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及其对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控效果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uns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缓/控释肥料的养分可以按照设定的释放规律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延长植物对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对于减少化肥施用和提高利用率至关重要。目前,缓/控释肥料应用的效果,以及对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控效果的综合性分析还较少。综合分析了国内15年缓/控释肥料的田间应用数据,从缓控释肥料的种类及作用机理,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效果,缓/控释肥料对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控,以及缓/控释肥料推广瓶颈与建议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控效果,以期为缓/控释肥料在农田更好地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农田氮素流失;氮肥利用率;防控效果
  中图分类号 S 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1-000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1.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view of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of Farmland Nitrogen Loss
  HE Yang  WANG Xiu-rong  CHEN Xin-ping2
  (1. Root Biology Center /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ubtropical Agro-bioresourc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2.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00)
  Abstract The nutrients of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can be released slowly or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given release pattern and period.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can prolong the effective period of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by plant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improve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At present,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of nitrogen loss is seldom reported in farmland.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field application data of 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in China for 15 years,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and thei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on nitrogen loss in farmland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classification and nutrient release mechanisms, application effec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itrogen loss in farmland, and bottleneck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on of 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review was to provide the support for the better application of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in farmland.
  Key words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Nitrogen loss in farmland;Nitrogen use efficiency;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基金項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668)。
  作者简介 何阳(1982—),男,陕西汉中人,硕士,从事作物养分管理研究。
  *通信作者,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植物营养生理、植物营养遗传和根系生物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3-16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统计数据,2002—2018年我国化肥平均年产量中,氮肥和磷酸盐类肥料产量均为世界第一,钾肥产量位居第四位。同时,我国平均年农业用肥量为世界第一。然而,由于在农业生产中肥料选择不当、养分配比不平衡、施肥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氮肥和磷肥利用率低[1-3]。每年农业施用的氮肥通过淋洗和径流等途径损失超过1 000万t,相当于超过2 000万t尿素,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亿元,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威胁,而且造成能源与资源的巨大浪费[4]。如何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淋洗和径流等损失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5]。而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缓/控释肥料成为肥料研究和应用的趋势。   1 缓/控释肥料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广义上,缓/控释肥料是指营养释放速度相对迟缓,释放时间可控,释放期较普通化肥更长,且在作物生长的全部时期都能满足生长所需营养的肥料[6]。目前不同学者以及国家行业标准对缓/控释的定义有所差异。我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3931—2007)把缓/控释肥料定义: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释放缓慢,延长植物对其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规律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控释肥料通过采用各种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包膜处理,在常规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种薄膜,对化肥的水溶性进行严格阻控,有效地抑制了肥料养分的释放,使肥料养分释放时间和强度与作物养分吸收规律相吻合(或基本吻合)[5]。控释肥料的养分供应速度由包膜的厚度和环境温度控制,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7]。
  缓释肥料通过包膜、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等方式使养分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延长肥料在土壤中的有效期。不同于控释肥料,缓释肥的包裹膜通常由一种或多种枸溶性或微溶性无机肥料、无机化合物或矿物构成。由于水溶性肥料被非水溶性肥料或微溶性化合物所包裹,在土壤中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8]。将肥料经一定的工艺处理,吸附到载体上,当缓释肥料施入土壤后,其在土壤中缓慢地从载体上解析,达到缓释作用[9]。尿素与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有机微溶性缓释肥料,主要包括脲甲醛(MU)、异丁叉二脲(IBDU)、丁烯叉二脲(CDU)[10-11]。该类缓释肥料施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土壤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作用下,缓慢释放氮素[12-14]。稳定性肥料是指经过一定工艺加入脲酶抑制剂和(或)硝化抑制剂,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的水解,和(或)通过硝化抑制剂减缓铵态氮的硝化,使肥效期得到延长的一类含氮肥料,从功能上可视为缓释肥料[7,15]。土壤脲酶抑制剂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或元素[16]。脲酶抑制剂有氢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邻苯基磷酰二胺、硫代磷酰三胺等[17]。
  2 缓/控释肥料的应用效果
  以“缓释肥”“控释肥”“产量”为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检索2009年8月—2020年8月发表的文章,最终收集到包含缓/控释肥料施肥和常规肥料处理,且同时具有产量等指标的有效文献共计337篇。由图1、2可知,关于缓/控释肥料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共计225篇,占所有研究文献的67%,其次为蔬菜作物。在粮食作物中,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上,共计102篇,占缓/控释肥料应用在粮食作物研究文献的45%。
  2.1 缓/控释肥料提高作物产量
  以“缓释肥”“控释肥”“水稻”作为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检索2006—2020年的发表文章,收集到包含种植户习惯施肥(常规肥料)和缓/控释肥料处理,且含有施氮量、产量、氮肥利用率等测定指标的有效文章共计50篇。随后,整理出69组种植户习惯施肥(常规肥料)处理与施用缓/控释肥料处理的试验数据集,并细分为等氮量数据集(27组)和减氮量数据集(48组)。由图3可知,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料的水稻产量为8.77 t/hm 而施用常规肥料的水稻产量为8.42 t/hm2。总体上,缓/控释肥料与常规肥料相比,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施氮量大于平均值203.6 kg/hm2时,缓/控释肥料与常规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施用缓/控释肥料的水稻产量从8.21 t/hm2提高到8.96 t/hm 增产幅度达9.14%。
  研究表明,苹果、葡萄、蜜柚和柑橘等果树上施用缓/控释肥后,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产幅度分别为4.55%~25.13%[18-20]、7.2%~14.5%[21]、4.76%[22]、12%~26%[23]。缓/控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施肥次数,提高农产品品质。在同等氮素施肥量的前提下,大白菜底肥一次性施用包膜控釋肥料与施用传统复合肥2次(底肥、莲座期)相比,单株结球质量增加了0.42 kg,产量提高了419%[24]。
  2.2 缓/控释肥料提高氮肥利用率
  缓/控释肥在增产的同时,也提高了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25]。在等氮量条件下,与常规肥料的氮肥利用率30.1%相比,缓/控释肥料处理提高到44.4%。这与符建荣[25]在日本水稻上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传统氮肥相比,等氮量施用树脂包膜类控释氮肥后,水稻产量显著增加4.0%~9.2%,氮肥利用率由20.9%~311%提高到34.0%~37.4%。
  相较于水稻种植而言,蔬菜种植具有高施肥量、高复种指数、高经济效益、高频度农事操作等特点[26]。在华南地区蔬菜种植体系中,氮肥利用率仅为18.4%~20.6%[27]。在五月蔓油菜盆栽试验中,每盆基施等量氮素(1.80 g),施用包膜尿素与尿素相比,地上部鲜重增加35.99%,氮肥利用率由41.05%提高到58.59%[28]。
  2.3 缓/控释肥料减少肥料施用量
  施用缓/控释氮肥是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举措[29]。一定程度上减少缓/控释肥料用量,不会降低水稻产量,同时,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素流失。在减施氮肥17.9%的条件下,与传统肥料相比,施用缓/控释肥料后水稻产量基本持平(图4)。
  在其他粮食作物上减量施用缓/控释肥料,同样可以在不降低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素流失。在华北地区小麦常规肥料施氮量为315 kg/hm 而通过控释肥减量20%方式,小麦地上部吸氮量显著增加,周年产量提高4.8%[30]。在果树上,与常规肥料相比,减量20%施用控释肥后,苹果产量增加7.17%[18],杏产量基本持平[31]。
  综上所述,通过缓/控释肥料的应用,等施氮量的条件下,与施用常规肥料相比氮肥利用率极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氮量的情况下,与施用常规肥料相比产量增加或持平。因此,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量,从而减少了氮素流失,降低了因化肥过量施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32-33]。   3 缓/控釋肥料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控
  3.1 农田氮素流失及其危害
  我国化肥年施用量高达5 984.1万t,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施用量达446.12 kg/hm 远高于国际认定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29]。目前主要粮食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27.5%[34-35],较低的利用率造成资源浪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农业总氮(TN)的排放量为270.46万t,占总排放量的57.2%。其中全国种植业总氮流失量为159.78万t,占农业总排放量的59.1%。农田氮素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36-37]。部分未被植株吸收利用的氮素通过淋洗和径流进入江河湖泊,导致水质严重恶化,造成环境污染[38]。由此可见,过量施肥和肥料利用率低,加剧农田氮素的流失,不但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39]。
  3.2 农田氮素流失主要途径
  农田氮素流失的2种基本途径是淋溶损失和地表径流[40]。影响氮素淋溶和径流输出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强度、灌溉量、坡度、覆盖度、肥料种类以及肥料用量等。降雨会影响氮素流失中总氮、铵态氮和有机氮组分,如果在氮肥施用后20 d内发生降雨将会显著增加稻田氮素损失[41]。旱地降雨地表径流含有大量的泥沙负荷,而泥沙颗粒物会富集大量的氮素养分[42]。不同形态氮和泥沙的平均流失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强而增加[43]。除降雨外,灌溉量也是影响氮素流失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不同稻田水分管理能显著影响稻田的氮素损失。干湿交替灌溉与常规淹水相比,大幅降低41.9%的田间灌溉量和57.9%的径流量,进而总氮(TN)和铵态氮(NH4-N)径流流失量分别降低52.6%和51.8%,同时降低了14.2%的渗漏水量和94%的总氮(TN)淋失量[44-45]。坡度和植被覆盖度主要影响径流强度和次数。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耕地的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径流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46]。董月群等[47]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可以减小坡面25%~70%径流的产生,降低40%~90%泥沙的产生。刘彬彬[48]研究表明,3种不同牧草与玉米覆盖比较,平均径流中总氮流失量、平均泥沙中总氮流失量、平均氮素总流失量分别降低30.63%、20.19%、22.66%。
  3.3 缓/控释肥料防控农田氮素流失
  肥料的选择和施用同样是影响氮素流失的重要因素。施用缓/控释肥料显著降低了氮素流失量[37]。侯朋福等[49]通过3年的定位监测试验发现,等氮量施用不同肥料,在稻田径流易发期,缓/控释肥料氮素流失量低于常规肥料。叶玉适等[44-45]研究表明,在等氮量处理下,控释BB肥(Bulk Blending Fertilizer)和树脂包膜尿素较常规尿素田面水总氮(TN)平均浓度分别降低246%和78.3%,总氮(TN)径流流失量分别降低29.4%和328%;同时,水稻全生育期渗漏水总氮(TN)平均浓度分别降低10.2%和43.3%,总氮(TN)淋失量分别降低26.1%和395%。在旱地作物玉米试验中,相对于常规复合肥处理,等量控释复合肥处理氮素的总流失量降低了26.3%[50]。施肥量越大流失量越大[51]。司友斌等[52]研究表明,地表氮素流失量与施氮量密切相关,在一定施氮量的基础上每增施1 kg/hm 通过径流损失的氮素就会增加0.56~0.72 kg/hm2。施用缓/控释肥料是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举措[29]。研究表明,与常规氮肥相比,缓/控释肥料氮肥利用率高,在施氮量减少30%~40%,可以实现水稻稳产和高产[3 53],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氮素流失的风险性。
  4 缓/控释肥料推广瓶颈与建议
  4.1 缓/控释肥料推广瓶颈
  4.1.1 缓/控释肥料使用成本高。
  缓/控释肥料价格高是限制其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大田作物上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1]。缓/控释肥料价格通常是普通肥料的2~8倍[54-55],如在国外包膜控释肥料尿素的价格为普通尿素的5~6倍[56]。缓/控释肥料价格高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高、流通成本高[57]。一方面,包膜材料成本价格高,生产工艺要求高。另一方面,产品宣传推广和消费者赊销行为也是导致缓/控释肥料价格过高的重要因素 [57]。
  4.1.2 种植户对缓/控释肥料认知不足。
  种植户对控缓释肥料的认知不足也是一个原因。缓/控释肥料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创造环境效益。从种植户利益出发,缓/控释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减少人工成本[20,24],提升作物品质[19,58]。从降低环境风险出发,缓/控释肥料能够减缓或控制养分的释放,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淋洗等损失,缓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9]。但种植户往往通过增加施肥量来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不会考虑环境效益。据统计,83.3%的农户认为大量施肥对环境没有影响[60]。种植户对于缓/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接受认可程度较低[57]。
  4.2 缓/控释肥料推广建议
  4.2.1 降低缓/控释肥料的使用成本。
  如何降低肥料成本是缓/控释肥料推广和应用遇到的首要问题。在缓/控释肥料的生产、流通、施用过程中,各环节承载的主体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但都有追求效益的目标。首先从生产环节,肥料生产商应从包膜材料选择入手,选择更廉价、环境友好的包膜材料,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与传统肥料的价格差距。其次,在整个链条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的作用。对缓/控释肥料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补贴。政府部门可以引导和鼓励各个环节的主体都参与,采取“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种植户出一点”的模式,降低缓/控释肥料的使用成本。与此同时,当缓/控释肥料应用达到一定面积,肥料的需求量达到一定量级,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也能够相应地降低种植户的使用成本。   4.2.2 推广和宣传缓/控释肥料。
  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培训,让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学习缓/控释肥料的相关知识和施肥技术,了解缓/控释肥料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让种植户明白,他们本身既是过量施肥的受害者,又是积极行动的受益者,从而携手共同防治和管控农业面源污染[61]。在提高缓/控释肥料认知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状况、作物需肥规律、种植户用肥习惯等因素,设计、布局和示范,摸索最佳的缓/控释肥施用方法和用量,让种植户实实在在体验和感受到缓/控释肥料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欢欢,李若楠,张彦才,等.我国缓/控释肥料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华北农学报,2009,24(S2):263-267.
  [2] 闫湘.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102.
  [3] 杨青林,桑利民,孙吉茹,等.我国肥料利用现状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方法[J].山西农业科学,201 39(7):690-692.
  [4] 赵秉强,张福锁,廖宗文,等.我国新型肥料发展战略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 10(5):536-545.
  [5] 杨俊刚,曹兵,徐秋明,等.包膜控释肥料在旱地农田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通报,2010,41(2):494-500.
  [6] 赵芸,丁晓丽,范东升,等.缓/控释化学肥料研究进展[J].化肥设计,2020,58(2):1-4.
  [7] 樊小林,刘芳,廖照源,等.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2):463-47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无机包裹型复混肥料(复合肥料):HG/T 4217—2011[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9] 陈强,崔斌,张逢星,等.缓释肥料的研究与进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3):189-19 20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脲醛缓释肥料:GB/T 34763—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1] 曲均峰.脲醛肥料研究现状[J].化肥工业,201 40(5):24-27.
  [12] 张智,张迎,王文民,等.异丁叉二脲的合成研究[J].山东化工,2005,34(3):7-8.
  [13] 李博凝.不同生产工艺的缓/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征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8.
  [14]  NARDI P,NERI U,DI MATTEO G,et al.Nitrogen release from slow-release fertilizers in soils with different microbial activities[J].Pedosphere,2018,28(2):332-34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稳定性肥料:GB/T 35113—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6] 武志杰,石元亮,李东坡,等.稳定性肥料发展与展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6):1614-1621.
  [17] 杨相东,张民.缓/控释和稳定性肥料技术创新驱动化肥行业科技发展——“新型肥料的研制与高效利用”专刊序言[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25(12):2029-2031.
  [18] 陈宏坤,陈剑秋,范玲超,等.苹果树施用控释肥试验研究[J].中国果树,2012(5):12-15.
  [19] 徐素珍,苏步军.控释肥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7(1):25-27.
  [20] 褚亚峰,安贵阳,房燕,等.套餐肥、控释肥在苹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北方园艺,2014(17):175-177.
  [21] 王佳武,赵贺新.金正大控释肥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204-205.
  [22] 吴凌云,李志忠,丁文.缓控释肥在蜜柚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11(4):77-78,82.
  [23] 俞巧钢,朱本岳,叶雪珠.控释肥在柑桔上的应用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 13(4):210-213.
  [24] 邱现奎,董元杰,胡国庆,等.新型包膜缓释肥对大白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 48(2):375-382.
  [25] 符建荣.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J].植物營养与肥料学报,200 7(2):145-152.
  [26] 张继宁,周胜,孙会峰,等.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4):543-550.
  [27] 王荣萍,余炜敏,李淑仪,等.华南地区主要蔬菜氮肥肥料利用率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5):34-39.
  [28] 王激清,贾淑芬.包膜尿素对油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6):159-162.
  [29] 熊丽萍,李尝君,彭华,等.南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9(3):44-48.
  [30] 张英鹏,李洪杰,刘兆辉,等.农田减氮调控施肥对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损失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30(4):1179-1187.   [31] 朱翠英,时连辉,刘登民,等.控释肥对土壤养分和杏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5):117-121.
  [32] 施俭,沈寅寅,包士忠,等.高效缓释肥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 28(1):142-145.
  [33] 董晖,张中华,沈翠英,等.缓释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2(5):11 126.
  [34] 朱兆良.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J].土壤与环境,2000,9(1):1-6.
  [35]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
  [36] 张红举,陈方.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J].水资源保护,2010,26(3):87-90.
  [37] 金树权,陈若霞,汪峰,等.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浓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20,34(1):242-248.
  [38] 李秀军,田春杰,徐尚起,等.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对策[J].土壤与作物,2018,7(3):267-275.
  [39] 邱泽东.土壤氮素流失规律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6(20):11-13.
  [40] 宁建凤,邹献中,杨少海,等.农田氮素流失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研究进展[J].广州环境科学,2007,22(1):5-10.
  [41] 罗付香,刘海涛,林超文,等.不同形态氮肥在坡耕地雨季土壤氮素流失动态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3):12-20.
  [42] 石艳平,段增强.水肥综合管理对减少滇池北岸韭菜地氮磷流失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0):2138-2144.
  [43] 井光花,于兴修,刘前进,等.沂蒙山区不同强降雨下土壤的氮素流失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 28(6):120-125.
  [44] 叶玉适,梁新强,金熠,等.节水灌溉与控释肥施用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变化及径流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 28(5):105-11 118.
  [45] 叶玉适,梁新强,周柯锦,等.节水灌溉与控释肥施用对太湖地区稻田土壤氮素渗漏流失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70-279.
  [46] 张金池,庄家尧,林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坡度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 2(3):6-9.
  [47] 董月群,李淑芹,原翠萍,等.黑麦草对黄土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 16(4):67-73.
  [48] 刘彬彬.施肥及植被覆盖对三峡库区旱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34-39.
  [49]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等.稻田徑流易发期不同类型肥料的氮素流失风险[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7):1353-1361.
  [50] 李堃,司马小峰,丁仕奇,等.控释肥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 40(25):12466-12470.
  [51] 杨虎德,马彦,冯丹妮.甘肃省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20(Z1):21-27.
  [52] 司友斌,王慎强,陈怀满.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J].土壤,2000,32(4):188-193.
  [53] 张爱平,刘汝亮,杨世琦,等.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 31(3):555-562.
  [54] 尹洪斌,石元亮.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土壤通报,2005,36(3):422-425.
  [55] 李咏玲.镁渣基缓释性硅钾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6:12.
  [56] 许秀成.缓释、控释肥料生产、使用前景展望[J].磷肥与复肥,2006,21(6):9-11.
  [57] 连煜阳,刘静,金书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析——从新型肥料生产环节视角[J].中国环境管理,2019,11(2):18-22.
  [58] 高文胜,陈宏坤,王玉霞,等.控释肥对苹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 22(1):88-92.
  [59] 王恩飞,崔智多,何璐,等.我国缓/控释肥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 39(21):12762-1276 12767.
  [60] 陈小奔.基于农户施肥行为的肇州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28.
  [61] 靳前龙,郭智勇,韩文君,等.基于化肥视角下的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探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8(11):180-183.
其他文献
摘要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收获时间,旨在为指导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皖北地区夏玉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产量不断增加,密度在75 000株/hm2时达到最高,当增加到82 500株/hm2后,产量开始下降。因此最佳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皖北地区夏玉米百粒重和产量随着收获时间推迟,逐渐增加,至9月30日后收获,趋于稳定,不再增加,且比9
摘要 疫病作为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芋产量和品质,制约芋产业规模化发展。主要从疫病特征、灾变规律、综合防治等角度综述国内外芋疫病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芋疫病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芋;疫病;疫霉;侵染;特征;灾变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1-0001-02  doi:10.3969/j.issn.0517
通过阐述硒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土壤类型中硒含量的分布和差异,明确硒元素在土壤中的普遍迁移规律,重点总结了影响硒在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系统说明如何通过调控技术提高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探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硒元素的迁移规律,提高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提供参考。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已成为孕产妇第三大死亡原因[1],尤其是并发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氏综合症的围产期病死率甚至高达70%[2].本院完成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36例,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现总结如下。
期刊
摘要 随着丁香应用量的增加,其种苗需求量越来越大,种子繁殖是进行丁香繁殖的重要方法。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加速丁香种苗的生产,研究查阅了相关文献,对丁香种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对丁香种子的形态特征、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的分析,总结出可通过低温层积、变温处理、高温浸种、激素处理等方式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对丁香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今后丁香的开发利用及种苗繁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
摘要 为了选育适合广东栽培的优质石蒜切花品种,在引进石蒜种质资源基础上,对石蒜花、叶、鳞茎、切花开展质量评价、品比试验以及3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红花石蒜(粗叶型)4种石蒜在品质、产量、切花保鲜等方面表现突出,其鳞茎年增重率30.4%~40.1%,叶面积44.0~160.9 cm 叶生育期90~180 d,花型大(7~13 cm),花葶粗(0.70~1.16 cm),花
摘要 为了探索干旱胁迫对烤烟的影响,在利川开展烤烟不同生育期不同干旱程度對烤烟某些理化特性及产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干旱过程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烟叶的光合指标和部分生理指标均受到较大影响,各项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都呈降低趋势。烟叶的农艺性状也受到影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烟叶生长受阻,植株矮化,烟叶不能正常成熟,烘烤后烟叶的质量很差,对经济性状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烟叶生产中应加强应对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 ~ 220 g,鞘内置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CCI组、电针刺激穴位组(EA组)、电针刺激非穴位组(NA-EA组)和ERK抑制剂U0126组(U0126组).CCI组、EA组、NA-EA组和U012
摘要 通过对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永丰、洒渔和苏家院3个苹果主产乡镇的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现状、杂草种类、苹果产量及其品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昭阳区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区域性特点突出,生草果园主要分布于标准种植果园和种植大户果园,生草种类主要以三叶草、黑麦草、畜牧草为主;90%以上的个体农户以清耕果园为主;成熟期苹果产量及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生草果园的苹果产量略高于清耕模式果园的苹果产量;生草苹果园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唤醒试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拟行术中唤醒的脑功能区手术患者27例,性别不限,年龄17 ~ 43岁,BMI 20~ 24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3)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14).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2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 ~5 μ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