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崇高 展现悖谬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洱新作《你在哪》,站在极其特殊的胎儿视角,冷静的观察着与母体相悖的外部世界。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完成了对某些崇高历史概念的消解,并展现了人类社会生存的荒诞与悖谬。
  关键词:消解;崇高;悖谬;意涵
  李洱是当代文坛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你不能把他归入任何流派。他的小说很注重形式,发表在2009年第11期《山花》上的《你在哪》更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全面创新,以一种“新的知识类型的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你在哪》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尚未出生胎儿的视角展示外部的世界,通过胎儿对外部世界的厌恶以致拒绝出生,表达了现实世界的丑恶和人性的异化。小说甚至缺乏基本的情节和主题,“故事并不重要,它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故事的认识”。[2]小说中也没有哪个人物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一个个符号。但在这些符号的背后,作家对日常生活的形而上思考,无疑给作品带来丰富的意涵,对崇高的消解与对生存悖谬画面的刻画,正是这些意涵的核心。
  一、消解崇高
  小说通过内部/胎儿的视角对外部/成人世界进行观察,同时又通过“我”(胎儿)对内部世界进行表现。换句话说,腹中的胎儿“我”既是内部世界的主角,又是外部世界的观察者和讲述者。作品首先出场的是“我”的母亲,她联系着两个世界,既是与外部世界交流地直接交往者,又是跟内部世界发生冲突的对立者。作家把这样一个矛盾的焦点放在首先与读者的眼球接触之处,无疑具有自己独到之思考。一方面,“她”没有结婚,身边却不乏异性,身体化为生财的工具,传统上把性与婚姻/爱情联系起来的观念被彻底颠覆,妻子的角色也被作家轻易的消解。在她身上看不出婚姻/爱情的圣洁与伟大,有的只是与男人动物似的交媾。另一方面,她频繁流产,不愿去生孩子;即便怀上双胞胎,也毅然决然要再次把孩子流掉,直到孩子可以被卖到马戏团,带来不菲的收入,她才决定把孩子暂时留下来。小说对母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在这里“母亲”已经变成一个符号,消逝在历史深处,作家以明暗两色的映衬完成了对母亲形象的消解。
  小说的另一个外部人物是哲学家。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他的工作和生活并不“高级”:每天研究的除了酸腐无用的教条,就是与女人做爱。如果说前者是知识分子在当代普遍沦为知识机器的说明,后者则是知识分子从“人”到“兽”蜕变的佐证。在一个思想匮乏的时代,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扩充自己的欲望去填补头脑的空白。哲学家关注的不是哲学命题,而是女人的身体,这是作家艺术的表达,也是对现实沉重的思考。“他经常在我们家走过来踱过去,就像咬着自己尾巴转圈的狗”。如果仅仅通过语言的刻薄来达到批判消解的目的,这不算高明。李洱的高明之处在于不经意间在文本中穿插的哲学词语,像“草蛇灰线”贯穿故事的始终。作家把高雅的哲学式话语与肮脏龌龊的背景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一起,对高深的学术、高雅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以及高贵的爱情进行了无情的消解和辛辣的嘲讽。
  二、展现悖谬
  小说不仅消解了崇高,对日常生活美学进行建构,在文本中还展现了生存和生活的悖谬。作家在我们面前铺开的,是现实版的中国社会,世俗、丑陋,却真实无比。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像鲁迅一样,把一把尖刀插进中国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插入自己的内心,在生存和生活的悖谬中不动声色地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文中的哲学家,在大学教书,但走出课堂的他,是个嗜色成瘾的嫖客。两种截然相悖的身份在哲学家身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如果说哲学家/嫖客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分裂的身份表征,那么他死前的演讲则是言/行冲突的客观证明。他从未思考过生死,给学生演讲的题目却是“我们如何学会生?我们如何学会死?”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在去外地讲学的路上,哲学家乘坐的车子翻了。他没有死在讲台上,而是在车下变成了一堆肉泥,更没有一个学生的注视。哲学家虽然知道“人在经验领域是一种可以由此及彼的特殊动物”,但他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思考过现实生活事件发生的复杂性和偶然性,预料结果不等于现实结果。哲学家的死亡既是作家对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批判,同时也展示了知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困境和悖谬。李洱是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在讽刺知识分子的同时,也把解剖刀指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如果我对他们(知识分子)有嘲讽,有批判,那么这嘲讽、批判首先是针对我自己的。”[3]
  三、结束语
  与《阿Q正传》一样,这篇小说对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不仅“表现的深切”,表达的“格式也非常特别”。[4]238从不同的视角解读这篇小说,会读出若干种意涵,但种种不同的背后,消解崇高,展现悖谬应该是共同的指向。小说蕴含的思想超乎我们的时代,再过若干年读这篇作品,人们也许才会真正读懂其中的深刻与伟大。
  参考文献:
  [1]李洱.你在哪[J].山花,2009(11).
  [2]李洱,梁鸿.“日常生活”的诗学命名与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2008(3):54-68.
  [3]李洱.自序,夜游图书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4]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以“句酷批改网”为写作教学媒介,探讨基于AES系统的大学英语写作的反馈,主要回答“句酷批改网”在线反馈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学生期待的反馈,以及教师对AES系统反馈的态度和看法。  关键词:句酷批改网;大学英语写作;反馈  反馈是读者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以便帮助作者更加准确的表达他们的观点,更加轻松地和他人交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AES系统的大学英语写作的反馈,回答“句酷批改网”提
期刊
摘要:谈到美国的族裔作家,莱斯利·玛蒙·西尔科是必不可少的。她的《典仪》自1977年出版以来,就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内外学者在对西尔科《典仪》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集中在精神创伤的治疗、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回归、印第安文化身份的重构、生态意蕴的解读、印第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对小说叙事视角的探究。本文将聚焦于小说主人公塔尤的回归之路上所经历与印第安神话的关联,解读印第安
期刊
摘要:成功并非易事,经历27年的准备的成功更让我们敬佩,这就是安迪.杜佛尼,永远精神自由,满怀希望,内心坚定头脑冷静,勇敢无畏。像极了一朵太阳花永远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关键词:精神自由;满怀希望;头脑冷静;勇敢无畏;内心坚定  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这是一部可以给把勇气给需要勇气的人的电影。  一直在想为什么到最后的最后,27年后安迪.杜佛尼依然可以成功。因为安迪虽身陷牢狱但却:精神自由,
期刊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和任何人恋爱的。”平缓反复悠长的叙述中,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她在咖啡厅等男友夏的到来,她要向夏揭示她遗容化妆师的职业,她知道这个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她想她已经看到夏踏进这个地方时魂飞魄散的样子了。一个特殊的职业,世俗偏见的眼光,朋友的疏离,姑母的沉默,一切预兆看起来那么顺理成章,指向最后的结局。  第一人称自白中,读者淹没在女主人公的思绪中。她是沉
期刊
摘要:声音是很微妙的存在。它和图像的组合让世界更加立体和真实。在以多媒体为基础的动画艺术中,声音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而声音的种类也很多,理性的,感性的,随意的,刻意的,不期然的,突然爆发的等等这些声音有如一个个具像化的符号,与影视画面交织缠绕着,这种微妙的感觉和前两者的同步与和谐便是这篇文章所要探求的。  关键词:声音;声音分镜;配音;暗示效应  一、影视的声音  最初电影本是无声的,当有声电影
期刊
摘要:電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十分经典的电影,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影片故事内涵都让人深深被其折服。文章主要从影片所讽刺的法律体制的混乱、希望与自由的信仰、救赎者的人物形象三个层面对影片主题进行解析,深刻体会电影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主题;救赎  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 《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影片将故事的重点放在男主人公安迪的遭遇之上。银行家安迪因被谋
期刊
摘要:通过对石评梅散文的阅读,作者体会了其散文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品读了她作为五四时代精英的文化品格,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以情感人;文辞绚烂;时代精英  石评梅,一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应该忽略而终究被忽略了的名字。她是20世纪20年代继冰心、冯沅君之后,与庐隐齐名的女作家,作为一个文学多面手活跃于新文学的星空,她为我们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她留给我们
期刊
彳亍思君深,思君君已远。  今为芳年友,来日夕阳晚。  益州银杏落,梦云春水暖。  念此思君影,踽踽月潭畔。  潭水一何绿,蒲草依依转。  与君相见稀,常言课业苦。  焦额会疲形,昏灯迎暗影。  轻悄叩门扉,不闻君来矣。  眉目含爱慈,细语柔声启。  仙逸苦伶仃,待我如阿姊。  青青园中葵,深深月潭水。  闻君行云贵,云贵何其远!  未及惜别离,君已为夫子。  临行前一晚,仍来觅国藩。  不见君去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90后”作家王苏辛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短篇小说《白夜照相馆》中将这些问题彻底的展露在我们眼前。  关键词:王苏辛;社会问题  正如季红真先生所言,“80后”作家不必经历政治历史的现实规训,不必在成年之际重返青春的躁动,借助社会政治思潮来完成精神怀疑的表述,也不必寄予于外在的思想革命讲述成熟的过程,他们是幸运的一代。[1
期刊
摘 要:在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中,每个人物都在命运的枯井中苦苦挣扎,无法逃脱,显示出苏童对人性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他描写了人性的残忍和冷酷,客观而冷静,另读者不寒而栗但又欲罢不能。因为小说的叙事语言是唯美而独特的,带有诗化的意向和节奏,将本是残忍的人性世界披上了唯美的袍子,虽残忍但却华美绮丽,为读者营造出了小说中唯美的残忍世界。  关键词:人性;唯美;枯井  苏童《妻妾成群》的故事写尽了人性的残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