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诊断已进入了普及应用阶段,CT诊断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临床检查程序,替代或部分替代了某些创伤性检查方法,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但是CT只是一种诊断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会导致误诊漏诊,本文仅对CT诊断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rn1 机器分辨率rn 由于CT所显示的是断面解剖图像,其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X线图像,但也有其限度,且不同机器之间也有差异,目前高档CT机大约可分辨0.2%~0.3%密度差。因此,当病变的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差<0.2%时,则不能显示病灶,例如,等密度的脑肿瘤、轻度脑水肿平扫容易漏诊,在一组病例研究中CT对外伤性非出血性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敏感性仅为17.7%,而MRI为93%,对脑干损伤CT敏感性为9.1%,而MRI为81.8%[1]。由于CT的空间分辨率低于普通X线。因此,<5mm脑内病变(如腔隙性脑梗死)往往不易被发现,<2mm的肺内小转移结节普通CT不能被发现2]。位于后颅窝的小脑及脑干病变(尤其是脑梗死)由于周围颅骨结构的干扰也容易被漏诊。rn2 技术因素rn2.1 窗技术应用不当 窗技术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的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及窗位。欲显示某一组织结构的细节时,应选择合适的窗宽与窗位,以获得最佳显示。窗技术应用不当是CT误诊的一个常见原因,例如,肝癌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密度差较小,必须用窄窗宽80 Hu~150 Hu,甚至40 Hu的窗宽才能显示病变,如果用常规腹部窗宽150 Hu~250 Hu则出现漏诊[3]。检查副鼻窦病变时,应用3000 Hu窗宽技术,能清晰地显示轻微的粘膜增厚,而普通窗宽400 Hu则不能显示粘膜增厚。有人发现[4]在诊断少量硬膜下出血时,用常规窗宽窗位易漏诊,而用120 Hu窗宽、60 Hu窗位能很好的显示病变。rn2.2 平扫与增强扫描应用不当 肝脏与胰腺等实质性器官的等密度病灶,单纯用平扫易漏诊。CT平扫检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仅为50%~67%[5],造影增强增加了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而增加了病灶的检出率。Alpen等[6]报告肝脏增强扫描发现的病灶中有20%平扫阴性,在一组报告中[7]使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使肝脏病变的检出率提高10%~15%;某些原发性肝癌及来自乳腺、甲状腺、肾脏的肝转移癌的肝脏病灶在增强后变为等密度。因此,对于肝脏检查,人们推荐的方法是:先做平扫,然后做增强扫描。rn2.3 扫描层厚 检查后颅窝(如:小脑、脑干)病变时,应用5mm薄层扫描,如仍采用10mm层厚常规扫描,由于颅骨的干扰,极易将微小病灶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