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后,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课堂教学方式不再是单纯的老师教,学生被动的学。老师由单纯的授课转变成启发式的引导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探究是英语课堂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探究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1. 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学习方式。特别是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被动的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接受性的学习方法是老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而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究和思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八年级第六单元Section A的缴械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后,不再单一的讲授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指导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掌握并使用下列重点句式:
A: What’s wrong?
B: I’m really tired because I studied until midnight last night.
A: Why don’t you go to sleep earlier this evening?
然后再去分析课文内容,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换,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一直是灌输性教学,课堂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讲单词和语法;课后,学生一味地去背单词和语法,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性地接受性学习。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成为初中英语教师急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因此许多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导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很少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这种局面在教师改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后有了很大改观。比如,在Step 1 Lead-in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先安排学生预习和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去思考。
T: I had a fight with my best friends yesterday. What should I do?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要求,提高学习效果。
2. 英语教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2.1 研究教材提出探究性学习目标
初中英语学习中主动的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怎样去学习,有学习和探究的目标,不再盲目地去学习。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学习和探究。例如,在教学8A Unit 3 A Day Out第一课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去进行思考和探索。
2.2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组织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要求学生应在学习中运用课程资源,在运用中学习。英语学习中要学会运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资源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根据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教学资源去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3 Let’s celebrate!的教学设计中,就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西方国家有关节日的词汇。引导学生探究西方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区别。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也决定学生课堂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比如,有一个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可就是不喜欢学习英语,老师发现后,不是简单地找他谈话,而是和他一起多次观看西方传统节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民族风俗,引导他通过与中国节日的生活情景的对比,激发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去激发养成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去探究和思考。例如,在设计8A The Story of Xi Wang的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都喜欢大熊猫的实际情况,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熊猫的成长过程,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的养成,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初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
参考文献
[1]康红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J]. 新课程(中), 2014(11).
[2]刘丰宪.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 成功(教育), 2012(11).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中学)
1. 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学习方式。特别是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被动的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接受性的学习方法是老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而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究和思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八年级第六单元Section A的缴械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后,不再单一的讲授教学内容,而是通过指导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掌握并使用下列重点句式:
A: What’s wrong?
B: I’m really tired because I studied until midnight last night.
A: Why don’t you go to sleep earlier this evening?
然后再去分析课文内容,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换,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一直是灌输性教学,课堂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讲单词和语法;课后,学生一味地去背单词和语法,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性地接受性学习。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成为初中英语教师急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因此许多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导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很少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这种局面在教师改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后有了很大改观。比如,在Step 1 Lead-in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先安排学生预习和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去思考。
T: I had a fight with my best friends yesterday. What should I do?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要求,提高学习效果。
2. 英语教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2.1 研究教材提出探究性学习目标
初中英语学习中主动的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怎样去学习,有学习和探究的目标,不再盲目地去学习。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学习和探究。例如,在教学8A Unit 3 A Day Out第一课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去进行思考和探索。
2.2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组织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要求学生应在学习中运用课程资源,在运用中学习。英语学习中要学会运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资源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根据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教学资源去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3 Let’s celebrate!的教学设计中,就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西方国家有关节日的词汇。引导学生探究西方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区别。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也决定学生课堂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比如,有一个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可就是不喜欢学习英语,老师发现后,不是简单地找他谈话,而是和他一起多次观看西方传统节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民族风俗,引导他通过与中国节日的生活情景的对比,激发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去激发养成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去探究和思考。例如,在设计8A The Story of Xi Wang的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都喜欢大熊猫的实际情况,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熊猫的成长过程,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的养成,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初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
参考文献
[1]康红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J]. 新课程(中), 2014(11).
[2]刘丰宪.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 成功(教育), 2012(11).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中学)