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效是指教学的实际效益,提高计算教学实效,是指教师在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探究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以最好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大的发展。提高计算教学实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疑境、趣境、奇境等,以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考;引起认知冲突,挑战创新思维;对学习新知进行适度铺垫,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下面是我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时的片段实录。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会算账,这节课老师要来验证一下。学校体育组的老师要去买一些体育用品,请大家来帮老师算算账好吗?
  生:(充满激情地)好!
  (出示信息)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帮老师算出什么?
  生:我能帮老师算出买2个足球要84元,列式为42×2=84(元)。
  (出示信息)
  
  师:你能列出竖式算算老师买篮球要多少钱吗?
  生:56×3=158(元)。
  (一名学生上台板演竖式计算,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出示信息)
  
  师:老师还要买跳绳,请你再算算买跳绳需要的钱。
  生:12×20=24(根)。
  出示信息:
  
  师:你能帮老师算算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吗?
  生:(疑惑)算不出来,因为不知道要买几副羽毛球拍。
  师:老师告诉你要买12副,请你列出计算买12副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的算式。
  生:23×12=?
  师:这种类型的算式你原来算过吗?
  生:没有。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解决这类算式的计算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帮老师算账”的学习活动符合儿童乐于助人,喜欢显示自己本领的心理特点,容易吸引学生乐意参与。而且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知识来源于生活和学习计算知识的价值,由于是帮助老师“算账”促使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学习活动,学生算得非常慎重,生怕算错了账给老师造成损失,有效克服了学生在计算中常有的浮躁心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明确算理算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影响的学习几乎不存在。计算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很多后继知识都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尤其是一些计算法则、公式、原理、定律等,比较适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哈佛大学伯顿教授指出:“每位学生都应当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允许他进行长久的尝试。”因此,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足够多的思维空间,得到广泛的体验和感受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教师创设“帮老师算账”的情境,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同时,有效地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了知识铺垫和心理铺垫。这时通过让学生尝试练习:23×12=?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可谓水到渠成,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中弄清算理,掌握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学生讨论,进行适度的引导、点拨,是提高探究实效的保证。一般而言,当学生概念不清时,应及时组织学生辨析;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应点拨指明方向;当学生归纳算理、算法,概括总结规律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引导。特别注意无论是点拨还是引导,教师都应把握好“度”,力求做到“点拨而不硬拉,引导而不代替”。
  如,学生汇报完23×12的笔算方法后,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掌握算法。针对学生所列竖式:
  
  教师适度引导:“46”是怎样得到的?表示买什么的钱?(课件动态演示23乘12的个位上2的笔算过程)怎样对位?“23”是怎样得到的?表示买什么的钱?(课件动态演示23乘12十位上的1的笔算过程)为什么3要写在十位上?2应写在哪一位上?“23”表示23个什么,实际价值是多少钱?“276元”表示买几副羽毛球拍的钱?当学生弄清算理后,让学生做第二次尝试练习:
  
  学生完成第二次尝试练习之后,教师再次让学生思考乘的顺序,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理由。让学生表述:先算第二个因数(竖式下面那个)的什么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竖式上面那个)的什么位上的数,积的末位写在什么位上;再算第二个因数的什么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什么位上的数,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位上。最后完整说出31×12的笔算过程。这样,不但使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还让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层次,有利于学生完善新的认知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克服以往计算教学中只重视计算结果,忽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抽象概括的灌输式教法,另一方面避免目前许多计算教学课“重算理探究,轻算法提炼”的弊端,让学生既理解算理,又能将算法进行压缩和省略,使其变得容易操作,并概括为计算法则,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科学练习,提高计算技能技巧
  
  练习在计算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安排练习,才能让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算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及时解决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计算技能技巧。科学练习一是注重练习设计的针对性。练习应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点进行设计,尤其是对学生理解上的疑点和计算中的难点,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计算技能。二是凸显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练习设计应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会到熟到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悟出计算规律和法则,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境界。三是突出练习设计的多样性。小学生学习计算常常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枯燥的、单调的、数目大的、无情节的练习,不容易引起兴趣,计算时往往表现出心烦、急躁、易错的特点。因此,突出练习设计的多样性、趣味性,才能提高练习的实效。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中,练习设计如下。
  1.尝试练习。
  学校沐浴室1天大约用水12方,照这样计算,8月份要用水多少方?
  订正时出示下式,让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特别是第一个因数12乘第二个因数31的十位“3”所得积的书写位置。
  
  本题主要是针对学生计算时会混淆计算顺序或写错部分积的位置这一情况而设计的。在完成尝试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概括计算法则,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2.基本练习。
  (1)“摘苹果”游戏:出示三张苹果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一个算式。即, 如果谁做对了,就将苹果图片奖给谁。
  (2)当小老师(收集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让学生找出每道题分别错在哪里并改正)。
  
  3.拓展练习。
  学校决定从五、六年级(每个年级六个班)每班选16名同学组建“迎奥运”文艺表演队,请你帮老师算算一共要选出多少名同学参加表演?
  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熟练地完成,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作好的铺垫。
  上述练习设计,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注重夯实基础,具有层次性、延展性,突出实用性,彰显实效性。
  
  作者单位
  沾益县水桥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多的是数学精神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唯有铭记这些,才能使人终生受用。    一、打开文化之门,挖掘数学瑰宝    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在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七巧板的流传,圆周率的得出,指南针的发明,“高斯的故事”等数学瑰宝,以及《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传世之作都是
期刊
我校一位数学教师先后两次教学“认识东南西北”(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内容),现对这两次教学进行对比分析。    试讲课(第一轮)教学简录    一、在联想中导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太阳从哪里升起吗?(东方)用你的手指一指。谁能把这个“东”字贴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学生将卡片贴在教室墙上。)  师:太阳从哪里落下去?(西边)谁能把这个“西”字贴在太阳落下的地方?  (学生将卡片贴在教
期刊
经专家学者精选到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是精品,是文质兼美,充满灵性的文章。无论是诗歌、散文、故事、寓言,还是说明文、科学小品,读之,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升华、生命的体验、道德的净化、灵魂的提升,甚至受到科学的严谨、逻辑的缜密、思维的灵动、艺术的陶冶的教育,还能激起学生由读而思、而写、而说,这一切都源于文章的灵性。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文章的“灵性”,每天重复着旧的同一个模式:不论低年
期刊
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    (一)    课始,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情境图,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游乐园。教师顺势引导:“这幅图就在同学们课本的第2和第3页(蝴蝶页),请同学们打开书,像学语文课那样,给它分成几个部分,并分别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一阵静思之后,大多数学生有了答案:可分为四个部分:看木偶戏、买面包、玩跷跷板和丢沙包。“  单元情境
期刊
教材:《伸出我们的双手》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一话题围绕本组课文“关爱与奉献”的专题而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进入二年级下
期刊
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然是一个突出的课题。我认为,数学学习强调以思维训练为重点,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动手、动脑,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切实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是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所在。  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请观察大屏幕上各种生活用品的形状:洗发水、小桶、杯子、电池、化妆品等(12种)。说说:这些常见的物品有什么共
期刊
我喜欢课间看孩子们在铺满阳光的操场上疯跑,他们的笑脸如花儿自由绽放,笑声把快乐拉得很远很远……  上课的铃音(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却无法把淘气的孩子心甘情愿地召回。那些刚刚开放的自由,那些零乱的快乐,那些无边的向往和模糊的憧憬,全被乐声打碎在操场。  教室为什么那么四四方方?教室里的课桌为什么那么四四方方?课桌的排列为什么那么四四方方?老师的板书为什么那么四四方方?从硬性摆设到软性制度,从行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许多教师在学生自由阅读时总是表现出不规范的行为举动,如长时间地或坐或站立在讲台上,低头看书,看着学生发愣等等,这些举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教师上课的形象,甚至影响学生自由阅读的效果。那么,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时,教师应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要随时保持敏锐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小音乐家扬科》一课,这位教师布置学生自由阅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  教学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  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  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字吗
期刊
胡弼成在《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教”和“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但不是两个过程。学生的“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之一面;教师是教育实践的实施者之一,其永远处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我们没必要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否认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行为者,二者共同构成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教育过程的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