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老子纪念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北大街北端,原址系洛阳祖师庙,始建于元末明初,原建筑包括戏楼、大门、照壁和前后殿等,现存前殿、大殿和东耳房等建筑。2006年3月,凭借其大殿内典型元代建筑风格的梁架结构,祖师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洛阳祖师庙经整体修缮后,改辟为洛阳老子纪念馆,馆区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老子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经馆方前期的筹备积累,现内设有“石碑展”和“民间道教文物展”。
洛阳老子纪念馆“民间道教文物展”集中陈列各类民间宗教信俗文物约200件(套),年代起于元,历明清两代,止于民国,题材兼具儒道二家,又以道家居多。随着社会的发展,道教信仰与民俗文化不断相互影响、相互杂糅,使得中国本土的民间神灵和特殊人物陆续纳入道教仙班。尤其元明清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因杂剧、小说等市民文化的兴盛而在社会上广为流播,其中的情节也演绎得更富感染力,这些都提升了道教信仰在民间特别是庶民阶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中下层民众对道教造像需要进而大大增加,道教神众以各自特有的形象,同时承载着广大信徒所赋予的丰富文化内涵,被纷纷供奉于道观庙宇与家院宅舍之中。
老子像(图1)
清代,高31厘米。中年人形象,面饰金箔,通体彩绘。老子侧骑于青牛之上。头戴五佛宝冠,面容圆润,眉目清秀,神态端庄慈祥。身着对开大氅,右手臂置于牛头颈之上,左手托方形经册放于左腹前,右腿盘坐牛背,左腿下垂,左足踏一如意,下承六边形须弥座。人物雕刻手法细腻,整体形象生动。汉代以后,老子被尊为道家始祖,从造像女性面貌与手足姿态的观音化以及头冠、如意和须弥座等多个佛教元素运用上,都充分反映出明清民间信俗显著的佛道合流现象。
蓝采和像(图2)
民国,高19厘米。少年形象,发绾双髻,面有稚气,眉目含笑。身体向左前微躬,穿宽袖长袍,双手托捧花篮于左胸前,左腿半抬,右腿单立于圆台之上。自晋代就有“八仙得道”之说,但八仙名目多有变动,直到明代通俗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问世并广泛流传,按书中的八仙名目才固定并沿用至今。道教神仙分为先天尊神和后天仙真,八仙作为凡人得道飞升成仙的代表,包括多种年龄段和社会身份,深受世俗百姓的认可与喜爱,成为民间信俗的重要内容。
何仙姑像(图3)
民国,高20.5厘米。中年妇女形象,脑后梳髻,双鬓饰花,颔首左向,面容圆润,微露笑意。身着云袖长衣,双手扶抱莲枝(局部残失)于右肩,正身立于云头。与蓝采和像相比较,其材质选择、雕刻技法、表情形态以及尺寸规格的相似程度,当同属一组八仙造像。
北岳大帝像(图4)
民国,高28.7厘米。中老年王者形象,通体金箔配以彩绘。头戴宝冠,面相庄严,长须至胸,身穿宽袖长襟袍,外套大氅、前胸系扣,左臂前屈、右手上抬作剑诀,左手托印于胸前,足套靴,端坐于台上,下设须弥坐。造像的形态和装饰都表现出其显赫地位。道教为五岳崇拜虚构的神灵,该造像征集于山西,推测为五岳大帝之一的北岳大帝形象。
范蠡像(图5)
明代,高31厘米。中年文官形象,头着无褶幞巾,丰额广颐,隆鼻微须,身姿壮硕,挺身正立,穿右祍长袍,腰束宽带,左手扶腰带,右手托一锭大元宝于前胸。足蹬靴。范蠡做官功成而不居,经商财聚而不守,后世供奉为商圣或文财神。
赵公明像(图6)
清代,高31.5厘米。中年武将形象,造像通体金箔配彩绘。头戴有翅乌冠,面相狰狞,瞪目浓须,全副戎甲,右手执鞭(残失)上扬,左手托一锭元宝于前胸,侧骑于黑虎背上,右腿屈抬,足蹬靴,右足踏住虎头,左足下垂。黑虎承于圆台之上。赵公明是道教虚构的神灵,明代以后被尊为正财神或武财神,广受民间崇敬。
禄神像(图7)
清代,高34厘米。富家长者形象,头戴平上帻,面相和善,神态雍容,长须垂胸,身着宽袖长袍端坐于靠背圆台之上。右手执一锭元宝,左手揽一童子于左膝。造像雕刻手法细腻,形象生动传神。禄神又称禄星,民间通常以“福禄寿三星”形象并称,系道教虚构神灵。
寿星像(图8)
清代,高55厘米。老翁形象。头颅长大,无发隆额,长眉大鼻,面含微笑,长须及胸,身较短,着宽袖长袍,左手拄杖,右手托桃,立于底板之上。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后被民间演变成仙人名称,成为长寿之神。
关羽像(图9)
明代,高80厘米。中年武将形象,通体施彩绘。头戴纶巾,凤目微睁,蚕眉倒立,表情凝重威严。身躯雄壮。左臂袍袖宽大,自然垂落,身披黄甲绿袍,左手托三缕长髯于胸前,右手垂
于腰后,身前右侧战袍下摆向上折起,露出黄色铠甲,足蹬皂靴,肃然伫立于方板。造像雕刻精细,袍服衣褶纹理流畅自然,表情逼真传神。唐宋以来,关羽信俗广泛流行于官民社会,成为儒释道三家共仰的重要神圣。
周仓像(图10)
明代,高53厘米。中年武將形象,通体施彩。头戴蓝盔,怒目拧眉,大鼻长须,内身穿蓝衣,两袖上挽至肘,露出小臂,左手下垂,右手侧抬呈执刀械(残失)状。胸前黄色铠甲外束红战裙,裙摆分左右撩起束于腰间,显露双小腿,双足蹬皂靴站立于台板之上。周仓系民间虚构的关羽副将,在关羽信俗中充当护法神之一。该造像取材于三国故事水淹七军中周仓挽起袖口裤脚的形象。 关平像(图11)
清代,高24.6厘米。青年武将形象,豪迈英武,通体彩绘。头戴幞帽,五官饱满。体态健硕,上身着红征袍,左手护于前胸,右手侧举,皆做执军械(残失)状,腰露狮蛮带,下着绿战裙,小臂小腿显露内穿铠甲,足蹬战靴,坐于圆台上。关平系民间虚构的关羽义子,在关羽信俗中充当护法神之一。
雷神像(图12)
明代,高33厘米。造像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雷神,局部稍残,面相已不清晰,只能辨认为中年武将形象。全身戎装,身姿挺拔,右手侧举做执物(残失)击打状,左臂做引物(残失)状护在前胸,足蹬战靴。下部分为基台,雷神坐于方形基台之上,台正面下侧浮雕一条游龙,龙首、龙尾分别被雷神双足踏住。雷神在汉代已形成固定的民间信俗神灵,是道教中施行雷法的役使神,能辨人间善恶,主持正义,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因雷声在天,而龙亦飞腾于天,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其身姿为执椎击打状。
龙王像(图13)
清代,高20.5厘米。龙首人身。头戴乌纱帽,眉眶粗壮,阔鼻厚唇,面目威严。全身着宽袖长袍,双手拢袖中于腹前。正身伫立于圆台之上。在中国民间认为,龙王主管水界,职掌兴云布雨,在除旱祈雨和防止火灾的习俗中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
马神像(图14)
清代,高28厘米。中年文官骑马形象,通体施彩绘,局部被烟火熏烧。人物头戴束发冠,除双目圆睁外,重点刻画了额头正中凸出的一只眼,阔鼻重须,神情庄严。身着锦袍侧骑于白马马鞍之上,马下承接圆形四足须弥座。马神全称“灵官马元帅”,俗称马王爷,系道教虚构的神明,以祈愿家中马畜平安为主,传说因长有三只眼,可对世间善恶明察秋毫。
和合二仙像(图15)
清代,高51厘米。木雕的主体是两个面相圆润的仙童,均身着右衽长袍,宽袖飘垂。一童直立,双手于前胸举一朵绽开的荷花花柄;一童单膝跪地,双手于前胸捧一篾盒,篾盒上雕一朵绽放的荷花。二人都头梳丫髻,面含笑意。造像的配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不规则形体的山石,其间生发出粗壮的松树主干,并向上生长,冲至上层两仙童背部,成为捧篾盒仙童的倚靠,篾盒上的荷花与松枝交织为一体。造像雕刻细致,神形俱佳。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主婚姻和合的喜神,有多种人物形象和故事版本。
山神像(图16)
清代,高19.5厘米。壮汉形象,通施彩绘。头顶三只犄角呈山形凸起,面绘绿彩,五官凸显,神情威严。肩披黄斗篷,身着绿长衣,腰系红带,双手抱握开山斧(残)柄端置于胸前,斧首杵地,双腿分开,赤双足伫立于圆台之上。山神是山岳人格化后护佑一方的神灵,其面目刻画加入了动物或鬼怪的元素。
送子娘娘像(图17)
清代,高60.8厘米。中年妇女形象,通体彩绘,局部金箔。头戴凤冠,面相饱满,五官秀美,目光安详,身着锦衣锦袍,双手托抱一孩童,立于圆板之上。造像体态柔美,衣纹流畅,尽显慈母形象。送子娘娘脱胎于佛教观音信仰,并被完全世俗化为生育神。
土地神像(图18)
清代,高29.8厘米。长者形象,头戴员外巾,面庞较胖,慈眉善目,长须下垂,身着宽袖长袍,腰束带,左手扶腰隐于袖中,右手抬于前胸,端坐于圆台之上。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汉代以后逐渐演化为民间地方的保护神信仰。
药王像(图19)
清代,高40.5厘米。造像可分三層,下层为八边形四足底座。中层为药王骑虎,药王为中年文官形象,面目和善,头戴幞巾,身着长袍,腰束带,足蹬靴,左脚下垂踏一葫芦,右腿侧屈于虎背之上,虎背前后两端各立一童子。上层为药王双手上举托起飞龙,镂空雕刻的飞龙(局部残失)穿行于云气之中。药王信仰源自神农传说,唐代以后,药王形象逐渐与孙思邈融合。
真武大帝像(图20)
明代,高27厘米。中年道士形象,披发,面相庄重,身着宽袖长袍,腰束带,左手掐剑诀护于身前,右手举剑(残失),左腿下垂,右腿侧屈,赤足,坐于方台之上。真武大帝源自四灵中的玄武信仰,明代因官方推崇而社会地位不断上升,成为道教的主要神灵。
灶王夫妇像(图21)
清代,高30.5厘米。老年夫妇形象。皆头戴帽身着长袍,双手相握于腹前,踞在圆台上。造像外形质朴,刀工粗犷简洁。灶神信仰可上溯到周代,司管饮食,唐宋以后演化为掌管家庭生活的重要神灵。
家仙像(图22)
明代,高39厘米。中年官宦形象,头戴元冠,五官端正,面容圆润和善,体态雍容。身着圆领长袍,端坐于圈椅中,双臂置于扶手上,左手中握有一笏。腰束带,袍襟下摆微露双履。椅腿下连圆形台板。家仙系民间的祖先神信仰在家庭单元中世俗化的表现。
张天师像(图23)
明代,高86厘米。长者道士形象,头戴上清冠,圆目长鼻,面相庄严,长须及胸。身罩宽袖长袍,内束腰带,端坐于方台。右手扶膝,左手持法器(残失)置于身前。衣褶自然下垂,腰带下摆居中垂至地面,下端透雕一回纹饰物。双足蹬云履。下有八边形须弥台。汉代张道陵因开创五斗米道而被后人尊为张天师。
洛阳老子纪念馆“民间道教文物展”所展木雕道教造像虽多出自民间工匠之手,却能匠心独运、造型迥异而无一雷同,或古朴率真,或生动传神,蕴含着民间艺人古朴隽永的审美情趣和真实自然的生活感悟,造就出不同神灵独有的形象特征。它们选材于常见的松柳樟榆等杂木,虽硬度较差,保存的完整性较金属造像逊色,但其制作成本以及失盗风险都大大降低,为更多的黎庶施以祈佑家庭平安、多子长寿、聚财驱疫等诸多信俗活动时所普遍制用,虽带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色彩,却是当时民众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反映,是研究当时社会民俗生活、宗教信仰和木雕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弥足珍贵的重要民俗文物。
(责任编辑:朱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