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9月,首届中网在北京光彩体育场进行。那时,中网男女比赛还是不同期的,级别也都不高,再加上又是在工作日比赛,去现场看球的人并不多。
光彩球场不大,训练场和比赛场很近,经常会看到球员背着包去训练场,旁边保安也不多,球迷随时可以要个签名合影什么的。中央球场里的人也不多,有些人不知道怎么看球,比赛期间闪光灯在闪、还有人走动,也能听见手机在响,不合时宜的加油声,还有小孩子的哭闹声……乱就一个字。
我很小的时候就在电视里看过网球比赛,但一直没特别喜欢。1999年的澳网女单决赛,我一眼就喜欢上了瑞士公主辛吉斯,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开始喜欢网球。2005年底,辛吉斯宣布复出,很多辛迷一下子都复活了。大家经常一边聊天一边刷比分板,猜测她会不会来中网。我相信她会来的。
2007年中网,辛吉斯来了,我请了年假,准备从头追到尾。中网之前我们在群里讨论怎么能让辛吉斯在现场注意到我们,有提议举国旗的,有提议做文化衫的,我说看以前的大满贯大家要么举国旗要么举名字要么穿个文化衫,要是在中网我们也这么做肯定没新意,不如做个带照片的条幅,肯定醒目。大家一致同意,选择了辛吉斯当年美网一张仰头微笑的照片,条幅上写着“Forever Princess MartinaHingis(永远的公主辛吉斯)”。
2007年9月15日清晨,辛吉斯乘坐汉莎的LH720来到了北京,那天我去取条幅,错过了她下午的训练。第二天在11号球场,我终于看到了她的训练,听到周围的人在说:“这真的是辛吉斯么?真的是她么?她真的来北京了么?”大家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扒着铁丝网使劲往里挤。
训练时,辛吉斯看到条幅后很高兴,对着我们笑了一会儿。等到她比赛的时候,我们在看台上举着条幅给她加油,可拉风了,电视直播的时候给了我们好几次镜头。比赛结束后,中网的工作人员还借走了我们的条幅,在小辛的新闻发布会上举给她看。
第二轮,辛吉斯爆冷输给彭帅。比赛结束后,很多人围在球员休息室的出口。辛吉斯出来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失控了,几乎所有人都哭着喊她的名字。辛吉斯情绪不高,只是挥了挥手。我们以为那就是辛吉斯和我们说再见了。出乎意料的是,很快就听说中网组委会临时安排辛吉斯的签名会,签名会是在佳能的展台上,辛吉斯是站着签的,人很多,也很杂,不断有伪球迷在问哪个是辛吉斯。
为了多看她一会儿,签名结束后很多人都随着她一起走向球员休息室。有个女生边后退边给辛吉斯拍照,不小心摔倒了,辛吉斯赶紧弯腰去扶她,那个女孩子爬起来后,继续拍,小辛笑了。自此以后,中网好像再也没有举行过这么大型的签名会了。
2009年,中网搬到国家网球中心,赛事升级成皇冠赛,时间也改到国庆期间,来的球星也很多。那年,萨芬带着深情的祝福离开了中网赛场,小德在中网开启了不败模式,在法网上打败纳达尔的索德林受到了大家的欢迎,08年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德娃再次来到莲花球场参赛。
那年来看球的人多了许多,但像以前那样在比赛中随意走动说话的越来越少了。那时地铁还没修到国家网球中心,组委会提供了摆渡车,方便观众去赛场。这一年,中网公布了赛事主题歌《骄傲飞翔》,主题曲分为歌手版和球星版,这又是个创新,而且很中国。比赛期间,有点类似国歌节奏的歌手版《骄傲飞翔》天天唱响在莲花和映月。小德夺得男单冠军时,32郎(杨坤)和当天过生日的张靓颖还进行了现场演唱。“让梦想张开美丽翅膀,人生路通往内心渴望,无法阻挡,骄傲飞翔!”这应该是中网唯一的一次现场演出,不知中网十周年的时候会不会再来一次?
2010年中网最受关注的选手是沃兹,她首轮轮空,10月3日才到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沃兹说希望在北京登顶世界第一。赛前我们算了积分,只要她进入八强,她就会成为WTA历史上第20位世界第一。WTA也很看重这事,中网期间拍了很多沃兹训练和比赛的画面,还特意制作了一段视频:《A Day in the Life of CarolineWozniacki》。第三轮,沃兹不负众望击败科维托娃,成了新的世界第一。中网组委会特意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现场的大屏幕不停的跳动着NEW WORLD No.1。
后面在对阵伊万的比赛中,沃兹伤了膝盖。我旁边坐着的阿姨嘀咕说,沃兹昨天才成为世界第一,今天可千万别受伤退赛。全场观众都在给新任世界第一加油,希望她能继续比赛。好在伤并没什么太大问题,她顺利赢下了1/4决赛和半决赛。决赛那天下雨了,那时候钻石还没盖好,比赛只好推后到第二天进行。第二天晚上,在全场观众的助威下,沃兹三盘战胜兹沃娜列娃捧起了中网的“大火锅”,拿到了她的第一个皇冠赛冠军。
到了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中网终于有了本土超级明星,铺天盖地的人群涌入钻石球场,不堪重负的李娜爆出大冷,首轮负于尼库莱斯库。说到娜姐,我记得06年那会她在光彩训练的时候,很少有球迷去找她要签名,组委会也没有专门给她安排保安。2009年那会在莲花,李娜训练时球迷也很容易要到签名。但到了2011年,李娜的训练都安排进了钻石,没人能够进去看,别说签名了,除了比赛的时候,其他时间根本连人影都看不见了。
对于很多球迷来说,最幸福的并不是走进钻石球场,而是看自己喜欢的球员训练,顺便要个签名合影什么的。中网刚搬到国家网球中心的时候看训练还是不错的,可以在很近的距离看。2010年的时候训练场的栏杆被往外移出了铁丝网。到了2011年,栏杆再次往外移,而且改成了里外两层,中间隔一米,球员要么翻过来签名,要么只能把要签名的东西从铁丝网的小缝隙中塞来塞去,像海报、签名球之类的,就再也别想签了。离谱的是2012年,栏杆都快支到场边了,什么都看不清。其实,我们可以理解组委会的做法是想避免球迷挤着要签名时发生事故,但对球迷来说,这感觉像是在逛动物园……
在光彩时,中网的信息亭里只有一张打印的当日赛程表,只许看不许拿走。中网升级后,每天推出中网日报,观众每人可以领一份。上面有前一天的赛果和当日的赛程。这几年中网日报越做越好,内容多了,纸张质量也好了。每天去中网,我都会领一张中网日报回来收藏。不知道今年中网十周年的时候,日报会不会出个特别版典藏版之类的?期待能有个惊喜。
光彩球场不大,训练场和比赛场很近,经常会看到球员背着包去训练场,旁边保安也不多,球迷随时可以要个签名合影什么的。中央球场里的人也不多,有些人不知道怎么看球,比赛期间闪光灯在闪、还有人走动,也能听见手机在响,不合时宜的加油声,还有小孩子的哭闹声……乱就一个字。
我很小的时候就在电视里看过网球比赛,但一直没特别喜欢。1999年的澳网女单决赛,我一眼就喜欢上了瑞士公主辛吉斯,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开始喜欢网球。2005年底,辛吉斯宣布复出,很多辛迷一下子都复活了。大家经常一边聊天一边刷比分板,猜测她会不会来中网。我相信她会来的。
2007年中网,辛吉斯来了,我请了年假,准备从头追到尾。中网之前我们在群里讨论怎么能让辛吉斯在现场注意到我们,有提议举国旗的,有提议做文化衫的,我说看以前的大满贯大家要么举国旗要么举名字要么穿个文化衫,要是在中网我们也这么做肯定没新意,不如做个带照片的条幅,肯定醒目。大家一致同意,选择了辛吉斯当年美网一张仰头微笑的照片,条幅上写着“Forever Princess MartinaHingis(永远的公主辛吉斯)”。
2007年9月15日清晨,辛吉斯乘坐汉莎的LH720来到了北京,那天我去取条幅,错过了她下午的训练。第二天在11号球场,我终于看到了她的训练,听到周围的人在说:“这真的是辛吉斯么?真的是她么?她真的来北京了么?”大家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扒着铁丝网使劲往里挤。
训练时,辛吉斯看到条幅后很高兴,对着我们笑了一会儿。等到她比赛的时候,我们在看台上举着条幅给她加油,可拉风了,电视直播的时候给了我们好几次镜头。比赛结束后,中网的工作人员还借走了我们的条幅,在小辛的新闻发布会上举给她看。
第二轮,辛吉斯爆冷输给彭帅。比赛结束后,很多人围在球员休息室的出口。辛吉斯出来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失控了,几乎所有人都哭着喊她的名字。辛吉斯情绪不高,只是挥了挥手。我们以为那就是辛吉斯和我们说再见了。出乎意料的是,很快就听说中网组委会临时安排辛吉斯的签名会,签名会是在佳能的展台上,辛吉斯是站着签的,人很多,也很杂,不断有伪球迷在问哪个是辛吉斯。
为了多看她一会儿,签名结束后很多人都随着她一起走向球员休息室。有个女生边后退边给辛吉斯拍照,不小心摔倒了,辛吉斯赶紧弯腰去扶她,那个女孩子爬起来后,继续拍,小辛笑了。自此以后,中网好像再也没有举行过这么大型的签名会了。
2009年,中网搬到国家网球中心,赛事升级成皇冠赛,时间也改到国庆期间,来的球星也很多。那年,萨芬带着深情的祝福离开了中网赛场,小德在中网开启了不败模式,在法网上打败纳达尔的索德林受到了大家的欢迎,08年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德娃再次来到莲花球场参赛。
那年来看球的人多了许多,但像以前那样在比赛中随意走动说话的越来越少了。那时地铁还没修到国家网球中心,组委会提供了摆渡车,方便观众去赛场。这一年,中网公布了赛事主题歌《骄傲飞翔》,主题曲分为歌手版和球星版,这又是个创新,而且很中国。比赛期间,有点类似国歌节奏的歌手版《骄傲飞翔》天天唱响在莲花和映月。小德夺得男单冠军时,32郎(杨坤)和当天过生日的张靓颖还进行了现场演唱。“让梦想张开美丽翅膀,人生路通往内心渴望,无法阻挡,骄傲飞翔!”这应该是中网唯一的一次现场演出,不知中网十周年的时候会不会再来一次?
2010年中网最受关注的选手是沃兹,她首轮轮空,10月3日才到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沃兹说希望在北京登顶世界第一。赛前我们算了积分,只要她进入八强,她就会成为WTA历史上第20位世界第一。WTA也很看重这事,中网期间拍了很多沃兹训练和比赛的画面,还特意制作了一段视频:《A Day in the Life of CarolineWozniacki》。第三轮,沃兹不负众望击败科维托娃,成了新的世界第一。中网组委会特意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现场的大屏幕不停的跳动着NEW WORLD No.1。
后面在对阵伊万的比赛中,沃兹伤了膝盖。我旁边坐着的阿姨嘀咕说,沃兹昨天才成为世界第一,今天可千万别受伤退赛。全场观众都在给新任世界第一加油,希望她能继续比赛。好在伤并没什么太大问题,她顺利赢下了1/4决赛和半决赛。决赛那天下雨了,那时候钻石还没盖好,比赛只好推后到第二天进行。第二天晚上,在全场观众的助威下,沃兹三盘战胜兹沃娜列娃捧起了中网的“大火锅”,拿到了她的第一个皇冠赛冠军。
到了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中网终于有了本土超级明星,铺天盖地的人群涌入钻石球场,不堪重负的李娜爆出大冷,首轮负于尼库莱斯库。说到娜姐,我记得06年那会她在光彩训练的时候,很少有球迷去找她要签名,组委会也没有专门给她安排保安。2009年那会在莲花,李娜训练时球迷也很容易要到签名。但到了2011年,李娜的训练都安排进了钻石,没人能够进去看,别说签名了,除了比赛的时候,其他时间根本连人影都看不见了。
对于很多球迷来说,最幸福的并不是走进钻石球场,而是看自己喜欢的球员训练,顺便要个签名合影什么的。中网刚搬到国家网球中心的时候看训练还是不错的,可以在很近的距离看。2010年的时候训练场的栏杆被往外移出了铁丝网。到了2011年,栏杆再次往外移,而且改成了里外两层,中间隔一米,球员要么翻过来签名,要么只能把要签名的东西从铁丝网的小缝隙中塞来塞去,像海报、签名球之类的,就再也别想签了。离谱的是2012年,栏杆都快支到场边了,什么都看不清。其实,我们可以理解组委会的做法是想避免球迷挤着要签名时发生事故,但对球迷来说,这感觉像是在逛动物园……
在光彩时,中网的信息亭里只有一张打印的当日赛程表,只许看不许拿走。中网升级后,每天推出中网日报,观众每人可以领一份。上面有前一天的赛果和当日的赛程。这几年中网日报越做越好,内容多了,纸张质量也好了。每天去中网,我都会领一张中网日报回来收藏。不知道今年中网十周年的时候,日报会不会出个特别版典藏版之类的?期待能有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