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循环血液渗入血管壁而形成的血肿,起病急,变化快,如不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常引起死亡。临床上因其发生部位和器官受压及组织穿破程度的不同,表现也不一样,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瓣膜病,急腹症等(1~7)。为了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加强防治工作,现将近年来本市五个医院经尸检证实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13个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并对误诊原因、鉴别诊断、治疗等略加讨论。
近四年来我院收治四例于长期服用扑热息痛后发生白血病的病人(急淋2例、慢粒和亚急粒各1例)。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氏综合征)的治疗,除肾上腺皮质腺瘤手术切除有良好效果外,其它均不够满意。为了交流经验,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邀请京津部分医院的有关人员就皮质醇增多症的治疗问题进行座谈。
急性重症胰腺炎除胰腺病变外,常有其他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和器质性损害,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出现一些少见的症状和体征,造成误诊。本文报道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即重症胰腺炎尸检病例胰外器官的各种病变。
1973年5~9月我们对成都市的健康成人血象作了调查。其对象为工人、农民、学生、战士、干部,共1,215人,其中男851人,女364人。年龄16~63岁。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用碱化法;白细胞计数用试管法;血小板经1%草酸铵稀释后,于像差显微镜下计数;血片除常规分类计数外,还观察了大、中、小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白细胞质变等。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肿瘤细胞。如果在积液内发现了肿瘤细胞,不但可以明确恶性肿瘤的诊断,而且说明肿瘤已经穿破浆膜或者已发生浆膜腔的转移。因此准确的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加之由于增生的或变形的间皮细胞,形态多变,容易造成误漏诊。为了总结经验,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我们分析了本科近几年来收集的原发及继发性浆膜肿瘤共88例(其中42例经尸
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通过广大医务人员的辛勤努力,对内分泌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科研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