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孩子也不能当“私产”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是自己的,别人管不着。这样的思维,长期以来在很多国人心中,是理所当然。更何况,一些行为在做父母的看来,既不是打又不是骂,别人管得着吗?然而,珠海的一位爸爸和黄山的一位妈妈,却遭遇了“带孩子却被骂”的尴尬。
  黄山市的这位母亲,携5岁儿子去女澡堂洗澡,引来其他女浴客的质疑。交涉未果后,有人把这位母亲的裸背拍下传到网上。跟这位“男女不分”的母亲相比,珠海的陈先生更有点“无辜”。他带着3岁女儿坐公交车,只因在车上过度亲昵小宝贝,被他人拍下视频,冠以“猥亵幼女”的标题放到网上,招来巨大非议。之后陈先生不得不带着妻子去公安局澄清真相。这两起事件,看似偶然,却又高度雷同。家长们不得不反思,在公共场所,究竟该如何带孩子。
  孩子虽然来自父母,但又不是父母的“私产”。作为儿童,有其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权利;作为监护人,需要负起对孩子的公共责任。无论是带男童去女澡堂,还是在公交上对女童过度亲昵,实际上都有冒犯他人之嫌。不仅是冒犯其他女浴客或乘客的相关权利,更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遏制了他们的性别意识、公德意识的正常形成。很显然,在这两起事件里,为人父母者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
  在他们之前,也有不少类似甚至出格的案例:让孩子在街头和地铁随地便溺,甚至有人在高档餐厅里让孩子直接在饭桌上解手。这些行为不仅引起了在场者的严重心理不适,甚至还屡屡造成地域隔膜和反感。究其根本,这些父母既缺乏教育意识,又缺少规则意识,同时也是法治观念淡薄。
  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很多父母容易误以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产”,既可以不受限制地爱,也可以不受限制地罚。我国的虐待儿童案件发生率居高不下,与这种错误观念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法治意识的发展,直接的“虐儿”现象很容易引起公眾关注,原来那种“关起门打孩子别人管不着”的现象少了。但是,那些不涉及暴力,甚至本意也不是伤害孩子的行为,但实际上却构成孩子心理发育与损害公德的,也同样越来越容易进入公共视野。对一些父母来说,可能感觉是别人“多事”,但反躬自身,这难道不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吗?
  在过去的熟人社会,公众对孩子的照看,通常是借助邻居、熟人来完成,而在进入陌生人社会后,随着熟人身影的减少,公众对孩子的关照,就需要法律和围观者投入更多的监督。当社会的每一分子,都能够关注身边陌生孩子的利益,这才是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文明社会。当然,如何理解孩子的利益,需要公众与父母的有效对话与合作。在黄山和珠海事件里,采用偷拍的方式就非常不妥。用一种不文明去对抗另一种不文明,实际上就有“以暴制暴”的思维作怪,更何况涉及未成年儿童。作为旁观的公众,更需要注意监督的方法和方式,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既吓到了孩子,也会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样一些类似事件里,适时引入具有执法权的第三方,寻求法治渠道下的监督,往往比私下解决更有效。
  当然,制度本身的发展,也应当适应社会文明的进步,为法治介入的有效性、及时性提供有力保障。不能总是让救来的孤儿无处可去,对虐待孩子的父母无法可施……这就会让社会已经形成的对儿童权益的公共关切,在现实面前不断触壁,伤害人们对法治的信心。
  (摘自《华声》)
其他文献
当你走出教室,突然看到一个神奇的圣诞老人站在你面前,走过去,发现,原来竟是久未相见的爸爸!原来是爸爸装扮成圣诞老人来看望你了!那会是怎样的惊喜!在2013年的圣诞节当天,南京工业大学的大一女生杜慧颖就经历了这样的感动,见到“圣诞老爸”的时候,瞬间泪奔,周围的人也被这种浓浓的父爱感动。网友将照片发上微博,不少人被感动,并称这是“中国好爸爸”。  在国人的固有思维里,父爱无言,父爱如山,父亲多是不苟言
一天晚上,我问五岁的儿子长大了想当什么?他想了会儿,悄悄趴在我耳边说:“妈妈,我想当你WiFi。”  “WiFi是什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小怪兽吗?”  “对,哈哈,怪兽!”小家伙夸张地笑着,一脸认真,“上次咱们去住宾馆,你也在找呢。”  看到小家伙如此期待地看着我,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在他幼小的心中,应该并不知道WiFi是什么,但他肯定已感觉到了WiFi在妈妈心中的份量,感觉到了潜在的威胁。
【摘 要】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师生间互动中的话语沟通。互动沟通的加强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体位,在话语沟通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增进师生间的话语沟通。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师生互动的现状以及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的策略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话语沟通  0.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