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关节,其运动量大且负重多,结构复杂且关节面大。因此很容易受伤,易导致患者出现肿胀、活动受限、疼痛、关节无力等症状,同时可能引发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近些年,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交通及建筑事业发展的影响,膝关节受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其影响与威胁加剧,受到临床广泛关注。
目前,临床对膝关节受伤可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缓解,修复其损伤。为了保证患者身体健康,促进其康复,在受伤后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方式极为重要,但若锻炼方式错误则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使其受伤情况加重。那么,膝关节受伤后应该怎样正确锻炼呢?
1膝关节受伤后的锻炼可分成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肌力练习
通过肌力练习能够避免出现膝关节无法伸直情况,同时能够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可使股四头肌保持肌力,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踝泵运动锻炼。用力且缓慢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到达极限位置时维持该状态数秒时间,放下并再次重复该动作,每天进行五组,每组20~30次。可逐渐提高锻炼强度,并于后期进行抗阻力练习。
二是收缩运动。采取仰卧体位,将膝关节主动下压,大腿肌肉维持收缩状态,约5秒左右,然后放松3秒,每天进行五组,每组20~30次。其后可进行负重练习,将沙袋(1公斤)放置在髌骨上方5厘米处进行上述动作。
三是抬腿练习。进行静力抬腿练习,抬高患肢离开床面30°~40°,然后保持该姿势并计算时间,每天10~20次,约5分钟左右。其后每次练习要尽量延长姿势维持时间。
四是下床活动。早期指导患者于床边站立,不使用负重,每天一次,5~10分钟即可;其后将次数增加到每天两次,并于室内缓慢行走约10分钟;当患者能够负荷上述运动后,可增加站立与行走时间,同时可增加负重。
1.2 第二阶段——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通过膝关节活动度练习能够使患肢肌力增强,可使患肢的主动活动范围与能力提升,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坐位主动屈伸膝运动。采取坐位,于床边将患肢自然下垂或缓慢屈伸患膝至最大限度。
二是仰卧位悬吊运动。采取仰卧体位,双手抱住膝盖,将髋屈曲为90°,肌肉保持放松,自然下垂踝关节。
三是直腿高抬练习。遵循慢放快抬原则,要使阻力减少并使滞空时间增加,适应后可进行增加负重,将沙袋(1公斤)绑在踝关节位置,然后进行直腿高抬练习。
四是终末伸直练习。将软枕垫在患膝下方,保持屈膝30°状态,将脚跟缓慢抬起至伸直,反复进行该动作,每天3~4次,每次五分钟。其后可进行负重练习,将沙袋(1公斤)绑在踝关节位置,重复上述动作,强化抬高效果。同时进行坐位屈伸训练,采取坐位并使患肢悬挂在床边,膝关节主动屈伸,伸直后停顿2秒左右,然后放下,可与抗阻练习结合。
五是持续被动运动。利用持续被动运动机进行训练,采取仰卧体位,将患肢放在持续被动运动机上,绑好固定带,活动范围调整到20°~60°,初期可较小,其后逐渐增加,每天训练两次,每次半小时。
1.3 第三阶段——加大锻炼强度
通过加大锻炼强度,能够促进平衡能力与患肢负重能力恢复,可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增加患膝活动度训练。如果膝关节主动屈时存在伸直滞缺且超过5°~10°,则可使用沙袋加压或反向佩戴活动支架,使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在佩戴活动支架时下床活动,初期将重心放在健侧,其后可逐渐过渡于患侧。
二是强化行走步态练习。需掌握画弧步态、提髋步态等膝关节受伤的病理步态,练习时可在前方摆放镜子或有他人观察,找出异常步态并纠正。
三是半蹲练习。初期,双足与肩同宽,双膝弯曲至30度左右,重心靠后,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每次增加半分钟到一分钟;中期,将练习频率调整为每天两次,每次增加半分钟到一分钟,同时采取一次靠墙站练习(40°~80°角);后期,进行患肢单腿半蹲练习,同时可使用综合训练器进行抗阻伸膝训练。
四是上下楼梯及日常生活练习。练习初期可利用拐杖进行,其后脱离拐杖练习,最后可增加部分负重练习,在下楼时,要先迈患侧腿,上楼时则先迈健侧腿。此外,还可开展日常生活练习,如刷牙、如厕、吃饭、穿衣、洗脸等,练习期间要确保动作协调。
2锻炼期间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锻炼效果,避免受傷情况加重,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一是患者要结合自身的年龄、性别、健康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同时调整运动量及强度,确保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二是要做好准备工作,锻炼前通过拉伸等方法开展准备活动,避免因运动锻炼而造成肌肉、韧带等受伤;三是做好放松活动,每组练习及整个练习结束后进行放松活动,能够消除疲劳;四是避伤训练,即要做好膝关节保护工作,注意观察受伤位置的情况与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则要立刻停止;五是练习时最好由他人协助或陪伴,以免发生跌倒等情况。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受伤后采取正确的锻炼方式能够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压疮、软组织及软骨黏连等并发症,可使患者的肌力增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退积液及水肿,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目前,临床对膝关节受伤可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缓解,修复其损伤。为了保证患者身体健康,促进其康复,在受伤后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方式极为重要,但若锻炼方式错误则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使其受伤情况加重。那么,膝关节受伤后应该怎样正确锻炼呢?
1膝关节受伤后的锻炼可分成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肌力练习
通过肌力练习能够避免出现膝关节无法伸直情况,同时能够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可使股四头肌保持肌力,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踝泵运动锻炼。用力且缓慢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到达极限位置时维持该状态数秒时间,放下并再次重复该动作,每天进行五组,每组20~30次。可逐渐提高锻炼强度,并于后期进行抗阻力练习。
二是收缩运动。采取仰卧体位,将膝关节主动下压,大腿肌肉维持收缩状态,约5秒左右,然后放松3秒,每天进行五组,每组20~30次。其后可进行负重练习,将沙袋(1公斤)放置在髌骨上方5厘米处进行上述动作。
三是抬腿练习。进行静力抬腿练习,抬高患肢离开床面30°~40°,然后保持该姿势并计算时间,每天10~20次,约5分钟左右。其后每次练习要尽量延长姿势维持时间。
四是下床活动。早期指导患者于床边站立,不使用负重,每天一次,5~10分钟即可;其后将次数增加到每天两次,并于室内缓慢行走约10分钟;当患者能够负荷上述运动后,可增加站立与行走时间,同时可增加负重。
1.2 第二阶段——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通过膝关节活动度练习能够使患肢肌力增强,可使患肢的主动活动范围与能力提升,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坐位主动屈伸膝运动。采取坐位,于床边将患肢自然下垂或缓慢屈伸患膝至最大限度。
二是仰卧位悬吊运动。采取仰卧体位,双手抱住膝盖,将髋屈曲为90°,肌肉保持放松,自然下垂踝关节。
三是直腿高抬练习。遵循慢放快抬原则,要使阻力减少并使滞空时间增加,适应后可进行增加负重,将沙袋(1公斤)绑在踝关节位置,然后进行直腿高抬练习。
四是终末伸直练习。将软枕垫在患膝下方,保持屈膝30°状态,将脚跟缓慢抬起至伸直,反复进行该动作,每天3~4次,每次五分钟。其后可进行负重练习,将沙袋(1公斤)绑在踝关节位置,重复上述动作,强化抬高效果。同时进行坐位屈伸训练,采取坐位并使患肢悬挂在床边,膝关节主动屈伸,伸直后停顿2秒左右,然后放下,可与抗阻练习结合。
五是持续被动运动。利用持续被动运动机进行训练,采取仰卧体位,将患肢放在持续被动运动机上,绑好固定带,活动范围调整到20°~60°,初期可较小,其后逐渐增加,每天训练两次,每次半小时。
1.3 第三阶段——加大锻炼强度
通过加大锻炼强度,能够促进平衡能力与患肢负重能力恢复,可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增加患膝活动度训练。如果膝关节主动屈时存在伸直滞缺且超过5°~10°,则可使用沙袋加压或反向佩戴活动支架,使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在佩戴活动支架时下床活动,初期将重心放在健侧,其后可逐渐过渡于患侧。
二是强化行走步态练习。需掌握画弧步态、提髋步态等膝关节受伤的病理步态,练习时可在前方摆放镜子或有他人观察,找出异常步态并纠正。
三是半蹲练习。初期,双足与肩同宽,双膝弯曲至30度左右,重心靠后,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每次增加半分钟到一分钟;中期,将练习频率调整为每天两次,每次增加半分钟到一分钟,同时采取一次靠墙站练习(40°~80°角);后期,进行患肢单腿半蹲练习,同时可使用综合训练器进行抗阻伸膝训练。
四是上下楼梯及日常生活练习。练习初期可利用拐杖进行,其后脱离拐杖练习,最后可增加部分负重练习,在下楼时,要先迈患侧腿,上楼时则先迈健侧腿。此外,还可开展日常生活练习,如刷牙、如厕、吃饭、穿衣、洗脸等,练习期间要确保动作协调。
2锻炼期间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锻炼效果,避免受傷情况加重,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一是患者要结合自身的年龄、性别、健康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同时调整运动量及强度,确保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二是要做好准备工作,锻炼前通过拉伸等方法开展准备活动,避免因运动锻炼而造成肌肉、韧带等受伤;三是做好放松活动,每组练习及整个练习结束后进行放松活动,能够消除疲劳;四是避伤训练,即要做好膝关节保护工作,注意观察受伤位置的情况与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则要立刻停止;五是练习时最好由他人协助或陪伴,以免发生跌倒等情况。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受伤后采取正确的锻炼方式能够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压疮、软组织及软骨黏连等并发症,可使患者的肌力增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退积液及水肿,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