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被称为“世界民间工艺大师”,也是首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的中国人。听着大家称她“大师”,这位76岁的大娘咧着几乎掉光牙的嘴说:“我就是一个农民。”
她叫库淑兰,出生于陕西旬邑县的赤道乡王村,在一个没有围墙的土窑洞里住了一辈子。村里人都以她为傲,这个认字不多的小脚女人,用一把生锈的剪刀,竟然将剪纸贴到了国外的博物馆里。
旬邑县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剪纸被作为农闲季节的谋生手段流传了下来,而同时被流传下來的,还有敬天地畏鬼神的习俗和信仰。
库淑兰老人住的窑洞没有围墙,只有简易的天窗和一扇门,阴凉的窑洞光线不足,从太阳地里走进来的人都要习惯性地眯一下眼睛,当适应了黑暗后,每一个人都会被窑洞内铺天盖地的剪纸深深地震撼,那些剪纸色彩斑斓、规格巨大,有一种从远古扑面而来的叫作生命力的东西,紧紧摄住人们的心魂。
库淑兰虽然是农民,但她也读过书。15岁那年,她跟着母亲学习剪、裁、绣、缝、编,从此着了迷。当时大伙儿把剪纸做得出色的妇女称为“花匠”,手巧的库淑兰就是其中一个。后来她带着精心绣好的嫁妆,连同念过的书本、一方砚台和一把口琴嫁了人。
农活繁重,拉扯大三个孩子很辛苦,但库淑兰总是很乐观。特别是当大树、麻雀、小孩的笑脸,在纸上“活”了过来,库淑兰更是开心地笑了。
“剪花娘子”这个名号来得十分玄妙。1985年,库淑兰失足摔落在家前的黄土沟里,昏迷了40多天,当大家要为她准备后事的时候,她却精神烁烁地醒了过来,并自称自己是“剪花娘子”。自此以后她就更狂热地投身剪纸,而“剪花娘子”的造型,也成了她剪子之下最常出现的题材。剪纸,不再是枯燥的活计,而成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沾满灰的手指,紧紧攥着所剩不多的铅笔,小心翼翼地在纸上画着花样。巴掌大的红纸,是从村头的小卖部买的,这可是“奢侈品”,一点也不舍得浪费。剪子被磨得又快又利,布满皱纹的手指一扭一拐,不一会儿,一丛树叶就剪好了。
开朗的库淑兰最喜欢边剪边唱,不用打草稿,一高兴张嘴就能来:“空空树、树树空,空空树里一窝蜂。”她还会开自己玩笑:“人家会的是琴棋书画、八宝如意。我‘剪花娘子’铰的是红纸绿团团。”大胆的配色,精致的花样,村里人从没见过这么美的窗花,于是有个红白喜事,都要上门请她剪一个花样。连村里最皮的捣蛋鬼,都看呆了,守在小方桌前,怎么也不肯走,缠着她教。
她把生活里的事物都剪了下来,存放在一个罐子里。等到农闲时,再细细地挑出来,自己随意搭配,拼成一幅幅剪贴画。“作品”就贴满自己家里的土墙,不能当饭吃,也没人来买,但这是她昏暗的生活里唯一的色彩。
1980年,当地文化馆在一次寻找民间艺人的活动中,发现了库淑兰和她的剪纸。那一年,她已经是一个60岁的老人了。
因为没钱买太多纸张,她这几十年剪的都是小幅作品。当人们给她拿来一张一米多的整张纸时,老人拿着剪子,羞涩地竟不知道怎么下手。在大家的鼓励下,老人这才动起了手。屋子里只有纸张被剪开的“沙沙”声,周围的人都不敢大喘气,要知道有一处剪坏了,这幅作品就完了。当最后一处黏贴好时,老人反复摸着这幅巨大的剪贴画,嘴里囔囔着:“真好,真好。”
这是她第一次剪得这么痛快,随着纸张的变大,好像剪纸带给她的幸福感,也被放大了。
很快,陕西旬邑县的一个农村里,藏着一个剪纸大师的消息传了出去。美术学院的教授开始对库淑兰独创的剪贴画进行研究。她的作品还获得全国金奖,在各大美术馆展出。1996年,她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成了中国第一人。
外国学者说她是能跟毕加索媲美的手艺人,中国剪纸学会会长说:“库淑兰作品的整体感、节律感极强,使人透过这些浪漫的、乐观的、虚构的画面,便可看到作者纯真善良的心灵和惊人的艺术心智。”
库淑兰坐在土炕上哈哈大笑,摆摆手说自己听不懂,她只对前来拜访她的文人、记者说:“下次再来的时候给我捎上些纸吧。”年纪大了后,她的手脚越来越不灵活。有人问她:“你还想不想剪纸了?”“想嘛,成天想哩!”库淑兰的眼睛闪着亮光。
但老人也没少碰到让她做做样子,随便拍张照片就行的记者。她也不恼,只是拿着剪子,自顾自地现场剪了起来,一边剪,一边唱着她独创的歌谣。“剪花娘子把言传,没有厅院真难堪。热里来了树梢下钻,冷里来了烤暖暖。进了剪花娘子屋里边,清清闲闲也乐观。好似庙院把景观,叫来童子把花剪。”末了唱一句:“一朵莲花一条根,来的都是自己人。”
2004年的那个冬天,老人去世了。库淑兰会的剪贴画,从此再也没有人会剪了。
她是一名农民,也是一名手艺人。即便她的手掌粗糙,满是皱纹,她却依旧像15岁的小女孩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剪纸。震惊了世界的剪纸,被贴满在土墙上,有些早已泛黄,但当纸张在她手里“活”过来时,那一刻,仿佛她又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一生不懂大道理,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作品的含义,她只知道有人看得懂她的剪纸,就很开心。
老人说的那句话“再来时给我拿上些纸”,当年在场的记者回忆道:库淑兰说这话时,像是在命令,又像是在乞求。
她一生最爱纸,因为用它可以剪出自己心中的梦,也可以剪出五彩斑斓的人生。
库淑兰的剪纸,不同于传统的单色镂空剪纸工艺,她开创了一套彩色剪纸分层粘贴手法,将各种色彩的纸剪成某一种造型,然后用家里磨好的面和成糨糊,再把它一点一点粘贴到纸上,形成一张完整的画。
这当中的手法,竟然融合了剪、镂、贴、绣、布堆、丝编等多种民间工艺技巧。在那个小小的仅能容身的窑洞里,壁窑正中贴了个她剪出来的“剪花娘子”,浓眉大眼、圆脸红晕、目光聪慧,头戴金枝玉叶,身着传统嫁衣,全身开花结果,却带着悲苦的微笑,身旁永远簇拥着美丽的莲花、亭台,还有代表美好祥和的灯和烛火。
在库淑兰剪纸的构图当中,通常以天地人作为构成方式,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三种境界、三个关系,天人合一。而她剪纸的色彩也艳丽饱满,青赤黄白黑五色交织而行,宛如黄土地上盛放的山丹丹,这是中国五行色彩观表现的极致,也是深藏在中国人心里对浩渺宇宙和生命的价值观。
库淑兰说不清自己的剪纸有什么艺术,但所有的一切,在她的剪子下,都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
她的一生与封闭落后的小乡村紧紧锁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灵魂”,什么叫“在路上”,她80多年的人生路只有从娘家到婆家的几十里,比起追求自由的艺术家,你可以说她是禁锢的,是封闭的。但这从来不妨碍她创作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因为,她把对美好的追求和想象如过命一样地赋予了剪纸。
(库淑兰作品,请移步封三欣赏。更多精彩,请关注“老创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