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量球蛋白(α1-MG)的检测对肾损害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31例受试者分为A组(健康对照组)和B组(住院患者病例组)。分别检查两组尿NAG、mALB、β2-MG、α1-MG的测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住院患者病例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A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患者病例组四种检测项目尿NAG、mALB、β2-MG、α1-MG所测到的阳性率分别为82.3%、74.0%、42.5%、41.9%。结论 尿NAG、mALB、β2-MG、α1-MG的检测对早期肾损害较敏感,可以作为肾损害性疾病的早期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尿NAG;mALB;α1-MG;β2-MG;肾损伤;临床价值
随着肾脏疾病发病率患者的不断增长,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肾脏疾病患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存在较长的无症状阶段,不通过筛查,很难发现相对早期的肾脏疾病患者。而常规的尿蛋白检测多依赖干化学试剂法,但影响因素太多,不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文献报道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 minidase,简称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量球蛋白(α1-MG)联合检测能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及程度[1]。本文对231例受试者进行了尿四项指标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预定231例受试者,A组为健康对照组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9~70岁,平均(47.46 ±15.76)岁,均无急慢性肾脏病及其他疾病,近期未服用影响肾脏的药物,肾功能正常。B组为住院患者病例组181例,男94例,女87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3.49±14.63)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2例、肾炎综合征27例、糖尿病肾病35例、高血压肾病3例、尿路感染7例、血尿者33例、蛋白尿者14例。
1.2 标本收集 所有入选本组试验者均留取新鲜晨尿10 ml,以1500 r/min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1.3 仪器、试剂及检测方法 采用的仪器为“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22PC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朗有限公司”生产的9602-DNM酶标分析仪。尿NAG、尿mALB、尿β2-MG、尿α1-MG试剂盒均由“上海德波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尿NAG测定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尿mALB、尿β2-MG、尿α1-MG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检测结果的判断:尿NAG>15.7 U/L、mALB>20 mg/L、β2-MG>0.30 mg/L、α1-MG>15 mg/L均为阳性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处理使用Excel2003中文版将回收的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推断: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采用双侧检验,产生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组(住院患者病例组)四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健康对照组)。B组尿NAG异常149例(82.3%);尿微量白蛋白异常134例(74.0%);尿β2-MG异常77例(42.5%);尿α1-MG异常76例(41.9%)。尿NAG、mALb阳性率最高。两组各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2.2 在各病例组中,尤以糖尿病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肾炎综合征组及高血压肾病组检测阳性率最为明显,在蛋白尿及血尿病例组中尿ALB、NA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尿路感染病例组中病例组尿NAG、β2-M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见表2。
2.3 病例组四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4 是否有早期肾损害为因变量,尿NAG、mALB、β2-MG、α1-MG、年龄、性别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NAG、β2-MG进入方程。尿NAG的敏感性高于尿mALB、β2-MG、α1-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β2-MG的敏感性高于尿mALB、α1-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肾脏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尿蛋白时,肾功能将不可逆转。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肾脏疾病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NAG为代表的尿酶对检测肾脏病变较为理想,且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具有临床实用性[2]。NAG在血浆中半衰期仅为5 min,且血浆中的NAG不能被肾小球滤过。尿NAG升高预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溶酶体破裂释放NAG,尿NAG是反映肾小管损害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3]。尿微量白蛋白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存在电荷选择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作用尿微量白蛋白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各种炎症、代谢异常和免疫损伤均可导致滤过膜上负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力下降,造成尿微量白蛋白从尿中漏出增多,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4]。正常人体内的β2-MG的生成和释放速度是非常恒定的,且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原尿中的99.9%的β2-MG可被进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和降解。当肾近曲小管轻微受损时,对β2-MG的重吸收下降,尿β2-MG含量就增加,当肾脏损伤影响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时尿β2-MG升高[5]。α1-MG为人体内的一种糖蛋白,较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健康状况下,体液中的α1-MG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在近曲小管吸收或代谢。据报道[6],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下降1%时,尿中β2-MG的排出量可增加30%,α1-MG也有所升高。当发生糖尿病隐匿性肾病及高血压病时,β2-MG、α1-MG均升高,升其高幅度与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本文资料显示,B组(住院患者病例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健康对照组)。B组阳性率分别为尿NAG(82.3%);尿ALB(74.0%);尿β2-MG(42.5%);尿α1-MG(41.9%)见表1。由表2可见:在蛋白尿及血尿病例组中尿ALB、NA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尿路感染病例组中病例组尿NAG、β2-M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表3显示:病例组四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说明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有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后提示NAG、β2-MG联合检测对早期肾功能损害更具有敏感性(P
<0.05),尿mALB、α1-MG检测次之。尽管目前临床诊断肾病的金标准是肾活检,但肾活检因对患者造成穿刺损伤、价格昂贵及对肾穿刺技术的要求高,很难在基层医院普及。故尿NAG、mALB、α1-MG、β2-MG的检测,可形成取材及方法学上的互补,使测定结果更客观和准确,对于肾功能损害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仁高,许韩师.尿溶菌酶和尿-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对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4):198.
[2] KalanSooriya A,Jenningsp,Haddad F,et al.Urinary enzyme measurements as early indicators of renal insult in type diabetes.Br J Biomed SCI,2007,64(4):153-156.
[3] Mohammadi-KarakaniA,Asgarzadeh-HaghighiS,Gha-zi-khansariM,et al.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enzymes as a markers of early renal damage in diabetic patients.J clin Lab Anal,2007,21(6):413-417.
[4] 林青,阮诗纬,许少锋,等.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29-31.
[5] 康萍,马培龙,陆森.β2-微球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中国医药研究,2005,3(3):186.
[6] 秦瑞香.尿α1-MG、β2-MG、Alb的检测在SLE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思.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3):214.
【关键词】 尿NAG;mALB;α1-MG;β2-MG;肾损伤;临床价值
随着肾脏疾病发病率患者的不断增长,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肾脏疾病患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存在较长的无症状阶段,不通过筛查,很难发现相对早期的肾脏疾病患者。而常规的尿蛋白检测多依赖干化学试剂法,但影响因素太多,不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文献报道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 minidase,简称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量球蛋白(α1-MG)联合检测能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及程度[1]。本文对231例受试者进行了尿四项指标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预定231例受试者,A组为健康对照组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9~70岁,平均(47.46 ±15.76)岁,均无急慢性肾脏病及其他疾病,近期未服用影响肾脏的药物,肾功能正常。B组为住院患者病例组181例,男94例,女87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3.49±14.63)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2例、肾炎综合征27例、糖尿病肾病35例、高血压肾病3例、尿路感染7例、血尿者33例、蛋白尿者14例。
1.2 标本收集 所有入选本组试验者均留取新鲜晨尿10 ml,以1500 r/min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1.3 仪器、试剂及检测方法 采用的仪器为“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22PC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朗有限公司”生产的9602-DNM酶标分析仪。尿NAG、尿mALB、尿β2-MG、尿α1-MG试剂盒均由“上海德波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尿NAG测定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检测,尿mALB、尿β2-MG、尿α1-MG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检测结果的判断:尿NAG>15.7 U/L、mALB>20 mg/L、β2-MG>0.30 mg/L、α1-MG>15 mg/L均为阳性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处理使用Excel2003中文版将回收的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推断: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采用双侧检验,产生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组(住院患者病例组)四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健康对照组)。B组尿NAG异常149例(82.3%);尿微量白蛋白异常134例(74.0%);尿β2-MG异常77例(42.5%);尿α1-MG异常76例(41.9%)。尿NAG、mALb阳性率最高。两组各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
2.2 在各病例组中,尤以糖尿病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肾炎综合征组及高血压肾病组检测阳性率最为明显,在蛋白尿及血尿病例组中尿ALB、NA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尿路感染病例组中病例组尿NAG、β2-M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见表2。
2.3 病例组四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4 是否有早期肾损害为因变量,尿NAG、mALB、β2-MG、α1-MG、年龄、性别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NAG、β2-MG进入方程。尿NAG的敏感性高于尿mALB、β2-MG、α1-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β2-MG的敏感性高于尿mALB、α1-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肾脏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尿蛋白时,肾功能将不可逆转。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肾脏疾病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NAG为代表的尿酶对检测肾脏病变较为理想,且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具有临床实用性[2]。NAG在血浆中半衰期仅为5 min,且血浆中的NAG不能被肾小球滤过。尿NAG升高预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溶酶体破裂释放NAG,尿NAG是反映肾小管损害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3]。尿微量白蛋白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存在电荷选择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作用尿微量白蛋白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各种炎症、代谢异常和免疫损伤均可导致滤过膜上负电荷减少,静电排斥力下降,造成尿微量白蛋白从尿中漏出增多,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4]。正常人体内的β2-MG的生成和释放速度是非常恒定的,且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原尿中的99.9%的β2-MG可被进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和降解。当肾近曲小管轻微受损时,对β2-MG的重吸收下降,尿β2-MG含量就增加,当肾脏损伤影响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时尿β2-MG升高[5]。α1-MG为人体内的一种糖蛋白,较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健康状况下,体液中的α1-MG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在近曲小管吸收或代谢。据报道[6],肾小管重吸收的功能下降1%时,尿中β2-MG的排出量可增加30%,α1-MG也有所升高。当发生糖尿病隐匿性肾病及高血压病时,β2-MG、α1-MG均升高,升其高幅度与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本文资料显示,B组(住院患者病例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健康对照组)。B组阳性率分别为尿NAG(82.3%);尿ALB(74.0%);尿β2-MG(42.5%);尿α1-MG(41.9%)见表1。由表2可见:在蛋白尿及血尿病例组中尿ALB、NA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尿路感染病例组中病例组尿NAG、β2-MG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的检测,表3显示:病例组四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说明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有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后提示NAG、β2-MG联合检测对早期肾功能损害更具有敏感性(P
<0.05),尿mALB、α1-MG检测次之。尽管目前临床诊断肾病的金标准是肾活检,但肾活检因对患者造成穿刺损伤、价格昂贵及对肾穿刺技术的要求高,很难在基层医院普及。故尿NAG、mALB、α1-MG、β2-MG的检测,可形成取材及方法学上的互补,使测定结果更客观和准确,对于肾功能损害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仁高,许韩师.尿溶菌酶和尿-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对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4):198.
[2] KalanSooriya A,Jenningsp,Haddad F,et al.Urinary enzyme measurements as early indicators of renal insult in type diabetes.Br J Biomed SCI,2007,64(4):153-156.
[3] Mohammadi-KarakaniA,Asgarzadeh-HaghighiS,Gha-zi-khansariM,et al.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enzymes as a markers of early renal damage in diabetic patients.J clin Lab Anal,2007,21(6):413-417.
[4] 林青,阮诗纬,许少锋,等.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肾脏早期损伤.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29-31.
[5] 康萍,马培龙,陆森.β2-微球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中国医药研究,2005,3(3):186.
[6] 秦瑞香.尿α1-MG、β2-MG、Alb的检测在SLE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思.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