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骨融合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对腓骨完整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进行三合一骨融合可增加假关节愈合处横断面积、减少再骨折发生率,但也改变了胫腓骨的形态及承重生物力学,而这种生物力学改变目前尚不明确.目的:建立三合一骨融合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实现骨性愈合后的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及分布特点.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CrawfordⅣ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1例,收集其三合一骨融合治疗后实现骨性愈合的下肢CT影像学资料,通过Mimic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应用3-Matic软件进行自适应性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定义模型材料属性后,应用ANSYS软件分别于假关节侧胫骨近端施加75,62.5,50,37.5,25,12.5,0 N载荷,并在腓骨近端各对应施加0,12.5,25,37.5,50,62.5,75 N载荷,在健侧胫骨近端施加62.5 N的载荷作为对照.分析患侧胫腓骨及健侧胫骨有限元模型的Von Mises应力峰值及分布特点.结果 与结论:①假关节Von Mises应力峰值最高达26.73 MPa,最低为6.97 MPa,随着载荷向腓骨转移,Von Mises应力峰值逐渐降低,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胫骨前、后面的中下1/3段;②健侧胫骨Von Mises应力峰值为5.44 MPa,低于患侧各组应力下峰值,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胫骨前面中下1/3;③结果 提示,三合一骨融合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改变了正常胫骨应力分布,可能导致胫骨局部出现应力过度集中,推测有可能因此增加术后再骨折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战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简称国际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CNKI数据库中304篇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探讨了我国国际化战略的演进脉络、热点话题和发展趋势.我国国际化战略研究历史进程可分为4个阶段,研究热点主要涉及相关理论研究、海外院校经验借鉴、国内院校经验分享和某一主题下的国际化战略研究.当前应该从深入理论研究、紧跟政策变迁、加入战略联盟、开展院校研究、明确价值取向这五个方面来深入和完善国际化战略研究.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EB病毒(EBV)DNA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治疗1155例IM患者,并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和相关的临床指标.EBV DNA≥500 copies/mL为EBV感染.根据EBV感染分为EBV阳性组和EBV阴性组,比较组间IM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EBV DNA的载量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500~104 copies/mL,104~105 copies/mL,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继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HIV感染者继发PJP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年龄分为1组:55例(<40岁),2组:58例(40 ~60岁),3组:27例(≥60岁).依据影像学表现,将PJP的CT图像分为A型[以磨玻璃密度影(GGO)为主,无实变],B型(实变与GGO并存),C型(囊性病变为主)三种类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三组患者性别和CT征象的差异.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CT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