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文公称霸以后气势更盛,联合秦国出兵讨伐附属楚的郑国。郑国是如何将这次危机顺利度过的?请看本期《智退秦师》。
1.城濮一战以后,晋国成了霸主,气势更盛。公元前631年,晋文公率领九国诸侯的军队,出兵讨伐已依附楚国的许国。郑文公也跟着一起去。
2.一路上,郑文公再三考虑,觉得应该和有亲戚关系的楚国恢复邦交,留个后路。上卿叔詹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听文公说出自己的心事,摇着手连声说:“使不得!”郑文公却当作耳边风,理也不理。
3.晋文公伐许胜利,班师回国,在途中听说郑文公中途折回,还暗地里写信和楚国通好,不禁大怒。
4.晋文公对赵衰说:“当初我们在外流亡的时候,曹、卫、郑三国对我们一点礼貌也没有。曹、卫已经受到惩罚,郑仇还没有报。我回去非踏平郑国不可!”赵衰却婉言劝阻。
5.晋文公听了赵衰的话,暂且将怒气压下。两年以后,文公又要会合秦等诸侯去伐郑。
6.晋文公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郑国来,暗地里拿定主意,将来要扶助郑文公的庶弟——公子兰当郑国的国君。
7.郑文公慌了手脚,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叔詹说:“秦、晋合兵,声势很大。要是派一舌辩之士去劝秦国退兵,单剩下晋军就好对付了。”郑文公问:“派谁去呢?”
8.晋将佚之狐说:“考城人烛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文公再问:“他可以当此重任吗?”叔詹点点头,郑文公忙派人去请烛武上朝。
9.烛武行了拜见礼。郑文公对他说:“现在国家有难,我想请你出城去见秦伯,劝他退兵。老先生能辛苦一趟吗?”烛武道:“我才疏学浅,少壮时不能立点功劳,如今老了,更不中用了。”
10.郑文公歉疚地说:“我没能及早重用你,现在局势危急了才找你帮忙,都是我的过错。可是郑国亡了,对你也不利啊!现封你为亚卿,请老先生一行。”
11.烛武领了命,趁着夜色向秦营走去。秦兵见是个老头,也不去为难他,可就是不让他进去。烛武便大哭起来。
12.秦穆公听到了,就吩咐卫兵把烛武带进来,问他在外痛哭所为何事。烛武抹去眼泪,回道:“我哭郑国快要亡国了!”穆公奇怪起来。
13.烛武道:“我还替秦国哭呢!”穆公生气了:“秦国有什么可哭的?”烛武不慌不忙说:“秦、晋合兵,如果郑亡而有益于秦,老臣自然无话可说。可是按现在形势看,贵国得不到丝毫好处。”
14.穆公听他说得有理,静心听着。烛武继续说:“你帮晋惠公即位,又卖粮食救济晋国的灾荒,可晋国又有什么报答的呢?这且不说,今日晋灭郑,明天谁能保证它不会侵犯贵国呢?”
15.秦穆公听了,不住地点头道:“你说的话对!说得对!”百里奚在一旁提醒穆公:“他显然在离间秦、晋。主公不能上当!”烛武继续说:“要是贵国能答应我们讲和,敝国就弃楚降秦。”穆公大喜,便和他歃血为盟。
16.穆公还派了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副将,率领两千人马留在郑国,帮助驻防。他自己带着大军悄悄回国,却没通知晋军。
17.消息传到晋营,文公大怒。当下分出一半兵马,来到新郑东门外,继续攻郑。
18.郑文公刚松了一口气,又紧张起来,对烛武道:“幸亏你把秦兵说退了,可是晋军仍在攻城,怎么办呢?”
19.烛武沉吟了一会,说:“听说公子兰很得晋侯的信任。如果我们派人迎他回国,向晋求和,我想晋侯一定会答应的。”
20.于是大臣石申父到了晋营,拜见文公,代郑伯赔不是,并表示愿意迎接公子兰回去,让他监督郑伯。晋文公冷笑道:“你们用计说退了秦军,现在求和,莫不是又在弄缓兵之计?”
21.文公继续说:“要和可以,必须依我两件事。”石申父问是哪两件。文公说:“第一,立公子兰为太子;第二,交出谋臣叔詹来。你们能做到,才表示你们有求和的诚心。”
22.石申父回去请示后,叔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大家都流着眼泪把他送出城,让石申父陪着他到晋营去。
23.石申父到了晋营,回复文公,说郑伯两件事都答应了,并把叔詹带来听候处置。晋侯非常高兴,忙派狐偃回国请公子兰来。
24.文公大声对着叔詹喝道:“你是郑国大臣,却让你的国君失礼于宾客,这是一罪。众诸侯定有盟约,共扶王室,郑国却中途变卦,私通楚国,这是二罪!”说罢,喝叫军士预备油锅,打算烹死他。
25.叔詹说:“今君侯怪罪于我,寡君知我无辜,本不肯相遣,是我自请就诛,以免一城危难。像我这样尽心为国,临难不避,可算仁智勇俱全。有这样的臣子,看来根据晋国的法律是应该烹杀的了!”
26.叔詹说到激昂处,转身向前急走几步,抓住鼎耳,对着晋臣道:“从今以后,你们这些忠心耿耿,跟随晋君的臣子应当以我为戒。”
27.一席话说得文公毛骨悚然,急忙叫人把叔詹拉住,赞叹道:“我只不过试试你,你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仁义之士!”
28.过了十多天,狐偃陪同公子兰来了。文公向他说明原委,并叫叔詹、石申父和他见面。
29.郑文公立公子兰为世子后,晋文公过了几天才率兵回国。从此秦、晋之间就有了仇隙。
30.秦将杞子见晋国送公子兰归郑,立为世子,便恨恨地对逢孙、杨孙说:“我们给郑国守卫,防晋兵来犯,郑文公却降服了晋国,我们在这里住下去,还有什么功劳呢?”
31.周襄王二十五年,郑文公死了,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杞子等三将更加无礼。杞子和逢孙、杨孙商量:“我们屯扎在外,没有回国的日子,不如劝主上悄悄地派兵前来袭击。”
32.正商议的时候,又听到晋文公死了的消息,三人都高兴得拍着额头说:“这是天助我们成事啊!”马上派心腹回秦国去送信。
33.秦穆公看罢信,就跟蹇叔和百里奚商议。两位老臣都说秦国离郑千里之外,前去袭击,并不能够占领它的土地,只不过贪它的俘物罢了;况且千里行兵,岂能掩人耳目。
34.穆公板起脸说:“我三次帮助晋国立主,天下没人不知道我的威名。只因晋侯在城濮打败了楚国,才将霸主的地位让给他。现在晋侯已经死了,天下还有谁敢和秦国抗争的?”
35.大军出发的那天,蹇叔和百里奚直送他们到东门外。两人大哭道:“痛心啊,痛心,我看着你们出去,却见不到你们活着回来啦!”
36.白乙丙见父亲哭得伤心,心里很乱,打算辞掉职务不去了。蹇叔却又阻挡道:“我们父子俩在秦位高禄重,为国尽忠而死,是分内的事。你不能不去。”说着,递给儿子一封密信。
37.白乙丙接过密信,辞别父亲,和孟明视等率领大军出发。秦军走了一天,孟明视记起白乙丙有他父亲的一封密信,以为是什么锦囊妙计,便要求一看。
38.白乙丙拆开信来,上面只有几行字:此去郑不足怕,可怕者晋。崤山地险,切宜谨慎。
39.秦师到了滑国境内,恰巧郑国有一商人,名叫弦高,这天他和人合伙赶了数百头牛到洛阳去卖,遇到从秦国回来的老朋友蹇他,两人在酒馆相叙。
40.两人饮了几杯,闲谈了一阵,弦高问起秦国最近有什么事。蹇他道:“你是郑国人,可以告诉你,秦王派了三员大将来袭击郑国。”
41.弦高听了大吃一惊,暗中寻思道:郑国是我的祖国,万一被秦军袭破,我还有什么脸面到故乡去?他连忙向蹇他告别。
42.出了酒馆,弦高心生一计,打算挑选一批肥牛,假托是郑穆公的命令,去犒赏秦师,使秦师知道郑国已经得悉了他们出兵的事;同时派人回郑国报信,要他们速作准备。
43.来到滑国延津地方,恰好遇见秦军前哨,弦高挡在路中间,扬手高叫:“郑国有使臣在此,愿求一见。”
44.孟明视吃了一惊,郑国已经有人候在这里,想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既然有使臣到来,且看他的来意怎样。便命哨兵,领郑前来相见。
45.弦高到了车前,孟明视下车和他相见。弦高行了礼,说:“听说三位将军要来敝国,寡军不胜感激,特送来肥牛二十头。”
46.孟明视说:“怎么没有国书呢?”弦高没有料到这一问,他却随机应变道:“贵军十二月出发,行军神速。寡君怕耽误时间来不及迎候,便口授小臣前来请罪。”
47.孟明视派人收了牛,自己附着弦高的耳朵,轻轻地说:“秦王派我出兵,是为了滑国,怎么敢到郑国来呢?”
48.孟明视改变了计划,传令队伍停止前进,然后趁势袭击了滑国。弦高和伙计急忙赶回郑国去。
49.弦高和伙计赶到郑国时,见了郑穆公,把秦将袭郑、已经到滑地的事说了一遍。
50.郑穆公有些将信将疑,马上派人到北门去打探秦国守将的动静。只见杞子、逢孙、杨孙和军士们正在收拾车乘,整顿马匹兵器,准备行动。
51.派去的人回来报告,郑穆公大惊。和烛武商量后,便用车子装了丝绸,由烛武带着前往北门。
52.烛武见了杞子、逢孙、杨孙,命人把车子里的丝绸捧上去,说:“你们驻在敝国很久了,因为供给你们的缘故,园里的畜类都杀完了,没有什么好送你们。”
53.杞子听了大惊,暗想:现在密谋已经泄露,秦军来而无功,郑国呆不下去了,秦国也回不去了。
54.于是,杞子瞒着逢孙、杨孙,当日带着自己的随从悄悄地逃奔齐国了。后来逢孙和杨孙也逃到宋国了。
55.弦高回到京城后,郑穆公便派他做军尉。从此郑国安定了很长时间,没有受到外来的欺侮。
1.城濮一战以后,晋国成了霸主,气势更盛。公元前631年,晋文公率领九国诸侯的军队,出兵讨伐已依附楚国的许国。郑文公也跟着一起去。
2.一路上,郑文公再三考虑,觉得应该和有亲戚关系的楚国恢复邦交,留个后路。上卿叔詹是个很有见识的人,听文公说出自己的心事,摇着手连声说:“使不得!”郑文公却当作耳边风,理也不理。
3.晋文公伐许胜利,班师回国,在途中听说郑文公中途折回,还暗地里写信和楚国通好,不禁大怒。
4.晋文公对赵衰说:“当初我们在外流亡的时候,曹、卫、郑三国对我们一点礼貌也没有。曹、卫已经受到惩罚,郑仇还没有报。我回去非踏平郑国不可!”赵衰却婉言劝阻。
5.晋文公听了赵衰的话,暂且将怒气压下。两年以后,文公又要会合秦等诸侯去伐郑。
6.晋文公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郑国来,暗地里拿定主意,将来要扶助郑文公的庶弟——公子兰当郑国的国君。
7.郑文公慌了手脚,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叔詹说:“秦、晋合兵,声势很大。要是派一舌辩之士去劝秦国退兵,单剩下晋军就好对付了。”郑文公问:“派谁去呢?”
8.晋将佚之狐说:“考城人烛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文公再问:“他可以当此重任吗?”叔詹点点头,郑文公忙派人去请烛武上朝。
9.烛武行了拜见礼。郑文公对他说:“现在国家有难,我想请你出城去见秦伯,劝他退兵。老先生能辛苦一趟吗?”烛武道:“我才疏学浅,少壮时不能立点功劳,如今老了,更不中用了。”
10.郑文公歉疚地说:“我没能及早重用你,现在局势危急了才找你帮忙,都是我的过错。可是郑国亡了,对你也不利啊!现封你为亚卿,请老先生一行。”
11.烛武领了命,趁着夜色向秦营走去。秦兵见是个老头,也不去为难他,可就是不让他进去。烛武便大哭起来。
12.秦穆公听到了,就吩咐卫兵把烛武带进来,问他在外痛哭所为何事。烛武抹去眼泪,回道:“我哭郑国快要亡国了!”穆公奇怪起来。
13.烛武道:“我还替秦国哭呢!”穆公生气了:“秦国有什么可哭的?”烛武不慌不忙说:“秦、晋合兵,如果郑亡而有益于秦,老臣自然无话可说。可是按现在形势看,贵国得不到丝毫好处。”
14.穆公听他说得有理,静心听着。烛武继续说:“你帮晋惠公即位,又卖粮食救济晋国的灾荒,可晋国又有什么报答的呢?这且不说,今日晋灭郑,明天谁能保证它不会侵犯贵国呢?”
15.秦穆公听了,不住地点头道:“你说的话对!说得对!”百里奚在一旁提醒穆公:“他显然在离间秦、晋。主公不能上当!”烛武继续说:“要是贵国能答应我们讲和,敝国就弃楚降秦。”穆公大喜,便和他歃血为盟。
16.穆公还派了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副将,率领两千人马留在郑国,帮助驻防。他自己带着大军悄悄回国,却没通知晋军。
17.消息传到晋营,文公大怒。当下分出一半兵马,来到新郑东门外,继续攻郑。
18.郑文公刚松了一口气,又紧张起来,对烛武道:“幸亏你把秦兵说退了,可是晋军仍在攻城,怎么办呢?”
19.烛武沉吟了一会,说:“听说公子兰很得晋侯的信任。如果我们派人迎他回国,向晋求和,我想晋侯一定会答应的。”
20.于是大臣石申父到了晋营,拜见文公,代郑伯赔不是,并表示愿意迎接公子兰回去,让他监督郑伯。晋文公冷笑道:“你们用计说退了秦军,现在求和,莫不是又在弄缓兵之计?”
21.文公继续说:“要和可以,必须依我两件事。”石申父问是哪两件。文公说:“第一,立公子兰为太子;第二,交出谋臣叔詹来。你们能做到,才表示你们有求和的诚心。”
22.石申父回去请示后,叔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大家都流着眼泪把他送出城,让石申父陪着他到晋营去。
23.石申父到了晋营,回复文公,说郑伯两件事都答应了,并把叔詹带来听候处置。晋侯非常高兴,忙派狐偃回国请公子兰来。
24.文公大声对着叔詹喝道:“你是郑国大臣,却让你的国君失礼于宾客,这是一罪。众诸侯定有盟约,共扶王室,郑国却中途变卦,私通楚国,这是二罪!”说罢,喝叫军士预备油锅,打算烹死他。
25.叔詹说:“今君侯怪罪于我,寡君知我无辜,本不肯相遣,是我自请就诛,以免一城危难。像我这样尽心为国,临难不避,可算仁智勇俱全。有这样的臣子,看来根据晋国的法律是应该烹杀的了!”
26.叔詹说到激昂处,转身向前急走几步,抓住鼎耳,对着晋臣道:“从今以后,你们这些忠心耿耿,跟随晋君的臣子应当以我为戒。”
27.一席话说得文公毛骨悚然,急忙叫人把叔詹拉住,赞叹道:“我只不过试试你,你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仁义之士!”
28.过了十多天,狐偃陪同公子兰来了。文公向他说明原委,并叫叔詹、石申父和他见面。
29.郑文公立公子兰为世子后,晋文公过了几天才率兵回国。从此秦、晋之间就有了仇隙。
30.秦将杞子见晋国送公子兰归郑,立为世子,便恨恨地对逢孙、杨孙说:“我们给郑国守卫,防晋兵来犯,郑文公却降服了晋国,我们在这里住下去,还有什么功劳呢?”
31.周襄王二十五年,郑文公死了,公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杞子等三将更加无礼。杞子和逢孙、杨孙商量:“我们屯扎在外,没有回国的日子,不如劝主上悄悄地派兵前来袭击。”
32.正商议的时候,又听到晋文公死了的消息,三人都高兴得拍着额头说:“这是天助我们成事啊!”马上派心腹回秦国去送信。
33.秦穆公看罢信,就跟蹇叔和百里奚商议。两位老臣都说秦国离郑千里之外,前去袭击,并不能够占领它的土地,只不过贪它的俘物罢了;况且千里行兵,岂能掩人耳目。
34.穆公板起脸说:“我三次帮助晋国立主,天下没人不知道我的威名。只因晋侯在城濮打败了楚国,才将霸主的地位让给他。现在晋侯已经死了,天下还有谁敢和秦国抗争的?”
35.大军出发的那天,蹇叔和百里奚直送他们到东门外。两人大哭道:“痛心啊,痛心,我看着你们出去,却见不到你们活着回来啦!”
36.白乙丙见父亲哭得伤心,心里很乱,打算辞掉职务不去了。蹇叔却又阻挡道:“我们父子俩在秦位高禄重,为国尽忠而死,是分内的事。你不能不去。”说着,递给儿子一封密信。
37.白乙丙接过密信,辞别父亲,和孟明视等率领大军出发。秦军走了一天,孟明视记起白乙丙有他父亲的一封密信,以为是什么锦囊妙计,便要求一看。
38.白乙丙拆开信来,上面只有几行字:此去郑不足怕,可怕者晋。崤山地险,切宜谨慎。
39.秦师到了滑国境内,恰巧郑国有一商人,名叫弦高,这天他和人合伙赶了数百头牛到洛阳去卖,遇到从秦国回来的老朋友蹇他,两人在酒馆相叙。
40.两人饮了几杯,闲谈了一阵,弦高问起秦国最近有什么事。蹇他道:“你是郑国人,可以告诉你,秦王派了三员大将来袭击郑国。”
41.弦高听了大吃一惊,暗中寻思道:郑国是我的祖国,万一被秦军袭破,我还有什么脸面到故乡去?他连忙向蹇他告别。
42.出了酒馆,弦高心生一计,打算挑选一批肥牛,假托是郑穆公的命令,去犒赏秦师,使秦师知道郑国已经得悉了他们出兵的事;同时派人回郑国报信,要他们速作准备。
43.来到滑国延津地方,恰好遇见秦军前哨,弦高挡在路中间,扬手高叫:“郑国有使臣在此,愿求一见。”
44.孟明视吃了一惊,郑国已经有人候在这里,想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既然有使臣到来,且看他的来意怎样。便命哨兵,领郑前来相见。
45.弦高到了车前,孟明视下车和他相见。弦高行了礼,说:“听说三位将军要来敝国,寡军不胜感激,特送来肥牛二十头。”
46.孟明视说:“怎么没有国书呢?”弦高没有料到这一问,他却随机应变道:“贵军十二月出发,行军神速。寡君怕耽误时间来不及迎候,便口授小臣前来请罪。”
47.孟明视派人收了牛,自己附着弦高的耳朵,轻轻地说:“秦王派我出兵,是为了滑国,怎么敢到郑国来呢?”
48.孟明视改变了计划,传令队伍停止前进,然后趁势袭击了滑国。弦高和伙计急忙赶回郑国去。
49.弦高和伙计赶到郑国时,见了郑穆公,把秦将袭郑、已经到滑地的事说了一遍。
50.郑穆公有些将信将疑,马上派人到北门去打探秦国守将的动静。只见杞子、逢孙、杨孙和军士们正在收拾车乘,整顿马匹兵器,准备行动。
51.派去的人回来报告,郑穆公大惊。和烛武商量后,便用车子装了丝绸,由烛武带着前往北门。
52.烛武见了杞子、逢孙、杨孙,命人把车子里的丝绸捧上去,说:“你们驻在敝国很久了,因为供给你们的缘故,园里的畜类都杀完了,没有什么好送你们。”
53.杞子听了大惊,暗想:现在密谋已经泄露,秦军来而无功,郑国呆不下去了,秦国也回不去了。
54.于是,杞子瞒着逢孙、杨孙,当日带着自己的随从悄悄地逃奔齐国了。后来逢孙和杨孙也逃到宋国了。
55.弦高回到京城后,郑穆公便派他做军尉。从此郑国安定了很长时间,没有受到外来的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