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勇于创新是撑起实事求是的三脚架,教师教学思维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了解实事求是、教师教学思维的内涵及作用,探讨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教师教学思维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教师教学思维 调查研究 解放思想 用于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教处处长周雪峰谈到教育教学改革时说:“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大处是模式。”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像“一只无形的手”制约和决定着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教师教学思维,势必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实事求是的含义
(一)“实事求是”一词的来历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是东汉班固称赞汉景帝刘启之子刘德的好学精神;唐代颜师古对此句注解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必有事情为根据,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这就叫“实事求是”。
(二)毛泽东同志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理解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这句古语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可见,研究客观事物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
二、教师教学思维的内涵及作用
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在谈论如何认识人时说:“首先不在于你把人看成什么,而在于你怎样去看人。”其实对于教学也是如此:首先不在于你将教学看成什么,而在于你怎样看待教学。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教学,将会看到不同的教学图景,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教学效果。归根结底就是教学思维方式的问题。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内涵
教学思维方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潜存于教师心理结构中较稳固的思考教学模式,由基本的教学观、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思维程序三个主导性要素构成,具有统领性和惯性,能对后续教学实践的发生和教学理论的形成产生规约作用。
(二)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作用
研究指出:“教学思维方式影响教学实践的活动方式,并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学思维方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思维方式的性质决定教学的形态;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制约教学的变革;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影响教学问题的解决。
迈克·富兰也强调教育思维方式对教育变革的重要性:“如果要进行教育变革,前提是先进行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许多教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无法解决,而是由于教师没有实现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可见,教师教学思维方式对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只有用科学思想引领教师教学思维,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的飞跃。
三、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教师教学思维
熊丙奇教授曾说:“有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有的教育还徘徊在常识的边缘。”教师的质量和学生的质量是紧密相连的。要想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引领教师思维革新,就是将实事求是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教师教学思维,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勇于创新,它们是撑起实事求是的三脚架,也是通往实事求是的桥梁。
(一)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调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内在的规律。
备课不仅是对教学进行设计构思,而且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学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出现基础性理论错误,避免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充分地调查研究。教师可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一个摸底调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授课内容、教学进度,制定教学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因材施教。其次,为了准确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教师还可通过期中问卷和期末问卷的形式,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放思想
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解放思想,就很难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广义的“解放思想”,指对自己原有认识的突破或深化。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突破自己的原有认识,深化对事物的了解。社会的发展推动知识的更新换代,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势必会导致人才的脱节,因此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提升教师素质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除了强化专业知识外,更应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教师应具有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最后,要从教学思维上进行突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新时期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引入,很多教师越来越喜欢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确实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有些年轻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甚至出现没有多媒体便无法上课,或者是照着屏幕念的现象。表面看来极好地利用了多媒体,却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思想是解放了,却没有“实事求是”。所以,没有度,没有一定范围,只讲“解放思想”,就会成为胡思乱想,离开了实事求是,就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跨学科广度和批判性思维深度,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条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从发展的角度讲,创新也是实事求是的需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呢?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三个注重”精辟地提炼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点。
(1)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2)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社会服务与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3)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材。
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大多学生容易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由于知识水平和方法的局限,教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影响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应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依托地方经济产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重视教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只有以实事求是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僵化、落伍、脱离实际情况的教学体制,也只有对教师的教学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走向现代教育要求的正轨。一种科学正确的教学思维会积极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相反,一种错误的偏离实事求是的教学模式则会抹杀学生原有学习兴趣,影响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有荣.对实事求是的一些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1999,(3).
[2]罗祖兵.教学思维方式:含义、构成与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8,8.
[3]龚文德.深入认识和把握新时期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指向[J].江汉论坛,2008,6.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郭方玲,吉标.教学思维方式解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教师教学思维 调查研究 解放思想 用于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教处处长周雪峰谈到教育教学改革时说:“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大处是模式。”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像“一只无形的手”制约和决定着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教师教学思维,势必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实事求是的含义
(一)“实事求是”一词的来历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是东汉班固称赞汉景帝刘启之子刘德的好学精神;唐代颜师古对此句注解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务必有事情为根据,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这就叫“实事求是”。
(二)毛泽东同志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理解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这句古语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可见,研究客观事物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
二、教师教学思维的内涵及作用
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在谈论如何认识人时说:“首先不在于你把人看成什么,而在于你怎样去看人。”其实对于教学也是如此:首先不在于你将教学看成什么,而在于你怎样看待教学。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教学,将会看到不同的教学图景,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教学效果。归根结底就是教学思维方式的问题。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内涵
教学思维方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潜存于教师心理结构中较稳固的思考教学模式,由基本的教学观、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思维程序三个主导性要素构成,具有统领性和惯性,能对后续教学实践的发生和教学理论的形成产生规约作用。
(二)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作用
研究指出:“教学思维方式影响教学实践的活动方式,并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学思维方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思维方式的性质决定教学的形态;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制约教学的变革;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影响教学问题的解决。
迈克·富兰也强调教育思维方式对教育变革的重要性:“如果要进行教育变革,前提是先进行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许多教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无法解决,而是由于教师没有实现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可见,教师教学思维方式对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只有用科学思想引领教师教学思维,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的飞跃。
三、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教师教学思维
熊丙奇教授曾说:“有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有的教育还徘徊在常识的边缘。”教师的质量和学生的质量是紧密相连的。要想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引领教师思维革新,就是将实事求是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教师教学思维,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勇于创新,它们是撑起实事求是的三脚架,也是通往实事求是的桥梁。
(一)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调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内在的规律。
备课不仅是对教学进行设计构思,而且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学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出现基础性理论错误,避免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充分地调查研究。教师可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一个摸底调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授课内容、教学进度,制定教学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因材施教。其次,为了准确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教师还可通过期中问卷和期末问卷的形式,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放思想
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解放思想,就很难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广义的“解放思想”,指对自己原有认识的突破或深化。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突破自己的原有认识,深化对事物的了解。社会的发展推动知识的更新换代,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势必会导致人才的脱节,因此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提升教师素质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除了强化专业知识外,更应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教师应具有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最后,要从教学思维上进行突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新时期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引入,很多教师越来越喜欢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确实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有些年轻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甚至出现没有多媒体便无法上课,或者是照着屏幕念的现象。表面看来极好地利用了多媒体,却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思想是解放了,却没有“实事求是”。所以,没有度,没有一定范围,只讲“解放思想”,就会成为胡思乱想,离开了实事求是,就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跨学科广度和批判性思维深度,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条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从发展的角度讲,创新也是实事求是的需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呢?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三个注重”精辟地提炼出培养创新人才的要点。
(1)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2)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社会服务与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3)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材。
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大多学生容易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由于知识水平和方法的局限,教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影响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应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依托地方经济产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重视教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只有以实事求是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僵化、落伍、脱离实际情况的教学体制,也只有对教师的教学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走向现代教育要求的正轨。一种科学正确的教学思维会积极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相反,一种错误的偏离实事求是的教学模式则会抹杀学生原有学习兴趣,影响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有荣.对实事求是的一些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1999,(3).
[2]罗祖兵.教学思维方式:含义、构成与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8,8.
[3]龚文德.深入认识和把握新时期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指向[J].江汉论坛,2008,6.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郭方玲,吉标.教学思维方式解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