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阅读委员会在1985年发布的一项名为《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朗读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是唯一且重要的活动。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多感官共同作用的过程,眼看、口说、耳听、脑思、心记,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素材,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在实践工作中重视并落实朗读的教学指导和训练,在课堂中为学生学习朗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接手了现在所带的班级,那时候这帮可爱的学生刚刚上二年级,我该如何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如何帮助他们爱上阅读?如何让他们从被动阅读进入主动阅读?这些问题萦绕在我心中。“我们教给学生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学生去做重要得多”,这句话给了我深远的启发。
首先,是朗读内容的选择。我发现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共同特点,很多著名的童书作家在学童时期都拥有一段听故事的经历。罗尔德·达尔说他在学校中最愉快的记忆就是每周六上午宿管老师为他们朗读的时光。于是我把“听故事”作为培养二年级学生朗读兴趣的切入点。每天中午抽出20分钟作为班级固定的讲故事时间,给学生朗读,文本题材尽可能多样化,涉及自然、科学、文学、健康、情绪管理、与人相处等方面。比如,关于梦想,我们读了《达芬奇想飞》《长颈鹿不会跳舞》《花婆婆》《天空在脚下》;关于读书,我们读了《谢谢您,福柯老师》《我讨厌书》《神奇飞书》;关于科普,我们读了《风从哪里来》《蚯蚓日记》《龙卷风》《最大的书》;关于想象力培养,我们读了《云朵面包》《环游世界做苹果派》《小真的长头发》。
其次,是朗读氛围的营造,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舒适、安全的朗读环境。听故事的时候,他们可以趴在桌面上,也可以坐在沙发上,甚至可以躺在地毯上……当学生对周围环境感到安全时,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故事中,以至于每天午饭后,他们兴高采烈、引颈期盼的就是朗读时间。此时,学生正在逐渐习惯这段温馨的午读时光。
接下来,是形式的转变和内容的升级。这项最开始由教师发起的朗读,读给学生听,由被动接受逐渐转化到学生有意识、有意愿去读去分享,读给同伴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朗读时间相应地增加了,每天早上晨诵之前的十分钟,我们会借助学校配发的朗读故事机,给学生播放《论语》《大学》等,学生会跟着一起摇头晃脑地诵读、记忆;朗读内容也相应扩充了,从低年级的绘本朗读到中、高年级的整本书共读、经典诵读,学生延续着朗读的传统。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查理的巧克力工厂》《波普先生的企鹅》《吹牛大王历险记》到大部头著作《哈利·波特》《西游记》和经典诗歌韵文。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朗读了越来越多的书籍,学生不仅获得了北京市、大兴区“书香班级”的荣誉,还在书香里获得浸润,丰富了内在精气神。
当然,朗读过程中离不开互动与模仿。朗读是一门艺术,在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故事氛围。当我在朗读一本书时,要考虑声调的变换,带入角色和情境,丰富的表情,大胆舒展的肢体动作,甚至是眼神的变换,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在用语言传递书中的信息时不要忘记展示爱与包容、尊重和赞美。有一次放学后,小张的妈妈来找我询问小张在学校的表现,席间谈到了他在家说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小兮老师给我们朗读,因为老师的声音会变来变去,就像唱歌一样”,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朗读中,我会根据故事的情境、人物的对话乃至重点词汇、标点,改变自己的嗓音、声调,时高時低,抑扬顿挫,这样可能在学生看来,老师就像在演奏音乐一样,我们一同经历了书中的文字、图画、情感以及种种与人生相关的话题,在彼此的互动中碰撞出喜怒哀乐。在朗读后的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当学生听的越来越多,他会产生朗读模仿的意识。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群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可以帮助我们模仿习得。学生想象着老师朗读的样子,自己尝试着去朗读,从自己熟悉的文本慢慢扩展到陌生的、更复杂的文本。他们甚至开始尝试自编绘本剧,比如朗读了绘本《嘘,小声点》,班里的学生开始结合班级的情况创编剧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重视这种内隐学习。每一次的朗读都是学生学习的时机,慢慢地,学生也从倾听者变成了朗读者。在每一次故事开启之前,适当的沟通、讨论是必要的。比如,新的故事开启前先花一点时间与学生一起观察封面、题目、作者,用猜读的方式带着好奇开始朗读。故事结束后,留一些时间和他们一起探讨感兴趣的情节,聊一聊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帮助他们走进故事世界,感受朗读是一件奇妙有趣而非无聊沉闷的事情。
最后,不能忘了创设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常态朗读充满魅力,让朗读激情不褪去,让学生劲头昂扬。好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起与书本的亲密联系。在教室朗读中,最常用的就是角色扮演,学生往往在这个时候兴致高昂。他们渴望参与到这场朗读盛宴中,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角色,来到台前,用自己稚嫩夸张的动作进行表演。当然,也可以借助年级、校级乃至区级、市级社会各界的平台,让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如读写绘、戏剧演出、海报设计、各类庆典活动等,让学生参与进来,大方展示。又如,在读了《小黑鱼》之后,我们联系自身,讨论小黑鱼的人物特点,扮演小鱼表演,在活动课上一起做手工小鱼。好的作品就有这样的魔力,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班级需要多角度感知,挖掘它的内核价值。好的故事在带给学生愉悦的同时,也在引导他们踏入自主学习、自主朗读的快车道。
教师就像一个资源库,给学生什么样的资源,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利用儿童对故事天然的兴趣、好奇来让学生度过一天最美好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朗读中获得兴趣和快乐也是满足其自身的需求目标。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调动多感官思考、体验,观察图画、文字,想象故事的情节发展,调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联系自己的经验尝试着去比较,从中得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看法。无论是教师读给学生听,还是学生自己尝试朗读,这都是一个对文学作品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通,文字、图画有了生命,通过朗读声调的起伏顿挫传递者文本细腻微妙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锻炼听觉、视觉的同时丰富了词汇储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作为教师,让学生爱上朗读,就是给予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接手了现在所带的班级,那时候这帮可爱的学生刚刚上二年级,我该如何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如何帮助他们爱上阅读?如何让他们从被动阅读进入主动阅读?这些问题萦绕在我心中。“我们教给学生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学生去做重要得多”,这句话给了我深远的启发。
首先,是朗读内容的选择。我发现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共同特点,很多著名的童书作家在学童时期都拥有一段听故事的经历。罗尔德·达尔说他在学校中最愉快的记忆就是每周六上午宿管老师为他们朗读的时光。于是我把“听故事”作为培养二年级学生朗读兴趣的切入点。每天中午抽出20分钟作为班级固定的讲故事时间,给学生朗读,文本题材尽可能多样化,涉及自然、科学、文学、健康、情绪管理、与人相处等方面。比如,关于梦想,我们读了《达芬奇想飞》《长颈鹿不会跳舞》《花婆婆》《天空在脚下》;关于读书,我们读了《谢谢您,福柯老师》《我讨厌书》《神奇飞书》;关于科普,我们读了《风从哪里来》《蚯蚓日记》《龙卷风》《最大的书》;关于想象力培养,我们读了《云朵面包》《环游世界做苹果派》《小真的长头发》。
其次,是朗读氛围的营造,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舒适、安全的朗读环境。听故事的时候,他们可以趴在桌面上,也可以坐在沙发上,甚至可以躺在地毯上……当学生对周围环境感到安全时,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故事中,以至于每天午饭后,他们兴高采烈、引颈期盼的就是朗读时间。此时,学生正在逐渐习惯这段温馨的午读时光。
接下来,是形式的转变和内容的升级。这项最开始由教师发起的朗读,读给学生听,由被动接受逐渐转化到学生有意识、有意愿去读去分享,读给同伴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朗读时间相应地增加了,每天早上晨诵之前的十分钟,我们会借助学校配发的朗读故事机,给学生播放《论语》《大学》等,学生会跟着一起摇头晃脑地诵读、记忆;朗读内容也相应扩充了,从低年级的绘本朗读到中、高年级的整本书共读、经典诵读,学生延续着朗读的传统。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查理的巧克力工厂》《波普先生的企鹅》《吹牛大王历险记》到大部头著作《哈利·波特》《西游记》和经典诗歌韵文。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朗读了越来越多的书籍,学生不仅获得了北京市、大兴区“书香班级”的荣誉,还在书香里获得浸润,丰富了内在精气神。
当然,朗读过程中离不开互动与模仿。朗读是一门艺术,在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故事氛围。当我在朗读一本书时,要考虑声调的变换,带入角色和情境,丰富的表情,大胆舒展的肢体动作,甚至是眼神的变换,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在用语言传递书中的信息时不要忘记展示爱与包容、尊重和赞美。有一次放学后,小张的妈妈来找我询问小张在学校的表现,席间谈到了他在家说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小兮老师给我们朗读,因为老师的声音会变来变去,就像唱歌一样”,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朗读中,我会根据故事的情境、人物的对话乃至重点词汇、标点,改变自己的嗓音、声调,时高時低,抑扬顿挫,这样可能在学生看来,老师就像在演奏音乐一样,我们一同经历了书中的文字、图画、情感以及种种与人生相关的话题,在彼此的互动中碰撞出喜怒哀乐。在朗读后的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当学生听的越来越多,他会产生朗读模仿的意识。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群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可以帮助我们模仿习得。学生想象着老师朗读的样子,自己尝试着去朗读,从自己熟悉的文本慢慢扩展到陌生的、更复杂的文本。他们甚至开始尝试自编绘本剧,比如朗读了绘本《嘘,小声点》,班里的学生开始结合班级的情况创编剧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重视这种内隐学习。每一次的朗读都是学生学习的时机,慢慢地,学生也从倾听者变成了朗读者。在每一次故事开启之前,适当的沟通、讨论是必要的。比如,新的故事开启前先花一点时间与学生一起观察封面、题目、作者,用猜读的方式带着好奇开始朗读。故事结束后,留一些时间和他们一起探讨感兴趣的情节,聊一聊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帮助他们走进故事世界,感受朗读是一件奇妙有趣而非无聊沉闷的事情。
最后,不能忘了创设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常态朗读充满魅力,让朗读激情不褪去,让学生劲头昂扬。好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建立起与书本的亲密联系。在教室朗读中,最常用的就是角色扮演,学生往往在这个时候兴致高昂。他们渴望参与到这场朗读盛宴中,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角色,来到台前,用自己稚嫩夸张的动作进行表演。当然,也可以借助年级、校级乃至区级、市级社会各界的平台,让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如读写绘、戏剧演出、海报设计、各类庆典活动等,让学生参与进来,大方展示。又如,在读了《小黑鱼》之后,我们联系自身,讨论小黑鱼的人物特点,扮演小鱼表演,在活动课上一起做手工小鱼。好的作品就有这样的魔力,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班级需要多角度感知,挖掘它的内核价值。好的故事在带给学生愉悦的同时,也在引导他们踏入自主学习、自主朗读的快车道。
教师就像一个资源库,给学生什么样的资源,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利用儿童对故事天然的兴趣、好奇来让学生度过一天最美好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朗读中获得兴趣和快乐也是满足其自身的需求目标。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调动多感官思考、体验,观察图画、文字,想象故事的情节发展,调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联系自己的经验尝试着去比较,从中得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看法。无论是教师读给学生听,还是学生自己尝试朗读,这都是一个对文学作品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通,文字、图画有了生命,通过朗读声调的起伏顿挫传递者文本细腻微妙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锻炼听觉、视觉的同时丰富了词汇储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作为教师,让学生爱上朗读,就是给予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