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洱新作《你在哪》,站在极其特殊的胎儿视角,冷静的观察着与母体相悖的外部世界。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完成了对某些崇高历史概念的消解,并展现了人类社会生存的荒诞与悖谬。
关键词:消解;崇高;悖谬;意涵
李洱是当代文坛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你不能把他归入任何流派。他的小说很注重形式,发表在2009年第11期《山花》上的《你在哪》更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全面创新,以一种“新的知识类型的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你在哪》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尚未出生胎儿的视角展示外部的世界,通过胎儿对外部世界的厌恶以致拒绝出生,表达了现实世界的丑恶和人性的异化。小说甚至缺乏基本的情节和主题,“故事并不重要,它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故事的认识”。[2]小说中也没有哪个人物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一个个符号。但在这些符号的背后,作家对日常生活的形而上思考,无疑给作品带来丰富的意涵,对崇高的消解与对生存悖谬画面的刻画,正是这些意涵的核心。
一、消解崇高
小说通过内部/胎儿的视角对外部/成人世界进行观察,同时又通过“我”(胎儿)对内部世界进行表现。换句话说,腹中的胎儿“我”既是内部世界的主角,又是外部世界的观察者和讲述者。作品首先出场的是“我”的母亲,她联系着两个世界,既是与外部世界交流地直接交往者,又是跟内部世界发生冲突的对立者。作家把这样一个矛盾的焦点放在首先与读者的眼球接触之处,无疑具有自己独到之思考。一方面,“她”没有结婚,身边却不乏异性,身体化为生财的工具,传统上把性与婚姻/爱情联系起来的观念被彻底颠覆,妻子的角色也被作家轻易的消解。在她身上看不出婚姻/爱情的圣洁与伟大,有的只是与男人动物似的交媾。另一方面,她频繁流产,不愿去生孩子;即便怀上双胞胎,也毅然决然要再次把孩子流掉,直到孩子可以被卖到马戏团,带来不菲的收入,她才决定把孩子暂时留下来。小说对母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在这里“母亲”已经变成一个符号,消逝在历史深处,作家以明暗两色的映衬完成了对母亲形象的消解。
小说的另一个外部人物是哲学家。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他的工作和生活并不“高级”:每天研究的除了酸腐无用的教条,就是与女人做爱。如果说前者是知识分子在当代普遍沦为知识机器的说明,后者则是知识分子从“人”到“兽”蜕变的佐证。在一个思想匮乏的时代,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扩充自己的欲望去填补头脑的空白。哲学家关注的不是哲学命题,而是女人的身体,这是作家艺术的表达,也是对现实沉重的思考。“他经常在我们家走过来踱过去,就像咬着自己尾巴转圈的狗”。如果仅仅通过语言的刻薄来达到批判消解的目的,这不算高明。李洱的高明之处在于不经意间在文本中穿插的哲学词语,像“草蛇灰线”贯穿故事的始终。作家把高雅的哲学式话语与肮脏龌龊的背景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一起,对高深的学术、高雅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以及高贵的爱情进行了无情的消解和辛辣的嘲讽。
二、展现悖谬
小说不仅消解了崇高,对日常生活美学进行建构,在文本中还展现了生存和生活的悖谬。作家在我们面前铺开的,是现实版的中国社会,世俗、丑陋,却真实无比。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像鲁迅一样,把一把尖刀插进中国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插入自己的内心,在生存和生活的悖谬中不动声色地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文中的哲学家,在大学教书,但走出课堂的他,是个嗜色成瘾的嫖客。两种截然相悖的身份在哲学家身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如果说哲学家/嫖客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分裂的身份表征,那么他死前的演讲则是言/行冲突的客观证明。他从未思考过生死,给学生演讲的题目却是“我们如何学会生?我们如何学会死?”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在去外地讲学的路上,哲学家乘坐的车子翻了。他没有死在讲台上,而是在车下变成了一堆肉泥,更没有一个学生的注视。哲学家虽然知道“人在经验领域是一种可以由此及彼的特殊动物”,但他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思考过现实生活事件发生的复杂性和偶然性,预料结果不等于现实结果。哲学家的死亡既是作家对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批判,同时也展示了知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困境和悖谬。李洱是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在讽刺知识分子的同时,也把解剖刀指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如果我对他们(知识分子)有嘲讽,有批判,那么这嘲讽、批判首先是针对我自己的。”[3]
三、结束语
与《阿Q正传》一样,这篇小说对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不仅“表现的深切”,表达的“格式也非常特别”。[4]238从不同的视角解读这篇小说,会读出若干种意涵,但种种不同的背后,消解崇高,展现悖谬应该是共同的指向。小说蕴含的思想超乎我们的时代,再过若干年读这篇作品,人们也许才会真正读懂其中的深刻与伟大。
参考文献:
[1]李洱.你在哪[J].山花,2009(11).
[2]李洱,梁鸿.“日常生活”的诗学命名与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2008(3):54-68.
[3]李洱.自序,夜游图书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4]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消解;崇高;悖谬;意涵
李洱是当代文坛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你不能把他归入任何流派。他的小说很注重形式,发表在2009年第11期《山花》上的《你在哪》更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全面创新,以一种“新的知识类型的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你在哪》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尚未出生胎儿的视角展示外部的世界,通过胎儿对外部世界的厌恶以致拒绝出生,表达了现实世界的丑恶和人性的异化。小说甚至缺乏基本的情节和主题,“故事并不重要,它颠覆了我们传统上对故事的认识”。[2]小说中也没有哪个人物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一个个符号。但在这些符号的背后,作家对日常生活的形而上思考,无疑给作品带来丰富的意涵,对崇高的消解与对生存悖谬画面的刻画,正是这些意涵的核心。
一、消解崇高
小说通过内部/胎儿的视角对外部/成人世界进行观察,同时又通过“我”(胎儿)对内部世界进行表现。换句话说,腹中的胎儿“我”既是内部世界的主角,又是外部世界的观察者和讲述者。作品首先出场的是“我”的母亲,她联系着两个世界,既是与外部世界交流地直接交往者,又是跟内部世界发生冲突的对立者。作家把这样一个矛盾的焦点放在首先与读者的眼球接触之处,无疑具有自己独到之思考。一方面,“她”没有结婚,身边却不乏异性,身体化为生财的工具,传统上把性与婚姻/爱情联系起来的观念被彻底颠覆,妻子的角色也被作家轻易的消解。在她身上看不出婚姻/爱情的圣洁与伟大,有的只是与男人动物似的交媾。另一方面,她频繁流产,不愿去生孩子;即便怀上双胞胎,也毅然决然要再次把孩子流掉,直到孩子可以被卖到马戏团,带来不菲的收入,她才决定把孩子暂时留下来。小说对母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在这里“母亲”已经变成一个符号,消逝在历史深处,作家以明暗两色的映衬完成了对母亲形象的消解。
小说的另一个外部人物是哲学家。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他的工作和生活并不“高级”:每天研究的除了酸腐无用的教条,就是与女人做爱。如果说前者是知识分子在当代普遍沦为知识机器的说明,后者则是知识分子从“人”到“兽”蜕变的佐证。在一个思想匮乏的时代,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扩充自己的欲望去填补头脑的空白。哲学家关注的不是哲学命题,而是女人的身体,这是作家艺术的表达,也是对现实沉重的思考。“他经常在我们家走过来踱过去,就像咬着自己尾巴转圈的狗”。如果仅仅通过语言的刻薄来达到批判消解的目的,这不算高明。李洱的高明之处在于不经意间在文本中穿插的哲学词语,像“草蛇灰线”贯穿故事的始终。作家把高雅的哲学式话语与肮脏龌龊的背景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一起,对高深的学术、高雅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以及高贵的爱情进行了无情的消解和辛辣的嘲讽。
二、展现悖谬
小说不仅消解了崇高,对日常生活美学进行建构,在文本中还展现了生存和生活的悖谬。作家在我们面前铺开的,是现实版的中国社会,世俗、丑陋,却真实无比。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像鲁迅一样,把一把尖刀插进中国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插入自己的内心,在生存和生活的悖谬中不动声色地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文中的哲学家,在大学教书,但走出课堂的他,是个嗜色成瘾的嫖客。两种截然相悖的身份在哲学家身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如果说哲学家/嫖客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分裂的身份表征,那么他死前的演讲则是言/行冲突的客观证明。他从未思考过生死,给学生演讲的题目却是“我们如何学会生?我们如何学会死?”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在去外地讲学的路上,哲学家乘坐的车子翻了。他没有死在讲台上,而是在车下变成了一堆肉泥,更没有一个学生的注视。哲学家虽然知道“人在经验领域是一种可以由此及彼的特殊动物”,但他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思考过现实生活事件发生的复杂性和偶然性,预料结果不等于现实结果。哲学家的死亡既是作家对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批判,同时也展示了知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困境和悖谬。李洱是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在讽刺知识分子的同时,也把解剖刀指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如果我对他们(知识分子)有嘲讽,有批判,那么这嘲讽、批判首先是针对我自己的。”[3]
三、结束语
与《阿Q正传》一样,这篇小说对当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不仅“表现的深切”,表达的“格式也非常特别”。[4]238从不同的视角解读这篇小说,会读出若干种意涵,但种种不同的背后,消解崇高,展现悖谬应该是共同的指向。小说蕴含的思想超乎我们的时代,再过若干年读这篇作品,人们也许才会真正读懂其中的深刻与伟大。
参考文献:
[1]李洱.你在哪[J].山花,2009(11).
[2]李洱,梁鸿.“日常生活”的诗学命名与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2008(3):54-68.
[3]李洱.自序,夜游图书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4]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