而产生测光误差。
被摄体主调测光法当被摄体的亮部与暗部分布不匀、照明也不均匀时,测光就变得较难了,此时可采用被摄体主调测光法。被摄体主调测光法是对被摄体的主要局部作点测光的测光方法,它的操作较简便,测光的关键是选好被摄体的主调,即是以被摄体的亮部作为主调,还是以中间或暗部作为主调。被摄体主调测光法的优点是它能确保被摄体主调部分有良好的层次与细节表现。
2.闪光测光
闪光不同于连续光,它只是瞬间发光,因此,使用一般的连续光测光表是无法进行闪光测光的,要进行闪光测光,必须选择有闪光测光功能的测光表,并要将测光的状态置于“闪光测光”状态。测得的数值是闪光照明下反射率为18%的中性灰的曝光值。因此,如果被摄体的色调由明至暗分布均匀,明度范围又在胶片的宽容度之内,那么被摄体的中间调部分、亮部及暗部都能得到准确再现;而如果被摄体的整体色调倾向高调或低调,则都需要对测光数值进行修正。
3.混合光测光
混合光是指发光性质不同的光源混合使用。它在摄影中不大常用,首先是由于各光源的色温不同,会给被摄对象各区域色彩的准确还原带来困难;其次,性质不同的光源混合使用,尤其是连续光和闪光的混合使用,会给影像的曝光控制带来困难。
当连续光和闪光混合使用时,测光的主要技巧是:先根据设定的景深大小决定所需的光圈值,然后调节闪光灯的发光强度,并不断用闪光测光检测,直至闪光灯的发光强度满足此光圈值,最后改用连续光测光,测量出在此光圈值和连续光照明下曝光所需的快门速度值。
曝光修正
各种测光的方式不同,读数也各异,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准确曝光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那么,如何依据测光数值来确定准确的曝光值呢?如果直接按测光数值进行曝光,将出现怎样的曝光效果?
从测光表的工作原理知道,如果我们直接按反射光测量的数据进行曝光,那么画面将被还原成反射率为18%的灰色,也就是说,不管被摄体是白色、灰色或黑色,只要直接按测光数值曝光,拍摄结果都是反射率为18%的灰色。因此可知,只有反射率为18%的被摄体直接按测光数值曝光可以得到很好还原,而对其他白色或黑色的被摄体都需进行曝光修正。将白色曝光咸灰色,显然是曝光过少了;将黑色曝光 成灰色,显然是曝光过度了。因此,对白色物体曝光时需增加,而对黑色物体曝光时需减少。增加或减少的幅度视被摄体的黑白程度而定,一般地,曝光修正幅度在O.5-1.5EV值之间。
如果我们直接按入射光测量的数值进行曝光,由于测光表是以反射率为18%的灰色作为测光基准的,也即入射光测量的数值与对反射率为18%的灰色进行反射光测量所得的数值相同,因此,不管被摄体是白色、灰色或黑色,只要按入射光测量的数值进行曝光,其色调都能得到正确的还原。
确定正确曝光的其它因素
对于灰地毯上的灰猫这样的拍摄主题,似乎没有必要再进一步讨论曝光,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拍摄的主题往往多姿多彩,被摄体的受光状况也复杂多变,因此,在决定曝光时不仅只考虑测光数值的修正,而且要考虑到影像的反差及潜在反差的表现,因为,曝光对反差有一定的影响,它会起着加强或减弱反差效果的作用。在广告摄影中,确定曝光除了要合理地修正测光数值外,一般还应考虑胶片宽容度与被摄体亮度范围的关系以及印刷这两个因素。
1.胶片宽容度与被摄体亮度范围
胶片宽容度是胶片能正确记录被摄体亮度范围的能力。不同的胶片有着不同的宽容度,宽容度大的胶片记录的被摄体亮度范围就大,正确曝光的安全系数也大。因此,在确定曝光时,必须将胶片宽容度和被摄体的亮度范围一起考虑。
对黑白胶片而言,它的最大曝光宽容度是1:64的光比范围±2EV值,也即10EV值,能记录被摄体的亮度范围约为:1:1000。
对彩色反转片而言,它的最大曝光宽容度是1:64的光比范围±2/3EV值,也即71/3EV值,能记录被摄体的亮度范围约为:1:200。彩色负片的曝光宽容度比彩色反转片稍大。
胶片曝光宽容度的大小,除了与胶片的类型和冲洗状况有关外,还与被摄体的亮度范围有关。当被摄体亮度范围较小时,其曝光宽容度大,而当被摄体亮度范围较大时(如超过1:64),其曝光宽容度就不可避免地缩小,确定曝光量的精度就要提高许多。
因此,在实际拍摄中,若布光合理,被摄体亮度范围没有超出胶片曝光宽容度,那么就能得到真实的影像;但如果被摄体亮度范围很大,超出了胶片曝光宽容度,那么,无论采取怎样的曝光,影像的影调总会被压缩,而且层次也要受到损失。
2.印刷因素
在广告摄影中,摄影师总极力使拍摄的影像影调完美、层次丰富以获取客户的赞赏,但是,将这样的胶片拿去印刷,则结果常常令人失望,这主要是摄影师没有考虑印刷的因素所致。
从印刷技术来讲,一般品质的纸只能呈现3级亮度比(1: 8),铜版纸能呈现4级亮度比(1:16),理想的印刷也只能呈现5级亮度比(1:32),而彩色反转片却能呈现6级亮度比(1: 64)。因此,当一张呈现6级亮度比的反转片被印刷,至少要损失1级亮度比。这就是造成层次损失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期望印刷画面的效果与反转片本身效果一致,就必须在拍摄时通过布光控制好被摄体的亮度比,这个亮度比应控制在1:32以内。具体的操作可用点测光表直接测取被摄体亮部与暗部的亮度比值,但更可靠准确的做法是用胶片平面点测光测量影像亮度,将影像的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的 EV值差控制在5格以内。
测光表的测光原理
其实,测光表的测光原理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测光表是以何为其测量基准的,只要明白这点,由测光表所测得的测光数值的意义就能自然而然地被理解。对各类测光表而言,它们的测光基准都是一样的,即都以反射率为 18%的灰作为测光的基准。测光表工作时,要看被摄体的反射率是否为18%,如果反射率是18%,那它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十分准确了,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色彩和影调会得以真实地还原;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不是18%,那么测光表测量出来的数值就不准确,若直接按此数值曝光,被摄体的影调和色彩就会出现失真。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即使使用灵敏度和精确度很高的点测光表时也要常常对其测光数值进行修正的原因。
常用测光方法和技巧
根据光源的性质和照明状况,拍摄时被摄体的受光情况大致有三种:连续光、闪光和混合光。在这三种光照下,测光的方法和技巧是有所区别的。
1.连续光测光
连续光的最大特点是稳定及便于观察照明效果,因此,它的测光方法是最多的,主要有机位测光法、接近主体测光法、平均测光法、中性灰卡测光法、被摄体主调测光法、最亮点与最暗点测光法以及多点测光法等,其中,最为实用的是中性灰卡测光法和被摄体主调测光法。
中性灰卡测光法中性灰卡测光法是既简便又较为准确的测光法,它将反射率为18%的标准灰卡作为测光对象。用此法测光时,要尽量使中性灰卡靠近被摄体,并与之平行,灰卡正对照相机,与镜头光轴垂直,为避免灰卡反光,可将灰卡稍向前俯。中性灰卡测光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因对被摄体的测光部位选择不对而产生测光误差。
被摄体主调测光法当被摄体的亮部与暗部分布不匀、照明也不均匀时,测光就变得较难了,此时可采用被摄体主调测光法。被摄体主调测光法是对被摄体的主要局部作点测光的测光方法,它的操作较简便,测光的关键是选好被摄体的主调,即是以被摄体的亮部作为主调,还是以中间或暗部作为主调。被摄体主调测光法的优点是它能确保被摄体主调部分有良好的层次与细节表现。
2.闪光测光
闪光不同于连续光,它只是瞬间发光,因此,使用一般的连续光测光表是无法进行闪光测光的,要进行闪光测光,必须选择有闪光测光功能的测光表,并要将测光的状态置于“闪光测光”状态。测得的数值是闪光照明下反射率为18%的中性灰的曝光值。因此,如果被摄体的色调由明至暗分布均匀,明度范围又在胶片的宽容度之内,那么被摄体的中间调部分、亮部及暗部都能得到准确再现;而如果被摄体的整体色调倾向高调或低调,则都需要对测光数值进行修正。
3.混合光测光
混合光是指发光性质不同的光源混合使用。它在摄影中不大常用,首先是由于各光源的色温不同,会给被摄对象各区域色彩的准确还原带来困难;其次,性质不同的光源混合使用,尤其是连续光和闪光的混合使用,会给影像的曝光控制带来困难。
当连续光和闪光混合使用时,测光的主要技巧是:先根据设定的景深大小决定所需的光圈值,然后调节闪光灯的发光强度,并不断用闪光测光检测,直至闪光灯的发光强度满足此光圈值,最后改用连续光测光,测量出在此光圈值和连续光照明下曝光所需的快门速度值。
曝光修正
各种测光的方式不同,读数也各异,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准确曝光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那么,如何依据测光数值来确定准确的曝光值呢?如果直接按测光数值进行曝光,将出现怎样的曝光效果?
从测光表的工作原理知道,如果我们直接按反射光测量的数据进行曝光,那么画面将被还原成反射率为18%的灰色,也就是说,不管被摄体是白色、灰色或黑色,只要直接按测光数值曝光,拍摄结果都是反射率为18%的灰色。因此可知,只有反射率为18%的被摄体直接按测光数值曝光可以得到很好还原,而对其他白色或黑色的被摄体都需进行曝光修正。将白色曝光咸灰色,显然是曝光过少了;将黑色曝光 成灰色,显然是曝光过度了。因此,对白色物体曝光时需增加,而对黑色物体曝光时需减少。增加或减少的幅度视被摄体的黑白程度而定,一般地,曝光修正幅度在O.5-1.5EV值之间。
如果我们直接按入射光测量的数值进行曝光,由于测光表是以反射率为18%的灰色作为测光基准的,也即入射光测量的数值与对反射率为18%的灰色进行反射光测量所得的数值相同,因此,不管被摄体是白色、灰色或黑色,只要按入射光测量的数值进行曝光,其色调都能得到正确的还原。
确定正确曝光的其它因素
对于灰地毯上的灰猫这样的拍摄主题,似乎没有必要再进一步讨论曝光,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拍摄的主题往往多姿多彩,被摄体的受光状况也复杂多变,因此,在决定曝光时不仅只考虑测光数值的修正,而且要考虑到影像的反差及潜在反差的表现,因为,曝光对反差有一定的影响,它会起着加强或减弱反差效果的作用。在广告摄影中,确定曝光除了要合理地修正测光数值外,一般还应考虑胶片宽容度与被摄体亮度范围的关系以及印刷这两个因素。
1.胶片宽容度与被摄体亮度范围
胶片宽容度是胶片能正确记录被摄体亮度范围的能力。不同的胶片有着不同的宽容度,宽容度大的胶片记录的被摄体亮度范围就大,正确曝光的安全系数也大。因此,在确定曝光时,必须将胶片宽容度和被摄体的亮度范围一起考虑。
对黑白胶片而言,它的最大曝光宽容度是1:64的光比范围±2EV值,也即10EV值,能记录被摄体的亮度范围约为:1:1000。
对彩色反转片而言,它的最大曝光宽容度是1:64的光比范围±2/3EV值,也即71/3EV值,能记录被摄体的亮度范围约为:1:200。彩色负片的曝光宽容度比彩色反转片稍大。
胶片曝光宽容度的大小,除了与胶片的类型和冲洗状况有关外,还与被摄体的亮度范围有关。当被摄体亮度范围较小时,其曝光宽容度大,而当被摄体亮度范围较大时(如超过1:64),其曝光宽容度就不可避免地缩小,确定曝光量的精度就要提高许多。
因此,在实际拍摄中,若布光合理,被摄体亮度范围没有超出胶片曝光宽容度,那么就能得到真实的影像;但如果被摄体亮度范围很大,超出了胶片曝光宽容度,那么,无论采取怎样的曝光,影像的影调总会被压缩,而且层次也要受到损失。
2.印刷因素
在广告摄影中,摄影师总极力使拍摄的影像影调完美、层次丰富以获取客户的赞赏,但是,将这样的胶片拿去印刷,则结果常常令人失望,这主要是摄影师没有考虑印刷的因素所致。
从印刷技术来讲,一般品质的纸只能呈现3级亮度比(1: 8),铜版纸能呈现4级亮度比(1:16),理想的印刷也只能呈现5级亮度比(1:32),而彩色反转片却能呈现6级亮度比(1: 64)。因此,当一张呈现6级亮度比的反转片被印刷,至少要损失1级亮度比。这就是造成层次损失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期望印刷画面的效果与反转片本身效果一致,就必须在拍摄时通过布光控制好被摄体的亮度比,这个亮度比应控制在1:32以内。具体的操作可用点测光表直接测取被摄体亮部与暗部的亮度比值,但更可靠准确的做法是用胶片平面点测光测量影像亮度,将影像的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的 EV值差控制在5格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