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物理的思维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物理思维能力,简单说来就是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要提高物理思维能力,就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大功夫。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研究如何理解概念的方法,不断提高正确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是能力目标的重要内容。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要求:
  1.在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总是建立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基础上的,任何一个物理定律总是有它的实验基础或推导的依据,这是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根本。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更需要使学生了解其形成的具体的物理过程。例如,电压概念是在研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意义、电势概念等一系列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又如,电动势的概念的建立,必须以分析电源内部能量转化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特点,以及内外电路电压之和为不变量的实验分析为基础.这样才能较深刻地理解电动势概念的物理意义,并从而理解电动势在电路中引起电势变化方面的作用。再如,电场强度概念,是建立在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的,等等。总之,要使学生懂得,善于研究建立概念的物理过程和物理事实,是学习物理的重要能力。物理定律是在研究不同物理量之间的互相关系中建立的,每个物理定律都有其实验基础或推导依据。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是在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关系的牛顿第三定律,也是通过实验事实的概括而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则是在物理实验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获得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天文现象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论的方法而发现的。总之,使学生懂得分析定律建立的实验事实或推导依据,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能力。
  2.从物理量的定义式中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
  中学物理涉及的物理概念约有四百个,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反映客观物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如质点、机械运动、简谐振动、点电荷、干涉等;另一类是定量反映客观物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如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这类概念又常常叫做物理量。不管是定性概念还是定量概念,都必须正确理解它的定义,因为定义是对概念内涵的明确规定。对物理量来说,其定义可以用数学方法表达,其表达式又叫做定义式。一个物理量的定义式包括物理概念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概念的质是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量是指概念的数值定义。如果物理量是矢量,从定义式中还可以看出它的方向意义。例如,电场强度这个物理量就质的方面说,它表述了电场中某点的力的特性,是反映电场本身属性的物理量。再就量的方面说,实验证明,检验电荷受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因此可用单位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电场中某点的力的特性。所以,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向。理解了场强的定义式,就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把握了场强概念的全部物理意义。如果抓住了物理学各部分知识的物理量的定义式,就能很好地理解各部分知识的物理概念。因此,引导学生从物理量的定义式去理解物理概念,是对学生学会学习物理的一种能力培养。
  3.从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并通过区分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来加深理解物理概念的量化形成了物理量,各个有关联的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形成了物理定律、物理定理或原理。从定义式出发,可以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如果进一步从概念之间的关联上理解概念,就可以理解得更深刻。
  例如,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只能使我们从运动学角度了解加速度的意义,而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是什么?加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问题从定义式是无法得到解答的,只有从牛顿第二定律才能回答这些问题。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其公式a=F/m反映了加速度跟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由定律可知,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也就是说力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即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质量对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也有影响。由此可知,牛顿第二定律不但使我们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深化了,而且对力和质量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深化了。总之,把握住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或定理,对于加深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引导学生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4.从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过程中提高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有用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内容是丰富的,它至少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学习目标的确定,完成学习内容的方法,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以及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等等,而学会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也就是说学会读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物理教材是一种自然科学的论述文章,应该学会分析课文的逻辑结构,课文是怎样在叙述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以及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的,是怎样表达一个概念的定义的,又如何运用实例来论述这个定义的内涵的,还应该学会分析定律条文的物理意义。例如,楞次定律内容的表述,学生是不容易读懂的,其实抓住了表述中的两种物理现象及其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中一句话,“感生电流的磁场”表示了一种物理现象,另一句话“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是表明了另一种物理现象,这二者的关系,是前者阻碍后者,而不是“阻止”,感生电流的方向正是由这种关系来决定的。应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物理学上种种概念和定律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把课文真正读懂,才能切实培养起学会读书的自学能力。
  总之,注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概念和定律的形成或建立的物理根据,引导学生掌握从物理量的定义式以及相互关系中理解其物理意义的方法,并能从区分混淆的概念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的基本内容。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教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信息技术是从跟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可见,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数学教育发
期刊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决定他能否取得一定的成就和给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的极佳手段。作为小学的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
期刊
近年来,广大教育教研工作者,都在积极努力地探讨不断改进,尝试着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但纵观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学现状,仍令人担忧——很多教师还没有解脱“一言堂”和“封闭式”教学方法的桎梏。为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必须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开放式”课堂教学,即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打破陈旧的“封闭式”教学常规,废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彰显人文精神,树立合作观念,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期刊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
期刊
兴趣是认识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进行教育的有利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如果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就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厌烦失望,以致形成逆反心理,就会使学生对语文课学习产生情感上的定势。因此,语文课教师应当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兴趣于这门课程。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教学中穿插与教学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故事的基本
期刊
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等学校体育课是高等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
期刊
经历了多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今天的信息技术课程也步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提高学生总体信息素养。如何上好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笔者相信,信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可以养成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所以小学阶段老师如果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和  培养,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期刊
什么是自学习惯呢?它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自学习惯,则是指那些科学的、规范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强化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否则,就不能圆满完成培养自学能力的改革任务。根据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七种自学习惯。  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
期刊
在近几年的小语教学改革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有显著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开展此实验的做法和体会。  一、深化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1)解放儿童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