杧果的邻居是海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晚抵达昌江,还没来得及去海边,武汉那里就宣布封城。想去海边,走上渔民的船头,看船舱里活蹦乱跳的海鱼,却被这场疫情吹皱了。既然不能去海边,那就看看海南省的昌江城吧。
  我们住的地方靠近马鞍山,本来就比较偏,疫情期间,居民宅居在家,街上更是不见人影。店铺大多关了门,只看见了几家烟酒店。边走边找,走到了昌江文化广场。这是昌江县政府为市民打造的休闲广场,规划得很漂亮。广场两侧栽种了高大的椰子树。椰子树下,错落出多姿多彩的热带花丛和绿色植物,为广场增添了许多春意。还有高大的罗马柱,江南的小桥流水,花间的休闲石阶……它们共同构成了昌江多元文化的盛景。来昌江的第二个晚上,沐浴海风,我曾来到这里散步。当时有很多人,都在广场上休闲着。锣鼓喧天,仅跳舞的队伍,就有好几支。但是此刻,偌大的广场上,除了灿烂的椰子树和三角梅,几乎看不到人。
  好不容易,在椰子树下,遇上了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正在甩胳膊和腿,没有戴口罩。我也没有口罩,与他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们告诉我,往右走,过一座桥,那儿有一家便利超市,通宵营业。老人看起来蛮亲切,我们聊了几句。他说,他是黑龙江人,早就住在这里了。我说,我从南昌来此过暖冬。这几天,大家似乎都有些忌讳从武汉来的。虽然我的老家是湖北,但在此刻,我也想保护自己,也不想无端地给他人造成惊恐。
  几天后,当昌江第一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出现的时候,我有些紧张。据昌江官方说,这一例患者是黑龙江人,60多岁,11月来昌江福原小区过冬的,現在,与他密切接触的人都已经隔离了。我立刻想到了广场上的那对老人。不会这么巧吧?又不敢说。一大家人,这万一要是呢?不想,也不敢想。天天站在长廊上,望着对面的福原小区,忐忑不安。物业很尽责,经常上门来量体温。趁此机会,我询问了第一例患者的情况。原来,福原小区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来此过冬的内地人,尤其是黑龙江人,还有武汉人。他们好像是商量好了集体来买房的。那位60多岁的老人是退休医生,刚从泰国旅游回来,回来就有些发热。对于这么多的武汉人,物业说,还好,这些武汉人都是好好的,没有一个人有问题。原来,虚惊一场,不是我遇上的那位老人。
  没有口罩,不能出门。好在门口有个长廊,可以站在长廊上,看马鞍山上的云雾和红霞,看山脚下一片片葱绿的杜果园,看路旁一排排的椰子树。风过,云过,雨也过。日子又过了几天,终于等来了顺丰送货。当一大包蓝色的口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立刻觉得土豪一样,生命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有了口罩,就有了出行的资本。母亲说,早晨空气好,你们可以到山脚下走走。昌江外来人口不多,控制得力,新冠肺炎只有几例,且都在治疗中。对于我们的出行,只要是戴了口罩,又经过测温枪的认真检查,没有问题,门卫还是会放行的。就像关在笼中的鸟儿,多日不见阳光,一经走出了小区,心都飞了起来。但是,还是很小心。迎面若是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或是和我们一样出来透气的人,我们都会拉开距离,倒也都相安。
  我们朝着马鞍山路走,这条路很宽,三车道,是个断头路。昌江是柞果生产基地,平日里,站在9楼的长廊上,一眼望去,马鞍岭下的柞果园像一片葱茏的绿海,断头路像一条被海轮犁出的海道,笔直地绵延,直至消失在柞果园的绿海中。
  第一次走到这条路,近看路两旁的柞果树。还是在2月初,杧果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有的才刚刚长了点儿果芽,密密麻麻,压在枝头上;更多的是已经长成似鹌鹑蛋大小,最大的有一拳之大。天色甚好,阳光灿烂,这些大大小小的忙果,都从主人布下的网眼里,争先恐后地往外长。如果不是因为青涩,还未长成,恐怕没有几个路人能够抵挡得了这些汁液饱满的柱果的诱惑。宅居十四天后,再次见到这些柞果,看见柞果们都裹上了一件件土黄色的外衣。正巧,有两个戴着口罩的果农,在给个儿大的柞果套袋子。问其原因,果农说,这样可以熟。后来,我们在市场上买了一个昌江柱果,名字很好听,叫大象牙柞。听名字就知道个儿头很大,放在手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金色的外皮透出成熟的香味。肉嫩汁香,口感细腻,是南昌的柞果不可比的。听人说,昌江一年四季都有柞果。这些被土黄色的袋子包裹着的柞果,应该很快就上市了吧。
  昌江隶属于热带气候,雨水丰沛,植物茂盛。走在这条路上,好像走进了热带雨林。蓝天白云之下,处处都是高大的树木,阔大的叶子,修长的枝叶和丰硕的果实,红的艳丽,黄的诱人,紫的高贵,绿的醉人。有点意外的是,这条断头路的两旁,居然有几家海鲜客栈,稀稀疏疏的,只有那一条条出没在绿草间的小路,以及若隐若现于椰子树下的休闲桌椅,为我们讲述着一个月前烟火与海鲜的故事。此刻,因为疫情,客栈都关闭了。我从那些静默在海岛阳光下的物品中,听出了淡然的守望。
  昌江三面临山,一面靠海。山林为之储蓄生命之水,大海为之供奉生养之路。可以说渔民何其多,海鲜何其多。因而,几家海鲜客栈的出现,原本也是在情理之中。自古以来,这里的土地并不肥沃,山林也并不丰厚,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吃海鲜,还能吃什么呢?
  自然有法,人生有度。昌江的人们安于祖先留下来的生活方式,将自己生存之道安于热带林木中,并且,让柞果与海鲜做了邻居,静静地相守岁月。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我在窗里坐着,它在窗外卧着。  那个斑鸠窝还是我帮它们搭起来的。几年前的春天,两只斑鸠在这个地方天天来来回回地衔树枝搭窝。无奈钢管太滑,树枝固定不了,刚把树挂放在那里就滑掉了,它们折腾了半个多月也没有搭成自己幸福的小窝。我就用一个纸盒子绑在不锈钢管上,给它们做了一个家,它们一直住到现在。这个窝给它们搭了好几年了,它们每年都在这里抚育下一代。它们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生气,每天它们都很早地叫我起床。  又
期刊
我是周六一早回到故乡的。时值初秋,周一和周三这里下了两场中雨,秋意又浓了一层,但秋收尚未开始,亲戚们还是颇有闲暇的,陪我叙谈一番。  我们去距村东头一里多地的马莲河走走。多少次,在梦中,它流淌的声音和体态都没改变,梦中我几次停下来,细听它藏在河底的心事。它和我一样在寻找,先看到高大之物,马在饮水,同时传来捣衣声,女人的臂膀在波纹中更加丰腴,摇曳着水和孩子的嬉闹。我湿漉漉地跑回家,另一个女人端出一碗
期刊
从上初中开始,我与村里两位同龄男孩儿就开始下田学干农活儿了。  当时苏南地区普及种“双季稻”,从立夏到立秋,要种早晚两熟水稻,农时短,工序多,抢收抢种任务相当繁重,尤其是必须抢在半个月之内把秧莳完,否则耽误了农时,会影响到水稻的收成。生产队长“老米”是全大队公认的莳秧高手,亲自给我们三人传授要领。他现身说法,一边莳秧一边讲解,教我们双脚怎么站位和移动,双手怎么掭秧和拈秧,以及如何控制秧苗行距和兜距
期刊
蔷薇,在人间最美的四月里,盛开得无比娇艳。伴着花香,我遇见了一群令我感动的同人,这份感动来自一场活动。  那天,一位熟识的编辑部老师,给我发来“小学语文教学”公众号的推文:“2019-2020年度全国小语‘十大名师’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我仔细地阅读了活动的各项细则,发现自己刚好符合条件。报不报?我犹豫不决,倘若报名,就必须再次经历“投票”。想起人生之路,每次遇到投票活动,总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拉
期刊
我所供职的监狱大院一隅,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园子不大,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在这戒备森严的高墙电网内倒也别有一番情调。屈指算来,监狱易址到这里也已经接近十年了。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和战友们从正月里就被封闭在这里,已在狱内连轴转了二十多个日夜,而上级下达的命令是必须工作到疫情结束,我和战友们方可回家休息。初知消息时,不解、烦躁,甚至躁动不安、坐卧不宁,心里做了无数次家与国、公与私的权衡、
期刊
1980年的疼痛,要从1979年夏天说起。  1979年夏天,生产队里买回来600只鸭子,说是要承包给三户人家养殖,队里人都以為是美差事,抢着要,队长分不下去,决定抓阄儿,由抓到阄儿的三户人家喂养,结果,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美差落到了我们家里,父亲抓到了阄儿。  父亲把200只鸭子领回了家,和母亲开始计划收成,除掉鸭子吃的粮食和承包款,以一只鸭子每年生产200个蛋计算,两年承包期满,家里会有不错的
期刊
初春的一天,恍惚中,与母亲相逢。她在和大妹妹讲话。  ……穿越时光的隧道,母亲44岁,肝病处于初期,脸色蜡黄,但身体还没有消瘦。我安慰她:“按照肝部病变过程,依次是脂肪肝、肝肿瘤、肝硬化、肝腹水的演变过程,我可以采取自然疗法肝胆排毒,医治好你的病。”  母亲没有和我搭话,也没有看我一眼,但我知道,她在耐心倾听我讲话,对于我提出的给她操作肝胆净化,她似懂非懂,但有信心,当然也有顾虑……忽然,耳畔传来
期刊
在我居住的楼房的北边,有一排平顶的储藏室,被前面五层的楼房遮挡,冬天的大部分时间是见不到阳光的。不知从何时起,别人家储藏室的房顶上,在靠近门口的房檐顶的地方长出了几株树。  一晃几年过去了,它们依然顽强地活着,安然地挺立着。我好奇那离地两米多高的房顶,是由砂石和水泥按照一定比例预制而成的,从哪里来的水分和养料呢?这几株树,不知它们是风吹来的还是鸟衔来的种子,在加盖的防水材料与房顶的罅隙中曲折地长出
期刊
打记事起,每到星期天就看到姐姐晒煤球。姐姐先从屋后河埂上挖来黄土,然后拿来一个破瓷盆,放上半盆煤,在煤里放适量的黄土(黄土起黏连作用),再加入适量的水,均匀地搅拌。黄土放得过量,煤球硬结不易烧透,不起火苗,造成浪费;黄土放量不足,煤块松散,不耐烧,依然造成浪费,所以,每次姐姐都会认真细心地去做。  姐姐每次都会在平整的地方晒煤球,她把搅拌好的煤浆用挖野菜的小铲子,一铲子一铲子大小均匀地晒在地上,株
期刊
至今我还记得那片大树,三五棵聚集在一起,每棵三人合抱才能抱住,枝叶茂盛、郁郁葱葱,因为离知青点不远,妈妈和我叫它们——知青树。  我也就九岁左右吧,每个星期天早上都要接受妈妈下达的任务——送好吃的到知青点给小王姐姐。小王姐姐是上海闸北人,十七八岁就下乡到我们家乡插队落户。刚开始就一人住在生产队里,妈妈心里割舍不下,就让家里大姐一直陪她,无论刮风下雨,就是穿雨衣戴斗笠大姐晚上都必须赶到。一直到三年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